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硬化及其并发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明确其发病机制,寻找治疗相关疾病的有效方案迫在眉睫。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肠道微生态可以通过破坏肠道黏膜完整性、促进炎症因子的表达、引起肠道菌群易位等多种机制促进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及进展,靶向肠道微生态可能成为未来治疗肝硬化及其相关并发症的新方式。因此,本文就肠道菌群在肝硬化及其相关并发症发生及治疗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做一评述,明确目前基于肠道微生态在肝硬化及其相关并发症发生与治疗中的作用,为未来肝硬化发病机制及其相关并发症的治疗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肠道微生态对肝硬化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纳入100例非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同期10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对2组进行肠道菌群和粪便pH值分析.然后将观察组10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和试验组各50例.试验组给予益生菌制剂治疗,常规组不予益生菌治疗,治疗时间为1年.对试验组与常规组患者肠道菌群、粪便p...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出现,复杂的微生物组分得以完整的描述,肠道微生态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作用与功能被逐渐阐述。然而关于肠道菌群失调与肝硬化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及具体病理生理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本文基于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微生态制剂对肝硬化并发症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原庆  王惠吉 《北京医学》2005,27(2):115-117
微生态制剂(microecologics)是根据微生态学原理,为调整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利用对宿主有益无害的正常微生物群成员或其促进物质制成的生态制剂[1].根据其菌种特性、宿主类型、所含成分、作用部位、物理外观或生理功能等分为三类:①益生菌(probiotics),主要指活的有益菌制剂,通常是一种或几种高含量活菌的主体;②益生元(prebiotics),主要指寡糖等,为双歧杆菌的生长因子;③合生剂(synbiotics),指益生菌和益生元的合剂.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8):12-15+21
目的探讨肝硬化及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肠道微生态状况。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医院诊断治疗的肝硬化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肝硬化30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30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粪便pH值与细菌比浊度,肠道类杆菌、双歧杆菌、梭状芽孢菌、大肠杆菌、肠球菌、真杆菌-球形梭菌水平,比较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类杆菌、双歧杆菌、梭状芽孢菌、大肠杆菌、肠球菌、真杆菌-球形梭菌水平。结果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组pH值显著高于肝硬化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组类杆菌、双歧杆菌、梭状芽孢菌、大肠杆菌、肠球菌、真杆菌-球形梭菌水平显著低于肝硬化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与肝硬化糖尿病组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6种细菌计数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肠道微生态异常,尤其以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变化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范雪娟 《中外医疗》2016,(13):51-52
目的:研究调节肠道微生态疗法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中的作用。方法整群选取该院收治的102例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均51例,观察组:乳果糖口服溶液联合培菲康胶囊治疗,对照组常规抗生素治疗,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6%)、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指标ALT、AST、STB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节肠道微生态疗法疗效显著,加快患者各症状的消失时间,对各项肝功能也有良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斌  何伟锋  许岸高 《广东医学》2012,33(7):1017-1020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肠道微生态系统与肝脏构成一个复杂、相互的生物控制环,并保持着稳定的肠-肝轴平衡,两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对机体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如平衡被打破,将会导致恶性循环,出现各种病理生理问题。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失衡在肝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肝硬化肠道微生态失衡及益生菌应用的相关文献报道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大黄对肝硬化患者肠道微生态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大黄对肝硬化患者肠道微生态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失代偿期肝硬化60例,随机分为大黄组和常规组,常规组予常规对症治疗,大黄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大黄粉口服,1次2g,1天2次;2周后观察肠道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数量及血清IL-1、IL-6、TNF-α水平。结果:肠道微生态:治疗2周后大黄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明显增加(P〈0.01),大肠埃希菌数量明显减少(P〈0.01);常规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血清细胞因子:大黄组IL-6、IL-1、TNF-α均明显下降(P〈0.01),常规组仅TNF-α有所下降(P〈0.05)。结论:口服大黄粉能够通过提高肠道有益菌数量和降低有害菌数量而改善肝硬化患者肠道微生态;降低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9.
