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观察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患者前庭刺激对后组颅循环的影响,探讨自主神经对后组颅循环血流动力学的神经调节功能。方法选取VBI性眩晕患者50例(眩晕组)和正常志愿者50例(对照组),采用左耳灌入30℃水50ml作为前庭刺激方法,应用头颅多普勒超声记录刺激前后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的收缩峰速度(Vs)、舒张末峰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前庭刺激前眩晕组与对照组比较,BA各项参数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LVA、RVA的Vs、vd、Vm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前庭刺激后眩晕组RVA、BA的Vs、Vd、Vm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LVA的Vd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前庭刺激前、后各项参数增高的百分率比较,仅BA的Vs、Vm变化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VBI性眩晕患者后组颅循环中的BA神经调节功能差,使其临床易发生VBI。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分析前、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大连市中心医院神经介入及神经重症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经DSA证实为颅内外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405例,均行机械取栓治疗。依据责任血管闭塞部位的不同,将405例患者分为前循环组(335例)和后循环组(70例)。对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静脉溶栓情况、既往病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心房颤动)、吸烟史、饮酒史、术前收缩压]、手术相关资料[发病至再通时间、取栓次数、一次再通、支架置入、卒中病因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栓塞、病因不明)]、术后(血管成功再通、血管完全再通)和结局终点(主要结局和次要结局)进行对比分析。术后血管成功再通为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2b~3级,血管完全再通为mTICI分级3级。主要结局终点为机械取栓治疗后3个月的功能独立[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次要结局终点包括其他临床结局(取栓治疗后3个月内死亡)及安全性结局(住院期间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结果 ... 相似文献
4.
临床上眩晕病人并不少见,除有明确病因者外,在临床医师的惯用思维中,会给这些眩晕患者常规作颈椎X线片和TCD检查。只要照片中有“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退行性变”或TCD报告“血流增快”“血流减慢”,往往不作综合的具体判断,旋即作出“堡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并把颈椎病作为病因。事实上,“椎基动脉供血不足”这一概念已被泛化和滥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此诊断更新认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开口处狭窄的手术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0年11月—2013年1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0例症状性椎动脉开口处狭窄且狭窄率≥70%的患者,所有患者接受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其中置入金属裸支架15例,置入药物洗脱支架25例。分析患者手术技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及症状缓解率,同时,在随访期内(13~36个月),观察支架血管供血区的卒中和死亡事件以及相关缺血症状并记录再狭窄率。结果对40例患者共置入42枚支架,技术成功率100.0%。椎动脉开口处术前狭窄率为75%~99%,平均(85±7)%;术后残余狭窄率为0~20%,平均(6±4)%。围手术期无并发症发生。随访期内19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6例明显改善,症状缓解率87.5%。未发生支架血管供血区相关的卒中和死亡,4例发生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3例术后出现再狭窄,其中金属裸支架10例,药物洗脱支架3例,置入金属裸支架再狭窄发生率(10/15)与药物洗脱支架再狭窄发生率(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71,P=0.001)。结论血管内支架治疗症状性椎动脉开口处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虽然存在较高的再狭窄率,但能够有效改善后循环缺血症状。 相似文献
6.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急性后循环脑梗死(acute 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ion,APCI)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17年6月~2018年3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APCI患者297例,将其分为END组33例及非END组264例,比较2组的临床资料及影像特点,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ND的影响因素。结果 END组女性比例、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中段脑梗死、椎动脉狭窄、基底动脉狭窄和大脑后动脉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EN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48%vs29.17%,5.00(3.00,8.00)分vs 3.00(1.00,4.00)分,87.88%vs 55.68%,48.48%vs 30.30%,39.39%vs 15.91%,36.36%vs 15.15%,P0.05,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2.478,95%CI:1.124~5.461,P=0.024)和中段脑梗死(OR=4.444,95%CI:1.450~13.621,P=0.009)是发生END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APCI患者中,女性和中段脑梗死是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患者常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以及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足部疼痛、皮肤深部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统称为糖尿病足[1]。糖尿病足部病变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最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2]。鞋袜穿着不当与糖尿病足的发生密切相关[3]。一项前瞻性研究表明:60%以上发生足溃疡的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和后循环脑干梗死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后循环TIA患者38例(后循环TIA组)和后循环脑干梗死患者46例(后循环脑干梗死组),均在发病后24 h内、24 h、1周进行BAEP检查,比较两组患者Ⅰ、Ⅲ、Ⅴ波潜伏期和Ⅰ~Ⅲ、Ⅲ~Ⅴ、Ⅰ~Ⅴ波峰间潜伏期。结果两组患者发病后24 h内、24 h、1周Ⅰ波潜伏期和Ⅰ~Ⅲ波峰间潜伏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后循环脑干梗死组患者发病后24 h内、24 h、1周Ⅲ、Ⅴ波潜伏期和Ⅲ~Ⅴ、Ⅰ~Ⅴ波峰间潜伏期均长于后循环TIA组( P<0.05)。结论后循环脑干梗死患者Ⅲ、Ⅴ波潜伏期和Ⅲ~Ⅴ、Ⅰ~Ⅴ波峰间潜伏期变化较后循环TIA患者明显, BAEP检查对后循环TIA和后循环脑干梗死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后循环脑干梗死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和后循环脑干梗死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后循环TIA患者38例(后循环TIA组)和后循环脑干梗死患者46例(后循环脑干梗死组),均在发病后24 h内、24 h、1周进行BAEP检查,比较两组患者Ⅰ、Ⅲ、Ⅴ波潜伏期和Ⅰ~Ⅲ、Ⅲ~Ⅴ、Ⅰ~Ⅴ波峰间潜伏期。结果两组患者发病后24 h内、24 h、1周Ⅰ波潜伏期和Ⅰ~Ⅲ波峰间潜伏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后循环脑干梗死组患者发病后24 h内、24 h、1周Ⅲ、Ⅴ波潜伏期和Ⅲ~Ⅴ、Ⅰ~Ⅴ波峰间潜伏期均长于后循环TIA组( P<0.05)。结论后循环脑干梗死患者Ⅲ、Ⅴ波潜伏期和Ⅲ~Ⅴ、Ⅰ~Ⅴ波峰间潜伏期变化较后循环TIA患者明显, BAEP检查对后循环TIA和后循环脑干梗死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