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胰岛素瘤的诊治分析(附49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胰岛素瘤的各种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 0年来诊治的 4 9例胰岛素瘤。结果  4 5例病人均有典型的Whipple三联征表现 ,术前B超、CT、MRI、SA定性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 4 7 3%(18/ 38)、6 0 %(15 / 2 5 )、6 4 7%(11/ 17)、83 3%(5 / 6 ) ,手术探查的阳性发现率为 97 8%(44 / 4 5 ) ,术中B超为 10 0 %(12 / 12 )。肿瘤局部切除术 31例 ,胰尾切除术 4例 ,胰体尾切除术 7例 ,加做脾切除者 2例 ,Whipple手术 1例 ,PPPD手术 1例。结论 Whipple三联征和IRI/G >0 3可作为胰岛素瘤定性诊断的依据 ,胰岛素瘤的术前定位诊断较为困难 ,手术探查加术中B超检查是定位诊断的最佳方法。肿瘤局部摘除术是胰岛素瘤的最佳治疗方法 ,且其并发症最少。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瘤的诊断与治疗(附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胰岛素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收集我院1988年10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38例胰岛素瘤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38例患者均表现Whipple三联征.术前定位检查发现胰岛素瘤阳性率分别为:经腹超声 78.95%,CT 54.17%,MRI 33.33%,EUS 100.00%,DSA 40.00%.术中B超联合扪诊检查阳性率90.00%.其中34例患者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37次,包括胰岛素瘤局部摘除术28次,胰体尾 (或胰尾)切除术5次,胰体尾 (或胰尾)加脾切除3次.术后病理证实单发良性肿瘤32例,多发1例,有恶性倾向1例.肿瘤完全切除的患者术后低血糖症状消失.术后胰瘘5例,均经非手术治疗痊愈.结论 Whipple三联征和反应性胰岛素/血糖>0.3是定性诊断的主要依据,术前诊断阳性率较高的是EUS、经腹超声和CT,术中扪诊联合术中超声是最有效的肿瘤定位手段,肿瘤摘除术仍为胰岛素瘤的主要术式.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瘤的诊断和治疗(附105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1966年7月至1999年12月收治的105例胰岛素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病人的血糖均<2.75mmol/L,60例测定空腹血清胰岛素均>25mU/L,平均65例mU/L,术前B超检查45例,2例发现肿瘤,CT检查35例,10例发现肿瘤。行肿瘤摘除60例,包括肿瘤在内的胰体尾脾切除35例,单纯胰体尾切除8例,活检2例。结论:Whipple三联征及胰岛素释放指数(IRI/G)>0.3可作为定性诊断的主要依据。对少数血糖在2.75mmol/L以上 者,可结合饥饿试验进行诊断。胰岛素瘤多数直径较小,术前定位不易,术中探查及中B超是发现肿瘤的主要手段;二者互为补充。对良性胰岛素瘤应力争行肿瘤摘除术,对肿瘤位于胰体尾较大且深或为多发肿瘤 者应行胰体尾切除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并手术的22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胰岛素瘤21例(95.5%),恶性1例(4.5%);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Whipple三联征表现,4例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神经症状;检测空腹血胰岛素15例,胰岛素释放指数均>0.3;术前B超,CT,MRI,生长抑素受体显像的肿瘤检出情况分别为22.7%(5/22),54.5%(12/22),53.8%(7/13),100%(1/1),术中B超检出率为100%(10/10)。行肿瘤摘除术18例,胰体尾切除2例,胰体尾+脾切除2例。术后21例患者血糖恢复正常,1例术后仍有持续的低血糖症状,3个月后行二次手术探查发现位于胰腺钩突一肿瘤,切除后血糖恢复正常;l例术后仍留有精神神经症状;发生胰瘘1例,经充分引流和抑制胰腺分泌治疗于3周后痊愈。结论:Whipple三联征和胰岛素释放指数>0.3是胰岛素瘤定性诊断的主要依据。术前CT和MRI等检查定位+手术探查、术中B超定位是有效的定位诊断方法。手术是治愈胰岛素瘤最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131例胰岛素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胰岛素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66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31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全组病例均有Whipple三联征表现;64例有不同的精神症状表现.