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 通过Lorenz心电散点图定性诊断各类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的研究较多,但是对于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AAR)患者的Lorenz心电散点图特征研究尚是空白。目的 探讨肌袖性AAR的Lorenz心电散点图特征,为快速分析此类Lorenz心电散点图奠定基础。方法 对2016年8月至2020年8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Lorenz心电散点图中符合肌袖性AAR特点的31例患者Lorenz心电散点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另选择30例DCG符合频发非肌袖性AAR特点的患者Lorenz心电散点图为对照组,分析总结其Lorenz心电散点图特征及两组间的差别。结果 31例肌袖性AAR患者Lorenz心电散点图总体特征是窦性心律+频发短联律间期房性期前收缩(部分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心室)+反复发作性短阵房性心动过速(不规则下传)+反复发作性短阵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构成的Lorenz心电散点图组合,且其组合镶嵌在弥散性分布的散点背景当中;30例非肌袖性AAR患者Lorenz心电散点图是窦性心律可与频发房性期前收缩(部分未下传心室)、短阵房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扑动/心房颤动中的两项或多项进行Lorenz心电散点图组合,但散点分布集中,未镶嵌在弥散性分布的散点背景当中。结论 Lorenz心电散点图若符合窦性心律+反复发作的多种房性心律失常构成的Lorenz心电散点图组合镶嵌在弥散性分布的散点背景当中的特征,高度提示肌袖性AAR,此特征可用于快速识别肌袖性AAR。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30例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致严重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资料,探讨其治疗前后心电图的表现。方法对解放军第123中心医院内科收治的30例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经临床治疗前后心电图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0例急性乌头碱患者心电图异常28例(93%),其中,频繁多源性室性早搏伴短阵室性心动过速16例(占57.1%),窦性心动过缓、交界性逸搏心律4例(14.2%),房室传导阻滞3例(11%),频繁房性早搏合并短阵房性心动过速2例(7%),ST-T改变2例(7%),房颤1例(3.6%),经临床治疗后,心电图心律失常消失,28例异常心电图患者中,26例恢复正常窦性心律。结论乌头碱中毒是通过兴奋迷走神经系统直接对心肌产生毒性作用而导致心律失常,心电图检查对于乌头碱中毒致恶性心律失常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常锦梅  叶生明  王娇  杨丽娜  李慧 《吉林医学》2010,31(13):1855-1856
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在诊断病窦综合征(SSS)的价值。方法;动态心电图仪采用美国记忆公司Holter7.0MARSPC型,采用体表心电图检查手段对诊断SSS作一初步评估。结果;动态心电图检出显著窦性心动过缓33例,占50%;其中,检出SSS17例,占33%;发现窦性静止7例,窦房阻滞5例,交界性逸搏心律8例,短阵房性心动过速3例(6%),房室传导阻滞5例。结论;动态心电图是既简便又可行的检查手段,记录时间长可检出更多的窦房结功能障碍而产生的各种心律失常,对于诊治SSS具有独特优势,且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林楚容 《当代医学》2013,(20):34-35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冠心病的动态心电图特点。方法通过对579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动态心电图(DCG)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老年冠心病动态心电图的特点。结果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过缓,窦性心律过速,窦房阻滞、停搏)65例,房性心律失常575例,复杂性房性心律失常303例,室性心律失常291例,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111例,有症状性心肌缺血181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323例。结论老年冠心病动态心电图最常见的是房性心律失常(99.31%)、复杂性房性心律失常(52.33%)和心肌缺血(87.05%),室性心律失常检出率也很高(50.26%)。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诊断时应用动态心电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例进入我院检查被确诊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动态心电图检查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回顾,分析其心律失常出现的具体情况。结果:30例患者中,动态心电图检出心律失常的几率是96.7%,其中,10.3%为窦性心动过缓,6.9%为窦性心动过速,34.5%为房性早搏,13.8%为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27.6%为室性早搏,6.9%为心房纤颤。结论: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可明确检出心律失常,并明确心律失常的具体类型,以便于针对性干预的及时实施。  相似文献   

6.
