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最常见的胃肠道非上皮来源性肿瘤.现在认为其起源于消化道间叶组织中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间充质干细胞.但对于其分化程度、良恶性鉴别等均存在争议,且GIST的术前确诊率低,为进一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总结86例GIST患者的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沃建华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8,5(2)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期收治的8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胃部肿瘤4例,小肠肿瘤2例,结肠肿瘤2例,直肠肿瘤1例(其中1例患者同时伴有小肠结肠肿瘤,病理检查均证实为间质瘤)。局部切除1例,根治性切除5例,姑息性切除2例。免疫组化提示CD117、CD34、Vimentin多为弥漫阳性,SMA、S-100多为阴性。结论 加强免疫组化检查,提高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认识。外科手术是GIST治疗的首选,对复发的病例应争取再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4.
蔡成机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7,16(9):16-889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种具有基因和分子特征性的肿瘤。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中最常见。GIST均具有生物学的侵袭行为,因此治疗原则应以手术切除为主,且必须遵循无瘤操作以及防止瘤体破溃的原则。GIST常发生肝转移和腹膜转移,少有淋巴结转移,故除非术中发现有淋巴结转移,一般不常规行淋巴结清扫。其切除范围和术式应根据瘤体大小、解剖部位并结合对肿瘤恶性潜能的评估再作抉择。GIST对常规化疗和放疗不敏感,以格列卫为代表的分子靶向治疗是一种较好的辅助治疗。应强调指出:若拟行格列卫新辅助治疗或术中已有多处无法切除的转移灶而拟行术后化疗时方可考虑活检,但禁忌术前经皮穿刺活检,以免瘤体破溃酿成腹膜转移。 相似文献
5.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组起源于胃肠道肌层的间叶性肿瘤,遗传学上存在频发性c-kit基因以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基因突变。我院2005年7月—2009年8月收治GIST患者36例,对其临床诊断、治疗等回顾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特点和疗效。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62例胃肠道间质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理结果显示:恶性病变25例,交界性病变5例及良性病变32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提示:CD17阳性48例(78%),CD34阳性45例(72.5%),SMA阳性17例(27.8%)以及S100阳性13例(20.5%)。所有良性及交界性病变的患者无术后复发。25例恶性患者中有12例手术后1至5年复发,表现为腹内转移或肝转移。其中8例死于肝转移引起的全身衰竭,2例分别于术后12个月及18个月发现肝转移,但至今仍带瘤存活。结论通过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可明确本病的诊断。手术切除肿瘤治疗结合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7月至2010年7月期间收治的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患者病变分别位于胃部18例(51.4%),其中胃体15例(42.9%)、胃窦3例(8.6%);回肠16例(45.7%);小肠系膜根部1例(2.9%)。35例均进行手术治疗,其中行胃楔形切除术15例(42.9%),胃大部切除术3例(8.6%),小肠部分切除术16例(45.7%),肠系膜肿块切除加大部分小肠切除术1例(2.9%)。术后病理报告均为间质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CD117阳性33例(94.3%),CD34阳性26例(74.3%)。35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5年,平均25.6个月。1例术后10个月死于肿瘤复发,1例术后4个月死于短肠综合征、营养不良,余33例无肿瘤复发。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确诊依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完整切除病灶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展,证实了以往胃肠道平滑肌瘤或肉瘤、神经鞘瘤的病理诊断(主要依靠光镜)是不全面的,它们属于一类间叶性肿瘤,是一个从良性到高度恶性都有的概念,现统称为胃肠道间质瘤(GIST)[1].由于临床上对GIST认识不足,诊断和治疗GIST较为困难.我们回顾性分析了31例GIST,旨在探讨其临床特点,为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及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及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 2 6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 ,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标记抗体为CD34、SMA和S 10 0蛋白。结果本组中胃间质瘤 14例 (5 4% ) ,小肠间质瘤 10例 (38% ) ,直肠间质瘤 2例 (8% ) ,其中恶性 2 0例 (77% )。肿瘤大小与良、恶性相关 (P <0 0 5 )。CD34、SMA、S 10 0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 2 2例 (85 % )、12例 (46 % )和 7例(2 7% ) ,其阳性表达率与肿瘤良、恶性无关 (P >0 0 5 )。结论肿瘤的大小是胃肠道间质瘤良、恶性的重要指标 ,免疫表型与良、恶性无关。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个随着临床病理技术发展而逐渐成熟的概念。大量研究证明,以往诊断的胃肠道平滑肌瘤及神经鞘瘤大多数都属于间质瘤,胃肠道间质瘤比平 相似文献
11.
