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补法?     
有些人既使非常健壮,也总认为自己应当多补补身子,希望医生给他开些“补药”,好象补法会使人越补越健壮、越结实,至少补补没什么害处。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补法的确是一种增强体质、改善机体虚弱状态的办法,但它往往是针对体质偏虚的一面进行补偏救逆  相似文献   

2.
陶夏平  周仲瑛  姚乃礼 《中医杂志》2003,44(6):413-414,455
病毒性肝炎是特异性的湿热疫毒之邪引起的疾病,邪毒内侵,必然导致脏腑组织的功能失调,机体气血阴阳的偏盛或偏衰。因此,在治疗上必须针对疾病发展不同阶段的病理特点,适当运用补法。湿热疫毒具有多重致病特性,所引起的病理变化广泛,且症状表现多端,证候复杂。因此运用补法时,应详审病机,辨明气血阴阳的不足及其程度,明确受损的脏腑,才能有的放矢,促使病情不断好转或恢复。兹将运用补法治疗肝炎之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补法又称补益、补养、补虚,为八法之一,是指采用补益药物补养机体气血阴阳不足、治疗各种虚证的方法。针对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不同,补法应给予相应的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虚者补之。又曰:损者益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临证采用补法治疗痛证,取得了满意疗效。兹举验案3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4.
刘桂康  王丽华 《中医杂志》2002,43(10):796-796
补法多用于人体正气衰败、阴阳气血不足、脏腑虚衰出现虚弱证候。然在临证中遇疑难杂症,虚衰表现不明显,如若辨证准确,用药精当,以补法为主治之,则可收意想不到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补法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法。多用于人体正气衰败 ,阴阳气血不足 ,脏腑出现虚弱证候。然而临证中遇到疑难杂症 ,虚衰表现不明显 ,如若辨证准确 ,用药精当 ,以补法为主治之 ,则可收意想不到的疗效。1 补肾填精 ,开窍醒脑治脑瘫陈某某 ,男 ,2 0个月。于 2 0 0 0年 1月初诊。第二胎 ,近 7个月早产。出生后经抢救约 10余分钟后才哭 ,体重智力发育均明显不如同龄儿 ,至今不能认人 ,不会讲简单语言 ,坐不稳。体检 :精神呆滞 ,反应差 ,营养不良 ,颈项强 ,姿势异常 ,双上肢内收、内旋 ,肌胀力明显增强 ,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亢进 ,舌淡红苔…  相似文献   

6.
补法是中医治病八法之一,指用补益药物补养人体气血阴阳不足,改善衰弱状态,提高抗病能力,治疗各种虚证的方法。临床运用广泛,多用于人体正气衰败,阴阳气血不足,脏腑出现虚弱证候。补之得当,能祛病强身;补之不当,会导致病情加重。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辨证运用补法治疗多种疾患,如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脑供血不足等临床常见疾病取得良好疗治效,并举验案说明。  相似文献   

7.
补法是中医治病八法之一,指用补益药物补养人体气血阴阳不足,改善衰弱状态,提高抗病能力,治疗各种虚证的方法。临床运用广泛,多用于人体正气衰败,阴阳气血不足,脏腑出现虚弱证候。补之得当,能祛病强身;补之不当,会导致病情加重。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辨证运用补法治疗多种疾患,如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脑供血不足等临床常见疾病取得良好疗治效,并举验案说明。  相似文献   

8.
任宏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2):120-121
近年来,老年人把进食补品作为祛病强身的重要途径,但有滥用之势。补法早在《医学心悟》中就明确指出:"补之为义大矣哉!然有当补不补误人者,有不当补而补误人者,亦有当补而不分气血,不辨寒热,不识开阖,不知缓急,不分五脏,不明根干,不深  相似文献   

9.
补法是治疗虚证的主要方法,补之得当,能祛病强身;补之不当,会导致病情加重.现浅谈运用补法应注意的问题如下. 真实假虚证,误投补药.临床上有些肺炎、中毒性痢疾、重症哮喘、脑炎等热性危重病症,积热在里、在中,脉象反而细涩或沉伏,神昏体倦,甚至憎寒振栗,欲盖衣被,如虚寒证,但同时又伴有烦渴饮冷,唇焦,腹胀便秘,尿赤等.本应用白虎承气等清热通下之剂,若误投补益之剂,用参附桂等品,则犯了"实实"之戒.  相似文献   

10.
皮肤科属中医外科学的范畴,对其治疗应以"扶正"为主,还是"祛邪"为要,历代医家争鸣不休。笔者查阅了近20年来关于皮肤病治疗的文献报道,发现以清热解毒等祛邪之法为多,扶正补虚则鲜有提及。甚至有医家明确提出,皮肤病的治疗应以"驱邪为先,慎用补法"[1],认为绝大多数的皮肤病是邪实为患,清利驱邪是治疗皮肤病的正法,不主张用补法。《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相似文献   

