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3 毫秒
1.
清代名医黄元御辨证审慎,用药精简,配伍得宜,用药沿袭张仲景而多有发挥,善于将仲景未用之药融入经方之中。黄氏临床对何首乌的应用十分广泛,其著作《四圣心源》中运用何首乌组方15首。何首乌滋肝养血,润燥荣筋,入足厥阴肝经,与他药配伍得当,可扩大其治疗范围。黄氏运用何首乌与温补、酸敛、滋润等药配伍,治疗病证包括血瘀、中风、目病、须发不荣以及妇产科诸证。总结黄元御运用何首乌的经验,可为进一步研究何首乌的主治功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著有医书十一种,其中《四圣心源》乃扛鼎之作,黄氏遣方用药,精益求精,配伍合宜,辨证准确,多尊仲景,善于发挥,尊古不泥古.黄氏临床运用柴胡非常广泛,在《四圣心源》中包含柴胡方剂17首.柴胡行经于表里阴阳之间,奏效于寒热往来之会,入足少阳胆经,配伍精当,疗效卓著.黄氏运用柴胡与补虚、清热、滋阴等他药配伍,治疗各种疑难病症,如噎膈、颠狂、牝疟、瘰疬、月经病等.本文探讨黄元御运用柴胡的经验,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著有医书十一种,其中《四圣心源》乃扛鼎之作,黄氏遣方用药,精益求精,配伍合宜,辨证准确,多尊仲景,善于发挥,尊古不泥古。黄氏临床运用柴胡非常广泛,在《四圣心源》中包含柴胡方剂17首。柴胡行经于表里阴阳之间,奏效于寒热往来之会,入足少阳胆经,配伍精当,疗效卓著。黄氏运用柴胡与补虚、清热、滋阴等他药配伍,治疗各种疑难病症,如噎膈、颠狂、牝疟、瘰疬、月经病等。本文探讨黄元御运用柴胡的经验,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析黄元御妇科学领域遣方用药特点,总结其治疗妇科经带胎产诸病的学术特色。[方法] 结合《四圣心源·妇人解》及《黄元御药解》,整理其所载方剂及药物,统计频数并进行分析。分别从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分析黄氏遣方特点,进而归纳总结其临证用药特点,并结合临床验案进一步阐述其遣方用药思路。[结果] 黄氏治疗妇科经带胎产诸病多从肝脾论治,病机多与“土虚木陷”相关。《四圣心源·妇人解》共11篇,方剂20首,用药频数最高者分别为甘草、桂枝、茯苓、芍药、丹皮等,体现了黄氏注重培土疏木、兼以行血化瘀、善用温阳之品的用药特点。其方药应用于临床中疗效显著,如以桂枝姜苓汤补中暖脾、疏肝调经治疗脾虚肝郁之月经先期者,以豆蔻苓砂汤开郁降浊、和胃止呕治疗脾虚湿盛之妊娠恶阻者。[结论] 黄氏在遣方用药上重视中气,贵阳贱阴,治疗妇科经带胎产诸病重视肝脾、扶阳为先,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正> 黄元御,字坤载,山东昌邑人。黄氏《伤寒说意》 (以下简称《说意》)是《伤寒悬解》后黄氏的又一伤寒著作,该书颇能揭示仲景辨证精微,是研究伤寒学的佳本之一。  相似文献   

6.
黄元御首重中气,临证力主扶阳抑阴,对多种疾病论治多有独到的见解。迄今,未有分析梳理其止血思路者,现就其关于出血证的论述进行探析。梳理黄元御各书所述出血诸证的主要病机,总结其治疗法则与遣方用药,为临床治疗出血提供思路。黄氏认为血统于中气,中气虚败,中下之湿寒,则四维莫运,血证旁出,可谓执简驭繁。治疗故围绕中气立法,以培土泻湿为要,意在恢复中气升降之权,统摄诸血,推动四维周旋运转使升降有序,血行有常。  相似文献   

7.
《本经疏证》(清·邹澍)曾对仲景用药与《神农本草经》的关系,深研穷究竟达数十万言,其旨乃在阐述仲景用药,独具匠心,堪称后世辨证用药之典范。故笔者根据学习《本经疏证》的一点心得,对《金匮》的用药特点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提高用药理论与临床疗效。现试从五方面概述如后。  相似文献   

8.
黄元御《四圣心源》认为,阴阳互根在生理上的表现应为:阳自右而降,降而下沉入肾,化为浊阴,肾阴中含阳气升发之本;阴自左而升,升于上位而化清阳,心火故含阴精化生之根,这便是阴阳互根依托于气化周流的生理循环,也是其余互根关系衍生的基础。简而言之,互根广泛存在于人体内关系紧密且伴随有对立关系的两者之间。依据此理论,黄元御总结出阴阳互根、水火互根、气水互根、气血互根、精神互根,明辨黄氏学说中的互根思维,对深入剖析理解其学术思想与遣方用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外治法是《金匮要略》妇人病治疗方法的重要部分,仲景首先运用外治法治疗妇科疾病,选择多种外用给药途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仲景丰富的外治方法及其原理,为后世外治法治疗妇科疾病奠定了坚实基础。文章谨遵经旨,将妇人病外治法分为四种,即针刺法、浸洗法、坐药法、导法。对其进行详实阐述,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伤寒杂病论》开辟了汤液与针灸治病的典范,使针、药两法用于临床而相得益彰。然而令人可惜的是历代医家多重于药而轻于针,致使中医治法由针、灸、药并用到针灸式微、以用药为主的这样一个过程,则深失仲景著书之苦衷。本文旨在探赜索隐仲景针(灸)药结合的理念,以便全面的学习研究仲景学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