腹水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临床治疗的难点,患者腹水常难以消除,且易反复产生,导致患者每次住院时间较长,且需反复住院,费时费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腹水治疗方法有限水限钠、药物治疗、腹腔穿刺放腹水、放置腹水泵、TIPS、腹水浓缩回输、肝移植、干细胞移植等,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方法还是限水限钠、药物治疗及腹腔穿刺放腹水,现就肝硬化腹水的药物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王凤梅  韩涛 《肝博士》2008,(6):15-16
腹水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大多数患者因腹胀伴或水肿才到医院就诊。那么,针对腹水有何预防和治疗的措施,在这里我们还是听听王凤梅教授的讲述吧!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对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内毒素水平的干预作用及疗效。方法选择肝硬化患者57例,另选取2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将57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3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护肝利尿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8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各组及治疗后两疾病组肠道10种细菌菌落数和内毒素水平。并对比两疾病组治疗前后并发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肝硬化患者的内毒素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P<0.01),肠道菌群中的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显著低于健康体检者(P<0.05或0.01),葡萄球菌、梭菌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P<0.01)。治疗前两疾病组内毒素水平及各肠道菌群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对照组内毒素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内毒素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中肠杆菌、真杆菌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观察组中肠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葡萄球菌、梭菌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0.01),其中治疗后观察组的双歧杆菌、乳杆菌菌落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前后比较,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无改变。结论微生态制剂能调节肠道菌群状态,提高肠道有益菌如双歧杆菌含量,降低内毒素水平,对降低肝硬化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卢岚 《华夏医学》2000,13(3):406-408
肝硬化腹水形成目前被认为是肝硬化失代偿的终末期改变,腹水的形成机制从经典的门脉高压、低蛋白血症及肝包膜淋巴漏出,到近来的超微结构和分子水平上的研究,特别是因外周血管的扩张导致内分泌系统失衡加剧内环境紊乱,更新了对其病理生理的认识,而伴随着认识的深入和材料学的发展,治疗手段也较前丰富,现综述如下。1 肝硬化腹水形成机制1.1 体液选择性积聚于腹腔的局部因素[1] 肝硬化患者内脏(包括脾脏)小动脉扩张,回流入门静脉的血流量增加,同时肝内血管阻力增高,门脉血流流出受阻,使肝窦和肠系膜毛细血管两个血管床的血管内静水压升高。…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3):44-47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对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莫沙必利片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血清内毒素水平以及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肠道菌群中肠球菌(12.2±3.0)lgn/g,大肠杆菌(11.5±3.3)lgn/g,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乳酸杆菌(27.2±4.3)lgn/g,双歧杆菌(29.2±5.1)lgn/g,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内毒素水平(28.8±5.4)Eu/mL,显著低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肠道症状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腹部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莫沙必利能够有效调节患者肠道微生态,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腹水的治疗应着重于改善肝功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各项治疗。1.增加水、钠的排出(1)利尿剂的治疗原则:联合、间歇、交替应用。①首选安体舒通、肝硬化腹水病人多有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可测定任何一次尿中钠/钾比值参考用量。  相似文献   

16.
肝硬化腹水大量排放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大量腹水能使病人腹部膨隆如蛙腹,行走困难,端坐呼吸,影响生活。传统的治疗是少量定期放腹水或利用利尿剂治疗,由于腹水的吸收量每24小时仅为110-350ml,对于大量腹水病程长的患者无明显疗效。本文对30例病人进行一次性大量排放腹水(LVP)3000-5000ml伴静脉输注白蛋白治疗,并不增加低血容量、肾功能、电解质紊乱、感染、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发生率,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脂微球(Lipo-PGE1)注射液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例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0例单用综合治疗,治疗组20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Lipo-PGE1治疗。结果治疗组在退腹水的显效率、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时间、肝功能改善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Lipo-PGE1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日的 探讨微生态制剂对肝硬化患者术后肠道真菌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自1997年1月至2001年1月先后收治22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病患者,行脾切除或脾切除加断流术后分层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116)服用微生态制剂,对照组(n=104)服用安慰剂.分别观察其肠道真菌感染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真菌感染率分别是2.6%和8.7%(P<0 .05),血内毒素86.8 ±26.3 pg/ml和101.5±62.4pg/ml(P<0.05)血氨62±28.3μmol/L和83±24.8μmol/L(P<0.05)。匐论对门脉高压症患者围手术期使用微生态制剂,能防止二重感染和内毒素血症的发生,有利于息者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本院1995年9月~1996年9月用泰能治疗肝硬化腹水并发细菌性腹膜炎(SBP),收到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病例选择:本院从1995年9月~1996年9月共收治乙型活动性肝炎后肝硬化病人307例,并发SBP63例,占同期肝硬化病人的205...  相似文献   

20.
血管活性药物治疗肝硬化腹水2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硬化患者腹水的形成与门静脉高压关系密切 (因降低门静脉压力可减少腹水的形成 ) ,传统的内科治疗腹水方法并未针对门脉高压进行治疗。我院 1 996- 2 0 0 0年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血管活性药物酚妥拉明及多巴胺治疗肝硬化腹水 2 5例 ,并与仅采用综合治疗的 2 7例患者对比。腹水消退时间平均缩短 5d ,P <0 0 5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资料 所有病人均经临床实验检查、腹部B超或CT检查确诊为肝硬化失代偿期、肝功能B C级[1 ] 。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 2 5例 ,其中男 1 7例 ,女 8例 ,年龄 2 4~ 70岁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