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 160例(168眼)行巩膜扣带术,术中均在双目间接检眼镜直视下定位裂孔、冷凝封闭裂孔。术后随访,观察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 本组病例初次手术视网膜解剖复位率94.0%。二次巩膜扣带术后视网膜解剖复位率为97.6%。结论 巩膜扣带术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合理联合视网膜下液引流、玻璃体气体填充及眼底激光光凝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传统的巩膜扣带术进行几点技术改进。方法 作以穹窿为基底结膜瓣,用巩膜烧灼及裂孔与直肌附着点距离作巩膜裂孔标记。用间接眼底镜观察眼底,巩膜放液后用棉签顶压巩膜维持眼压。术中冷凝轻,术后用氩激光补充光凝。结果 手术912眼,视网膜复位883眼。结论 经几点技术改进,手术快捷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巩膜扣带术治疗原发性非增生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巩膜扣带术治疗原发性(孔源性)非增生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36例(36眼)行巩膜扣带术。均按我们提出的视网膜脱离手术的3项要求(准确的裂孔定位,适度的冷凝和恰当的放置外垫压物)进行手术。术后随访,观察视网膜复位情况,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结果视网膜复位30眼(83.33%),失败6眼(16.67%),失败原因:1眼发生鱼嘴现象,3眼裂孔封闭不良,2眼垫压偏位。术后视力提高33眼,不变2眼,下降1眼。眼压升高3眼,服药后恢复正常。垫压物松动,环扎带移位及冷凝过度各1眼。结论巩膜扣带术治疗非增生性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简单可靠。应用间接检眼镜直视下手术可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巩膜扣带术治疗陈旧性视网膜脱离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分析巩膜扣带术治疗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6例(48[)陈旧性视网膜脱离采用巩膜外环扎、加压、冷凝、放液等手段治疗,对术后并发症、视网膜复位情况和视力进行分析。结果随访6月以上,48[中有44[1次手术达到视网膜解剖复位(91.7%),术后矫正视力0.05以上34[(70.8%)。结论巩膜扣带术治疗某些类型的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5.
张志  马利波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0):1981-1983
目的:观察巩膜扣带术治疗陈旧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陈旧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2例12眼,术前均在裂隙灯下用三面镜进行裂孔定位,术中均在显微镜下行巩膜扣带术,按术前裂孔的定位预置巩膜缝线,放出黏稠视网膜下液,冷凝封闭裂孔,预置缝线下植入硅胶,根据病情,部分患者植入环扎带,结扎缝线固定。术后随访,观察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本组病例初次手术视网膜解剖复位率100%。结论:巩膜扣带术对于部分陈旧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巩膜扣带术治疗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选取38例38眼陈旧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中直视下定位、冷凝视网膜裂孔。针对不同病例36眼于裂孔处缝合硅海绵(其中19眼加缝硅胶环扎带),另2眼单纯行环扎术。26眼进行了视网膜下液引流术,7眼在手术前、后联合了激光光凝术。结果:其中33眼单次手术视网膜解剖复位,首次手术复位率87%,2眼再次手术后复位,手术最终解剖复位率92%。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个体化设计手术方案,巩膜扣带术治疗伴有视网膜下增生的陈旧性视网膜脱离可获得较高的手术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臧晶  何利蓉 《眼科学报》1995,11(2):105-107
使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巩膜扣带术的方法,进行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达到提高治愈成功率的目的。(1)进行常规的巩膜扣带术,(2)进行睫状体平部三切口的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手术,包括膜剥离、气体、硅油眼内填充等技术。随访1-16月,29眼中,22眼达到解剖复位,成功率75.8%;其中,15眼行硅油眼内填充,12眼视网膜复位,成功率80%,闭合式玻璃体手术的开展,使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成为可能,其解剖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巩膜扣带术后视网膜脱离形成的原因和玻璃体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46例(46只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手术治疗方法。结果:巩膜扣带术后24只眼出现新孔,其中7只眼为黄斑部裂孔;18只眼PVR发展C级 以上;5只眼原裂孔未封闭;5只眼合并有脉络膜脱离;这些因素导致35只眼视网膜下液持续不吸收。38只眼玻璃体手术后视网膜复位,占82.6%;多次手术后最终手术成功45只眼,成功率为97.8%。结论:巩膜扣带术后失败原因主要为新孔的发生、PVR发展和视网膜下液不吸收;再次玻璃体手术时,掌握手术时机,对症处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张龙  秦莉  裴澄 《国际眼科杂志》2009,9(11):2193-2194
目的:观察分析巩膜扣带术治疗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8例68眼陈旧性视网膜脱离采用巩膜外环扎、加压、冷凝、放液等手段治疗,对视力、视网膜复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进行简要分析。结果:随访4~24mo,57眼均1次手术达到解剖复位,治愈率为84%,术后矫正视力>0.05者45眼(66%)。结论:巩膜扣带术治疗玻璃体增殖不明显的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10.
