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雄激素过多对发生多毛症起决定的作用,在正常女性,雄激素由卵巢及肾上腺二者合成,而患多毛症女性,分泌过多的睾酮主要来源于卵巢。作者用安体舒通治疗多毛症,认为其抗雄激素作用的可能机制是阻碍睾酮的生物合成,以及对靶组织的直接作用,后者可能对治疗多毛症有价值。 选择30例年龄相当(平均年龄23±6.9)因各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30例雄激素化妇女,在其妊娠第5周开始至产后第1周为止,每隔1月进行一次实验室检查,另以388例非多毛症孕妇作对照。总睾酮(TT)、二氢睾丸酮(DHT)。硫酸脱氢表雄固酮(DS)采用RIA分析;游离睾酮(fT)测定采用平衡透析法。  相似文献   

3.
有研究表明人体内的血浆雄激素水平出生后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25岁时达峰值,此后随年龄下降。Li等[1]在我国北京、上海、西安和重庆四个城市调查了1080名20~70岁的健康男子,发现血清游离睾酮(FT)在40岁以后逐渐下降,60岁以后下降23%。雄激素水平降低可导致性功能减退及运动耐量降低[2]。近年来,雄激素补充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理念,已经得到大家越来越多的关注。睾酮是血液循环中主要的雄激素,雄激素补充治疗的目的是维持血液中睾酮的生理浓度,以替代内源性睾酮的生理功能。我们对睾酮补充治疗(TST)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1TST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表现为雄激素过多症 ,后者常伴发胰岛素抵抗 (IR)、高胰岛素血症、肥胖、高血压及脂质代谢紊乱。PCOS的发病率达 5 %~ 1 0 % ,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主要病理机制为雄激素过多症和促性腺激素分泌的改变 ,常表现排卵停止 ,不孕 ,月经量过多及时间不准 ,多毛 ,脱发以及肥胖。典型病例还有血浆黄体生成素、硫酸脱氢表雄酮 (DHEA S)、睾酮和胰岛素浓度升高 ;血浆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SHBG)和卵泡刺激素浓度降低。诊断需依据激素的异常变化 ,同时要作者简介 :董金芳 ,( 1 950 ) ,女 ,山东…  相似文献   

5.
多毛症的诊断和处理仍是一个难题。在确定其潜在的生化异常以及它们和临床症状的关系之前,其处理是凭经验的。为了研究多毛症时代谢上的紊乱,作者对28个特发性多毛症妇女及12个正常妇女进行了研究。研究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12个正常妇女及28个多毛症妇女在ACTH刺激前后测尿睾酮的排泄量。以求明确多毛症妇女是否存在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正常妇女基础睾酮排出量为6.6~10.9微克/24小时。ACTH刺激后尿睾酮水平为14.9~32.1微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雌激素替代治疗(ERT)对绝经妇女血脂及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然停经妇女60例,其中30例用ERT,另30例用安慰剂治疗30天。治疗前后均检测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_2)、孕酮(P)、睾酮(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浆内皮素-1(ET-1)。结果 ERT组妇女血清E_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T水平无明显变化,TC、TG及LDL-C下降,HDL-C升高,ET-1水平显著下降;安慰剂组妇女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变化。线性相关分析显示:绝经妇女E_2与TC、TG、LDL-C及ET-1负相关,与HDL-C正相关;TC与ET-1明显正相关。结论 ERT能改善绝经妇女血脂代谢和降低其血浆内皮素-1水平。两者相互促进和补充,从而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安体舒通拮抗雄激素的作用已有相当多的证据。近来许多学者已观察到对妇女多毛症有一定疗效。但对毛发生长的客观指标很少报道。本研究旨在评价安体舒通对女性雄激素代谢的影响和毛发生长变化的参数。本试验选择14名17~30岁妇女多毛症患者。所有病人面部和大腿上部均有明显的毛发,多数在胸部、  相似文献   

