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我院门急诊电子处方进行点评,并对点评结果进行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第三季度每月门急诊电子处方1000张,共3000张,进行点评、分析和总结。结果:不合理处方106张(3.53%),其中不规范处方11张(10.38%),不适宜处方78张(73.58%),超常处方17张(16.04%)。结论:我院门急诊电子处方基本合理,但仍然存在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医院还需加强管理和干预,落实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医生合理用药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任淑萍 《药品评价》2010,7(2):59-61
目的:分享我院开展处方点评工作的经验。方法:介绍我院的处方点评制度及具体实施方法和形式。结果:我院的处方点评制度比较健全.实施方法和形式具有可操作性。结论:通过处方点评制度的实施.我院处方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同时也激励药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统计我院2013年的门诊与急诊处方点评工作,以达到促进合理用药的目的。方法:2013年每月抽取100张门诊与急诊处方,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规定,对其中合理性有待商榷的处方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合理性有待商榷的处方18张,占总抽取处方的1.5%。其中不规范处方3张,不适宜处方15张。结论:我院处方点评工作进一步得到医生认可,但如何将最新的药学知识快速有效的告知医生,提高处方的合理性,成为处方点评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4.
刘忠义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6):133-133,138
目的:了解医院处方点评的工作流程,分析医院点评制度的临床实施效果,总结处方点评制度运行的临床经验。方法:对本院建立处方点评工作模式后半年内764814张药房处方的书写格式,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建立处方点评工作模式以后,本院的处方在书写格式规范,合理用药,降低患者经济负担上有了明显改善。结论:处方点评制度能有效地对医生不合理的用药进行规避,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治疗的不良后果和医疗纠纷,提高了药物利用水平,控制了处方费用给患者带来的经济负担,改善了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我院处方点评制度对临床合理用药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通过建立完善的处方点评制度及具体实施方法,对我院2012年、2013年门急诊处方进行系统评价,定期将评价结果反馈、汇总,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持续改进。结果实施处方点评制度后,各项评价指标较干预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门急诊用药日趋合理。结论处方点评工作能提高医院合理用药与处方管理水平,较大程度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张晓晓  任晓明 《中国药师》2013,(11):1724-1726
目的:探索和建立符合我院实际的处方点评实施模式。方法:明确组织管理职责,由处方点评专家组负责具体实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处方点评工作制度,提高工作质量,形成可操作性强的处方点评制度。结果:建立和完善了适合我院实际的处方点评工作模式,持续改进和提高了工作质量,促进我院合理用药。结论:我院仍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处方点评制度的实施将促进我院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7.
谢清  黄建权  王月  李蕊 《药品评价》2013,(24):20-23
目的:了解航天中心医院门诊处方的质量和用药情况,提高处方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12年1月至12月的门诊处方共计1400张,依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进行处方点评。结果:我院2012年门诊处方平均金额为266.76元,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26,抗菌药物、注射剂、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率依次为10.1%、13%、56%;不合理处方133张,占总处方数的9.5%,不合理处方主要以用药不适宜多见,占不合理处方数的84.21%。结论:为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医院除了需要加强处方点评工作外,还需采取多项干预和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开发处方点评软件系统,为开展处方点评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基于医院信息数据库,开发门诊处方用药点评、住院病历用药点评、住院输液医嘱审核、清洁手术抗菌药物预防用药自动评价及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标软件模块。结果:处方点评软件应用简便,信息全面,提高了处方点评的工作效率,促进合理用药,持续改进了医疗质量。结论:处方点评软件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9.
医院处方点评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摘要]目的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处方点评工作模式.方法通过建立专门的实施机构,完善相关的工作制度和流程规范,建立临床药师制、合理用药质控和合理用药考评制三项制度,形成系统化的处方点评制.结果医院建立了卓有成效的处方点评工作模式,该模式在促进医生合理用药,降低患者医药费用负担,保证医院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结论该模式能最大限度地对医生不合理用药进行主动干预,有效地减少药疗缺陷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控制医院的药品比、门诊处方费用和住院费用,不断提高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我院处方点评工作进行总结,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12月的门诊处方,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进行点评。结果:不合理处方占抽取总数的2.73%。主要不合理用药类型为适应证不适宜。存在不良药物相互作用及书写不规范的不合理处方占抽查处方的百分率分别由上半年的0.38%和0.21%下降到下半年的0.09%和0.08%。其他不合理用药情况的比例也有明显下降。结论:处方点评制度,能够提高处方质量,提升药物治疗水平,保障患者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我院临床药师参与处方专项点评的工作情况,为其他医疗机构临床药师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总结分析我院近3年来临床药师参与处方专项点评、万古霉素、喜炎平、美罗培南点评结果和部分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点评结果.结果:通过临床药师参与处方专项点评,使点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逐渐达到合理水平;万古霉素、喜炎平、美罗培南的使用管理和使用方法逐渐符合要求;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逐渐符合标准.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处方专项点评可帮助临床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2.
