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2009年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与宁夏平罗县交界区发生了一起动物鼠疫流行,分析此次疫情发现的线索,研究实验室检测方法。从发现线索到证实疫情存在,使用新的检测方法起到了关键作用,使疫情处理采取了及时相应的措施。方法:参照GB 16883-1997鼠疫细菌学检查方法和GB 16882-1997间接血凝试验对比分析胶体金检测方法。结果:此次疫情的发现是常规监测工作中采用胶体金试纸条,细菌学检出鼠疫菌9株;胶体金检测方法为疫情的发现提供了线索。结论:胶体金检测新方法的使用提高了检出率,是对传统检测方法的补充。及时发现了疫情线索,缩短了判定时间,便于采取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将鼠疫耶尔森菌的F1抗原和重组V抗原组成的鼠疫疫苗免疫食蟹猴,对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将20只食蟹猴按简单随机法分成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于0和2周肌内免疫,并于1剂后2周和2剂后2周采血.用ELISA检测免疫动物血清中的总IgG抗体;另外,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检测分泌IFN-γ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用t检验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免疫后,对照组均未产生抗体,而疫苗组产生了较强的抗体应答.2剂免疫后2周,低、高剂量组的抗F1抗原IgG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4.71±0.32)1g和(5.09±0.21)lg(t=-2.76,P<0.05),两组的抗重组V抗原IgG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4.75±0.52) lg和(5.12±0.58) lg(t=-1.37,P>0.05).经F1和V抗原体外刺激产生IFN-γ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细胞数均无明显增加.F1抗原刺激后,低、高剂量组分泌IFN-γ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数分别为(1±1)/106和(1±2)/106(t=-0.16,P>0.05).重组V抗原刺激后,两组分别为(7±15)/106和(6±7)/106(t=0.88,P>0.05).结论 鼠疫疫苗在食蟹猴模型中能诱导较强的体液免疫应答,但不能诱导明显的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3.
4.
B-D试验监测效果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翠平 《黑龙江医药》2006,19(6):515-515
《消毒技术规范》规定,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天灭菌前进行一次B—D测试,是检测冷空气排除效果的试验。我院消毒供应室开展B—D试验监测已多年,在实践中通过效果观察,认为B—D试验的失败原因,不仅反应设备的运转情况,也是灭菌全程检测的关键环节,也是管理的重要目标。分析B—D试验失败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有效得到控制,现报告如下。1如何做B—D试验B—D测试包由100%脱脂纯棉布,折叠成长30cm±2cm、宽25cm±2cm、高25~28cm大小的布包裹;我院采用的“新华牌”B—D测试图纸,将其放于中央层布之间,然后用布巾包好,外面用化学指示胶粘带固定好;测试包的重量为4kg±5%;B—D测试包水平放于灭菌柜内灭菌车的前底层,靠近柜门与排气口底前方;柜内除测试包外无任何物品;在134℃蒸汽条件下,时间为3.5~4min后,取出B—D测试图观察颜色变化,均匀一致变色,说明冷空气排除效果良好,灭菌器可以使用;若B—D试纸出现图案及颜色变化不一,则灭菌器内有冷空气残留,需检查B—D试验失败原因,直至B—D测试通过后该灭菌器方能使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短潜伏时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对脊髓手术中,后进行动态监测,以期减少或避免脊髓进一步损伤。方法术前监测作为对比基础,术中定时动态监测描记,术后检查对比,对术中操作范围,术后效果予以评估,发现术中波幅下降60%以内,潜伏时延长11%以内,对脊髓损害较轻,可复,通过监测,对手术操作时脊髓损伤具有预见性,对手术效果评价具有客观价值。  相似文献   

6.
转录辅抑制因子RIP140在代谢组织中的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受体超家族在调节能量平衡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转录辅助调节因子通过募集一系列DNA或组蛋白结构修饰酶,调节核受体介导的靶基因转录。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40(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140,RIP140)是一种转录辅抑制因子,其与核受体结合后能够负向调节多种代谢组织中靶基因的转录,包括脂肪组织、肌肉组织以及肝脏等。基因沉默RIP140后,多种代谢途径相关基因表达上调,主要涉及糖酵解、甘油三酯合成、三羧酸循环、脂肪酸β氧化、线粒体电子传递以及氧化磷酸化等能量代谢过程。RIP140有望成为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候选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肺部超声在小儿肺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动态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18年3月~2019年8月住院治疗的6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行X线、肺部超声和X线联合检查,通过比较,分析超声诊断准确率,动态描述患儿肺部超声检查特征。结果X线检查组和联合检查组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3.33%和9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肺超声检查表现主要为胸膜线异常59例(98.33%),不同程度肺实变33例(55.00%),重症患儿有肺泡-间质综合征表现9例(15%);临床治疗6 d后复查超声,表现为:50.00%(30例)恢复正常,46.67%(28例)胸膜线异常,3.33%(2例)仍有肺部实变。结论X线联合肺部超声诊断小儿肺准确率明显提高,动态监测临床治疗期间胸膜线与肺实变图像,能即时掌握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9.
鼠是四害之一,鼠疫是一种对人类和社会影响极大的烈性传染病,消除鼠害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它严重危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按照全国鼠疫防治的总体规划和全国鼠疫监测方案的相关技术要求,结合洮北区的鼠疫流行特点和地方实际,在区政府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因地制宜、综合防治”方针为指导,突出重点,讲究实效,落实了以疫情监测、调查、控制相结合的综合性疫情监测措施。将消灭家鼠作为鼠防主要措施,将监测作为鼠防的主要手段,加强领导,制定规划,早安排、早行动,做到了有部署、有检查、有结果,不失时机地大力开展扑杀家鼠。为了选择我区鼠类比较敏感的药物,寻求合理的配制方法,我们于2007年7—9月在洮北区共47万人口的13乡(镇、场)、10个街道办事处应用敌鼠钠盐,采用连续饱和投毒法,进行了全区大面积的灭鼠,并考核了灭鼠效果。  相似文献   