胃肠间质瘤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c.kil基因或PDGFRA基因的功能获得性突变是其最重要的特征。有10%~15%的胃肠间质瘤不存在c—kit基因及PDGFRA基因的突变.称为野生型胃肠间质瘤。这一类胃肠问质瘤在分子机制及临床特征上与突变型胃肠间质瘤有湿著差异.且其本身存在高度异质性。临床医师在诊断与治疗野生型胃肠间质瘤时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14例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依据肿瘤的部位、大小及周边浸润情况选择手术方式,术后根据患者肿瘤危险程度分级标准分为高、中、低危险期,针对性进行化疗.通过电话及门诊随访,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期间询问患者症状,行体格检查和血生化、胸部X线片、腹部CT等检查了解患者预后.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8月.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临床表现首发症状为反复黑便7例、右季肋区胀痛不适3例、无痛性右季肋区包块2例、急性大出血1例、黄疸1例.术前9例患者行腹部B超检查,其中4例腹腔占位性病变考虑来源于十二指肠区;14例患者行CT检查,其中9例提示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12例患者行内镜及EUS检查,其中11例提示十二指肠壁呈外压性改变或黏膜下隆起;11例患者行活组织病理检查,其中8例确诊为间质瘤.14例患者均达到根治性切除,其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7例,行局部手术7例(肿瘤局部切除+修补术2例、十二指肠肠段切除术4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例).术后发生胰瘘1例、胃瘫2例、吻合口瘘3例,均经非手术治疗后痊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7,高于行局部切除术患者的1/7(x2=4.667,P<0.05).术后肿瘤标本直径为2.5~ 10.0 cm,平均肿瘤直径为4.5 cm;其中<5.0 cm者10例,≥5.0 cm者4例,术中未发现肿大可疑的转移淋巴结,术中及术后病理检查淋巴结转移均为阴性.病理诊断均为十二指肠间质瘤.核分裂象数:<5个/50个高倍视野者9例,≥5个/50个高倍视野且<10个/50个高倍视野者3例,≥10个/50个高倍视野者2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D34阳性12例,CD117阳性13例,平滑肌肌动蛋白阴性14例.4例高危险期患者中,3例使用伊马替尼治疗,1例因为经济原因未使用伊马替尼;4例中危险期患者均使用伊马替尼治疗1年;6例低危险期患者中,3例使用伊马替尼治疗1年,3例未行辅助化疗.14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65个月,3例患者死亡.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与行局部切除术患者生存率分别为72%和8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38,P>0.05).结论 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结合B超、腹部CT、内镜及EUS检查是术前诊断十二指肠间质瘤的有效方法.手术切除是十二指肠间质瘤首选治疗方法.对于中、高危险期,肿瘤有种植转移可能的患者,术后应给予辅助化疗,首选伊马替尼,对于伊马替尼耐药的患者,可以考虑舒尼替尼和瑞戈非尼等二线用药. 相似文献
13.
胃肠道间质瘤的规范化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s) is a subset of mesenchymal tumors and represents the most common mesenchymal neoplasm of gastrointestinal tract.In the last decade,GISTs has become well known because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imatinib mesylate.The molecular targets for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inhibitor are not only of importance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but also usefu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novel drug modalities and new strategies in basic cancer therapy.The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GISTs has made its diagnosis standardized.Many multicenter phase Ⅱor phase Ⅲ clinical trials have been completed to establish the role of adjuvant and neoadjuvant therapy.It is important to select the correct management strategy,which is multidisciplinary,integrated,and individualized.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rational treatment of GISTs at present. 相似文献
14.