空腹或发作时血糖均<2.8 mmol/L;胰岛素释放指数检测88例,均>0.3;术前B超75例,检出肿瘤8例;腹部CT68例,检出17例;腹部MRI 10例,检出5例;术中B超44例,明确肿瘤定位43例.手术方式:肿瘤摘除术88例,胰体尾切除4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活检1例.130例术后血糖渐恢复正常,术后胰瘘20例,急性胰腺炎32例;常规应用术中B超后无胰瘘和胰腺炎发生.结论 根据Whipple三联征、胰岛素释放指数等明确胰岛素瘤定性诊断不难;手术探查联合术中B超是有效的定位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探讨胰岛素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1年来治疗的30例胰岛素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30例均表现Whipple三联征。术前B超,CT,MRI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34.8 %(8/23), 58.3 %(7/12),71.4 %(5/7),术中B超诊断的阳性率为87.5 %(7/8)。单个肿瘤27例,多发性肿瘤3例。单发者,位于胰头8例,胰体7例,胰尾12例;多发者,1例2枚肿块均位于胰体,另2例均为2枚肿块分别位于胰体和胰尾。行肿瘤局部摘除术21例,胰体尾切除术6例,胰体尾切除术+脾切除术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良性肿瘤29例,恶性1例。术后胰瘘4例,均经充分引流后治愈。30例术后低血糖症状均消失,随访27例,良性肿瘤术后4年复发1例,再次手术切除胰体肿块后治愈,恶性肿瘤术后3年复发,因腹腔转移死亡。结论:Whipple三联征,测定IRI/G比值是定性诊断的主要依据,术中扪诊联合术中B超是最有效的肿瘤定位手段,肿瘤摘除术仍为胰岛素瘤的主要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功能性胰岛素瘤的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功能性胰岛素瘤患者的资料,术前以B超、CT、MRI、EUS进行定位检查,其中25例行术中B超(IOUS)检查.全组均行手术治疗,单纯肿瘤切除术32例,其中新方法(术前经ERCP行胰管插管,术中向胰管插管注入美蓝联合应用全频超声乳化吸引刀(CUSA)切除肿瘤)15例,传统方法(电刀切除)17例;胰体尾及脾切除术2例;胰腺中段切除、空肠胰体Roux-en-Y吻合术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术后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结果:IOUS检查定位准确率明显高于术前影像学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新方法较传统方法相比,术后胰漏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定位检查中,IOUS检查定位准确率最高.单纯肿瘤切除术中,术前经ERCP行胰管插管,术中向胰管插管注入美蓝联合应用CUSA切除肿瘤可明显降低术后胰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胰岛素瘤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 对本院2008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例胰岛素瘤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2例,女8例;年龄11 ~ 52岁,平均(32±15)岁.通过对患者进行定性、定位检查确诊,并进行手术干预和随访观察.结果 7例为单纯性胰岛素瘤,3例为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MEN-1)相关的胰岛素瘤;9例为良性肿瘤,1例为交界性肿瘤.10例均有典型的Whipp1e三联征.肿瘤直径<2 cm者占79.5%.手术切除肿瘤16个,其中12.5%位于胰头部,6.25%位于胰颈部,25%位于胰体部,56.25%位于胰尾部.术前定位检查发现的胰岛素瘤敏感性:经腹超声检查30.5%,多排螺旋增强CT 68.9%,薄层CT灌注扫描79.5%.术中定位诊断方法的敏感性:术中多普勒超声检查100%.81.25%的病例可行肿瘤的局部摘除术.随访6个月~5年,10例病情稳定,血糖均在正常范围之内.结论 手术切除是胰岛素瘤的最佳治疗方式.薄层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是目前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的首选方法,术中多普勒超声显著提高手术切除率.加强对胰岛素瘤的认识,早期诊断并合理积极的手术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胰岛素瘤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86年8月至2011年7月间61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均表现典型Whipple三联征,血胰岛素/血糖(IRI/G)均>0.3.术前腹部超声、CT、EUS、术中超声、MRI和DSA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77.4%、63.2%、72.7%、91.7%、46.2%、33.3%.行胰岛素瘤剜除术50例,行胰体尾切除术4例,行胰体尾联合脾切除术5例,行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术后病理均为良性胰岛素瘤,无恶性病例.