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Chen X  Qiu ZB  Xu M  Jiang YS  Wang LM  Shi HW  Mu XW  Chen XJ  Huang FH  Xiao LQ  Liu PS  Wang R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8):3403-3406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后左室室壁瘤的外科心室重建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手术效果和术后左室重构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194例心肌梗死后左室室壁瘤行外科心室重建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方法 和随访结果 ,其中线性缝合组57例,补片心室成形组137例;对比分析手术前后用超声心动图(UCG)检测左室重构的变化.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率分析.结果 194例患者均手术顺利,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03±35)min,主动脉阻断时间(62±26)min;围术期死亡8例(4.1%).其余患者术后心绞痛均缓解,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Kaplan-Meier 法分析两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7).术后心室重构变化显示:线性缝合组手术前后心室重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补片心室成形组心室重构变化术后2周、6个月、1年和5年均较术前小(P<0.05);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由(129±27)ml减小到(65±8)ml,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VESVI)由(104±14)ml/m2减小到(44±6)ml/m2;且以左室射血分数(LVEF)<35%亚组减小最明显.而LVEF呈进行性增加,由术前42%±11%增加到52%±7%(P<0.05).结论 外科心室重建治疗心肌梗死后左室室壁瘤是非常有效的,手术方法 的选择取决于室壁瘤的大小与范围,线性缝合和心内补片心室成形均可取得较满意的手术效果,术后左室容积明显减小,心脏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2.
左心室室壁瘤(left ventricular aneurysm, LVA)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常会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致死风险的室性心律失常、猝死等.对于患者而言,对室壁瘤尤其是LVA进行正确的修补显得尤为重要,对补片修补单纯线性缝合的问题成为近年来心内外科的争议热点.外科手术的最终目的是要尽量还原左心室的正确解剖几何构型、降低室壁压力及矛盾运动,提高心室收缩功能.近60年来,室壁瘤的外科手术技巧逐渐进步,然而并没有一个修复的"金标准".为了更好地选择手术方式,现做一综述性文章,试图对室壁瘤特别是LVA的外科修复术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合并左室室壁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冠心病左室室壁瘤的外科治疗早期效果,总结10例左心室室壁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常规浅低温体外循环(32~34℃)。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及室壁瘤切除或折叠缝合术。结果,全组均行CABG术,行室壁瘤切除8例,室壁瘤叠缝合2例,早期死亡2例,其余8例痊愈出院。术后心功能Ⅱ级7例,Ⅲ级1例,心功能明显改善。说明冠心病室壁瘤手术后疗效满意,适宜的左室重建以及有效的心肌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室室壁瘤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10年5月至2015年2月期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室室壁瘤16例病例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7例,NYHA分级Ⅲ~Ⅳ级,年龄(55±12)岁,16例患者均在体外循环辅助下同期行室壁瘤切除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果 16例患者术后均安返ICU,其中15例患者康复出院,1例患者术后第6天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33.24±3.15)%,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D):(58.36±6.57)mm,NYHA分级:Ⅲ~Ⅳ级,术后3月复查LVEF:(50.46 ±5.96)%,LVEDD:(40.79±5.68)mm,NYHA分级Ⅰ~Ⅱ级,心绞痛症状消失.结论 综合室壁瘤的大小和患者循环状况采取适宜的手术策略治疗急性心梗并发左室室壁瘤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林晓铭  倪一鸣 《浙江医学》2004,26(6):431-432
左室室壁瘤是心肌梗死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外科手术为治疗的主要手段.我科1997~2002年间对8例左室室壁瘤患者进行了9次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芮志良  俞珊  高峰  刘晓飞  江龙 《北京医学》2000,22(6):330-332
目的 完善左室室壁瘤的手术治疗。方法  2 8例左室室壁瘤病人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单纯室壁瘤心外折迭术 1例 ,室壁瘤切除后三明治缝合术 2 0例 ,心腔内成形术 7例。所有病例术中均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人均搭桥 3.1± 1.2支。其中左室壁激光心肌再血管化 15例 ,人均打孔 2 9.8± 9.5个。结果  2 7例手术成功 ,手术死亡 1例 ,术后低心排 5例。心绞痛明显缓解 ,心功能得以改善。结论 左室重建 ,冠脉搭桥和激光打孔并用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左心室室壁瘤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左心室室壁瘤外科治疗经验。方法43例左心室室壁瘤,在全麻下行闭式折叠缝合术2例,标准线性修补术24例,心室内补片成形术17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40例、二尖瓣成形术2例、二尖瓣置换术2例,室间隔穿孔修补术2例。术中预防性植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2例。结果术后1个月随访显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从术前68.7±10.6mm缩小到术后62.2±9.7mm,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NYHA心功能分级从术前2.5±0.8级提高到1.6±0.6级,差异也有显著意义(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并发症:低心排5例,室性心律失常5例,肺部并发症3例,脑梗死1例。术后死亡3例,2例死于重度低心排,1例死于术后大面积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结论标准线性修补术和心室内补片成形术手术安全、可靠,效果良好。同期完全再血管化可以提高手术远期效果。对于LVEF低下患者植入IABP可预防低心排发生。  相似文献   

8.