8.
收集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101例,招募30名正常健康志愿者。根据血清雄激素水平及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分层分析肥胖、高雄激素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结果显示,101例PCOS患者中39.8%患者体重正常,24.5%超重,35.7%肥胖。将PCOS患者分为正常雄激素组(睾酮<0.51 μg/L)和高雄激素组(睾酮≥0.51 μg/L),两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HOMA-IR均无统计学差异。将PCOS患者分为非胰岛素抵抗组(HOMA-IR<2.29)和胰岛素抵抗组(HOMA-IR≥2.29),两组血清睾酮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胰岛素抵抗组的BMI、FPG、TG、TC、LDL-C明显高于非胰岛素抵抗组(P<0.05或P<0.01),HDL-C明显低于非胰岛素抵抗组(P<0.01)。HOMA-IR与BMI显著相关(P<0.01),而与血清睾酮水平无显著相关性,提示PCOS患者体重增加与HOMA-IR的相关性独立于血清睾酮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男性高血压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并进一步研究性激素与高血压患者雄激素受体、肥胖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高血压患者112例,正常健康者120例,记录临床资料,包括身高、体重、年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总睾酮(TSTO),游离睾酮(FT),脱氢表雄酮硫酸酯(DHEAS),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白细胞雄激素受体(AR),以上各项指标在两组之间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患者总睾酮(TSTO)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血压组体重指数、腰围/臀围、E2/T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患者血浆总睾酮与雄激素受体含量、体重指数呈显著相关,分别与雄激素受体含量正相关(r=0.08,P<0.01);与体重指数负相关(r=-0.58,P<0.01)。结论血浆雄激素水平可作为评估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的一项新指标。  相似文献   

10.
雄激素对更年期妇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常生育期妇女血循环中的雄激素主要包括睾酮、雄烯二酮和去氢表雄酮(DHEA)。其中睾酮的活性最强,是雄烯二酮的5~10倍,是去氢表雄酮的25~50倍,所以,睾酮似乎是人体内产生的唯一的有生理意义的雄激素。女性体内的雄激素主要在卵巢和肾上腺合成,此外,还有部分在脂肪、肌肉等腺外组织中合成,其中有2/3的睾酮来自卵巢[1]。妇女血液循环中睾酮的正常范围大约是男性的1/10,并且血清睾酮的浓度在40岁时只有20岁时的一半[2]。这些循环中的睾酮85%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ex hormone-binding globulin,SHBG)相结合,10%~15%与白蛋白结合,仅1%~2%的睾酮呈游离状态,称游离睾酮。只有游离状态的睾酮才能与靶细胞内的相应受体结合,表达其生物学活性。当SJBG浓度高时,睾酮结合多,游离睾酮少;反之游离睾酮多。妇女绝经后由于卵巢功能衰竭,雄激素分泌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
卵巢雄激素肿瘤致多毛症一例报告欧阳金芝彭荔薰邵丙扬患者女,53岁。患者于1990年绝经后逐渐出现体毛增多、增粗,由双下肢发展至双上肢及背、腹部,且胡须增浓、声音变低沉、乳房萎缩、阴蒂增大、头发脱落。94年曾在我院门诊查血浆睾酮为46.71nmol/L...  相似文献   

12.
现已充分确认雄性激素增多在多毛症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在正常妇女,雄性激素由卵巢及肾上腺合成,而多毛的女性,睾酮分泌增加似乎主要来源于卵巢。已有某些抗雄性激素活性的化合物用于治疗多毛症,其中环丙氯地孕酮(cyproterone acetate)已有广泛研究,并证明其疗效,但其副作用如肾上腺皮质机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雌、雄性激素水平对老年男性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根据颈动脉彩超检测结果,将60例中老年男性分为动脉硬化组32例,对照组28例.检测所有入选病例的血压、体重指数.清晨采集血样标本,离心后用放免法测定血清睾酮、雌二醇浓度,酶法测定血脂浓度.比较两组之间血清性激素水平、血脂的差异;分析两组血脂与雌、雄激素的相关性.数值变量两组间比较采用t-Student检验,血脂浓度与雌、雄激素水平之间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动脉硬化组血清睾酮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动脉硬化组血浆TC、TG、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相关分析显示:动脉硬化组男性血浆睾酮水平与TC和LDL-C水平呈负相关(P<0.05),血清雌二醇水平与TC、LDL-C浓度显著正相关(P<0.05);正常对照组男性血清睾酮水平与LDL-C浓度呈负相关(P<0.01),血清雌二醇水平与LDL-C浓度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男性血清睾酮水平与血浆TC、LDL-C水平呈负相关,血清雌二醇水平与血浆LDL-C水平呈正相关.动脉硬化组睾酮降低,提示内源性的雄性激素可能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雄激素替代疗法(TRT)治疗糖尿病合并低睾酮血症的治疗效果.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Google Scholar Cochrane图书馆等数据库,检索内...  相似文献   

