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与优势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作者对近年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品种鉴定、产地鉴定,加工炮制鉴定和质量评价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各种中药鉴定方法的优点与不足,指出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专属性鉴别、中药真伪鉴别和其内在质量评价以及道地药材鉴定方面的应用优势,为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鉴定中应用提出了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2.
中药质量鉴定运用自然科学理论、方法、知识和技术鉴定研究中药质量,制定质量标准,扩大及寻找新药源.近红外光谱技术是新型分析技术,本文分析近红外光谱技术及特点,研究中药质量鉴定中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科学应用.  相似文献   

3.
吴晓毅  巢志茂  孙文  王淳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0):1863-1868
白芷中的香豆素类成分在硫磺熏蒸后显著下降,因此需要对硫磺熏蒸的白芷建立快速定性鉴别,并建立欧前胡素含量定量模型,实现药材质量控制的目的。该文使用近红外(NIR)漫反射光谱技术采集硫磺熏蒸和非硫磺熏蒸的白芷的NIR光谱,以一阶导数和矢量归一化的方法进行预处理,采用OPUS/INDENT定性分析软件Ward’s Algorithm法进行聚类分析,在8 806.0~3 811.0 cm-1的聚类分析结果可以简单,快速地鉴别白芷是否被硫磺熏蒸。同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欧前胡素分析值为参照,结合OPUS/QUANT定量分析软件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欧前胡素含量的定量模型。该模型的相关系数(R2),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和预测均方差(RMSEP)分别为0.982 8,0.006 8和0.011 8。建立的欧前胡素NIR定量模型可准确地用于快速测定白芷中欧前胡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定中药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者综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 infrared spectoscopy,NIRS)在中药真伪优劣应用研究的现状和最新进展。一方面,NIRS以其非破坏性、快速、便捷等特点显示出在中药鉴定中应用的优势。另一方面,NIRS的实际应用也还存在样品代表性和模型的稳定性等问题。为了跟上NIRS在其他领域普及化的形势,建议对NIRS用于贵重药材和成药鉴定、中药添加西药的监测、大品种中成药从原料到最终产品生产过程的在线质量控制等给予优先关注。  相似文献   

5.
李文龙  瞿海斌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9):3511-3514
近红外(near-infrared,NIR)光谱技术在中药行业引起了日益广泛的关注,但目前该项技术仍处于研究阶段,缺乏统一的标准及规范,将其应用于中药质量控制及中药制药过程分析,尚需解决NIR光谱分析技术的适用范围问题、建模样品的代表性及模型的可扩展性问题、光谱采集条件的优化问题、异常光谱的剔除原则问题、模型的评价方法问题、模型的更新及转移方法问题等。只有这些关键问题获得解决,并经过方法学验证,形成规范,才能充分发挥NIR光谱技术的优势,应用于中药质量控制和制药过程监测。该文将对NIR光谱技术在中药和其他领域的研究报道中提出的方法进行总结和比较,提出中药NIR光谱的技术规范化研究方法和思路,以促进NIR光谱技术的规范化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情况,讨论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领域中应用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中药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近红外光谱技术近年来成为发展最快、最引人注目的一门独立的分析技术.其最主要的优点是测定快速、操作简单、不破坏样品、少用或不用样品前处理、无污染,以及实时测定大量的组分或参数等,分析重现性好;该文对近红外光谱在化学、制药以及中药等诸领域最新应用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情况,讨论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领域中应用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其在中药领域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述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在中药领域的应用,并讨论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样品分析新技术,具有诸多优点,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文献,综述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包括中药材及中成药的定性鉴别及定量分析、中药制药在线质量监控及中药材提取工艺研究。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快速、非破坏、无污染等优势,随着近红外技术及相关理论的发展,将在中药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中药麦冬的二维TE模式识别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吴忠  陈继慈 《中药材》1994,17(4):16-17
本文以微量元素Ca、Mg的含量为分类特征,采用最简单的二维模式识别方法,将19个市售“麦冬”样品分成两类:麦冬与大叶麦冬。所得结果与生物学鉴定结果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2.
《中药鉴定技术》实践教学增加真伪鉴别的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培养中药等相关专业毕业生对中药真伪的鉴别能力,课题组成员经过在教学工作中的摸索,提出了在原有的以性状鉴别为主的实践教学模式上增加真伪鉴别的实训环节,并已在教学中逐步实施,并阐述了课题组成员对增加真伪鉴别实践教学的一些观念及操作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优势和特色,阐明其靶点具有巨大的挑战性。药物靶点的确认需要运用多种方法,从多角度验证其可靠性。本文对近年来常用的靶点探索方法进行整理归纳,包括各方法的原理以及优缺点,重点举例近几年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内靶点的发现,通过新技术和原有技术的整合推进天然产物的研发。  相似文献   

14.
罗茂玉 《光明中医》2010,25(12):2358-2360
目的通过对我院中药处方进行分析,了解我院中药处方和中药临床使用存在的问题。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第一季度门诊中药处方3158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门诊中药处方在临床诊断、重复用药、给药途径、用药剂量,处方脚注、配伍禁忌、处方用药天数和单张处方药数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结论要加强和重视对中药处方的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适应于中医中药的处方管理办法,以促进中药的临床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5.
根据Fenton反应原理,另加H2O2和H2A,促进OH的生成。DR作为OH攻击的靶阍物,建立起MDA生成,体系。用于中。蒙药旨质过氧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中药水提物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方法选取24味中药做研究对象。应用传统的水提的方法制备中药提取物。使用改进了的Elman比色法检测24种中药的水提物对兔大脑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结果黄柏的水提物有显著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在50μg/ml浓度下抑制率达75.58%,IC50值为20.03μg/ml。厚朴的水提取物在50μg/ml浓度下抑制率为43.95%,其IC50值为127.17μg/ml。益智仁的水提物有较弱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结论黄柏等中药提取物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7.
X射线衍射技术在矿物类中药鉴定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矿物类中药在中药鉴定研究中是较为薄弱的类型,传统的性状鉴别方法难以满足矿物类中药鉴别的需要,因此,需要用有效的现代技术手段对矿物药进行系统的鉴别研究。本文对X射线衍射技术在矿物类中药鉴定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该技术在矿物类中药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出了中药个体品质及群体品质鉴别的概念。建立了相同品质中药群体的系统理论判别方法。方法:根据描述生物体系遗传与变异信息的双指标信息理论方程,建立生物体系个体同品质的定量标准,由此构建每个样品的初级同品质特征序列。构建了中药群体同品质优化判别方法:群体特征序列最大有效样本数法,变化 Pg =x ~100%,58%≤x≤64%,在整体上优化每个样品的同品质特征序列,使群体样本的核心特征序列中的总样本数与关联序列中的总样本数差值 Y=MΣi=1(Nci-Nri )最大,实现中药群体同品质的优化判别。该理论系统基于生物系统内禀性质,可以实现相同品质中药群体的严格理论判别。结果:3种组成非常相似的中药复方红外指纹图谱的分析结果很好地证明了该理论预测。结论:该研究提供了一种判别相同品质中药的可行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9.
我院临床常用中药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我院近几年临床常用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其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临床常用中药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几年来,临床常用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所上升,所发生的不良反应涉及药品较广,其中以注射剂居多。结论中药的不良反应逐年增加,发生原因各异,应加强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与重视。  相似文献   

20.
运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乳腺炎60例,并以静滴青霉素治疗为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6%,对照组有效率为40.0%。两组治疗效果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