苏培  徐静  郎奕 《药品评价》2010,7(12):17-20
目的:探索处方评价的工具和科学方法.达到合理用药优化药物治疗的目的。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找出国内外的处方评价方法、处方评价的标准或筛查工具。结果:常用的处方评价方法分为前瞻性(Prospective)评价:同步性(Concurrent)评价和回顾性(Retrospective)评价。处方评价工具有医院处方点评规范、比尔斯标准(Beers Criteria)、药物合理指数(MAI)、易受伤老年人治疗的评估指标(ACOVE)、药物相关性问题(MRP)以及提示医师正确治疗(START)和老年人潜在不合理处方筛查工具(STOPP)等。结论:国外的处方评价工具为临床药师开展处方评价.制定标准和指标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适合医院病区用药医嘱点评的模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医嘱点评工作指南、规范实施细则及实施干预措施,并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病区用药医嘱进行分层等比例抽样点评。结果:共点评病区用药医嘱单1469份,涉及药品22 320品次,平均不合理医嘱率为20.08%,其中,不合理医嘱主要问题为用法用量不适宜(35.59%)、溶媒不适宜(26.78%)及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医嘱(25.76%);经过联络信沟通、目标考评相结合的干预措施,干预成功比例为38.22%,平均不合理医嘱率由2011年的24.21%下降到2012年的12.53%,并呈现逐月下降趋势。结论:该模式可有效评价及干预不合理医嘱,从而减少不合理医嘱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科学化、标准化的肿瘤患者免疫调节药物处方点评模式,提高住院肿瘤患者免疫调节药物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12-2013年658份肿瘤患者住院医嘱,对其免疫调节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归纳免疫调节药物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建立免疫调节药物点评模式。结果:抽取的658份医嘱中,合格医嘱为495份,适应证及用法、用量适宜,合格率为75.2%;不合格医嘱为163份,多数为无适应证和超剂量使用,另有少部分为给药途径及稀释溶媒不适宜,不合格率为24.8%。结论:通过对住院肿瘤患者应用免疫调节药物的处方点评和分析,初步构建肿瘤辅助药物的评价体系。通过此体系的临床实践,使我院处方的不合格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邯郸市中心医院2011-2013年门诊处方点评,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1-2013年抽查的10800张处方点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结果:处方合格率94.33%,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1.73种,抗菌药物使用率13.85%,注射剂使用率15.77%,处方通用名使用率100%,平均每张处方金额131.56元。不合理处方比例6.4%。其中不规范处方占不合理处方比例77.45%;用药不适宜处方占不合理处方比例18.46%;超常处方占不合理处方比例4.08%。结论:通过处方点评工作,有利于提高医师的医疗水平、对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国松 《北方药学》2014,(9):112-113
目的:分析门诊处方基本指标评价以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的处方点评结果。结果:对我院的7314张处方进行统计,我院的注射器药物使用率占15.13%,平均每张处方用药为2.13种,对抗菌消炎类药物的使用率占到了25.34%,药品的通用名使用率占到了99.85%,对我国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率占到了31.24%,每张处方的平均金额是139.12元。在这7314张处方当中含有不合理处方368张,占5.03%,含有合理处方6946张,占94.97%。在不合理的处方当中,用药不规范的处方占了很大一部分,而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和超常处方所占的比例较少。结论:我院的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是,国家的基本药物使用率以及处方的合格率依然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17.
我院门诊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调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尤厚成  尤楠 《中国药业》2011,20(9):38-39
目的对医院门诊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进行调研,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和合理用药国际网络开发的合理用药国际指标方法,对2010年1月至10月的5 000张门诊处方和2010年8月19日的60例门诊患者进行调研,分别统计处方指标、关怀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处方指标中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30种,抗菌药物应用率达45.70%,注射剂应用率达11.00%,通用名使用率达100%,基本药物应用率达14.84%;关怀指标中患者平均就诊时间为8.48 min,药品平均调配时间为25.60 s,实际药品调配率达100%,药品标示完整率达100%,患者对药品正确用法了解率达81.30%。结论医院门诊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大多数控制较好,但基本药物应用率低,医师、药师与患者的交流关怀不够,需采取措施予以干预。采用国际指标评价用药合理性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处方不合理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方法:以《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为依据,抽取我院2012年门诊处方共35 200张,采用专业的处方点评软件,对处方基本指标、不合理处方进行归类,分析不合理处方并进行干预。结果:处方平均用药种数为1.67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3.90%;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为12.10%;不合理处方1 792张,占总调查处方数的5.09%,其中不规范处方1 388张,用药不适宜处方404张。结论:在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开展事前审方和采取干预措施后,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及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处方质量还需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评价中成药处方,找出不合理处方的表现,为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依据。方法:统计我院近1年来(2012年7月一2013年6月)中成药处方(6000张),归纳中成药不合理使用的类型。结果:不合理处方1054张,占总处方的17.57%。中成药不合理使用主要表现在适应证不适宜、用法与用量不合理、联合用药不适宜、遴选药品不适宜、重复用药、使用疗程不当等几个方面。结论:通过中成药处方点评分析,可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本院今年2季度门诊处方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本年度2季度处方,按门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科每个医生每个月抽查10份,抽查总数每个月100份。从用药品种总数、基本药物和药品通用名总数、抗菌药和注射剂的处方张数、处方金额等进行点评,对不规范处方和不合理用药统计分析。结果本院今年2季度抽查的300张处方中,不规范处方占5%,用药不适宜处方占8%,超常处方占5.33%。结论本院门诊用药情况大多数合理,但处方书写不规范及一些不合理用药现象仍存在,期望能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同时发挥好临床药师的作用,促进我院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