颜钧  苏丕雄  刘岩  刘永春  张希涛  顾松 《北京医学》2005,27(11):644-645
目的探讨左室重建术治疗左室室壁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心肌梗死后形成左室室壁瘤的患者进行室壁瘤切除及左室重建术,并同期进行冠脉搭桥术,其中2例行瓣膜置换术.结果左室重建术后,射血分数(EF)由术前的29.3%±6.2%增加到40.4%±5.6%(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由(59.6±1.8)cm减小至(50.4±1.6)cm(P<0.05),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由(168±12)ml减少至(102±11)ml(P<0.01),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1例术后住院30d内死亡.随访1~30个月,1例死亡.结论左室重建术治疗左室室壁瘤对于恢复左室几何形状,改善心功能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左室室壁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心肌梗死后形成左室室壁瘤的患者进行室壁瘤切除及左室重建术,并同期进行冠脉搭桥术,其中4例行二尖瓣成形术。结果手术时无1例死亡,左室射血分数(EF)由术前的0.37±0.09增加到0.42±0.06(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由(57.9±1.9)cm减小至(49.9±1.7)cm(P<0.05),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由(167±14)ml减少至(103±13)ml(P<0.01),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由(104±12)ml减小至(68±7)ml(P<0.05)。均痊愈出院。随访3-60个月,心绞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结论左室重建术治疗左室室壁瘤对于恢复左室几何形状,改善心功能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10,(4):I0001-I0001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和全军心脏外科研究所、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冠心病室壁瘤外科治疗学习班”(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定于2011年4月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举行。本届学习班将特邀美国、日本以及国内知名专家进行授课和手术演示,全面系统的讲解冠心病室壁瘤外科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知识,并介绍近年来该领域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注射毒品所致感染性股动脉瘤的外科处理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28例注射毒品所致感染性股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本组均表现为腹股沟部红肿疼痛肿块,24例伴搏动性,26例破裂出血;25例术前经彩超检查,4例CT检查;19例踝肱指数(ABI)0.48-0.70(平均0.61).25例行急诊手术,3例择期手术,手术均采用髂外动脉、股浅动脉及股深动脉结扎、清创术.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及肢体坏死,术后19例AB10.41-0.69(平均0.51).出院后随访19例(3个月-30个月,平均9个月)均有不同程度下肢间歇性跛行,其中4例病人于伤口愈合4个月至10个月后行股动脉重建,术后间歇性跛行消失.结论 动脉结扎清创术治疗注射毒品所致感染性股动脉瘤简单、有效而安全,术后下肢间歇性跛行明显者可行二期股动脉重建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总结5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外科治疗,探讨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从手术时机的选择、术中动脉瘤破裂的处理、术后血管痉挛的防治等方面总结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对55例颅内动脉瘤进行的直视手术。结果:按Hunt分级法术前0~2级病例手术良好率为93%,死亡率为4.7%。结论:动脉硬化性动脉瘤有上升趋势;60岁以上患者预后不良;2级以内病例应尽快手术。  相似文献   

13.