11.
浅谈补法在冠心病治疗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本虚是胸痹发病的关键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循环异常导致的心肌损害 ,最终的病变为心肌局部缺血。中医称为胸痹。两者病名各异 ,但病理却有吻合之处 ,均属于心脉痹阻。中医认为 ,冠心病患者心、肝、肾等脏腑功能减退 ,阳气虚衰或阴血亏虚 ,心脉失养 ,或因气滞、血瘀、痰浊阻滞脉道 ,出现或先实而后虚 ,或先虚而后实的临床表现。正如《医门法律》中说 :“胸痹总因阳虚 ,故阴得乘之”。说明本虚是胸痹发病的关键所在。就临床治疗而论 ,现代医学强调“扩冠”或“溶栓”疗法。以往的中医治疗只强调活血化瘀却忽视了辨证论治 ,所以治疗效果不…  相似文献   

12.
治疗八法之一补法 ,在临床中多用于人体正气衰败 ,阴阳气血不足、脏腑虚衰出现的虚证。然在临证中遇疑难杂症 ,虚衰表现不明显 ;如若辨证准确 ,用药精当 ,以补法为主治之 ,则可收意想不到的疗效。1 补肾益气排结石朱某某 ,女 ,6 7岁 ,肾结石发病两年多 ,多处求医均告之行外科手术取石 ,患者因患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 ,年岁已高 ,拒绝手术。长期服排石药 ,后更服利石素 ,结石仍滞留膀胱。 2 0 0 0 -0 5 -0 8求诊 ,刻诊 :小便滴沥难出 ,小腹胀痛 ,胀剧时恶心 ,头汗涔涔 ,面色苍白 ,神疲气少 ,声低 ,口干不欲饮、舌淡苔薄白 ,脉沉细而小 ;…  相似文献   

13.
补法是中医在治疗各科疾病中的主要方法,亦为八法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增强体质,改善机体虚弱状态的治疗方法。从中医病因病机及医学的观点来看,任何疾病的过程,都是正邪斗争的过程,没有正、邪的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构成人体的疾病。  相似文献   

14.
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肾主藏精为先天之本,脾肾在人体生理机能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中医学理论及临床实际,脾肾功能强健则机体御邪及协调能力较强.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对于慢性疾病虽因病辨证多可取效,但许多慢性病患者都存在脾肾之虚,予以脾肾双补亦多有效验,特笔录几则如下.  相似文献   

15.
温补法运用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裘端常 《中医研究》2001,14(2):55-57
温补学说在明代形成。据年史考 ,当时承学朱丹溪的汪石山在继承和发展朱氏阴血理论的同时 ,注重对补益气血的研究 ,且尤为重视人体阳气的作用 ,认为气虚则诸病生 ,补气即补阴 ,并以擅长用参芪而著名于世 ,认为参芪味甘 ,生血而助阴 ,又益气能温阳。明·薛立斋更有所阐发 ,他重视脾胃的作用而强调温补的重要性 ,认为大多杂病属内因 ,为形气病气俱不足 ,当补不当泻。至张景岳首创“阳常不足 ,阴本无余”之论后 ,温补学说业已形成。此论一改先贤朱丹溪的“阴常不足 ,阳常有余”之说 ,开一代温补学说之先河。张氏认为 ,真阴真阳是人体之本 ,但强…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肾脏病多数表现为本虚标实之证,补法是常用之法。本文从补法在慢性肾脏病治疗中的作用、分类、配伍运用、需注意的相关问题等作相应探讨,旨在提高慢性肾脏病的中医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韩一宁  王凌 《陕西中医》2004,25(5):478-479
补法依据祖国传统医学中“虚则补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理论为立法依据,是针对人体气血阴阳,或某一脏腑之虚损,给以补养的一种治法。其作用,在于补益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协调阴阳的偏胜、偏衰,使之归于平衡。所以补法以补虚扶正为主,但亦可间接起到祛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补法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琪 《中医杂志》1989,30(8):4-9
补法是临证中运用十分广泛的治法之一,前人程国彭谓:“补者,补其虚也”。《内经》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又曰:“精气夺则虚”,“虚者补之”。明确了补法的作用及应用范围。但虚者有阴阳气血之不足,又应定位于脏腑,  相似文献   

19.
补法在中医妇产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补法是中医的治疗大法之一,它是一种增强体质,改善机体虚弱状态的治疗方法。从中医发病学的观点来看,任何疾病的过程,都是正邪斗争的过程,没有正、邪的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构成人体的疾病。在这个过程中,其正邪这对矛盾必定有一方是主要的,也就是说疾病的性质,不是偏重于正气虚,就是偏重于邪气实。在治法上不外“补”和“泻”两大法。  相似文献   

20.
补法是中医的治疗大法之一,它是一种增强体质,改善机体虚弱状态的治疗方法.从中医发病学的观点来看,任何疾病的过程,都是正邪斗争的过程,没有正、邪的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构成人体的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