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损伤的CT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估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评价肾损伤的检查方法,探讨CT诊断和分类的临床价值。方法;以CT,B超及IVU的方法对80例肾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肾损伤病人IVP,B超及CT诊断阳性分别为65%,86%及100%,CT对合并腹部脏器损伤更为敏感,结论:CT是诊断肾损伤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2.
闭合性肾损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舜彧  高象忠 《吉林医学》2009,30(5):439-441
目的:探讨闭合性肾损伤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闭合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闭合性肾损伤可根据临床与CT表现分为Ⅰ-V型。54例患者中Ⅰ型32例,Ⅱ型9例,Ⅲ型6例,Ⅳ型4例,V3例。Ⅰ-Ⅲ型闭合性肾损伤可经临床保守治疗治愈,Ⅳ、Ⅴ型肾损伤需外科手术治疗。结论:CT对闭合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断、分型及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涂猛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6):2774-2776
目的探讨肾损伤的螺旋CT分级诊断。方法对86例肾损伤患者的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和延迟扫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表现为肾影增大39例;肾轮廓不规则56例;肾包膜下血肿47例;肾内血肿36例;肾周血肿31例;肾撕裂或断裂48例;肾粉碎8例;肾动脉主干断裂或闭塞1例。CT分级的手术符合率为93.8%,非手术治愈70例,1级~4级分别为48例、17例、5例和0例。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和延迟扫描在肾损伤诊断中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CT分级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秦荣 《中外医疗》2009,28(25):144-144
目的分析肾外伤的CT表现特点,评价CT诊断价值。方法对16列肾损伤患者的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和延迟扫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肾包膜下血肿3例,肾周血肿2例,肾挫伤5例,肾撕裂伤4例,粉碎肾2例。结论螺旋CT平扫加增强及延时扫描在肾损伤,尤其是收集系统损伤的诊断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该文报告1989~1995年收治的闭合性肾损伤32例,其中大剂量静脉肾益造影(IVP)10例,发现患肾显影无异常5例,不显影3例,肾益形态改变1例,造影剂外漏1例。IVP组中CT扫描6例,CT扫描共28例,按CT表现分为4型:肾挫伤16例;肾部分裂伤6例;肾完全裂伤4例;复合伤2例。认为:CT不仅能诊断出肾损伤的程度、对侧肾脏的情况及有无复合伤的存在,而且准确、快速、及时又无创伤,完全符合肾损伤的诊断要求;肾损伤治疗方法的选择,完全取决于肾损伤的诊断。及时而恰当的治疗决策,是肾损伤抢救成功的关键。CT对肾损伤治疗方法的选择,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钝性肾损伤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钝性肾损伤的临床与CT检查资料。结果:钝性肾损伤可根据临床与CT表现分为轻型、中型及重型三型。40例中轻型肾损伤24例,中型肾损伤10例,重型肾损伤6例。轻型及多数中型钝性肾损伤可经临床保守治疗治愈,少数中型肾损伤及全部重型肾损伤需外科手术治疗。结论:CT对钝性肾损伤的诊断分型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报告56例闭合性肾损伤的CT诊断与非手术治疗。结果表明,CT可准确地了解肾损伤的程度和腹腔内其它脏器的受损情况,对临床分型和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血尿的程度与肾损伤的程度并不一致,在早期处理中应注意预防和纠正林克,对患者尤其是青少年患者,应最大限度地保留肾脏组织,非手术治疗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肾脏外伤可以单独或为腹部多发性外伤的合并损伤,大部分为肾脏钝挫伤,约占腹部钝性伤的10%,CT对肾外伤的诊断安全迅速,能够明确显示肾外伤的范围和类型,为临床治疗及时地提供依据。本文收集自2004年-2006年9月间肾损伤11例,结合临床予以讨论,以进一步提高对肾损伤的认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吕顽 《医学文选》2004,23(5):562-564
目的探讨CT对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脾损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58例均做了平扫,其中28例平扫加增强性扫描28例。结果根据CT表现将脾损伤分为Ⅰ型(包膜下积血)31例;Ⅰ型(脾实质破裂)23例;Ⅰ型(混合型)4例。结论CT诊断脾损伤准确可靠,并可做出明确分型,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孔凡彬 《中原医刊》2007,34(2):13-14
