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检测正常和碱烧伤后不同时间角膜组织中明胶酶(MMP-2,MMP-9)和胶原酶(MMP-1)的表达,探讨在角膜融解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兔角膜碱烧伤20眼,分为对照组和GM600l治疗组,于伤后12、24、48、72h,1、2周和1个月取材,酶谱法检测角膜组织中明胶酶MMP-2、MMP-9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胶原酶MMP-1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兔角膜中,仅检测到微弱的明胶酶原MMP-2,碱烧伤后1周后开始明显升高,至烧伤后1个月维持较高水平,并在2周时出现MMP-2活性酶的表达,并持续至烧伤后1个月。明胶酶MMP-9在正常角膜组织中检测不到,但烧伤后24h开始表达,于烧伤后1周达到最高,然后逐渐下降,至伤后1个月已检测不到。胶原酶MMP-1在正常组织中检测为阴性,从伤后24h开始升高,1个月内无下降。GM6001治疗组角膜组织MMP-2、MMP-9及MMP-1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基质金属蛋白酶参与碱烧伤角膜组织的融解,GM6001可抑制MMPs的活性,进而抑制角膜融解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飞行人员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的屈光变化。方法报告10例(20眼)飞行人员近视RK术后3年随访结果。结果视力≥1.0者16眼(80%);≥0.5者4眼(20%)。术后1~3月视力回落明显P<0.01,等效球镜术后1周下降幅度最大5.02,3个月后变化较小P>0.05,屈光率术后1周7降最大,1~3月回升明显,术后1周与术后3月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周切口疤痕较窄不明显,可能与胶原形成量少有关,术后1~3月疤痕增宽且不透明,与胶原的大量形成及排列不平行有关,3个月后疤痕逐渐淡化,与胶原的重排塑形有关。术后3天血清与泪液中的EGF含量明显升高,3个月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RK手术不破坏角膜中央视区的组织结构,术后3月屈光状态稳定,切口愈合良好,疤痕淡化可以耐受高空、高速、低气压的影响,是飞行员可以接受的一种角膜屈光性手术。  相似文献   

3.
刘佩  吴敏  叶剑 《眼科新进展》2020,(4):381-384
目的 利用OPD后照法及传统的前节照相法评估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的视觉质量及旋转稳定性。方法 选取术前角膜散光大于1.0 D的白内障患者29例(29眼),行白内障手术并植入Toric 人工晶状体。检测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患者裸眼视力、全眼像差及人工晶状体位移像差。采用前节照相法、OPD后照法分析患者人工晶状体轴位来评估旋转稳定性。结果 本研究患者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裸眼视力均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较术后1周裸眼视力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1,P=0.004);术后1个月患者视力已较稳定。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患者全眼像差较术前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前节照相法与OPD后照法均观察到24眼发生旋转。术后1个月前节照相法观察到22眼发生旋转,其中21眼为术后1周时观察到的旋转者,1眼为新观察到的病例;OPD后照法观察到26眼发生旋转,其中24眼与术后1周时观察到的旋转者一致,2眼为新观察到的病例。术后3个月前节照相法观察到22眼发生旋转,OPD后照法观察到26眼,均与术后1个月观察到的旋转者一致。结论 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囊袋内稳定性良好,通过OPD后照法检测术后的人工晶状体旋转角度及视觉质量较前节照相法更方便直观、经济准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OrbscanⅡ测得角膜后表面高度及角膜中央厚度改变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的相关性。方法老年性白内障患者46人53眼,常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记录术前、术后1d、1w、1m、3m的角膜后表面高度、角膜中央厚度及角膜内皮镜计数,采用SAS8.2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指标前后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简单直线相关计算术后3m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与术后第ld角膜后表面高度增加率的相关性,术后3m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与术后第ld角膜中央厚度增加率的相关性,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①36人43眼完成该研究,术前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平均为2336±378cells/mm^2。②OrbscanⅡ显示术后第1d角膜后表面高度增加≤10%3眼,10.1%-20%4眼,〉20%36眼;角膜中央厚度增加≤5%13眼,5.1%-10%23眼,〉10%7眼。③角膜内皮镜计数显示:术后第1d 2324±382cells/mm2,1w2163±364cells/mm^2,1m2070±330cells/mm2,3m2038±332cells/mm^2,术后1w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率为7.4%,1月为11.4%,3月为12.7%。④简单直线相关分析:术后第1d角膜后表面高度增加与术后3m角膜内皮细胞选择率有相关性(R^2=0.14 p〈0.01),术后第1d角膜中央厚度的增加与术后3m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有相关性(R^2=0.66,P〈0.001)。结论 术后第1d角膜后表面高度增加、角膜中央厚度增加与术后3m内皮细胞丢失率有相关关系,提示术后第1d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增加及角膜中央厚度的增加可以预测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  相似文献   

5.
