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英成光  缪江波  刘萍 《安徽医药》2009,13(12):1526-1527
目的探讨了局麻和全身麻醉对手术病人血清皮质醇、IL-1β和IL-10水平影响的临床分析。方法根据不同的麻醉方法对子宫癌病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A组)和静吸复合全麻组(B组),每组30例。在麻醉诱导前、手术切皮和手术开始后1 h抽取静脉血3 ml,分别测定血清皮质醇、IL-1β和IL-10浓度。结果A组血清Cortisol、IL-1β和IL-10含量在切皮和术中1 h与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别(P〈0.05)。B组血清Cortisol、IL-1β和IL-10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切皮和术中1小时,B组Cortisol、IL-1β和IL-10含量比A组含量降低(P〈0.05)。结论静吸复合麻醉能明显降低皮质醇、IL-1β和IL-10浓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IL-17的含量,进一步了解其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UC组45例及正常对照组20例的血清,应用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IL-10和IL-17。结果 UC组血清中IL-10含量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和平均秩次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C组血清中IL-17含量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和平均秩次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0在UC中可能是保护因子,而IL-17可能参与UC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IL-17的含量,进一步了解其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UC组45例及正常对照组20例的血清,应用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IL-10和IL-17.结果 UC组血清中IL-10含量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和平均秩次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C组血清中IL-17含量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和平均秩次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0在UC中可能是保护因子,而IL-17可能参与UC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L-10、IL-18在川崎病(KD)患儿血清中水平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损害的意义。方法选取80例KD患者,使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的IL-10、IL-18浓度;选取60例正常同年龄入选对照组,检测血清中的IL-10、IL-18浓度,与KD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KD患儿血清IL-10、IL-18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AL患儿IL-10、IL-18水平较无冠状动脉病变患儿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0、IL-18在KD患儿明显增高,而在CAL患儿增高更为明显,IL-10、IL-18可作为预测川崎病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是否易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5.
肺癌患者血清IL-6、IL-8及TNF-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伟  赵晓霞  郭绪晓 《河北医药》2012,34(4):487-488
目的 研究肺癌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肺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ELISA法检测45例肺癌患者血清IL-6、IL-8及TNF-α的水平,并与30例健康人做比较.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中IL-6、IL-8及TNF-α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肺癌患者血清中IL-6、IL-8及TNF-α的表达水平随着临床分期的进展而升高.结论 IL-6、IL-8及TNF-α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发展,检测其血清含量对了解肺癌患者体内免疫状态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孙欲光 《首都医药》2013,(20):33-3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IL-1)与肺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笔者检测了30例肺癌患者及30例正常人血清IL-1水平,分析IL-1与肺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结果笔者的测定结果显示肺癌发生可能与IL-1水平低下有关,认为IL-1水平的测定可作为判断手术疗效的指标之一。结论本研究结果说明IL-1水平测定是判断手术疗效的一个良好指标,为病情发生和发展提供了线索。但部分肺癌患者手术后血清中的IL-1水平显著升高的机理,目前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以阐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58例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FN-γ和IL-4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大肠癌组治疗前IFN-γ水平降低(98.9±11.3pg/ml),而IL-4水平增高(128.3±14.8pg/ml),与对照组血清IFN-γ水平(157.5±17.0pg/ml)和IL-4水平(84.8±10.9pg/ml)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临床TNM分期有明显相关性(P<0.05)。行根治性手术组术后IFN-γ水平显著性增高(P<0.05),IL-4显著性降低(P<0.05);而姑息性手术组IFN-γ水平则无显著性增高(P>0.05),IL-4水平则无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血清IFN-γ和IL-4水平的变化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和病程有关,检测大肠癌患者血清IFN-γ和IL-4水平的变化,有助于估计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对老年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IL-6、IL-8)的影响。方法 60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组)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开腹组),术前1 d和术后2 h、1、3、5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6、IL-8浓度。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肠动力恢复等情况。结果术前1 d两组血清IL-6和IL-8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023,P=0.4910.05;t=0.104,P=0.4590.05)。术后2 h、术后1、3、5 d开腹组血清IL-6、IL-8水平显著高于腹腔镜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9.734、8.932、8.827、9.395,P0.01;t=7.317、10.358、2.881、15.05,P0.01)。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开腹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644、7.305、7.809,P0.01)。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机体干扰小,术后恢复快,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IL-4、IL-10和IFN-γ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收集于2008年6月至2009年1月期间在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就诊的哮喘患儿纳入哮喘组,哮喘诊断全部符合2003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修订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共计47例。同时选取性别和年龄与哮喘组匹配的51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收集外周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测定二组血清IL-4、IL-10、IFN-γ浓度,比较二组之间血清IL-4、IL-10、IFN-γ浓度的差异。结果①哮喘组血清IL-4浓度(346.74±82.92)p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99.87±59.25)pg/ml(P〈0.01);②哮喘组血清IL-10浓度(86.38±58.58)pg/ml与正常对照组(98.77±37.05)pg/m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哮喘组血清IFN-γ浓度(94.51±22.92pg/ml)低于正常对照组(110.75±47.11)pg/ml(P〈0.05)。