陈石  张卫 《吉林医学》2001,22(2):96-97
目的:对132例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高压患者的手术及围手术期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和讨论。方法:于体外循环辅助下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结果:围手术或死亡13例(死亡率9.8%)。随访96例,随访1a~12a,随访率72.7%。随访无远期死亡。92例(95.8 %)恢复良好,心功能达Ⅱ级以上;3例(3.1%)心功能Ⅲ级,活动后心慌、气急;1例(1.04%)心功能Ⅳ级,活动能力差。结论:空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高压患者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但如出现艾森曼格氏综合征者不宜手术。完善的手术、合理的围手术期治疗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先天性动脉窦瘤(CASV)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55例动脉窦行外科治疗,其中窦瘤切除修补术22例(40%),窦瘤切除加房、室间事缺损修补25例(42%),窦瘤切除加主动脉成形3例,窦瘤切除修补加主动脉瓣置换5例。结果:全组手术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手术后急性肾功衰竭,另1例死于手术后纵隔感染致心脏大出血,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心脏超声(UCG)具有确诊和手术指导意义。窦瘤的破裂对心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肾下型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s,AAA)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25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分别行传统外科手术19例,腔内修复术4例,非手术治疗2例。结果: 23例施行手术,死亡2例,均为AAA破裂急诊手术者,其中1例术后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例术后死于呼吸道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另2例AAA破裂患者因病情危重未治病死。围手术期死亡率为8.7%,其中择期手术为0,急诊手术为50%。随访18例,随访时间3个月至6年,无动脉瘤复发,无吻合口假性动脉瘤,无吻合口破裂出血,手术后人工血管通畅。腔内修复术患者支架无移位,通畅,无肠缺血、无内漏发生。结论: 手术切除腹主动脉瘤疗效是满意、安全的。腔内治疗特别适用于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16.
室间隔膜部瘤合并室缺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文军  蒋振斌 《上海医学》1997,20(10):568-569
为了阐明室间隔膜部瘤合并合室的缺的临床特征和外科治疗原则,我们对1985年6月至1995年3月共收治的17例病人,在体外循环于进行手术修补,术中发现室缺位于膜部15例,肺动脉瓣下2例,瘤破口大小为0.3~0.6cm,瘤体大小为0.5cm×1.0cm~2.0cm×3.0cm。结果:本组无手术死缝合修补,再将瘤囊覆盖重新心肌内膜化的作法最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总结该院心脏外科手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手术适应证的把握,改进相关体外循环技术和脑保护技术。方法 2000年4月-2006年5月,共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31例,Stanford A型24例,B型7例。其中急诊手术9例,择期或限期手术22例。18例A型夹层动脉瘤在深低温、停循环(或低流量)的条件下进行手术,其余6例是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其间进行经右锁骨下动脉插管的选择性脑灌注和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脑保护。B型夹层动脉瘤全部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操作。结果 A型夹层动脉瘤的手术死亡率16.7%;2000-12003年手术死亡率为23.5%(4/17),2004年-2006年5月手术死亡率为14.3%(2/14)(P〈0.05);急诊手术死亡率为44.4%(4/9),非急诊手术死亡率为9.1%(2/22)(P〈0.01)。结论 Stanford A型夹层动脉瘤的手术死亡率远低于非手术治疗的死亡率;近3年深低温停循环结合右锁骨下动脉灌注和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脑保护、降主动脉记忆合金支架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大幅度降低死亡率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急诊手术本身也是影响手术死亡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膜部瘤(AMS)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统计VSD合并AIMS手术118例,合并其他畸形21例。采用切开隔瓣与未切开隔瓣对室缺进行修补,观察术后发生残余分流的情况。结果切开隔瓣致术后残余分流者2.91%,明显低于未切开隔瓣者6.67%。结论手术治疗VSD合并AIMS,应切开隔瓣,修补真正的室缺,可显著降低术后残余分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