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稳定型心绞痛 (unstableangianpectoris,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之间的一组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 ,需积极治疗 ,我们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UAP 38例 ,与对照组相比 ,疗效较好 ,且无明显副作用。1 资料与方法选择UAP的住院病人 6 4例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8例 (男 2 6例 ,女 12例 ) ,平均年龄 6 1 6岁。其中初发劳力型心绞痛 12例 ,恶性劳力型心绞痛 16例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 7例 ,自发型心绞痛 3例 ;对照组 2 6例 (男 18例 ,女 8例 ) ,平均年龄 6 0 4岁…  相似文献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 (SAP)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之间的一组急性心肌缺血征候群 ,易发展为AMI或猝死。我们结合基层医院的特点自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2年 7月应用小剂量普通肝素治疗UAP 4 3例 ,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用肝素治疗UAP共 4 3例 (简称观察组 ) ,男 2 8例 ,女 15例 ;年龄 4 5~ 6 7岁 ,平均 6 1 6岁。其中初发劳力型心绞痛 18例 ,恶化劳力型心绞痛 16例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 3例 ,自发性心绞痛 6例。未用肝素治疗的UAP(对照组 ) 2 4例 ,男 14例 ,女…  相似文献   

3.
赵承涤 《中国基层医药》2002,9(11):1017-1018
不稳定型心绞痛 (unstableanginapectoris,UAP)病人病情进展迅速 ,积极合理的治疗十分重要。近年在临床上用低分子肝素 (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 ,LMWH)治疗UAP得到高度重视 ,我们应用LMWH治疗UAP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根据 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WHO对冠心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选择了UAP病例 6 0例 ,其中男38例 ,女 2 2例 ,年龄 4 2~ 6 7岁 (平均 5 3 2岁 )。包括初发的心绞痛 6例 ,恶化劳累型心绞痛 38例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 5…  相似文献   

4.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是老年人常见的缺血性心脏病 ,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 (AMI)或猝死。因此 ,进行有效的防治尤为必要。本文旨在观察低分子量肝素 (法安明 )皮下注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资料与方法病例选择  1998年 1月至 1998年 10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住院患者 4 8例 ,符合1979年WHO《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者入选本试验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2 4例 ,男 16例 ,女 8例 ,年龄 54~ 76 (6 8± 6 )岁 ;初发劳累性心绞痛 4例 ,恶化劳累性心绞痛 14例 ,自发性心绞痛和梗塞后心绞痛…  相似文献   

5.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中间状态 ,极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自 1997年 9月至 2 0 0 2年 8月我们用硝酸异山梨酯 (异舒吉 )与低分子肝素 (速避凝 )、阿司匹林配伍治疗不稳定心绞痛 36例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36例为住院病人 ,其中男 31例 ,女 5例 ;年龄 5 8~ 86岁 ;病程 2~ 2 0年 ,平均 10 3年。初发劳力型心绞痛 9例 ,恶化劳力型心绞痛 16例 ,自发性心绞痛 6例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 5例。合并高血压病 6例 ,糖尿病 3例 ,高脂血症 8例 ,心律失常 7例 ,缺血性…  相似文献   

6.
未分离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 (LMWH)已广泛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Q波心肌梗死 (MI)的治疗 ,但在口服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加用肝素是否可获额外效益 ,未分离肝素和LMWH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有多大差异尚有争议 ,长期肝素治疗的作用也尚不清楚。为评价未分离肝素和LMWH对不伴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死亡、MI和大出血的影响 ,作者进行了荟萃分析研究。荟萃分析资料来源于Medline和Embase电子检索、已发表论文的参考文献和尚待发表的专业论文。均为随机对照试验 ,试验对象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或非Q波MI ,在口…  相似文献   

7.
李玉珍 《河北医药》2001,23(11):860-860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综合征。由于病情不稳定 ,它既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 ,又可恶化为急性心肌梗死 ,甚至发生猝死[1 ] ,故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我科自1 998年以来使用大剂量维生素C及小剂量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型心绞痛 ,效果较好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研究对象 凡符合下列标准的病例随机进入本研究 :(1 )符合WHO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 ;(2 )无急性心肌梗死的酶学和心电图改变 ;(3)无出血倾向。共 76例 ,分为观察组 44例 ,男 36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58.9岁。对照组 32例 ,男 2 8例 ,女 4…  相似文献   

8.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极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或心源性猝死,我院自1997年6月应用低分子肝素(克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选自1997年6月至1999年9月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61例,均符合WHO制定的UAP标准,除外严重高血压,心力衰竭,肝、肾功能不全及出血倾向者。其中初发型劳力型心绞痛13例,恶化型劳力型心绞痛27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  相似文献   

9.
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8年6月以来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38例 ,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 :治疗组UPA患者38例 ,其中男21例 ,女17例 ,年龄65~82岁 ,平均年龄 (70 1±4 2)岁 ,均符合1979年WHO制定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 ,其中劳力型9例 ,变异型12例 ,自发性13例 ,非Q波性心肌梗死4例。对照组为同期老年UPA患者 ,年龄、痛情、分型与治疗组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1 2治疗方法 :在内科常规治疗 (硝酸酯类、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断剂及阿斯匹林等 )的基…  相似文献   

