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青光眼引流器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34例(46只眼)难治性青光眼行青光眼引流器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34例难治性青光眼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2例(17只眼),无晶状体眼4例(4只眼),人工晶状体眼1例(1只眼),外伤性青光眼2例(2只眼),发育性青光眼9例(12只眼),色素播散性青光眼2例(2只眼)。术前平均眼压(42.15±2.32)mmHg,术后眼压控制30只眼,眼压部分控制7只眼,眼压失控9只眼,术后平均眼压(18.34±3.55)mmHg,眼压有效控制率为80.43%。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67.39%,手术并发症较少。结论新型国产青光眼引流器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疗效好,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3.
难治性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病,无有效的药物治疗,传统的小梁切除术降压效果差,我们采用巩膜层间引流池样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42例(42只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难治性青光眼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8/2008-06我院收治的难治性青光眼共59例59眼,应用常规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MMC)24例(对照组),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常规小梁切除术联合MMC和巩膜可调节缝线)35例(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术后前房形成、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均经统计学处理。结果:59眼手术顺利,未引发爆发性脉络膜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追踪12mo。术后第1d浅前房发生率观察组为6%,明显低于对照组29%(P<0.05)。术后随访12mo时,观察组30眼眼压控制在6~21mmHg(86%),对照组15眼眼压控制在6~21mmHg(6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功能性滤过泡占86%,较对照组功能性滤过泡62%为多(P<0.05)。结论:难治性青光眼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可有效降低眼压,且并发症少,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巩膜层间引流池加用丝裂霉素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巩膜层间引流池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44例(50眼)。术后对眼压、视力、前房、滤过泡形态进行观察。随访6-15个月,并总结分析疗效。结果 44例50眼中44眼眼压〈21 mmHg,成功率在88.0%;3眼眼压22-24 mmHg,无任何自觉症状。2眼眼压在25-30 mmHg,有自觉症状,需用降眼压药物维持。总有效率占98.0%。结论该术式在眼压控制、滤过泡形成等方面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羊膜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与手术方法。方法对11例(11眼)不同原因引起的难治性青光眼采用该手术方法,以降低眼压、缓解症状,术后随访2~10月。结果术后仅有1眼视力增加,大都保持其原有视力。眼压均控制在20.55mmHg以下。其中在10~20.55mmHg之间者6例(54.55%),在6.46~10mmHg之间者3例(27.27%),低于6.46mmHg者2例(18.18%)。术后结膜滤过功能良好,未发现包裹性或局限性的无功能滤过泡。结论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难治性青光眼采用小梁切除巩膜下羊膜植入,可有效控制眼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瓣下羊膜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28例(35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羊膜植入,观察术后滤过泡的形成、眼压变化、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滤过泡形成情况:I型滤过泡21眼.Ⅱ型滤过泡9眼,Ⅲ型滤过泡2眼和Ⅳ型滤过泡3眼;其中,功能型滤过泡占85.7%(30/35),非功能型滤过泡占14.3%(5/35)。眼压情况:术后第3个月,平均眼压(13.1±2.6)mmHg;术后第12个月,平均眼压(15.4±3.1)mmHg。手术总有效率为94.3%(33/35),主要并发症为前房渗出性反应5眼,前房有少量积血1眼(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均在1周内消退。结论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羊膜植入术能有效提高难治性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巩膜瓣下蓄水池样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及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不同类型的难治性青光眼95例(102眼)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8例(52眼)行巩膜蓄水池式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及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和可调整缝线,对照组47例(50眼)行常规的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4~15个月.结果 术后视力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4,P=0.75).