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联合血浆置换(PE)治疗对重型肝炎近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128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行PE治疗,从发病年龄、置换次数、治疗间隔时间、临床分期、肝脏基础疾病、并发症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等因素对PE治疗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PE治疗有效80例,总有效率为62.5%,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胆汁酸、清蛋白、凝血功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与无效患者的发病年龄、PE治疗次数、治疗间隔时间、肝脏基础疾病、临床分期、并发症、MELD评分、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发病年龄、PE治疗次数、治疗间隔时间、肝脏基础疾病、临床分期、并发症的多少、MELD评分可作为判断PE治疗疗效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回顾分析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行血浆置换术(plasmaexchange,PE)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血浆置换联合内科综合治疗6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分析总结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影响疗效的有关因素。结果 6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经血浆置换治疗后有效率为61.7%。PE的疗效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PE治疗前血清胆红素值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密切关系(P〈0.01)。PE的疗效与治疗次数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行血浆置换术可明显提高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存活率,尤其是对于年龄在60岁以下、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较低、PTA值较高、临床处于早中期的患者。改善重型肝炎的预后仍需针对患者病情特点早期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PE)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时机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科经过血浆置换(PE)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83例设为治疗组,比较其治疗前后主要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未经过血浆装置换(PE)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8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时期的有效率、总有效率和近期存活率.结果 治疗组每次治疗后症状、精神、食欲、体力均有改善,血清ALT、AST、TBil、BDil、PT、PTA均明显好转,外周血细胞和血清电解质无显著变化;治疗组早、中期有效率分别为87.10%、69.70%,总有效率63.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85%、38.71%和3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4周)存活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1.08%和42.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人工肝支持系统是目前较为成熟的肝脏替代疗法,PE治疗能使慢性重症肝炎相应生化指标好转,对早、中期疗效较好.是治疗重型肝炎安全、有效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大样本回顾分析血浆置换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1999年至2005年用血浆置换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424例,回顾性分析了患者临床特点、血浆置换疗效及与影响因素预后的关系。结果患者治愈或好转259例,存活率61·1%:1.年龄越大、疗效越差,≥60岁患者有效率为37·3%;2.急性重型肝炎有效率为25%,亚急性、慢重肝重型肝炎中,脑病型、混合有效率低于腹水型、无脑病及腹水型,差异有显著性(P<0.05);3.早期、中期、晚期存活率分别为96·9%、65·6%、19·9%(P<0.05);4.慢重肝发病基础为肝硬化的有效率为34·8%;5.合并腹水、电解质紊乱、感染、肝肾综合症(HRS)、脑水肿者存活率分别为63·3%、60·2%、33·7%、9·9%、15·5%,并发症多少与血浆置换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6.血清总胆红素(TBil)升高、甲胎蛋白(AFP)高低、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下降,血清总胆固醇(Tc)及白蛋白(Alb)降低与血浆置换的疗效有关(P<0.05);7.血浆置换停止治疗3天后,总胆红素下降至治疗前>50%者存活率为78·9%,<50%者存活率为26·7%(P<0.001)。结论年龄、临床分型、分期、慢重肝发病基础、并发症及血生化(Tbil、AFP、PTA、Tc、Alb)等是影响血浆置换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重要因素,把握治疗时机、防治并发症,动态监测重型肝炎患者TBil是提高血浆置换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效果的主要因素。方法随机抽取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40例患者为治疗组,36例为对照组,两组内科综合治疗相同,治疗组加PE治疗。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化指标等的变化及出院后6个月随访,判断PE的疗效及影响疗效主要因素。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第2、4周ALT、TBIL指标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均<0.01);治疗组急、慢性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随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治疗组早、中期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在晚期,PE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现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等并发症时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E治疗重型肝炎疗效肯定,肝病严重程度、病期及并发症为影响疗效主要因素,掌握治疗时机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19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124例和对照组7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综合内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综合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PE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临床疗效、肝功能及肾功能,并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3.87%(104/124)和51.39%(37/72),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总胆固醇(TC)、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