谢志  徐文双  张爽 《眼科》2010,19(4):287-287
病例1男性,42岁。2008年12月于某医院门诊行左眼复发性翼状胬肉切除术,术后刺激症状明显,视力下降。于术后第5天来我院,门诊以“翼状胬肉术后角膜穿孔、结膜瓣遮盖术后”收入院。查体:视力:右眼1.0,左眼0.1。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碱烧伤后不同时期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其组织型抑制剂(TIMP-1)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角膜碱烧伤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MP-1及TIMP-1在碱烧伤后不同时期角膜内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显示:正常大鼠角膜组织中无MMP-1及其抑制剂的表达。实验组MMP-1于伤后第1天开始升高,14天达到最高,此后呈现下降趋势,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而TIMP-1早期有所表达,而后活性逐渐下降,伤后第14天降至最低水平,此后又再度上升。21天时达到最高。结论 角膜溶解高峰期出现于碱烧伤后第14天。此时MMP-1分泌达高峰。TIMP-1分泌达到最低点。角膜溶解的临床病理过程与MMP-1及TIMP-1的分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1病例 患儿,女,2岁。主因溺粪1小时后,于2012年08月09日收入我院儿科。住院号00235849。患儿父母陈述:患儿于1h前掉入粪池,6min后家长发现将其捞出,当时意识不清,呼之不应,无呕吐、抽搐,将周身污垢擦拭后就诊于当地门诊,给予针刺穴位治疗后患儿开始哭泣,  相似文献   

8.
角膜碱烧伤早期应用皮质类固醇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角膜碱烧伤早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11例(18眼)角膜碱烧伤后立即应用地塞米松2mg结膜下注射,隔日1次,连用3次。停用地塞米松3周后,再加用地塞米松2mg结膜下注射,隔日1次,连用3次。同时给维生素C3g静脉滴注1日1次。结果 Ⅰ~Ⅱ度8例(13眼)用药后第2天,刺激症状明显改善,角膜内皮水肿明显好转,1月后复查视力0.4~0.8。Ⅲ度3例(5眼)用药后刺激症状逐渐消失,角膜内皮水肿逐渐减轻,1月后复查视力0.1~0.5。结论 角膜碱烧伤早期应用皮质类固醇,避开2~3周危险期,是有效果的。  相似文献   

9.
对准分于激光光学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术后随访1年以上的病例,观察和统计分析术后眼压测量值减低的情况。随机抽样156眼,平均年龄30.28.65岁,术前平均眼压2.37kPa,按等值球镜屈光度分为3组统计分析术后眼压。PRK术后1年时平均眼压1.45kPa,较术前减低了0.92kPa有统计学意义。PRK手术后眼压测量值较术前明显减低,在术后6月后趋于稳定。术后1年时眼压测量值与术前近视屈光度成反比关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PRK在国内的开展,越来越多的PRK后角膜外伤患者出现在门诊急诊,由于PRK后角膜创口愈合的特殊性,如何正确处理PRK后浅层角膜外伤,减少外伤对PRK手术效果的影响也就显得十分重要。现就我院22例PRK后浅层角膜外伤及其处理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996年共诊治PRK后浅层角膜外伤22例,均为单眼,外伤发生在PRK后1周内者4例,1周~1月8例,1-3月7例,3-6月2例,6-12月1例。角膜外伤分类:擦伤19例,异物伤2例,热烧伤1例。2.观察与处理常规在裂隙灯显微镜下检查角膜受伤情况,(l)对大片角膜上皮探伤(含角膜热烧伤…  相似文献   

11.