术后2周两组眼压均较其术前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6,P=0.08);术后6个月观察组平均眼压(14.75±3.87 )mm Hg,对照组(19.25±7.14) mm Hg;手术成功率:观察组86.54%,对照组64.00%,观察组成功率较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5,P<0.05).功能性滤过泡观察组83.0%,对照组6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3,P=0.02).术后观察组出现浅前房较对照组多,治疗后1周均恢复正常.结论 与常规小梁切除术相比,巩膜蓄水池样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及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和可调整缝线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在防止滤过道瘢痕形成,术后控制眼压等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与小梁切除术在巩膜扣带术后难治性青光眼治疗中的疗效比较.方法 接受滤过手术的巩膜扣带术后难治性青光眼41例(41眼).其中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19例(阀门组),小梁切除术22例(小梁组).分析两组术后1年内的成功率、眼压降幅、视力、并发症和合并用药情况.结果 12个月阀门组的成功率为63.16%;小梁组为31.82%.阀门组成功率显著高于小梁组(X2=4.027,P=0.0427).阀门组术后12个月眼压均值为(16.5 ±4.9)mm Hg;小梁组术后12个月为(19.8 ±4.3)mm Hg.阀门组眼压显著低于小梁组(t=2.1102,P=0.0427).两组术后视力变化、并发症及合并青光眼药物使用情况均无差异.结论 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较之小梁切除术,具有更为持久的降眼压作用和相似的安全性,是治疗巩膜扣带术后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小梁切除联合巩膜层间引流池成形治疗60岁以上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AACG)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3例73眼60岁以上AACG患者施行改良小梁切除联合巩膜层间引流池成形,术后观察其前房深浅、眼压高低和滤过泡形态等情况。结果:术后眼压控制理想,术后3~36mo,眼压平均12.5±4.8mmHg,显著低于手术前。术后75%(55/73)患眼视力提高。滤过泡96%(70/73)为Ⅰ,Ⅱ型功能性滤过泡。并发症主要为部分患眼(18%,13/73)早期浅前房和低眼压。结论:改良小梁切除联合巩膜层间引流池成形对治疗60岁以上AACG是一种很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难治性青光眼MMC联合可拆式缝线小梁切除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联合可拆式缝线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方法MMC联合可拆式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17例(22眼)难治性青光眼,术后追踪6~24月,平均10月。结果术后早期无1例出现浅前房,7眼由于拆线过早出现滤过过盛而致浅前房,无低眼压性黄斑水肿或滤过泡渗漏(31.82%)。术后早期均为Ⅰ型或Ⅱ型有功能滤过泡;随访10月有功能滤过泡15眼(68.18%)。术后早期眼压低于6mmHg的2眼,6mmHg~21mmHg的20眼,随访10月眼压在6mmHg~21mmHg的13眼,2眼需经局部降眼压药物控制,手术完全成功15眼(68.18%)。随访10月视力提高或不变14眼,8眼视力下降乃由晶状体浑浊加重或视神经损害所致。结论MMC可提高难治性青光眼术后眼压控制率,而联合可拆式缝线,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小梁切除术联合生物羊膜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方法:包括29例29眼具有高危因素如新生血管、葡萄膜炎、无晶状体、人工晶状体和发育性的难治性青光眼。13例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16例行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比较的指标包括:术后眼压、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数量、滤过泡形态特点以及术后并发症。所有研究对象随访12mo。

结果:术后6mo,手术完全成功:羊膜组11/13(84.6%),对照组10/16(62.5%)(P<0.05); 术后12mo,手术完全成功:羊膜组10/13(76.9%),对照组10/16(62.5%)(P<0.05)。术后12mo,羊膜组和对照组眼压分别从术前50.3±11.3,49.7±10.7mmHg降至15.7±1.1,19.8±2.3mmHg(P<0.05)。由于滤过过强,对照组术后早期出现低眼压3例(18.8%),羊膜组无1例发生; 对照组出现包裹性滤过泡6例(37.5%),羊膜组仅出现1例(7.7%)。

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青光眼与单纯小梁切除术相比,具有手术成功率高,术后眼压控制良好、平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丝裂霉素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难治性青光眼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01/2015-06收治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110例122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5例62眼和对照组55例60眼,均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术中加用丝裂霉素C.