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肿瘤抗癌药物敏感性分析(ATP-TCA)在胃癌患者化疗方案中的指导价值。[方法]应用ATP-TCA法,体外检测53例胃癌细胞对7种(组)常用抗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ATP-TCA法对胃癌标本的可评估率为96.23%。胃癌细胞对5-Fu联合铂类药物方案(5-Fu+DDP、5-Fu+CBP、5-Fu+LOHP)与5-Fu、DDP、CBP、LOHP等单药相比敏感度有显著性差异(χ2=11.47,P〈0.01)。应用ATP-TCA结果指导胃癌临床化疗的有效率为66.67%,总预测准确率为74.51%,敏感度为72.34%,特异性为100.00%。[结论]ATP-TCA法是一种有效的肿瘤化疗药物药敏性分析实验,对指导胃癌患者个体化化疗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目前肿瘤化疗疗效尚不理想,通过预测个体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来指导临床治疗,有可能提高化疗疗效。本研究通过三维培养药敏实验测定结直肠癌的药物敏感性,并分析与肿瘤组织多药耐药基因表达产物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三维培养体外药敏实验技术,检测表阿霉素、顺铂、草酸铂、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泰素帝、伊立替康6种单药和5-FU+表阿霉素+顺铂、5-FU+伊立替康、5-FU+草酸铂、5-FU+泰素帝+顺铂4组联合用药对22例结直肠癌组织的抑制率,抑制率大于30%定义为敏感,计算敏感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化法测定结直肠癌组织中MDR1、MRP1、ABCG2基因蛋白表达水平;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肿瘤药物敏感性和多药耐药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单药组抑制率最高为草酸铂(17.5%),敏感率最高为5-FU(36.4%);联合用药组抑制率最高为5-FU+草酸铂(54.1%),敏感率最高为5-FU+表阿霉素+顺铂(71.4%)和5-FU+泰素帝+JJRSt3(71.4%);联合用药组抑制率和敏感率均高于单药组(P〈0.05)。MDR1、MRP1、ABCG2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88.9%、55.6%、55.6%:MDR1、MRP1、ABCG2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55.6%、33.3%、50.0%;多药耐药基因MDR1、MRP1、ABCG2mRNA和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ABCG2蛋白高表达与结直肠癌对表阿霉素的耐药有相关性(P〈0.05)。结论:结直肠癌多药耐药蛋白表达与肿瘤药物敏感性有一定相关性;结合三维培养药敏实验和多药耐药基因表达产物水平检测,有可能对个体肿瘤的化疗敏感性进行预测,筛选化疗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目前胃癌化疗疗效尚不理想,通过预测个体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来指导临床治疗,以提高疗效,早已成为化疗界瞩目的问题。本研究通过三维培养药敏实验测定胃癌的药物敏感性,并通过测定多药耐药基因表达产物水平,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三维培养体外药敏实验技术,测定表阿霉素、顺铂、草酸铂、5-FU、泰素帝、伊立替康6种单药和5-FU+表阿霉素+顺铂、5-FU+伊立替康、5-FU+草酸铂、5-FU+泰素帝+顺铂4组联合用药对22例胃癌组织的抑制率,并计算敏感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中MDR1、MRP1、ABCG2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单药组中5-FU对胃癌组织的抑制率和敏感率最高,分别为29.8%和50.0%:联合用药组抑制率最高为5-FU+泰素帝+顺铂(59.8%),敏感率最高为5-FU+表阿霉素+顺铂(77.3%);联合用药组抑制率和敏感率均高于单药组(P〈0.05)。胃癌组织中MDR1、MRP1、ABCG2 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90.9%、54.5%、77.3%,MDR1、MRP1、ABCG2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36.4%、54.5%、36.4%;多药耐药蛋白高表达与胃癌对表阿霉素的耐药有相关性(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MDR1、MRP1、ABCG2蛋白高表达与胃癌组织对表阿霉素的耐药有关。