聂红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9):203-203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诊断病窦综合征(SSS)的价值.方法:动态心电图仪采用美高仪公司Holter 7.0型,采用体表心电图检查手段对诊断SSS作一初步评估.结果:动态心电图检出显著窦性心动过缓65例,占59.20%;其中,检出SSS 36例,占32.8%;发现窦性静止14例,窦房阻滞9例,交接性逸搏及交接性逸搏心律16例,短阵房性心动过速6例及房室传导阻滞11例.结论:动态心电图是既简便又可行的检查手段.对于诊治SSS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96例冠心病患者,分别给予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心律失常检出率。结果动态心电图对于成对房性/室性期前收缩,房性/室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及短阵室上速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对于早发房性/室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及室速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检出率(82.29%)高于常规心电图(6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可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心律失常检出率,能够更准确地监测患者心电信号的变化,在心律失常检测中具有重要价值,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孕妇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动态心电图特征,分析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妇产科孕妇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使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出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患者200例的心电图资料。结果经过动态心电图检测,200例孕妇都为窦性心律,一共有2600阵短阵室性心动过速;一天内发生1阵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有126例,发生2-10阵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有45例,发生10阵以上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有29例。其中145例患者发生在夜间睡眠时,33例患者发生在白天,22例患者发生在晚上。结论孕妇使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出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时,需要结合孕妇临床的各项体征进行分析,对高危的因素要充分认识,并进行预后,保证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9.
动态心电图监测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及特点。方法:对我院自2008-05-2009-05间988例患者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检查对心律失常进行归纳对比分析。结果:在各类心律失常中,老年人房性早搏发生率居第1位,为93.1%,室性早搏发生率为84.6%,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颤发生率分别为46.7%和13.6%,束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分别为15.8%和14.6%,短阵室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发生率分别为1.62%、1.21%、1.01%。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临床上发现老年人心律失常重要的有效的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房性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特点.方法 将183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分为CHF组(98例)和非CHF(85例),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房性心律失常的发作类型及发生率.结果 房性心律失常主要为房性早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CHF组房性早搏总数(810.2±107.4)、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发生人数(79.3±81.8)、心房扑动发生人数(24.9±6.5)、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总人数(96.6±87.1);非CHF组房性早搏总数(98.7±57.2)、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发生总人数(65.4±11.6)、心房扑动发生总人数(7.2±2.1)、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总人数(27.2±9.8).CHF组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非CHF组(P<0.01).结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常常伴发房性心律失常,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心律失常,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纳入老年冠心病患者28例参与此次研究,将其设为实验组,予以动态心电图检查;同期纳入老年冠心病患者28例设为对照组,予以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在此次检查过程中的临床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肌缺血检出情况、心律失常检出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显示,实验组的心肌缺血检出率以及心律失常检出率较高,数据对比在差异上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显示,实验组的短阵室上速、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以及房室传导阻滞检出率较高,数据对比在差异上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进行诊断,能够及时发现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54例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为其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和常规心电图检查.待检查结果出来后,比较两种检查对各种心律失常的检出率.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在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多源性室早、成对室早、短阵室速、室早RonT、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及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方面比常规心电图检查更为敏感,且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应用常规心电图检查相比,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患者发生的心律失常具有检查速度快、检出率高等优点,是一种值得在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心律失常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35例符合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的病例,总结其病史特点、心电图表现和临床特点。