巩膜扣带术治疗陈旧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巩膜扣带术治疗陈旧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1例(46眼)巩膜扣带术治疗陈旧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资料,及其临床特征、手术方式、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眼采用巩膜环扎外加压术,12眼采用巩膜环扎术,4眼采用巩膜外加压术治疗;术中36眼放液,10眼未放液治疗。一次手术成功39眼(84.78%)。术中是否选择放液对一次成功的视网膜复位率无明显影响。最终随访44眼视网膜复位,治愈率达到95.65%。术后35眼(76.09%)视力较术前提高。结论巩膜环扎,外加压术联合术中放液或不放液是治疗陈旧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中、术后巩膜扣带术的应用范围。方法:在玻璃体切割术中发现视网膜裂孔不能与脉络膜紧贴的患,或术后视网膜裂孔封闭不理想并伴有局限性视网膜脱离,按常规行巩膜扣带术。结果:87眼中,玻璃体切割术中行巩膜扣带术36眼,术后行扣带术42眼,玻璃体切割术中及术后各行1次扣带术6眼,术后行2次扣带术3眼,其中视网膜复位79眼,失败的8眼中,有6例行第2次玻璃体切割术,视网膜复位5眼。结论:巩膜扣带术适合于视网膜增厚及视网膜前后膜增殖不严重、裂孔小、视网膜脱离范围不大的患。  相似文献   

12.
岳章显  刘芳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11):2027-2028
目的:分析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些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对15例15眼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患者进行分析,查找视网膜再脱离的主要原因。所有视网膜再脱离患者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B级。结果:术后随访1a,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15例15眼患者中,出现新裂孔7眼(46.7%);原裂孔未能封闭4眼(26.7%);遗漏裂孔2眼(13.3%);脉络膜脱落1眼(6.7%);PVR1眼(6.7%)。结论: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主要原因为:出现新裂孔、原裂孔未能封闭、遗漏裂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首选个体化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92例95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伴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C1级以下的病例,根据裂孔位置、数目、视网膜脱离的形态等首选放液或者不放液的巩膜扣带术,个别病例辅以玻璃体腔注气术。随访时间7~48(平均10.2)mo。结果:视网膜一次手术复位成功90眼(95%),视力由术前的4.03±0.42到术后的矫正视力4.58±0.33。结论:首选个体化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能够用最小量的手术、最小的创伤,获得较高的视网膜复位率和较好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术合巩膜外环扎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2018-02在我院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巩膜外环扎治疗的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患者19例19眼,术后3~12mo行玻璃体腔硅油取出术。观察患者术后视网膜复位率、眼压、视力恢复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本组患者术后视网膜均复位,术后3mo患眼玻璃体腔硅油填充状态下眼压(16.09±3.58mmHg)、硅油取出术后6mo眼压(14.69±3.10mmHg)均高于术前(6.78±1.90mmHg)(均P<0.05)。硅油取出术后6mo,15眼患者视力较术前提高。术后无低眼压及眼球萎缩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巩膜外环扎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是相对安全有效的,视网膜复位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再次手术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巩膜环扎带对玻璃体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治愈率及视力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有随访纪录的以玻璃体手术治疗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40例(140眼)(除去黄斑孔),按是否做巩膜环扎术分为环扎组和非环扎组。比较环扎组与非环扎组在不同增生型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分级及裂孔不同位置的复位率以及两组术后视力的改善情况。结果环扎组79眼,视网膜完全复位67眼,复位率84.81%。非环扎组61眼视网膜完全复位52眼,复位率85.25%。非环扎组视网膜解剖复位率略高于环扎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不同PVR级别以及裂孔不同位置的视网膜复位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视力改善者,环扎组63眼占79.75%;非环扎组49眼占80.33%,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玻璃体手术指征的RRD提高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成功率的关键是彻底松解视网膜固定皱襞及裂孔周围的牵引,彻底地封闭所有视网膜裂孔及有效的眼内填充,巩膜环扎术并非必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