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超 《中国实用医药》2013,(24):105-106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发病6h内溶栓与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本次临床研究以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6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溶栓治疗组和介入治疗组,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介入治疗组患者死亡率、灌注成功率、CK-MB峰值和cTnT水平均显著优于溶栓治疗组,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发病6h内接受介入治疗,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发病6h内溶栓治疗与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发病6h内予溶栓治疗,观察组发病6h内予介入治疗。观察2组灌注成功率、病死率,以及治疗后肌钙蛋白(cTnT)水平、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结果观察组灌注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TnT水平及CK—MB峰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发病6h内介入治疗疗效显著,优于溶栓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I)发病6h内溶栓与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3月收治的AMI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溶栓治疗,研究组则予以介入治疗,分析比较2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再灌注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h肌钙蛋白(cTnT)水平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心功能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ST回落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于6h内应用介入治疗可提高再灌注率、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质量,效果更为显著,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4.
赵雅琳  姚宇  葛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2,(5):70+87-70,87
目的评价左卡尼汀辅助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I)不同时段的疗效。方法将54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左卡尼汀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AMI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左卡尼汀静滴10d,而对照组仅为常规治疗。分别于5d和10d后行心脏彩超检查和测定肌钙蛋白I(cTnI)水平。结果治疗组用药10d时心脏彩超和cTnI变化明显优于用药5d时。结论左卡尼汀辅助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必须达到一定疗程才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杨作富 《贵州医药》2009,33(8):710-710
我院自2005年2月至2009年4月对1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经静脉溶栓治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18例患者均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3.5岁;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7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5例,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3例,急性前壁前间壁心肌梗死3例。其中合并心源性休克3例,Ⅲ°房室传导阻滞2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经溶栓及介入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86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应用介入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溶栓法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梗死血管再通率97.7%显著高于对照组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心功能LVEF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所应用的介入治疗,临床疗效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发病后早期溶栓与介入治疗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发病后早期进行溶栓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 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我院诊治的8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随即将其分为溶栓组(溶栓治疗)和介入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每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 与溶栓组的梗死血管再通率相比,介入组的再通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溶栓治疗组的平均住院时间(18.5±4.0)相比,介入治疗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减少(7.5±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与溶栓组的心功能LVEF相比(40.2±6.2)%,介入组的心功能LVEF明显增高(56.3±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与溶栓治疗相比,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疗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8.
楼枫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2):3459-3459
溶栓是近年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主要手段之一.已成为减少AMI病死率,改善病人心功能及提高存活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本文总结我院近年来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34例AMI病人的治疗体会。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为我院1998年1月~2005年1月收住的34例病人,男25例,女9例,年龄45~78岁,平均64岁?梗死部位:前壁(包括广泛前壁,前间壁及前侧壁)16例,下壁8例,下壁加右室梗死5例,下壁加前间壁梗死5例,其中并发休克4例,并发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并发恶性混合性心律失常1例。诊断均符合WHO关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溶栓条件符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1996年7月修订的溶栓参考方案(以下简称修订方案)均无溶栓禁忌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溶栓后无症状低血压状态无干预处理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溶栓后无症状低血压状态患者79例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常规给予多巴胺升压治疗,观察组不给予药物治疗,加强护理。结果对照组应用多巴胺后1d、3d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升高,且较观察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用药后5d,观察组患者血压均自行恢复正常,与对照组血压无明显差异(P>0.05),且无1例发生休克等严重并发症。两组平均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发生的无症状性低血压状态不给予药物干预治疗,通过加强血压监测及护理可自行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AM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7例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其中13例均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下进行。术后存活患者均在6、12个月分别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gadery angiogrophv.CAG)。结果:27例患者中共死亡4例,存活患者中有4例在1年内再次行PCI或接受外科的冠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bvpass graft,CABG),余下患者心功能均不同程度得到改善。结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AMI)存IABP支持下PCI.可显著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近期死亡率,可以挽救部分患者的生命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73例不同组合高侧壁合并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二者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溶栓治疗与介入治疗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发病6 h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86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介入治疗,对比两组灌注成功率及复发情况、心肌酶谱水平、心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灌注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再梗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hs-cTnT及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DD、LVEF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治疗应用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具有更高的灌注成功率,可有效降低心肌酶谱水平并优化心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后临床指标对判断冠状动脉再通的意义。方法:对86例急性AMI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后,根据临床指标分析判断冠状动脉再通情况。结果:前间壁、前侧壁、前壁、广泛前壁、下壁+后壁、下壁,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临床指标判断冠状动脉再通分别可达75.00%、80.00%、72.73%、70.59%、73.33%、80.00%。结论:临床指标判断冠状动脉再通敏感度高,可作为判断冠状动脉再通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4.