顾宝文 《国际眼科杂志》2005,5(6):1189-1189
患,男,35岁,3a前无诱因自觉右眼视力下降,诊断为右眼球后视神经炎,经激素、扩血管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视力缓慢下降,3mo后视力为眼前指数,眼底检查见视乳头界限清晰,颜色苍白,表现为右眼视神经萎缩。1a后左眼视力又急剧下降,经药物积极治疗后视力保持在1.0,但视乳头颜色苍白,视野检查呈向心性缩小。0.5a后感冒,病情复发,经治愈后视力稳定在0.1。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研究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不同术后处理方法及其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方法2组(48例)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角膜病患者,一组术后单独使用0.1%地塞米松滴眼,另一组采用环孢霉素A(1%CsA)和0.1%地塞米松(0.1%DXM)联合滴眼,对比2组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率。结果采用1%CsA联合0.1%DXM,术后治疗组排斥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使用地塞米松组(P〈0.05)。结论术后采用CsA联合DXM治疗,可有效降低角膜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浆和房水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8(IL-8)在人工晶状植植入术后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4例晶状体囊外滴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家兔和24只正常家兔进行血浆和房水ET-1,IL-8测定,检测方法为放射免疫测定。结果 24例术后均呈高内皮素及高IL-8血症,同时房水ET-1,IL-8升高,且与术后恢复情况相关。结论 血浆和房水ET-1,IL-8在晶状体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发生动态变化,与手术刺激相关,可作为监测术后恢复情况,估计病人预后及转归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4.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康  王康孙  王玲 《眼科研究》2003,21(4):399-401
目的 通过激光诱导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模型,探讨TGF-β1在CNV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810nm半导体激光光凝C57BL/6J小鼠眼底后极部,诱发CNV生成。术后1、4周,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TGF-β1 mRNA在小鼠CNV中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组织中,TGF-β1 mRNA表达于神经节细胞层,而视网膜色素上皮、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无TGF-β1的mRNA表达。激光光凝1周后CNV膜形成,TGF-β1 mRNA主要表达于CNV及其附近。激光后4周TGF-β1信号仍明显表达。结论 研究结果提示在CNV发生过程中,TGF-β1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视神经(optic nerve,ON)损伤后的自然修复再生和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互补辅助再生的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VEP)变化特征,寻找ON有效再生的新途径。方法:将40只猫作为实验对象,术前随机平均分4组:正常对照组,球后ON半径切断组(ON1/2I)、ON半径切断并定时向玻璃体内玻璃体内注射BDNF和CNTF复合因子辅助再生组(ON1/2I+BF)。经眶外侧入路行手术开眶,在球后5mm处测量ON直径数值,并用宝石卡尺刀行ON半径切断术。ON1/2I+BF组在术后即日注射BDNF和CNTF复合液(10ng),并在以后注射等量BDNF和CNTF复合液,2次/w。在ON损伤后1个月、4个月和8个月,3次行PVEP动态检测,结果:在ON1/2损伤后1个月时,与N组相比,ON1/2损伤各组PVEP的N1-P1振幅显著降低和P1潜时延迟;ON1/2IT ON1/2I+PS组与ON1/2I+BF组比较,也出现了PVEP的N1-P1振幅降低和P1潜时的延迟。在ON1/2损伤后第4个月时,ON1/2I组和ON1/2I+PS与N组比较,其PVEP的P1潜时显著延迟(P<0.001,P<0.001)和N1-P1幅度显著降低(P<0.001,P<0.001)。而ON1/2I+BF组与N组比较,两者PVEP的P1潜时和N1-P1幅度差异虽然具有显著性(P<0.05),但与ON损伤后1个月时同组动物的PVPEP测试结果比较,已开始出现恢复型曲线图谱,两者的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P<0.01)。在ON1/2损伤后8个月后,ON1/2I组和ON1/2I+PS组的PVEP的P1潜时仍然显著延迟,N1-P1幅度仍然显著降低,未见明显的恢复型曲线图出现。而ON1/2I+BF组PVEP的P1潜时和N1-P1幅度与ON损伤后4个月时的PVEP测试结果比较,差异却具有显著性(P<0.01);与ON1/2切断组和ON1/2I+PS组比较,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1),与N组比较,其PVEP的P1潜时未见延迟(P>0.05),但N1-P1幅度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1)视神经1/2损伤后可以添加条件因素辅助其再生,BDNF和CNTF对促进视神经损伤后的再生有调节局部微环境和互补促生长作用。(2)视神经1/2损伤前后,其有视觉电生理学的动态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在ON损伤后,PVEP的P1潜时重度延迟和N1-P1波幅值大幅度衰减,而当应用神经营养因子拮抗视神经损伤效应后的1个月、4个月和8个月时,则逐渐出现PVEP的P1潜时恢复和N1-P1波幅值的提高。这说明1/2损伤的ON在BDNF和CNTF的互补作用下,可以修复再生和恢复其视觉信息的传导功能。BDNF和CNTF对促进视神经损伤后的轴突再生有互补促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6.