结论①Th2类细胞因子IL-4在哮喘患儿血清中浓度升高,而Th1类细胞因子IFN-γ浓度下降,哮喘患儿存在Th1/Th2细胞免疫失衡;②血清IL-4、IFN-γ浓度检测可以作为儿童哮喘的辅助诊断手段,同时本研究为使用抗IL-4制剂、补充IFN-γ等免疫学方法治疗哮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干扰素-γ(IFN-γ)及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2例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者31例、缓解期者31例)血清IL-17、IFN-γ、IgE水平进行检测,并与30例健康受试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哮喘患者组血清IL-17、Ig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FN-γ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L-17、IgE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期组,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FN-γ水平均显著低于缓解期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检测哮喘患者血清IL-17、IFN-γ、IgE水平对患者疾病预测及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患儿血清中IL-6 IL-10 IL-13及IL-17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抗体夹心法测定46例手足口病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40例健康体检儿童血清IL-6、IL-10、IL-13、IL-17的含量,对手足口病患儿急性期、恢复期进行比较,同时对其中重症患儿、普通患儿进行比较,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性期重症组与普通组IL-6、IL-10、IL-13及IL-17水平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症组与普通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复期重症组与普通组IL-6、IL-17较急性期下降,普通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症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IL-10、IL-13重症组和普通组均较急性期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两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炎症因子IL-6、IL-17在急性期水平显著升高,而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IL-13水平升高持续到恢复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川崎病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38例川崎病患儿(观察组)和38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血清IL-6、IL-10和IL-1水平,观察两组差异及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IL-6、IL-10和IL-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10.3877、15.1010、15.1243,均P<0.05),观察组急性期IL-6、IL-10、IL-1等水平明显高于亚急性期患儿(t=9.7594、11.6486、11.6622,均P<0.05)及对照组(t=11.7032、11.7718、11.8267,均P<0.05).对照组48 h内细胞凋亡率为(2.8±0.8)%,明显低于川崎病患儿的(38.3±7.9)%(t=38.59,P<0.01).血小板升高[(464.0±110.2)×109/L]的川崎病患儿IL-1水平(663±94) ng/L,明显高于无血小板升高[(307.0±104.9)×109/L]的患儿(492±92) ng/L(t =13.1044,P<0.05).结论 检测川崎病患儿血清IL-6、IL-10和IL-1水平,有助于临床判断的病情、并发症情况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丁国民 《淮海医药》2004,22(4):269-270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和白细胞介素 - 8(IL- 8)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32例肺癌患者血清中 TNF和 IL - 8含量 ,并与 35例正常人作比较。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中TNF,IL- 8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 (P<0 .0 1 )。结论 测定肺癌患者血清中 TNF和 IL- 8对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血浆IL-6、IL-10水平的变化,并研究其相关性,以探讨其在HFR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1例HFRS患者外周血及10例正常人外周血的T淋巴细胞CD3及亚群CD4、CD8细胞的数量及CD4/CD8比值;同时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IL-6、IL-10水平。结果HFRS患者病程中存在CD3、CD4、CD8细胞数量的不同程度升高,CD3、CD8细胞于发热期明显升高(P<0.05或P<0.01),均于低血压期达峰值(P<0.01);CD4细胞升高幅度较小,于少尿期达峰值(P<0.01);CD4/CD8比值下降或倒置,于低血压期比值降至最低(P<0.01);血清IL-6、IL-10水平在病程中均明显升高(P<0.01),于少尿期达峰值。在HFRS不同病型中,随临床病型的加重,CD3、CD8细胞明显升高,在危重型升高达峰值(P<0.01),而CD4细胞升高幅度相对较小,在重型升高达峰值(P<0.01);CD4/CD8比值明显降低;血清IL-6、IL-10水平明显升高;CD4/CD8比值的下降与血清IL-6、IL-10水平的升高相一致,呈明显的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r=-0.9278和r=-0.8787。结论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与细胞因子分泌失常介导的体液免疫功能亢进在HFRS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测大叶性肺炎患儿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的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30例大叶性肺炎急性期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液进行采集、离心、冻存,观察两组TNF-α、IL-6、IL-10浓度水平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血清中TNF-α、IL-6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IL-10浓度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TNF-α和IL-6的浓度明显降低, IL-10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与治疗前进行对比,治疗前血清中的TNF-α、IL-6浓度明显高于治疗后,治疗前血清中IL-10的浓度低于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TNF-α、IL-6和IL-10的浓度水平变化是大叶性肺炎的诊断标准之一,对儿童大叶性肺炎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范团起  李卫红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1):1533-1534
目的 研究血清中白介素-12(IL-12)及白介素-10(IL-10)水平与寻常性银屑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10例进展期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的血清标本,并与10例正常人血清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银屑病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IL-12水平显著增高(f=20.752566,P〈0.01),IL-10水平显著降低(f=4.25,P〈0.05)。结论 IL-12及IL-10在寻常性银屑病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岩  王桂成  潘燕华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0):1478-1479
目的 探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治疗前后血清IL-6、IL-10、IL-13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测定70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10、IL-13的含量,并与30例正常健康者作比较.结果 激素敏感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在治疗后血清IL-6、IL-10、IL-13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 血清IL-6、IL-10、IL-13水平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提示病情变化,监测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曾宏  刘集鸿  周华坚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1):1602-160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可溶性Fas在慢性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观察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对上述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α-干扰素治疗前后IL-18和IL-10及sFas的水平。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IL-18和IL-10及sFas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抗病毒有效者,血清IL-18和IL-10及sFas的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而无效者前后改变不明显。结论:上述细胞因子共同参与慢性丙型肝炎的发病,与肝脏炎症活动性和肝损害密切相关.对观测抗病毒疗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血清中白介素-10(IL-10)及白介素-12(IL-12)水平与异位性皮炎的关系。方法收集10例异位性皮炎患者的血清标本,并与10例正常人血清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异位性皮炎组的血清IL-10水平显著增高(t=4.825>2.878,P<0.01),IL-12水平则显著降低(t=6.135>2.878,P<0.01)。结论IL-10及IL-12在异位性皮炎的发病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