提示这三种耐药基因可能参与介导表阿霉素的耐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组织培养-终点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TECIA)法体外肿瘤药敏试验对乳腺癌化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5年9月至2008年9月本院手术的46例乳腺癌标本,采用TECIA法进行化疗药物敏感性的体外检测。所测药物为乳腺癌常用化疗药物紫杉醇(PTX)、诺维本(NVB)、多柔比星(ADM)、氨甲喋呤(MTX)、5-氟脲嘧啶(5-FU)、顺铂(DDP)及联合化疗TA(PTX+ADM)、NP(NVB+DDP)、CAF(CTX+ADM+5-FU)、CMF(CTx+MTX+5-FU)方案。化疗药物敏感性差异的比较,采用多个样本率的χ^2检验。结果46例乳腺癌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为:PTX60.9%(28/46)、NVB58.7%(27/46)、ADM56.5%(27/46)、MTX37.0%(17/46)、5-FU 34.8%(16/46)、DDP26.1%(12/46);PTX、NVB、ADM、MTX之间及5-FU和DDP之间比较,敏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6.724,P=0.081;χ^2=0.821,P=0.365),PTX、NVB比5-FU、DDP的敏感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TA、NP、CAF和CMF方案的敏感率分别为71.7%(33/46)、67.4%(31/46)、45.7%(21/46)、39.1%(18/46),但TA与NP方案、CAF与CMF方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7);TA和NP方案比CAF和CMF方案的敏感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PTX、NVB及含有此类药物的联合化疗方案的敏感性较高,化疗药物敏感性存在个体差异。结论TECIA法体外肿瘤药敏试验在乳腺癌的化疗用药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TPF(paclitaxel+DDP+5-FU)、HPLF(HCPT+DDP+CF+5-FU)和FOLFOX4(oxaliplatin+CF+5-FU)三种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晚期胃癌患者,根据化疗方案分为TPF方案组(21例)、HPLF方案(19例)和FOLFOX4方案组(25例),对三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TPF组、HPLF组、FOLFOX4组有效率分别为57.14%、52.63%和56%,三组疗效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位进展时间(TTP)分别是6.6月、6.1月和6.2月(P〉0.05);三组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外周神经毒性和脱发,除TPF组与FOLFOX4组外周神经毒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外,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种方案均是治疗晚期胃癌较为有效的化疗方案,但TP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耐受性较好,生活质量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ATP-生物荧光法肿瘤化疗药敏试验在鼻咽癌化疗药物筛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ATP-生物荧光法和MTr法分别对人鼻咽低分化鳞癌细胞株(CNE-2)进行12种化疗药物的肿瘤化疗药敏试验。结果 ATP-TCA法与MTT法所求得作用于CNE-2细胞的IC50比较,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ATP-TCA法检测CNE-2对12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依次为:顺铂(DDP)、丝裂霉素(MMC)、紫杉醇(TXL)、长春瑞宾(NVB)、卡铂(KB)、羟基喜树碱(HCT)、五氟尿嘧啶(5-FU)、长春新碱(VCR)、更生霉素(ACTD)、鬼臼碱(Vp-16)、吡柔比星(THP)、表阿霉素(EPI)。结论认为A1P肿瘤体外药敏试验(ATP-TCA)应用于鼻咽癌化疗药物的筛选,具有敏感、快速、与临床相关性较好的特点,是目前最有发展前途的体外药敏试验方法:DDP和TXL合用可提高对CNE-2肿瘤细胞的抑制率。  相似文献   

7.