谢艳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4):147-14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心律失常(RA)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4年7月~2010年1月5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治疗后发生心律失常(RA)2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7例患者中有41例临床判定为血管再灌注,再灌注率为71.93%,其中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28例(49.12%)。梗死范围多发生在心脏前壁,下壁发生相对较少。结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后要及时进行心电监护,注意心电图改变,发现心律失常进行及时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临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前评价梗死相关动脉(IRA)开通的“金标准”是冠状动脉造影,但利用无创技术预测IRA开通、指导治疗仍有重要价值。我们通过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治疗后早期T波改变情况,并与彩色Doppler超声心动图结果作对照,旨在探讨溶栓治疗早期T波倒置对预测梗死相关室壁运动的临床意义。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4例均为1998-02~2001-12我院收治的AMI患者。男60岁,女24例。年龄46~72岁。其中前间壁(包括前壁、广泛前壁)39例;下壁(包括下壁、后壁、右心室)45例。入选标准:①持续胸痛≥3…  相似文献   

16.
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2010年6月-2011年2月采用国产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8例,获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8例,均符合WHO制订的AMI诊断标准,且有溶栓适应证,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46~65岁,中位年龄54岁。梗死部位:广泛前壁2例,下壁3例,前间壁2例,前侧壁1例。溶栓时机均在发病6h内。1.2方法患者进入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CCU),心电监护,  相似文献   

17.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 AMI)的目的是使梗死心肌相关联的阻塞的冠状动脉再灌注 ,以挽救缺血心肌 ,缩小梗死面积 ,提高心脏功能。 1999年~ 2 0 0 2年运用尿激酶( UK)静脉溶栓治疗 AMI9例 ,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9例 AMI患者 ,均为男性 ,年龄 37岁~ 76岁。梗死部位 :广泛前壁下壁 4例 ,下壁合并右室 2例 ,前壁 2例 ,前壁、高侧壁 1例。其中高脂血症 3例 ,既往脑梗死 3例 ,原发性高血压 2例 ,并发心律失常 , °AVB1例 ,吸烟史 10 0% ,家族史有死于心肌梗死的 2例。均有溶栓适应证。1.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静脉溶栓治疗 6h以内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 ,使心肌血管再灌注率高至 80 %左右[1 ] 。我院共收治了 3 8例早期AMI用尿激酶治疗的患者。溶栓期间护士积极配合、密切观察 ,3 6例患者顺利渡过危险期 ,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3 8例AMI患者均于发病 6h内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 ,男 2 8例 ,女 10例 ,年龄 40~ 70岁。心电图显示梗死部位 :前壁 2 0例 ,广泛前壁 4例 ,下壁 5例 ,后壁 9例。溶栓治疗前检查血常规 ,血小板 ,凝血系列均在正常范围。1 2 治疗方法 尿激酶 150万U用生理盐水溶解后加入0 9%氯化钠注射液 10 0ml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150例医院收治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冠脉支架置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同时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梗死动脉全部复通,治疗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中仅有53例梗死动脉复通,治疗有效率为70.67%,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发现观察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以及预后均明显优于静脉溶栓治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廖爱梅 《医药导报》2001,20(10):638-639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进行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果。方法:17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起病6h之内,在心电监护下,使用尿激酶150万U静脉滴注溶栓。结果:17例中,14例血管再通,溶栓成功,成功率82.3%;3例未成功;无1例死亡。结论:静脉滴注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方便、安全、有效,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