结论 胰岛素瘤的定性诊断主要靠典型Whipple三联征与IRI/G>0.3,术前定位诊断主要依靠EUS、腹部超声和CT,术中超声结合扪诊是最有效的定位方法.肿瘤剜除术是胰岛素瘤的主要术式.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瘤的诊断和治疗:附120 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0 年间收治的120 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均有Whipple三联症的临床表现,血糖均<2.75mmol/L;75 例空腹血清胰岛素>25μU/mL,平均(65 ±6.0)μU/mL。术前B 超检查60 例,2 例发现肿瘤;CT 检查50 例,10 例发现肿瘤;术中B 超检查18 例,16 例与术中探查相符,1 例发现了未能扪及的肿瘤。良性肿瘤112例,恶性肿瘤4例,胰岛细胞增生症4例。行单纯肿瘤摘除70 例,行包括肿瘤在内的胰体尾脾切除44 例,单纯胰体尾切除4 例,活检2 例。112 例良性胰岛素瘤术后111 例低血糖症状立即消失,1 例术后仍有低血糖症状发作,通过再次手术时发现钩突部肿瘤,切除后治愈。继发胰瘘20 例,均为肿瘤摘除者,其中14 例经引流自愈,5例经手术治疗痊愈,1 例因腹腔感染死亡。结论:胰岛素瘤术前定位不易,术中探查及术中B 超是发现肿瘤的主要手段;对良性者应力争行肿瘤摘除术,对肿瘤位于胰体尾较大且深或多发肿瘤者应行胰体尾切除术。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探讨胰岛素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通市瑞慈医院和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近15年来治疗的22例胰岛素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22例均有Whipple三联征。术前B超、CT、MRI、门静脉穿刺分段取血胰岛素测定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15.8%(3/19)、67.5%(10/16)、71.4%(5/7)、100%(2/2),术中B超的诊断阳性率85.7%(6/7)。行肿瘤局部切除13例,胰体尾切除3例,胰体尾切除+脾脏切除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1例,腹腔镜下胰岛素瘤切除3例。22例均为良性肿瘤。术后低血糖症状均消失。结论 Whipple三联征结合IRI/G比例的测定是定性诊断的主要依据。多层螺旋CT双期胰腺薄层扫描是定位诊断的主要手段,术中B超是对术前定位诊断的检验和补充。肿瘤切除是胰岛素瘤的主要术式,腹腔镜胰岛素瘤切除应得到推崇。  相似文献   

12.
胰岛素瘤15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胰岛素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5例胰岛素瘤的临床资料.对肿瘤行局部切除术11例,胰体尾切除3例(近期1例采用保脾术式),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结果 本组15例病例中,平均年龄40岁,其中1例异位胰岛素瘤;肿瘤位于胰头7例,胰体尾5例,胰颈2例,肠系膜1例.术前影像诊断明确肿瘤定位10例(67%),其余5例不能定位,经术中超声定位.术后胰瘘2例,术后昏迷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 胰岛素瘤均表现Whipple三联征,定性诊断不难,关键在于术前及术中定位.术前不能明确定位者,应联合术中超声明确肿瘤部位.胰岛素瘤手术方式多为单纯肿瘤摘除;在单纯肿瘤摘除中常规使用超声刀.  相似文献   

13.
胰岛素瘤23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探讨胰岛素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2005年23例胰岛素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9例有典型Whipple三联征。术前B超、CT、选择性动脉造影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47.8%(11/23)、64.7%(11/17)、85.7%(6/7)。行单纯肿瘤摘除术14例、局部切除术6例、胰体尾部切除术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腹腔镜下胰岛素瘤摘除术1例。术后血糖均恢复正常,但有2例发生胰漏并发症,1例发生假性囊肿,2例伴有精神症状者术后症状无改善。结论Whipple三联征和血清胰岛素与血糖比值(IRI/G)>0.3对于胰岛素瘤有诊断意义。术前B超、CT、选择性动脉造影用来明确定位。单纯肿瘤摘除术是最常用的手术方法,术中超声及血糖监测的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胰岛素瘤的诊断和治疗76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76例胰岛素瘤的诊断和治疗情况作了临床分析。Whipple三联征及胰岛素释放指数(IRI/G)>0.3可作为定性诊断的主要依据。对少数血糖在2.75mmol/L以上者,可结合饥饿试验进行诊断。胰岛素瘤多数直径较小,术前定位不易,术中探查术中B超是发现肿瘤的主要手段,二者互为补充。对良性胰岛素瘤应力急行肿瘤摘除术,对肿瘤位于胰体尾较大且深或为多发肿瘤者应行胰体尾切作术。  相似文献   

15.
