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膀胱肿瘤,以中老年患者多见,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1995年以来,我院收治65岁以上膀胱肿瘤患者69例,由于实施整体护理,使合并症得以及时处理,均痊愈出院。现就围手术期护理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男42例,女27例;年龄65~89岁。主要症状有不同程度的... 相似文献
2.
3.
膀胱肿瘤居泌尿系肿瘤首位,发病年龄大多数为50~70岁,男性26例,女性6例。男女之比约为4∶1。临床多以无痛性间歇性肉眼血尿、膀胱刺激症状、排尿困难等表现就诊。以手术治疗为主,对于单发、广基或直径大于2cm之T2期膀胱癌、离膀胱颈部较远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我科自2003年7月~2006年7月共开展膀胱部分切除32例,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4.
5.
6.
7.
刘翠莲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4,(3):189-190
膀胱肿瘤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对于T1期以内的膀胱肿瘤一般都行经尿道肿瘤切除,同时行膀胱内药物化疗;T2期以上的肿瘤特别是多发的肿瘤,需要根治性膀胱切除并行尿流改道,其手术难度大、出血多、时间长、并发症多。因此,除了医生制定正确手术方案,仔细耐心的操作,确保顺利完成手术外,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尤为重要。某院从2004年5月到2013年10月共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并尿流改道33例。经精心护理,顺利康复出院。现将护理方面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71例膀胱恶性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71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经治疗和积极护理后痊愈出院,59例患者获得1~3年术后随访,复发18例(25.4%)。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治疗膀胱肿瘤的有效方式。及时科学的专业护理,积极的心理辅导和帮助,对患者病情的康复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体骶部解剖位置特殊,骶部肿瘤出现症状时已非早期,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治疗颇为棘手.为使患者能够很好地配合手术,确保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围手术期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骶部肿瘤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10.
膀胱癌是泌尿系最常见的肿瘤,根治性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是治疗膀胱癌常见的手术方法之一,该术式可避免肿瘤复发、延长寿命。然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范围广、创伤大,且多数为老年人,全身营养状况较差,故手术耐受性差,危险性高,术后易发生并发症。因此,做好围手术期周到细致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2003年1月-2005年8月,笔者对12例根治性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的患者,在着重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加强了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膀胱肿瘤是全身比较常见的肿瘤之一,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高发年龄在50~70岁,男∶女为4∶1.绝大多数患者以无痛肉眼血尿就医,血尿间歇出现,可自行停止或减轻,容易造成"治愈"或"好转"的错觉.因此,一旦确诊应及早采取手术治疗,以避免病灶转移扩散.我科自2002年以来共手术治疗膀胱肿瘤13例,现介绍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2.
膀胱肿瘤居泌尿系肿瘤首位,发病年龄大多数为50~70岁,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4:1。临床主要表现为:无痛性间歇性肉眼血尿、膀胱刺激症状、排尿困难等。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根据肿瘤的病理情况并结合病人全身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手术方式分膀胱全切除和膀胱部分切除两种。我科自2002年7月-2006年7月共开展膀胱部分切除65例,总结护理体会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膀胱尿道镜是最早用于直接观察人体内器官的器械,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通过膀胱镜检查,可以了解膀胱、输尿管口、男性的前列腺及尿道的情况,由于X线、B超都有其局限制性,及很小的肿瘤或异物无法经上述检查得知,或者已知有膀胱肿瘤必须进一步了解的排尿不畅、查看前列腺大小、尿道有无狭窄及不明原因的血尿等,都可以由膀胱镜检查获知进一步的讯息。 相似文献
14.
15.
根治性膀胱全切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膀胱全切后尿路重建或尿路改道手术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2008年12月~2010年5月我科行根治性膀胱全切乙状结肠直肠代膀胱术7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膀胱癌是泌尿系常见的恶性肿瘤,膀胱全切适用于恶性程度高、浸润深、范围广的肿瘤。2005年4月-2011年3月我科对10例膀胱癌肿瘤患者行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效果满意,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疾病,多数为移行细胞癌,经过长期进程,演变成高分化的恶性肿瘤[1]. 相似文献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