术后随访12mo,对患者眼压及视力进行测量,术前及术后3 mo清晨采集空腹血3 mL,ELISA法其血清维生素B12(VB12)、维生素B6(VB6)、叶酸(FA)及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术前,两组眼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lwk~ 12mo,观察组眼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前,两组视力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wk~12mo,观察组视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术前,两组患者VB12、VB6、FA、IL-2、IL-6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 mo,观察组VB12、FA、IL-2、IL-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丝裂霉素C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可有效控制眼压、提高视力,改善病情,提高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生物羊膜在难治性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46例62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观察组32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植入术,B组为对照组30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眼压、滤过泡、视力、前房及角膜、术后并发症。结果:随诊12mo,眼压:两组手术前后各时间点眼压均明显降低(P<0.01)。术后12mo平均眼压:A组为12.3±2.3mmHg,B组为15.7±2.7mmHg,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眼压无统计学意义(P>0.05)。滤过泡:术后12mo A组功能型滤过泡28眼(88%),B组功能型滤过泡20眼(67%),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浅前房5眼(16%),脉络膜脱离2眼(6%),B组浅前房3眼(10%),脉络膜脱离2眼(7%),滤过泡渗漏1眼(3%)。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生物羊膜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丝裂霉素C联合可拆式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可拆式缝线是否能减少丝裂霉素 C(MMC)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方法 MMC联合可拆式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 16例 ( 2 1眼 )难治性青光眼 (RG)。术后 1天、1月及 1年 ,检查纪录术眼前房深度、眼压、滤过泡情况。结果 本组病例 ,术后早期Ⅱ度浅前房占 9.5 2 % ,持续性低眼压 14 .2 9%。术后 1年 ,保持功能性滤过泡者 76.19%。全部手术眼均无伤口漏和滤过泡漏。以眼压≤ 2 1.0 5mmHg为手术成功标准 ,手术成功率为 80 .95 %。结论 MMC可提高RG术后眼压控制率 ,而联合可拆式缝线 ,可有效控制术后滤过水平 ,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难治性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联合羊膜植入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难治性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联合羊膜植入术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80例86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术组(实验组)43眼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组(对照组)43眼。观察术后眼压、滤过泡形成情况及并发症。结果:随诊12mo,平均眼压:实验组15.5±1.1mmHg,对照组19.7±2.5mmHg,两组术后平均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性滤过泡:实验组(86%)较对照组(67%)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浅前房、脉络膜脱离和滤过泡渗漏)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联合羊膜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具有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羊膜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和分析在难治性青光眼手术中羊膜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入院治疗的连续病例36例(45眼)难治性青光眼,在小梁切除手术中联合羊膜植入并应用可松解缝线技术,术后观察其视力、前房、滤过泡和眼压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后平均随访(13.5±6.2)月,随访12月以上者66.67%。手术后6月的39眼平均眼压由术前(42.65±8.40)mmHg降至(17.60±5.16)mmHg,手术总成功率为89.74%;随访12月以上的30眼眼压由术前(41.95±7.18)mmHg降至(19.08±4.81)mmHg,手术总成功率为86.67%;手术前后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12月以上功能性滤过泡占76.67%。未发现羊膜排斥反应或严重并发症。结论羊膜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手术并应用可松解缝线技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安全和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复合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难治性青光眼68例(95眼)均采用复合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术,术后1wk,1mo及1a,检查记录术眼眼压、滤过泡、前房深度情况。结果:术后近期和远期眼压降低良好、视力明显改善并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术后1wk,I度浅前房3眼,2例前房积血;1mo后随访,浅前房消失,积血吸收。随访1a,全部病例无滤过泡漏、伤口漏,前房形成良好。结论:复合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可有效降低眼压、改善视力、形成功能性滤过泡、控制术后滤过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