性(PT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碱酯酶(CHE)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T、TBIL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TC、ALB、PTA、CHE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ALT、TBIL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ALB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TC、PTA、CHE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T、T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LB、TC、PTA、CH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Cr、BUN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SCr、BU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Cr、BU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年龄、肝炎临床分期、肝硬化及PTA是PE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PE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肾功能;患者年龄、肝硬化、肝炎临床分期和PTA是影响PE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疗效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80例重型肝炎患者经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后的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2年~2010年经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共80例,分析其预后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患者治愈或好转68例,存活率85.0%。年龄越大,疗效越差;急性重型肝炎治疗有效率与亚急性以及慢性重型肝炎相比较低;早期、中期、晚期存活率分别为95.0%、71.4%、16.7%(P<0.01);血清总胆红素升高、甲胎蛋白的变化、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血清总胆固醇及白蛋白的下降与疗效明显相关。结论:年龄、临床分型、分期和血实验室检查指标等是影响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疗效的重要因素,把握治疗时机、防治并发症、动态监测血实验室检查指标,是提高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配合中西药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19例重型肝炎在中西医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血浆置换治疗74次.结果:19例重型肝炎患者经上述方法治疗后存活18例,存活率94.7%.存活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总胆红素(TBil)、转氨酶(ALT、AST)、凝血酶原时间(PT)、总胆固醇改善显著(P<0.01或P<0.05),而血浆蛋白、肾功能、电解质及血细胞无显著变化(P>0.05);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4%,其中变态反应、低血压最为常见.结论:血浆置换为治疗重型肝炎的有效手段之一,结合中西医疗法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经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与未经人工肝血浆置换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为治疗组,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新鲜冰冻血浆进行血浆置换治疗;选取同期135例仅用内科综合治疗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为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的分析;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血氨、凝血酶原时间的变化情况,并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终末期肝病计分标准(MELD)评分.结果 与血浆置换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白蛋白无明显变化,总胆红素、血清谷丙转氨酶降低(P<0.05), 凝血酶原时间(PT)缩短 (P<0.05),MELD评分R值降低(P<0.05).出院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除血氨(P0.05)外,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在住院期间,10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总病死率为39.00%,135例对照组的总病死率为55.56%;治疗组有效53例(53.00%),对照组有效51例(37.78%),两组总体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置换是一种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疗法,对慢性重型肝炎有明确的辅助支持与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34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治疗作为治疗组,同期35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内科综合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其肝功能、PTA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82.4%,疗效优于对照组28.6%(P<0.01),且治疗组肝功能、PTA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不良反应轻.结论: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天津塘沽传染病医院76名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PE,对照组予内科综合治疗,疗程为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化指标变化和乙肝病毒-DNA(HBV-DNA)滴度的改变,以及1个月的死亡率。结果PE联合基础治疗,其中毒症状及生化指标均明显改善,降低HBV-DNA载量,提高存活率,降低病死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PE联合内科基础治疗既可以改善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状态,减轻异常的免疫反应,维持内环境稳定,又可以快速降低患者的血清病毒载量,是一种值得更深入研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重症肝炎血浆置换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E)疗法对重症肝炎预后及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尿素氮(BUN)、电解质(K 、Na 、Cl-)等影响。方法PE组在综合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PE疗法。常规消毒后行股静脉穿刺置管,留置双腔导管固定,建立血液通路。PE每次交换同型血浆2500~3000ml。每例治疗1~4(2.6±1.4)次。结果PE组82例,存活57例,存活率69.51%;对照组82例,存活33例,存活率40.24%;PE组存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E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SB)、血氨(NH3)明显下降,血清白蛋白(ALB)、PT、PTA明显上升(P<0.01)。