肿瘤的治疗原则已经由单一的外科治疗演变为多学科共同参与的综合治疗。多学科团队协作(MDT)的诊治模式已经在包括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等疾病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成功。胃肠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随着分子靶向治疗时代的到来.GIST的诊断治疗也越来越专业化和个体化.MDT模式在GIST的诊断和治疗上尤其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 收集1998~2005年收治的41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抗体为CD117、CD34、SMA和S-100蛋白。结果 危险程度极低2例,低度危险8例,中度危险19例,高度危险12例。肿瘤是否浸润黏膜肌层或浆膜层与危险程度相关(χ^2=4.85,P<0.05)CD117、CD34、SMA和S-100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90%、83%、37%和25%,其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危险程度无关(χ^2=0.34、0.04、0.01、0.02,P>0.05)。结论 Fletcher的危险程度分类符合临床治疗与预后的需要。肿瘤浸润黏膜肌层或浆膜层是危险性的重要指标,而免疫表型与危险程度无关。肿瘤完全切除联合使用伊马替尼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87例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学分析及临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病理学分析和临床诊疗经验。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确诊87例GIST并分析其病理特征、免疫表型、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位于胃者59例(67.8%),小肠23例(26.4%),结肠1例(1.1%),其他部位(系膜、网膜及后腹膜)4例(4.6%)。87例GIST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波形蛋白阳性者为87例(100%),CD117 87例(100%),CD34 75例(86.2%),SMA 11例(12.6%),结蛋白8例(9.2%),S-10017例(19.5%),NSE 13例(14.9%)。诊断为良性GIST者11例(12.6%),潜在恶性18例(20.7%),低度恶性28例(32.2%),高度恶性30例(34.5%)。总的随访率为76/87(87.4%)。通过病史及随访发现复发或转移的病例共12例(13.8%)。所有病例均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3例有术后复发/转移的病人接受了格列卫治疗。结论:GIST的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CD117是诊断GIST的重要标记物。肿瘤大小和细胞核分裂数是判断良、恶性GIST的重要指标。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治疗GIST的关键;甲磺酸伊马替尼对治疗无法切除或者复发/转移的恶性GIST能取得一定的疗效。对GIST病人术后的长期随访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19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病变部位为胃10例,十二指肠1例,小肠6例,结肠2例;19例均行手术治疗。19例镜下均见梭形细胞,其中良性6例,交界性4例,恶性9例。免疫组化CD117(+)94.7%,CD34(+)73.7%,SMA(-)68.4%,S-100(-)57.9%。随访率100%,病人均存活。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胀痛8例,消化道出血5例,腹部包块3例,肠梗阻2例,腰背痛1例。结论内镜和影像学检查是发现胃肠道间质瘤病变的主要手段,术前确诊仍较困难,确诊依赖病理诊断,外科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以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2月—2009年12月31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GIST好发于胃和小肠,临床表现缺少特异性,16例(51.6%)GIST发生于胃,8例(25.8%)发生于小肠,3例(9.7%)发生于结直肠(其中2例伴有肝转移),发生于肠系膜、网膜及腹膜后4例(12.9%)。CT检查呈现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大部分边界完整。GIST表达CD117阳性者28例(90.3%),CT34阳性者22例(71.0%)。18例恶性GIST中9例接受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术后3年存活5例,9例未接受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者1例失访,术后3年存活0例。结论:在区别GIST与平滑肌瘤或神经源性肿瘤时,CD117、CD34具有重要价值。CT、内镜超声检查是目前诊断GIST常用和重要的手段,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期收治的7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7例患者中胃部肿瘤3例,小肠肿瘤3例,直肠肿瘤1例。良性1例,潜在恶性2例,恶性4例。根治性切除5例,姑息性切除2例。免疫组化示CDll7、CDM、Vimentin多为弥漫阳性,SMA、S-100多为阴性。结论 胃肠间质瘤术前不易确诊,根治性外科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结直肠间质瘤49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结直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手段.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结直肠间质瘤49例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计数资料分析采用x2分析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应用生存分析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患者中位年龄54岁,男女发病率无差异(49%比51%).结直肠间质瘤起病隐匿,且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常见首发症状为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改变、腹部不适和便血等.病理学检查:光镜下多为梭形细胞,呈柬状或编织状排列,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D117和CD34高阳性表达.随访结果显示,高危险度患者行病灶局部切除后复发率明显偏高(P =0.018),无瘤生存时间明显较短(P=0.011).结论 免疫组化染色是鉴别结直肠间质瘤的可靠方法.极低和低危险度患者首选局部切除术,中、高危险度患者建议行根治性切除,并辅助伊马替尼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