谢忠  谢杰荣  温继育  冯丽萍 《中国肿瘤临床》2006,33(18):1041-1043,1046
目的:比较L-OHP+CF+5-FU方案与DDP+CF+5-FU方案对初次化疗的Ⅲ期胃癌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A组(34例)接受L-OHP+CF+5-FU方案治疗;B组(36例)接受DDP+CF+5-FU方案治疗。两组均以3周为1周期.重复3个周期。客观疗效与不良反应按WHO标准进行评价,生活质量根据临床受益疗效评价。结果:A、B两组客观疗效(CR+PR)分别为52.9%及50.0%,P〉0.05;白细胞减少及恶心呕吐反应B组均较A组明显(P〈0.01);外周神经炎A组比B组明显(P〈0.05),但较轻微,均在Ⅰ~Ⅱ度范围内。两组均未发现其他严重的不良反应。临床受益疗效A组高于B组(P〈0.05)。结论:L-OHP+CF+5-FU方案与DDP+CF+5-FU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客观疗效无明显差异性.但前者耐受性好,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胸营酸合成酶(TS)基因的5’-UTR28bp核苷酸片段重复多态和3’-UTR1494修饰处存在的6bp核苷酸片段缺失或插入多态与应用以氟尿嘧啶(5-FU)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胃癌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胃癌74例,所有患者使用以5-Fu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化疗前抽静脉血,提取白细胞DNA用PCR—DHPLC技术检测TS5’-UTR1R28bp及3’-UTR6bp基因型:结果:(1)74例胃癌患者的TS5’-UTR28bp31t/3R、2R/2R+21t/3R基因型分别为21.6%(16/74)和78.4%(58/74),而相应的化疗客观有效率分别为6.3%(1/16)和36.2%(21/58),3R/3R组的化疗疗效比2R/2R+2R/31/绀低(X^2=4.05,P〈0.05);(2)74例胃癌患者的TS3’-UTR+/+6bp、+/-6bp、-/-6bp基因型分别为5.4%(4/74)、52.7%(39/74)和41.9%(31/74),相应各组的化疗有效率分别为0(0/4)、25.6%(10/39)和41.9%(13/31),不同基因型与化疗疗效之间无相天性(P=0.076)。结论:TS5’-UTR28bp多态性与5-FU疗效之间存在相关性,其检测有助于指导晚期胃癌选择5-FU化疗,而TS3’-UTR多态性与5-FU疗效之间没有显示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Thalidomide,反应停)联合奥沙利铂(L—OHP)、亚叶酸钙(CF)和氟尿嘧啶(5-FU)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的耐受性,并与单用后3种药物化疗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45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Thalidomide+L—OHP+CF+5-FU方案组(联合用药组)24例与L—OHP+CF+5-FU方案组(化疗组)21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的耐受性。结果:联合用药组有效率54.2%(13/24),化疗组有效率42.9%(9/21),联合用药组有效率高于化疗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的疾病控制率为83.3%(20/24),化疗组为52.4%(11/2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KPS评分的改善率为75%,化疗组KPS评分的改善率为4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的中位生存期及1年生存率均优于化疗组,但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化疗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用药组的便秘的发生率较化疗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毒副反应均相似。结论:与单用化疗相比,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方案能增加晚期胃癌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同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轻的消化道反应,疗效是否更优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国产盐酸伊立替康(CPT-11)、奥沙利铂(L-OHP)及氟尿嘧啶(5-FU)对人大肠癌细胞株LoVo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上述药物单药应用、两药及三药同时或序贯联合应用对大肠癌LoVo细胞生长的影响,评价药物联合应用的效果。结果:单药应用、两药联合及三药联合应用均对大肠癌LoVo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两药联合应用均优于各自单药的抑制效果,CPT-11联合L-OHP弱于CPT-11或L-OHP与5-FU联合的抑制效果(P〈0.05),由L-OHP到CPT-11小剂量序贯联合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三药联合应用的抑制效果显著优于两药联合(P〈0.05),由5-FU+L-OHP到5-FU+CPT-11的序贯联合应用与三药同步联合应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由5-FU+CPT-11到5-FU+L-OHP序贯应用时明显低于三药同步应用的效果(P〈0.05),且三药全量及半量联合应用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由5-FU+L-OHP到5-FU+CPT-11的小剂量序贯联合应用具有高效协同抑制大肠癌细胞株LoVo的作用,可为临床难治性和复发性大肠癌患者的化疗及小剂量序贯化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杨君  胡聪 《齐鲁肿瘤杂志》2014,(13):999-1003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5-FU)联合Hh信号通路拮抗剂环靶明对结肠癌的治疗作用。方法:MTT法检测5-FU联合环靶明对结肠癌C26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给药后肿瘤细胞凋亡。通过构建体外肿瘤球模型观察给药后肿瘤的生长情况,模拟给药后药物在体内对肿瘤生长的抑制能力。建立结肠癌小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5-FU干预组、环靶明干预组和5-FU联合环靶明干预组。每天分别用设定浓度的生理盐水、5-FU、环靶明和5-FU+环靶明对移植瘤小鼠腹腔内注射给药,观察给药过程中瘤体积和体质量的变化,计算抑瘤率。结果:C26结肠癌细胞给药72h后,生理盐水组肿瘤细胞生存率为97%,5-FU干预组47%,环靶明干预组64%,联合干预组22%,5-FU(P=0.006)、环靶明(P=0.006)和联合干预组(P〈0.00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个干预组之间有交互效应,P=0.007。肿瘤球给药7d后5-FU干预组肿瘤体积减小到原体积的74%,环靶明干预组89%,联合干预组43%,生理盐水组肿瘤体积增大1.46倍,5-FU(P=0.006)、环靶明(P=0.006)和联合干预组(P〈0.00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个干预组之间有交互效应,P=0.006。