10.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种中间型临床状态,其病理机理同AMI.因此近年来AMI及UAP治疗中应用溶栓剂和抗凝剂引起了临床高度重视。为探讨UAP有效治疗方法,我院近年使用尿激酶联合小剂量肝素治疗21例UAP临床效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 凡符合下列标准的病例随机进入研究:①符合WHOUM的诊断标准;②无心肌梗死的酶学和心电改变;③排除非冠心病性心绞痛;④无出血倾向。共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59~75岁,平均6…  相似文献   

11.
尿激酶与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钱二军,董平栓,耿曼辉,王洪恩,李德伟(河南省平顶山市梨园矿务局医院平顶山市467533)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介于稳定劳力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状态,病情不稳定,易发生AMI和猝死[1]。溶栓...  相似文献   

12.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是冠心病中危险性仅次于心肌梗死 (MI)的又一大症候群。冠状动脉病理学研究发现 ,UAP是由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所致。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目前主张使用抗凝疗法来治疗UAP ,以防止和减少病变部位血栓形成。我院自1998年 1月开始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UAP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选择 1998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UAP病人 68例 ,其中初发型心绞痛 2 0例 ,恶化劳力型心绞痛 3 2例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 6例 ,混合型心绞痛 10例。…  相似文献   

13.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是老年人常见的缺血性心脏病 ,易发展为心肌梗塞 (MI)或猝死。因此进行有效的防治尤为必要 ,我院近二年来应用降纤酶合并肝素治疗顽固性不稳定型心绞痛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顽固性UAP 3 6例 ,男 2 8例 ,女 8例 ,年龄 4 8— 72岁 ,平均 64岁 ,初发心绞痛 7例 ,劳力恶化型 2 5例 ,心肌梗塞后心绞痛 4例 ,同时患高血脂 1 2例 ,糖尿病 6例 ,高血压 2 1例。 3 6例均经卧床休息及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阻滞剂和肠溶阿斯匹林正规治疗无效。1 2 治疗方法应用常规法加昆…  相似文献   

14.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是介于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之间的中间状态 ,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AMI ,甚至猝死。目前治疗主张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肝素抗凝。本文比较了常规治疗和加用低分子肝素 (速避凝 ,由法国Sanofi公司生产 )治疗急性期UAP的临床疗效。1 材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选自 1 998年~ 2 0 0 0年我院收治的UAP患者 54例 ,符合 1 979年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 ,并且排除急性心肌梗塞、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原发性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出血性疾病等抗凝治疗禁忌证。随机分为两…  相似文献   

15.
不稳定型心绞痛 (unstableanginapectoris,UA)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 (stableanginapectoris,SA)与急性心肌梗死 (a cutemyocardialinfarction ,AMI)之间的一种综合征 ,或是心源性猝死和AMI的前期发展阶段[1,2 ] 。WHO将劳力型心绞痛中初发型、恶化型、所有自发型心绞痛、AMI后心绞痛、冠脉成形术及旁路移植术后心绞痛都划归为UA[1,3] 。现将近几年对UA的治疗现状简述如下。1 一般处理首先要提高对UA的警惕性 ,及时识别和正确诊断。一旦确诊即按A…  相似文献   

16.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之间的一组综合征 ,患者病情较重 ,预后不良极易发展为AMI和猝死。选择适当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 ,预防不良反应有重要意义。我科应用低分子肝素及普通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6 9例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11月 ,收入本科住院不稳定心绞痛 6 9例 ,男 4 3例 ,女 2 6例 ,年龄 4 2~ 78岁 ,平均(6 3± 7)岁 ,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治疗组 38例和普通肝素对照组 31例。1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分别观察治疗期间,及出院后1个月心绞痛、心电图改善情况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治疗期间及出院后1个月总有效率、复发率、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并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塞之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选择适当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 。甘糖酯 (PGMS)是一种类肝素海洋药物 ,动物实验显示其具有明显的抗血栓作用[2 ] 。本文观察了甘糖酯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本院住院UAP患者 6 8例 ,均符合 1979年WHO冠心病中关于UAP诊断标准。其中男 49例 ,女 19例 ,年龄 6 0~ 91岁 ,平均 (6 7 8± 4 2 )岁 ;初发和恶化劳累型心绞痛 2 8例 ,混合型心绞痛 2 1例 ,心肌梗塞后心绞痛 19例。所…  相似文献   

19.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急性心肌局部缺血所致的临床缺血综合征。发病机制主要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岀血诱发血小板聚集,不全阻塞性血栓形成有关。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东菱可栓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UAP)患者30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05年5月至2008年5月期间共收治的60例UPA患者,除外急性心肌梗死及使用东菱可栓酶、肝素的禁忌证。其中初发劳力型心绞痛24例,恶化劳力型心绞痛11例,梗塞后心绞痛25例,其中男4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2±7·5岁。按时间顺序随机分组: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年龄、性别、类型、病情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东菱克栓酶首剂量为10U溶于250 ml生理盐水缓慢静脉滴注(1 h以上)。以后5U隔天一次共二次。多在治疗后1 d显效,以发病6 h内开始治疗者为佳。低分子肝素钙5000 U脐周皮下注射,2次/d,连用7 d,7 d内监测2次凝血酶时间。对照组仅给常规心绞痛药物(静滴硝酸脂制剂,口服β受体阻滞剂,转换酶抑制剂及抗血小板...  相似文献   

20.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一种,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综合征,往往病情较重,且极易发展为猝死或急性心肌梗死,选择适当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治疗上目前主张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肝素抗凝治疗。我们选择UAP患者 7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治疗。旨在探讨不同分子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