PE组与对照组治疗后15、30d比较,SB、丙氨酸转氨酶(ALT)明显下降,ALB、PTA明显上升(P<0.01)。而血清电解质(K 、Na 、Cl-)、BUN等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PE疗法可提高重症肝炎患者的存活率,降低SB,提高ALB及PTA,从而为重肝患者肝细胞再生和肝移植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血浆置换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对46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浆置换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1个月患者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改善(P<0.05),乙肝病毒定量明显下降(P<0.05),早、中、晚期患者有效率分别为73.3%、73.7%和33.3%,总有效率为63,0%.早中期有效率高于晚期患者(P<0.05).结论 血浆置换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可以有效改善肝功能、降低HBV DNA水平,且早中期患者的疗效较晚期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工肝辅助装置持续缓慢血液透析滤过(CHDF)联合血浆置换(PE)治疗中、晚期慢性重型肝炎肝性脑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治疗组53例,中期25例,晚期28例;对照组48例,中期21例,晚期27例。两组病例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在相同内科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日产KM—8800血浆交换仪并联用JUN—500血液透析滤过仪进行人工肝治疗,观察治疗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53例患者中30例治愈或好转.另有7例经治疗后维持到接受肝移植手术,总有效率为69.8%.肝性脑病经治疗后清醒率为86。2%;对照组48例中11例治愈或好转,另有1例接受肝移植手术,有效率25.o%。结果显示CHDF PE治疗有效改善了中、晚期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在85例次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13例次(15.3%).经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均能缓解。结论: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CHDF PE治疗对中、晚期慢性重型肝炎安全有效,能有效提高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5.
王林  胡容  张鸿  张人风  陈莉  王亚娟  王丽 《四川医学》2010,31(8):1108-1110
目的评估目前临床开展的不同类型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的总体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住院的重型肝炎患者507例,其中内科综合治疗124例,人工肝治疗组383例,结果不同类型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患者治疗结束时肝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治疗后72h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治疗后72h黄疸(TB)均存在不同程度反弹(P〈0.05)。不同术式人工肝对不同类型重型肝炎的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存活率远低于急性及亚急性重型肝炎(P〈0.05)。对亚急性及慢性重型肝炎早、中、晚期的远期疗效,早期存活率为88.3%,较中期及晚期高(P〈0.05),晚期疗效最差为37.5%(P〈0.05)。进行人工肝的重型肝炎患者存活率高于未进行人工肝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P〈0.05)。2次及以上人工肝治疗患者存活率高于1次人工肝治疗,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非生物型人工肝对重型肝炎生化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能提高急性重型肝炎及早期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非生物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安全性及早、中、晚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32例早、中、晚期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非生物人工肝支持治疗,观察非生物人工肝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常规、临床症状、血氨及不同时期存活率的变化.结果 132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进行非生物人工肝治疗后,肝功能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及谷丙转氨酶(ALT)下降,PTa上升(P<.01);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不良反应轻,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早、中、晚期的存活率分别为90.0%、53.3%、14.9%.结论非生物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副作用小,对慢性重型肝炎早、中期有较好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中药结肠灌洗联合血浆置换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血清TNF-α、IL-18及内毒素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机理.方法 选择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112例,分为中药结肠灌洗联合血浆置换组(治疗组)、血浆置换组(对照组),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肝功能、血清TNF-α、IL-18及内毒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18及内毒素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同对照组比较血清总胆红素、血氨、血清TNF-α、IL-18及内毒素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药结肠灌洗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可更有效降低肝功能、血清TNF-α、IL-18及内毒素的水平,提高重型肝炎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选择性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选择性血浆置换技术对86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共计173次人工肝-选择性血浆置换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实验室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以及血清电解质等指标,判断临床疗效,并与对照组52例患者比较肝炎不同时期采用血浆置换治疗的疗效。结果血浆置换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患者ALT、AST、γ-GT、AKP、TBIL、DBIL、TBA等肝功能指标以及PT、INR、APTT等凝血功能指标均明显好转;治疗组早、中期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58.54%,总有效率51.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31.82%和32.69%(P均〈0.05)。结论选择性血浆置换治疗能显著改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尤其对早、中期患者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