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三消"论治已不能满足糖尿病临床的需要,"肝郁致消"、"脾虚致消"为糖尿病发病的两大病机;"脾虚致消"与"肝郁致消"可以相互影响;健脾益气、疏肝理气为糖尿病的两大治法,并重点从理论上给予了全面的阐述,从而提出了从肝脾论治糖尿病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名源流探索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对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名源流进行探索性研究。方法:检索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名相关现代文献,采用内容分析法初步确定检索词。古籍文献梳理相关度高的古籍条文制定专家咨询问卷,通过专家咨询判断中医病名与糖尿病肾病的吻合程度,对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病名源流进行初步探索。结果:现代文献检索到相关文献17篇,提取相关中医病名11个,采用内容分析法,确定初步检索词"消肾,肾消,内消,肾渴,下消"。专家咨询研究认为"肾消"、"下消"与糖尿病肾病的吻合度较高。"消肾"与糖尿病肾病的吻合度,专家之间争议较大。而"肾渴"和"内消"的吻合度则相对较低。结论:中医病名源流探索研究是中医病名规范化的前提,其研究方法仍有待不断完善和创新。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在中医属"消渴","膈消","消中"等范畴,历代论述颇多,大多认为糖尿病是由肺、肾、胃功能失调所致,多以上消治肺,中消治胃,下消治胃为治疗原则.自1999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Ⅱ型糖尿病21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辨证论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祖国医学将糖尿病归属于"脾瘅"、"消瘅"、"消渴"范畴,<金匮要略>立消渴专篇,认为本病发病原因主要是饮食不节,过食肥甘,致使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化燥而发为消渴.本病病机主要责之于阴虚燥热,表现为肺燥、胃热、肾虚证候.治疗以滋阴清热为大法,从上、中、下三消分治,上消主肺燥,中消主胃火,下消主肾阴虚,此"三消论"在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中一直占主导地位.但是糖尿病尤其是出现慢性并发症后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病证多虚实夹杂,单一的滋阴清热常常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属中医"消渴"范畴,病理机制与阴虚燥热密切相关。历代医家多以清热润燥、养阴生津分上消、中消、下消三消辨治。当代名医继承和发展了糖尿病三消论治理论,结合长期临床实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糖尿病诊疗经验,完善和发展了糖尿病中医诊疗体系。通过梳理和总结名中医施今墨、祝谌予、吕仁和、程益春、南征、仝小林、林兰、刘启庭、查玉明、熊曼琪辨治糖尿病的临床思路及用药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临床上,糖尿病有一部分属中医"消渴"范畴,即典型症状表现为"三多一少"的糖尿病患者可与中医的三消(鬲消、消中、肾消)相对应。历代医家对消渴的分类多以上、中、下三部而定,但临床很多患者尤其是2型糖尿患者早期的"三多一少"症状并不明显,而只表现为血糖升高,这是否也属于"消渴"范畴呢?要明晰糖尿病的发病机制,首先要了解饮食入胃化生水谷精微的代谢过程。《素问·经脉别论篇》关于"食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以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为主症,中医称之为"消渴",又名"消瘅"。本病分为上中下三消,上消病在肺,中消病在脾胃,下消病在肾。1辨证论治三消临床表现各有特点:上消口渴引饮明显,少食多尿,舌  相似文献   

8.
程益春治疗糖尿病经验撷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益春教授对糖尿病的研究颇有建树,提出了"脾虚致消、理脾愈消"理论;并结合西医学对糖尿病的分型,提出了1型糖尿病从肾论治,2型糖尿病从脾论治;在治疗上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中药与西药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分泌失调引起的疾病.分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中医称之为消渴病,将其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但在临床上多互见,难已截然区分,所以统称为"三消"或"消渴".消渴症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症.通过针灸疗法和药物配合以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达到身体的免疫康复,是治疗糖尿病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消渴(糖尿病)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为主要临床特征.一般说,宋元以后,各医家多将本病按"三消"辨证施治.并以上消为消膈,中消为消中,下消为肾消,偏于多饮者为上消,偏于多食者为中消,偏于多尿者为下消.  相似文献   

11.
正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糖尿病控制不当时长期存在高血糖会导致各种组织器官,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糖尿病自古便有,但中医并没有"糖尿病"的病名,而是隶属于"消渴"的范畴。所谓"消"即是消谷善饥,"渴"即是饮不解渴,与糖尿病"三多一少"的症状极其吻合。  相似文献   