胰岛素瘤的诊断和治疗:附137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胰岛素瘤的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6年来收治的胰岛素瘤1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77例,女60例。137例均具有典型的Whipple三联症。B超,CT,MRI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35.1%,67.9%,58.1%。126例手术治疗患者中,102例(80.9%)行胰岛素瘤摘除术,4例(3.2%)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12.7%)行胰体尾切除术,另外4例(3.2%)行开腹探查术。切除的122例肿瘤中,良性占96.7%,恶性3.3%;单发肿瘤98.4%,多发1.6%。86.9%肿瘤直径≤2.0cm。13.1%肿瘤位于胰头;位于胰体和胰尾者分别为46.7%和40.2%。结论Whipple三联症,结合IRI,IGR,C-肽,以及胰岛素原的检测水平,可作为胰岛素瘤的定性诊断依据。胰岛素瘤的定位诊断仍很困难,联合应用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助于提高检出率。治疗首选肿瘤摘除术,如果术中探查未能找到肿瘤,不宜盲目行胰体尾切除术,应排除其他原因所致低血糖症,同时进一步完善影像学检查方法,明确定位后,再考虑二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5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10例胰岛素瘤的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和治疗结果。结果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胰岛素瘤10例,肿瘤位置:胰头部4例,胰体部5例,胰体尾部1例。手术治疗:肿瘤局部切除术5例,肿瘤摘除术2例,胰体尾切除术2例,胰腺节段性切除+胰肠吻合1例。术后血糖均恢复正常,并发胰瘘4例,腹腔脓肿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腹部超声或CT检查简便实用,如不能定位可术中探查;胰岛素瘤一经确诊,须尽快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胰岛细胞瘤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胰岛细胞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5年诊治胰岛细胞瘤21例的经验,总结胰岛细胞瘤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及其效果。结果:本组病例中,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9例,胰岛素瘤12例,其中2例为多发性内分泌腺瘤。前者恶变率为55.6%(5/9),平均年龄为40岁;后者恶变率为8.3%(1/12),平均年龄为39岁。肿瘤位子胰头9例,胰体6例,胰尾6例。术前影像诊断明确肿瘤定位16例(占76.2%),其余5例经术中触摸探查和超声检查得到定位。肿瘤行局部切除术12例,胰体尾切除+胰空肠吻合术6例,肿瘤+脾脏切除术2例,Whipple手术1例。术后胰瘘发生率为33.3%(7/21),其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本组无手术死亡。结论:无功能胰岛细胞瘤恶变率显著高于胰岛素瘤(P相似文献   

18.
胰岛素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胰岛素瘤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胰岛素瘤诊治资料. 结果 23例中男9例,女14例.年龄19~69岁,40~50岁居多.病史最长10年,最短8个月.肿瘤位于胰头6例,胰体5例,胰尾8例,多发性3例,异位于十二指肠降部旁1例.肿瘤直径最小1 cm,最大10cm.良性20例,恶变3例.行肿瘤摘除术19例,肿瘤加部分胰腺组织切除术2例,胰体尾切除术2例.术后发生胰漏3例,全部治愈. 结论 胰岛素瘤诊断一旦成立,早期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功能性胰岛β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1998年4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42例功能性胰岛β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检查手段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患者均有Whipple三联征,IRI/G〉0.3有39例。术前行B超和CT检查,分别发现16例(38%),32例(76%),术前B超联合CT检查发现34例(81%),术中B超联合扪诊发现40例(95%)。肿瘤位于胰头15例,胰体12例,胰尾15例;术后病理证实良性肿瘤40例,胰岛细胞增生1例,恶性1例。单纯肿瘤切除25例;胰体尾联合脾切除6例;单纯胰体尾切除9例,1例联合左肾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术后胰漏5例,4例为肿瘤摘除者,1例为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术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功能性胰岛β细胞瘤定位诊断尤其重要,术中B超是发现肿瘤较好的手段。手术方式取决于肿瘤大小和位置,合理的手术方式选择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保留脾脏的胰体尾肿瘤切除术在胰体尾部肿瘤治疗中的可行性及作用。方法收集大连市中心医院于199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胰体尾肿瘤患者49例,其中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肿瘤切除术18例,包括胰腺腺癌7例,胰尾囊腺瘤9例,胰岛素瘤2例,其中3例患者接受了腹腔镜辅助保留脾脏胰体尾肿瘤切除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术前检查、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并进行术后随访观察。结果开腹和腹腔镜辅助保留脾脏胰体尾肿瘤切除术均顺利实施.所选术式患者耐受性好,术后并发症少,多数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结论术前影像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查是早期诊断胰体尾肿瘤的可靠办法,CTA、DSA等检查是术前判定的重要手段,保留脾脏的胰体尾肿瘤切除术应作为胰体尾肿瘤的首选术式。腹腔镜辅助保留脾脏胰体尾肿瘤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