5-FU干预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率10.8%,环靶明干预组6.77%,联合干预组32.2%,而生理盐水组早期凋亡率为0.14%,5-FU(P=0.001)、环靶明(P〈0.001)和联合干预组(P〈0.00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个干预组之间有交互效应,P=0.005。荷瘤小鼠实验结果显示,生理盐水组小鼠肿瘤体积增至给药前的2.6倍,环靶明干预组2.1倍,5-FU干预组1.5倍,而联合干预组肿瘤体积仅增至原体积的1.2倍,5-FU(P=0.006)、环靶明(P=0.005)和联合干预组(P〈0.00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个干预组之间有交互作用,P=0.006。结论:5-FU与环靶明均具有抗结肠癌细胞的作用,两者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Tim-3分子在胃癌荷瘤个体NK细胞上的表达,探讨Tim-3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3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初治的原发性胃癌患者32例,健康体检者28例为正常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胃癌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NK细胞上Tim-3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CD56+NK细胞上Tim-3的表达量为(49.27±21.06)%,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7.00±17.16)%(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 Tim-3+CD56+NK 细胞高表达率(55%)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0%);有远处转移患者Tim-3+CD56+NK细胞高表达率(100%)显著高于无远处转移者(4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胃癌患者Tim-3+CD56+NK细胞高表达率较Ⅰ-Ⅱ期患者高(73.7% vs 15.4%),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1)。结论:Tim-3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一定作用,是潜在的用于评估胃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粘附分子整合素CD11c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144例胃癌、10例胃炎和10例胃息肉组织中CD11c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 结果 胃癌组织中CD11c的表达水平为(9.9±6.4)个/HPF,明显高于胃炎组织的(5.1±1.8)个/HPF及胃息肉组织的(4.5±2.3)个/HPF。单因素分析显示,CD11c的表达水平与年龄、组织学类型、有无复发无关(P>0.05),与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和TNM分期有关(P<0.05)。CD11c高表达组的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67.0个月(95%CI:39.0~112.0个月),低表达组为290个月(95%CI:21.0~39.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患者中,CD11c高表达者中位OS较低表达者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CD11c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死亡风险显著降低(RR=0.52,95%CI:0.29~0.94)。结论 CD11c表达水平与胃癌的预后有关,可以作为胃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LRP15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0例胃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LRP15的表达情况,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 Cox模型评估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LRP15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0.563±0.046 vs. 0.822±0.054,P<0.001)。按照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LRP15的比值,将90例患者分为高表达组(比值≥0.5,n=51)和低表达组(比值<0.5,n=39)。LRP15的表达与肿块大小(P=0.038)、淋巴结转移(P=0.005)有关,与性别、年龄、肿瘤位置、分化程度、大体分型、TNM分期和浸润深度无关(P>0.05)。高表达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37.3个月,高于低表达者的27.6个月(P=0.040)。Cox模型分析显示,癌组织中LRP15的相对表达量、癌组织与癌旁组织LRP15表达量的比值、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均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LRP15可能在胃癌生长和淋巴结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成为胃癌预后预测的标志物及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人胃癌术后的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并行胃癌切除手术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胃癌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4.0%、57.3%和19.8%,所有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6.4个月;Log-rank比较分析显示,年龄(2=2.96,P<0.05)、饮酒史(2=9.42,P<0.05)、胃癌转移(2=10.34,P<0.05)、组织学分化程度较高(2=8.83,P<0.05)、浸润程度到达浆膜(2=12.21,P<0.05)等因素对胃癌1、3、5年生存率具有显著影响;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饮酒史(RR=1.86,95%CI:1.212.64)、胃癌转移(RR=1.89,95%CI:1.172.64)、胃癌转移(RR=1.89,95%CI:1.172.55)、组织学分化程度低(RR=2.02,95%CI:1.372.55)、组织学分化程度低(RR=2.02,95%CI:1.372.85)、浸润程度到达浆膜(RR=2.18,95%CI:1.292.85)、浸润程度到达浆膜(RR=2.18,95%CI:1.293.01)是影响胃癌术后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结论有饮酒史、术前癌症转移、组织分化程度低、浸润程度较深会影响老年人胃癌术后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