12.
庞国明教授,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从医40余载,专长内科,主攻糖尿病的纯中药治疗,学验俱丰,善用中医思维方法解决临床疑难问题.对2型糖尿病消谷善饥甚则饥饱无度等久治不愈者,悟道探理,善用"反治法"治疗,即运用"消食导滞"法以"消治消",此文总结了庞教授在2型糖尿病辨证论治基...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的病机主要从肺、胃、肾三脏考虑,但单纯从"三消"论治已不能满足临床医治2型糖尿病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医家冲破传统"三消"观念,提出肝郁脾虚也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病机的新论点,从而为医治2型糖尿病开辟了不同的治疗方案。本文从理论基础、中医药疗法等方面针对2型糖尿病从肝脾论治的研究概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传统认为本病是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常以上消、中消、下消的三消辨证体系论治。但随着现代医学及科技的发展,血糖检测变得简单、便捷,糖尿病的确诊及干预治疗更为及时,部分早期或(和)治疗后的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仅有血糖水平升高,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的"三多一少"表现不明显,传统的三消辨证已不能完全阐释现代糖尿病的发病特点。邱英明教授行医三十余载,学术建树颇多,尤其是在糖尿病的研究治疗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学术风格和治疗体系。笔者在耳濡目染中,对邱英明教授研究治疗糖尿病有了一定理解,现将邱英明教授标本兼顾治疗糖尿病之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曹立虎 《河南中医》2020,40(2):196-198
糖尿病患者饥饿感病机有胃火炽盛、胃强脾弱、脾胃虚弱、瘀热消谷、痰热消谷等。糖尿病初期,痰热、火热之证常见,患者出现多食易饥表现,应考虑痰热消谷、火热消谷,选用白虎汤、玉女煎、消渴方等加减治疗;病程日久,火热伤阴,壮火食气,出现气阴两虚等表现,此时出现多食易饥症状,则需考虑胃强脾弱、脾胃虚弱等病机,采用半夏泻心汤、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散等治疗;瘀血贯穿糖尿病始终,故在使用以上方法治疗糖尿病患者消谷易饥效果欠佳时,可考虑瘀热消谷的因素,采用桃核承气汤、白虎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糖尿病与痰湿关系密切,针对该病机引起的饥饿感,在清热的同时,还应化痰除湿。糖尿病病程日久患者,饥饿感病机复杂,宜"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肾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本病属中医学"水肿""下消""肾消""关格""虚劳"等范畴。现从病因病机、中医辨证分型、中药复方、中医外治等方面对近五年来中医在糖尿病肾病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提示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改善客观生化指标及延缓疾病进展方面有较大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正>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简称为"三多一少"。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最早散见于《黄帝内经》中,对其临床症状的论述分别见于消瘅、消中、肺消、膈消、消渴等。如《素问.阴阳别论》  相似文献   

18.
黄杰  崔云竹 《陕西中医》2014,(6):768-768,F0003
<正>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渐提高,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病因,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在中医属于"肾消"、"虚劳"、"水肿"等范畴,常表现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进行性损害。经方指汉代以前经典医药著作中记载的方剂,主要指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经方在今天的临床实践中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1病因中医对肾消的病因认识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冯绍华 《陕西中医》2014,(2):252-254
<正>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指由于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糖代谢异常所致的肾小球硬化并伴尿蛋白含量超常的一类疾病,属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由于该病起病隐匿[1]且肾小球硬化的不可逆转性,最终导致终末期肾病。其中糖尿病已成为我国普通成年人群的流行病[2]。西医治疗DN主要是通过控制血糖、抗高血压达到延缓疾病进程的目的。DN属于中医消渴病并发"漏微"、"水肿"、"腰痛"等病范畴,症状描述为"关格"、"下消"、"肾消"、"尿浊"等。中医、西医  相似文献   

20.
2080例糖尿病中医流行病学调研报告小结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们曾在20世纪90年代初,对我国河南省的糖尿病患者就医时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实况调查.共收集了208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调查了病人症状谱的变化,相继发表了数篇系列专题分析论文.这次流调发现当代中医师们在临床糖尿病患者的诊疗实践中,只有20.77%的患者运用"三消"分治,运用"气血津液"辨证者显著高于三消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取代"三消"辨证的过程正在临床中进行.中医界对消渴病的病因、病机和证治,确实有再认识、再探讨的必要,需要在理论上再来一次突破和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