10.
药物流行病学是临床药理学与流行病学两个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延伸而发展起来的新的医学研究领域,是运用流行病学技术与方法研究人群中药物利用及作用规律的药学分支学科。药物流行病学常用研究方法包括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系统综述评价和横断面研究等。其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评价领域具有广泛而深入的使用空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如何利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提高医院药学信息服务水平,优化药物监测及合理用药质控方法。方法:统计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对我院2007年全年住院病人用药医嘱的审查结果。根据与医嘱医生对审查结果的讨论与交流,分析审查中问题及规律,并将审查结果纳入医院质量考评体系。结果:我院2007年全年共监测住院医嘱1289535条,其中合理用药监测系统提示存在严重问题的医嘱有20692条,占所有医嘱的1.6%。医生共修改了9932条,修改比例为48.02%。结论:在医院药学信息服务中,借用信息化技术和专业的合理用药监测工具,可显著地提高临床药师在合理用药监测中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13.
14.
本文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探讨了如何对碘缺乏病县防治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以指导防治工作。通过对江苏10个重点碘缺乏病区县患病率、7~14岁中小学生肿大率、健康成人尿碘和碘盐合格率4项指标监测结果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将10个县分为3类,其中6个县归为一类,各指标监测结果大致相仿;另有3个县归为一类,这些县碘盐合格率偏低;另有一县自成一类,该县健康成人尿碘水平偏低。  相似文献   

15.
山路  李静 《云南医药》1999,20(5):371-373
随着动态血压监测(ABPM)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人们对于血压及其波动规律与一些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必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目前这项技术主要还是用于高血压的临床及研究中。一、对诊断的意义(一)有助于筛选临界或轻度高血压,检出“白大衣高血压”虽然高血压的诊断是简单的,但仅靠数次门诊测量的血压值,常常漏诊或者误诊,特别是后一种情况。从总体上说,多数早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曲线多呈“双峰一谷”的长勺型,双峰常常在8~9Am和4~6Pm,一谷在2~3Am,如果不能在血压高峰时间测量血压就可能导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VP和ABP双有创联合监测在ICU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09年9月我科监护的1020例重症患儿进行护理回顾总结。结果在进行双有创监测期间,给临床医务人员提供准确、直观的数据。结论能及时评估疾病的发展趋势治疗效果,可为临床提供准确的依据,使危重患儿抢救成功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陈东辉  叶沛  李春国  贾力 《安徽医药》2017,38(6):777-779
目的 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ICP)监测在中重型颅脑创伤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收治的60例中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根据是否应用持续有创ICP监测进行分为监测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甘露醇剂量和应用时间、急性肾功能损害(AKI)、手术时间、监护时间及预后等。结果 监测组患者甘露醇平均剂量、应用时间为(378.36±152.04)mL和(6.87±3.88)d,监护时间为(11.82±3.54)d,AKI 6例(20.00%),预后良好10例(33.33%),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有创ICP监测可直观评估颅内压,减少甘露醇用量和时间,减少AKI,缩短监护时间,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索如何进一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监测。方法:通过文献资料考察国内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ADR自发呈报系统、医院集中监测系统、ADR因果关系判断等方面的研究情况。结果: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国家ADR监测网络系统已经开通,国内有多个ADR文献数据库。部分医院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ADR医院集中监测。结论:ADR文献数据库需要进一步完善;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ADR因果关系判断的研究很少;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联网,开展大规模的ADR监测,建立大型的ADR数据库,将是ADR流行病学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正>酱油是以大豆、小麦等原料,经过原料预处理、制曲、发酵、浸出淋油及加热配制等工艺生产出来的调味品,营养极其丰富,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糖类、酸类等为其主要营养成分。酱油质量可以直接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这需要加强卫生监督监测工作,保证酱油符合国家标准。为此,笔者应用秩和比法对某地10批酱油样品卫生监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以判断样品质量的高低,为卫生监督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指明方向,保证食用者身体健康。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空气是医院内感染传播的主要途径,医院内环境尤其是手术室及患者集中地区的空气净化程度和医院感染发生率密切相关,对医院空气进行常规监测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所在。但是传统的空气细菌检测方法需要进行细菌培养,耗时2~3 d,结果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技术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用于检测空气中的生物性粒子和非生物性粒子。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荧光粒子计数器在空气细菌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检验科采血室作为实验点,使用荧光粒子计数器对空气中生物粒子数进行动态监测,同时与撞击法细菌培养计数结果进行比较;采用SPSS13.0软件计算生物粒子数和细菌数之间的相关系数r。结果空气中生物粒子数与细菌数之间有显著相关性(r=0.889);非就诊时间空气中的细菌数≤500 cfu·m-3,其他时间均超过该数值,不符合国家消毒卫生标准的要求。结论荧光粒子计数器可以通过监测空气中生物粒子数,推测其细菌数,有望实现空气细菌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