方法:总结近年来遇到的35例符合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特点的(其中15例进行了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与肌袖有关)病例,分析其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心房增大、窦律心电图、诱因、药物效果以及与持续性房颤的关系。结果:临床特点为:(1)中老年多发,平均年龄52岁(22-70岁),男性多于女性(3:1)。(2)平时多有阵发性心悸、气短、胸闷和乏力等症状,病史平均为7.6年(0.5-25年)。(3)发作时常无明确诱因,以活动或情绪激动后发作多见,白天发作多于晚间,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变化有关(交感兴奋-副交感兴奋)。有4例呈无休止短阵发作的病例,屏住呼吸后,发作频繁。(4)合并病窦7例,其他均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有高血压病史13例(37%),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增大6例。(5)平时窦性心律时体表心电图示P波异常16例,表现为下壁导联(尤其是Ⅱ导联)P波园钝或切迹、高大或与QRS波不相称,尤其在心律失常发作停止后明显。发作时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房性心律失常并存,最常见的频发房早伴短阵房速、房早伴短阵房扑或房颤,或紊乱性心房律。(6)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所有病例均服过2种以上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其中3例应用钙拮抗剂和β阻滞剂后发作减少。(7)伴有持续性房颤6例,需复律治疗(17%)。结论: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的病例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中老年男性,部分病例有高血压病史和左房增大,有的与呼吸无关,提示心房或静脉压力的增高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的变化可能与肌袖电活动增多有关。具体机理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监测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及特点.方法:分析1200例患者24小时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资料.结果:房性早搏发生率名列第1位(81%),室性早搏发生率60 41%,短阵房性心动过速42 25%,心房颤动发生率8 08%,交接性心律和交接性逸搏心律发生率分别为6 4%、19 67%,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性逸搏心律发生率分别为2 6%、2 9%,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分别为3 92%、5 83%,心脏停搏1 41%,老年人在各类心律失常中发生率居首位.结论:通过对1200例心律失常患者其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记录诊断显示,房性早搏发生率高于室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发生率又高于心房颤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检查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式对心律失常的检出情况及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结果:动态心电图房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房性期前收缩成对、室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室性期前收缩成对、房室传导阻滞、短阵室上速的检出率和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用于冠心病患者的诊断,其诊断检出率高,可明显提高不同类型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动态心电图(AECG)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中的价值。方法对78例冠心病患者同期进行AECG与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 AECG检出78例患者心肌缺血阳性率高于常规心电图(〈0.05);室性/房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室性/房性期前收缩成对、短阵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事件,AECG的检出率都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均〈0.05)。结论通过AECG对心血管疾病心电图的观察,可以做到早期诊治,并对心绞痛型、隐匿型及心律失常型冠心病进行诊断和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发生规律进行研究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应用24h动态心电图对1125例患者进行监测,并对其中发现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189例642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2阵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发生率为16.8%;且发生规律与生活状态有密切关系,迷走神经兴奋时发生率较高达64%;频率较慢,持续时间较短,患者多无症状。各年龄组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的检出率经显著性检验差异显著(P<0.005),老年组检出率明显高于青年组。结论由于AECG检测时间长,易发现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AECG检出642阵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中以迷走神经兴奋时发生率较高,是一种保护性心律失常。老年人出现的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尤其发生在迷走神经兴奋时,为一种常见现象,不需特殊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对动态心电图(Holter)检出围产期心律失常36例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与常规心电图(ECG)检出率进行比较。方法:对36例有心慌、胸闷症状的孕产妇分别进行ECG、Holter24小时动态检查。结果: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显著高于ECG检查(P〈0.05),窦性心动过速Holter与ECG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olter检查是诊断围产期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3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表明:室性及房性心律失常常见,但严重室性及快速房性心律失常较扩张型心肌病发生率低。有晕厥史者10例,多发生于活动时,其中5例无室早发生,3例为单源偶发室早。有心功能不全者,左室肥厚者短阵室速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判断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学特征 ,并了解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36例应用 2 4h动态心电图检查检出的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6例均为窦性心律 ,共检出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4 89阵 ,其中 2 4h内发生 1阵室性心动过速 19例 ,2~ 10阵 12例 ,10阵以上 5例。结论 :对动态心电图检出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应结合临床病史和体征进行全面分析 ,充分认识高危因素 ,客观评价其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