15.
测定绝经后妇女2型糖尿病患者及相应对照者的血清雌二醇(E2)、孕酮(P)、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及睾酮(T)水平.结果显示绝经后妇女2型糖尿病组E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FSH、LH、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雌激素水平过低及雄激素水平过高可能是绝经后妇女2型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6.
本文测定了31例随垂体内照射治疗而库兴氏病缓解妇女治疗前、后血清睾酮水平。 共收集生化指标诊断垂体性库兴氏病者44例,资料完整者31例为观察组,平均年龄为:37.8岁(17~60),其中9例属绝经后的,其余均有闭经。23例病妇测定了血清睾酮,并配对比较病人治疗前后的变化,24例测定了午夜血浆ACTH水平。 多毛严重程度分为:0级,无多毛;1级,有面部或/和体毛增加的主诉,体检多毛明显;2级,严重面毛生长需每周剃须一次,且有男性胸廓和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雌、雄性激素拮抗剂对雄性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雄激素拮抗组和雌激素拮抗组,每组6只,各组饲喂高脂饮食.对照组和雄激素拮抗组、雌激素拮抗组分别用等量生理盐水和氟他胺溶液(1 mg·kg-1· d-1)、他莫西芬溶液灌胃(2 mg·kg-1·d-1).干预处理14 w后,处死全部实验动物,心脏取血离心后,酶法测定血浆血脂相关指标,放免法检测血清睾酮、雌二醇水平.结果 雌激素拮抗组血浆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雄激素拮抗组血浆T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HDL-C、LDL-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各组间血浆甘油三酯(TG)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雄性大鼠,内源性雄激素可以起到降低TC,保护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内源性雌激素可能升高血脂的相关指标,表现出对雄性大鼠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生发展不利的一面.  相似文献   

18.
多毛症是指妇女在面部、躯干和四肢出现男性类型的终(粗)毛。大多数多毛症是某种病变引起的雄激素分泌增多所致,如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分泌雄激素肿瘤、非经典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和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等。非疾病引起的多毛症称为特发性多毛症,也称单纯性或外周性多毛症。1毛生长的生理学毛囊是由表皮和真皮的成分构成,毛囊的前胚芽是在表皮基底层形成的一个密集细胞群,然后向下生长进入真皮,在发育过程中前端膨大并包裹真皮的乳头,经过基质化形成毛根和内层根鞘。人体约有5000万个毛囊,其中有10万~15万个分布在头皮,其余分布在面部、…  相似文献   

19.
作者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25例双侧或单侧隐睾患儿及15例同龄正常儿童的血浆睾酮(T)、双氢睾酮(DHT)和雌二醇(E_2)水平,旨在探讨隐睾症的内分泌因素。结果显示双侧隐睾组平均DHT水平显著低于其他组,提示DHT是介导睾丸下降的活性雄激素;DHT产生过少是隐睾的内分泌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多囊性卵巢综合征(PCOS)是不排卵性不育症的常见病因,其特点是月经不规则和多毛症。其生化异常表现为血浆黄体素(LH)水平升高或LH/卵泡刺激素(FSH)比值增高,以及雄激素水平升高。此症的周围皮质醇代谢增强。PCOS患者若皮肤中5α-还原酶活性增高,睾丸酮则转变成效力更强的雄激素二氢睾丸酮,从而导致多毛症。如果肝脏此酶活性增强,皮质醇则转换5α-二氢皮质醇增多。本文就PCOS增强的皮质醇代谢是否刺激促皮质素介导性雄激素生成过多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