韩琪  颜华  陈松  赫天耕  许瀛海 《眼科研究》2004,22(6):659-661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后无玻璃体眼经巩膜睫状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固定手术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对8例(8眼)玻璃体切割术后无玻璃体眼行经巩膜睫状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固定术(PC-IOL)。术后随访3~56个月。结果 术后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达到或接近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其中≥0.5者1眼,≥1.O者3眼。术中低眼压2眼、眼球塌陷1眼,术后前房积血3眼,玻璃体积血3眼,人工晶状体脱位1眼,一过性高眼压3眼,黄斑囊样水肿3眼,视网膜脱离1眼。结论 经巩膜睫状沟PC-IOL固定术是无玻璃体并伴有眼前段结构紊乱眼恢复视力的补救手术。术中注意稳定眼压,可减少或避免术中、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氩绿半导体激光治疗早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对41例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且病程在1个月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22眼,对照组19例19眼。治疗组应用氩绿半导体激光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C、神经营养剂治疗。结果 治疗组激光治疗1个月后有16眼治愈,2个月后共有20眼治愈,3个月后共有22眼治愈;对照组1个月后有1眼治愈,2个月后共有4眼治愈,3月后共有17眼治愈,6个月后共有18眼治愈。两组相比,在1个月和2个月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在3个月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早期进行氩绿半导体激光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水平性斜视手术后角膜地形图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水平性斜视手术前后角膜地形图的动态变化。方法:利用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分析系统对32例48眼内外直肌退缩术眼行术前1d,术后1d、15d、30d、180d的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术后第1天在退缩肌子午线上角膜散光明显变化,从中央到外周逐渐增加,随着时间变化散光减少。术后30d和180d,残余散光≥1D的患者分别占6%和4%,83%患者的残余散光变化≤0.5D。结论:水平斜视术后第1天水平经线角膜地形图改变明显,主要局限在退缩肌子午线和角膜光学区,局部的角膜变平,术后1个月逐渐恢复,术后6个月时接近术前水平,不会对视功能造成远期影响。  相似文献   

19.
吴慧娟  鲍永珍 《眼科研究》2006,24(5):492-495
目的 研究中国实验用小型猪眼在经内路准分子激光小梁部分切除术(ELT)后,小梁网在一段时间内的形态学变化。方法 对4只小型猪行ELT,分别于术后1h、3d、1周和1个月取眼球,并分别行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形态学观察。结果 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在术后1h、3d和1周时,有从前房到Schlemm’s管的通道形成,在术后1个月时有持续的小梁网组织的消融。术后1h时激光作用部位有少量渗出,直到1个月时未见到明显的纤维增生现象。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4个阶段的标本均可看到小梁网上的直径为200fl,m或400fl,m的洞样结构缺损。在1周和1个月的标本中,可以看到在洞的边缘有轻微的组织愈合缘。结论 ELT可以形成前房到Schlemm’s管的通道,且激光引起的组织消融的作用在术后1个月内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20.
术后早期晶状体囊袋阻滞综合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晶状体囊袋阻滞综合征(capsular block syndrome,CBS)的易发因素、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所发生的9例白内障术后早期CBS病例的临床特点,并随访了不同处理方法的效果。结果9例患者均发生在术后早期(术后1天-1周)。其中8例裸眼视力低于0.4,且具有明显的近视漂移[平均等效球镜(-2.50+0.71)D],另1例裸眼视力0.9(1.0*+0.25/-0.75×95)。6例患者使用了四襻式亲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2例患者使用了一片式亲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1例患者植入了三片式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前囊撕囊直径5-5.5mm,人工晶状体与后囊之间留有明显的间隙。对其中6例患者施行了前房灌洗术,术中吸除囊袋内部分黏弹剂样物质,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均恢复至0.7以上,平均等效球镜减少-1.60 D;1例施行了Nd:YAG激光前囊周边部打孔术,裸眼视力恢复至0.8;1例患者因瞳孔不能充分散大,后囊已有轻微混浊,我们施行了Nd:YAG激光后囊切开,裸眼视力恢复至0.6;另1例因裸眼视力0.9,没有明显近视,未作处理,2周后囊袋内液体吸收,后囊贴附;随访5个月8例患者后囊均未发生混浊(8例后囊未切开,其中1例已行后囊切开)。结论前囊撕囊直径过小,术中黏弹剂残留是术后早期CBS的两个易发因素,术后早期前房灌洗以及择期Nd:YAG激光前囊或后囊切开均可以有效治疗术后早期CB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