目的 探讨CT扫描对胰腺损伤诊断的可信性及CT分级对胰管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由手术证实的闭合性胰腺损伤18例,回顾分析其CT资料。根据是否存在裂伤,裂伤的部位和程度等分为Ⅰ-Ⅳ级,把CT分级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 在15例病人中,CT正确诊断了胰腺裂伤,挫伤和创伤后假囊肿,共有2例假阴性和1例假阳性诊断;CT分级中.Ⅰ-Ⅱ级8例,胰管均完整;Ⅲ级9例,其中8例有主胰管损伤,1例胰管完整;Ⅳ级1例,病人胰管完整。结论 CT可准确地发现胰腺实质损伤.CT分级时预示胰管完整或断裂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CT在闭合性肾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收集了资料完整的27例,分析其CT表现。结果 肾包膜下血肿11例,其中急性或亚急性包膜下血肿7例,慢性包膜下血肿4例;肾内血肿4例;肾挫伤5例,伴肾盂积血2例;肾碎裂7例。结论 CT能准确显示闭合性损伤的类型及并发症,还可用于追查,可作为诊断闭合性损伤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损伤CT诊断的准确性和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8例疑肾损伤的急诊患者在0.5 h~3 h内行CT平扫检查.结果:28例肾损伤,右肾16例,左肾12例.1例合并脾破裂,1例合并肝破裂.1例合并十二指肠破裂.均经手术证实,诊断符合率100 %.结论:CT诊断肾损伤准确、可靠、方便、迅速是首选检查方法,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印为武 《中原医刊》2007,34(8):86-86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损伤穿孔的CT表现。方法搜集具有完整cT资料并经手术证实的上消化道损伤穿孔患者27例,对其影像资料进行全面回顾分析,总结上消化道损伤穿孔的CT表现特点。结果十二指肠损伤19例,胃损伤8例。直接征像:胃内容物外溢6例,见游离气体11例。间接征像:后腹膜腔间隙增宽、积液,脂肪密度索条样增高19例。上消化道管壁增厚12例,受累肠壁及附近出现高密度血肿5例。合并征像:多伴有复合伤。其中肝脏、脾脏、肾脏、胰腺挫伤共21例、肺挫伤5例,肋骨及胸、腰椎骨折共17例。结论CT检查能对上消化道损伤穿孔作出定性或提示诊断。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检查诊断创伤性肾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创伤性肾损伤患者40例,采用CT进行检查,通过比较CT检查结果与实际损伤的情况,研究和分析CT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40例创伤性肾损伤患者经CT检查Ⅰ型22例,Ⅱ型9例,Ⅲ型5例,Ⅳ型4例,实际损伤类型与CT检查结果差异不大。结论 CT扫描能够较为正确地评估创伤性肾损伤的范围和程度,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减少某些不必要的剖腹检查,伤情较重时应列为首选检查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时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闭合性肾损伤患者CT检查情况。结果单纯肾挫伤30例,肾部分裂伤28例,肾全层裂伤7例,肾蒂断裂3例。经相应治疗后,除2例因并发其他脏器损伤死之外,其余患者均治愈。结论CT能清晰显示肾脏伤害情况,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肾损伤 CT诊断的准确性和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 :对 2 8例疑肾损伤的急诊患者在 0 .5 h~3h内行 CT平扫检查。结果 :2 8例肾损伤 ,右肾 16例 ,左肾 12例。 1例合并脾破裂 ,1例合并肝破裂。 1例合并十二指肠破裂。均经手术证实 ,诊断符合率 10 0 %。结论 :CT诊断肾损伤准确、可靠、方便、迅速是首选检查方法 ,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吕顽 《微创医学》2004,23(5):562-564
目的探讨CT对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脾损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58例均做了平扫,其中28例平扫加增强性扫描28例.结果根据CT表现将脾损伤分为Ⅰ型(包膜下积血)31例;Ⅱ型(脾实质破裂)23例;Ⅲ型(混合型)4例.结论 CT诊断脾损伤准确可靠,并可做出明确分型,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肾损伤CT诊断及分型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 对 16 5例肾损伤病人进行CT扫描 ,根据CT表现诊断分型。结果 CT清晰地显示Ⅰ型肾挫伤 81例 ,Ⅱ型无尿渗出肾挫裂伤 41例 ,Ⅲ型有尿渗出肾挫裂伤 2 4例 ,Ⅳ型肾碎裂 19例。结论 CT不仅能够确定肾损伤的程度以及肾周血肿和尿外渗范围 ,而且还可以通过增强扫描诊断肾断块血供 ,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胸部创伤的X线及CT诊断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T对胸部创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照分析35例胸部创伤的X线表片及CT表现,CT扫描均采用骨算法重建,拍照时采用两种窗位拍摄,结果 胸廓骨折X线平片检出27例,CT检出21例,差异无显著性(P〉0.05);胸膜外伤CT检查22例,X线平片检出13例;肺部损伤CT检查,35例,X线平片检出15例,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0.005),结论有:胸廓X线平片仍然是胸部创伤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特重型颅脑损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志勇  刘建平 《当代医学》2009,15(18):55-56
目的总结特重型颅脑损伤的CT表现特征;利用CT影像评估患者钻孔开颅术后预后及其临床转归。方法回顾分析119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CT表现与钻孔开颅术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CT表现脑挫裂伤88例,脑肿胀100例,硬膜下血肿78例,硬膜外血肿45例,硬膜外/下混合血肿9例,脑内血肿21例,颅骨骨折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89例,脑梗塞9例,大脑镰下疝22例,枕骨大孔疝2例,小脑幕裂孔疝64例,脑干损伤28例,小脑幕裂孔疝合并脑干损伤13例。经钻孔开颅术后患者存活61例,其中完全治愈22例,均为单纯急性硬膜外血肿术后,死亡58例,主要死因为CT表现小脑幕裂孔疝合并脑干损伤、合并脑梗塞和全身其它多脏器损伤。结论CT能正确诊断特重型颅脑损伤及其合并症,及时发现脑疝及脑干损伤可为临床及时抢救提供依据。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