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期手法矫正系列石膏固定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评价早期应用手法矫正系列石膏固定(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效果。方法 从1997年5月-2001年12月保守治疗出生后3个月内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22例共30个足。患儿的平均年龄为生后第23d,方法 采用Ponseti的手法矫正和连续长腿石膏固定,每周更换石膏一次。在石膏固定结束后,患儿穿戴矫形支具至少1年。结果 本组平均治疗时间10.5周,平均随访2年4个月。27个足(90%)的畸形获得满意矫正,3个足因支具穿戴欠配合,随访时仍有残余畸形,需广泛软组织松解术矫正。结论 Ponseti的“旋后外展”手法矫正方法和连续长腿石膏固定,可使不同畸形程度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在早期获得充分的矫正,石膏固定结束后应佩戴矫形支具至少1年,以防畸形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6月至2007年6月本院收治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225例(331足),平均年龄159d,(2~630d),其中男146例,女79例。均采取Ponseti方法手法矫正、石膏同定,每7d更换石膏1次,经3~10次(平均6.7次)石膏矫形后患儿内收内翻畸形得到矫正,开始佩戴外展支架每天24h,持续3个月后,改每天12h至患儿3~4岁。结果平均治疗时间8.5周,185例(81.9%)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5年,疗效满意率为94.8%。结论早期应用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可获得满意疗效,疗效与足部畸形程度及患儿治疗依从性有关,与治疗时间早晚无明显相关,外展支架的运用有利于减少马蹄内翻足的复发。  相似文献   

3.
早期肌力平衡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李维汉,张彬,张跃云,刘修云,周志鹏本组27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男18例,女9例。年龄3~6个月8例,1岁6例,2岁9例,3.5岁4例。左侧6例,右侧7例,双侧14例,共41足。全部患儿采用跖筋膜切断、跟腱切断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熏洗按摩手法矫形“L”形支具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10年2月至2014年3月我们收治首诊年龄小于100 d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92例(134足),均先由患儿家长运用熏洗按摩进行手法矫形,待僵硬的马蹄畸形变得松弛后再予“L”形支具固定,在支具固定期每天定时松脱支具进行熏洗按摩。定期随访和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本组32例50足完成了治疗(7例11足作了跟腱延长术)并获得1年以上随访(平均1年9个月)。疗效按Dimeglio评分系统进行,42足达Ⅰ级,8足达Ⅱ级标准。14例单侧患儿瘦小的患侧小腿明显丰满起来,1例大于健侧0.5cm,7例两侧已无差异。仍比健侧小1.0cm、0.6cm和0.4cm者各2例。结论熏洗按摩手法矫形“L”形支具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与当前流行的Ponseti技术比较,无需石膏固定,畸形矫正效果好,小腿丰满,足的柔韧性好,行走无疼痛,医疗费用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介绍足中跗骨联合截骨(外侧骰骨闭合性楔形截骨和内侧楔状骨开放性楔形截骨)治疗儿童复发性马蹄内翻足之蚕豆足畸形的手术方法,并初步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4年至今,采用该方法治疗儿童复发性马蹄内翻足之蚕豆足畸形共24例28足,具体操作方法:足中跗骨联合截骨分别在足内、外侧作两个手术切口,Ⅰ期进行骰骨的闭合性楔形截骨(基底位于背外侧)与内侧楔状骨冠状面开放性楔形截骨(截骨点位于其中点).在骰骨截除楔形骨块后,将该楔形骨块嵌入内侧楔状骨截骨间隙内,产生前足外展、中足内旋和骰骨截骨间隙闭合的作用,并使用自制门形钉固定两处截骨.并对随访两年以上的14例16足从临床外观和放射学的角度测量评价该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 随访超过2年者总计为14例16足,其临床外观和放射学改变均有明显改善,跟骨-第四跖骨角从术前平均-32°改善到术后平均-16°,距骨-第一跖骨角从术前平均-18°改善到术后平均-4°,但有1足发生内侧楔状骨移植骨块移位,导致矫形丢失.结论 足中跗骨联合截骨是治疗儿童复发性马蹄内翻足(或称之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治疗后的遗留畸形)之"蚕豆足"畸形的有效方法,其操作简单、安全,疗效肯定,且不需要更多的软组织松解,适用于4岁以上或内侧楔状骨已经良好骨化的患儿.  相似文献   

6.
早期肌力平衡手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报告并评价早期肌力平衡手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远期疗效。1957~1994年采用早期矫正畸形建立肌力平衡手术治疗3个月~12岁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1088例1521足。采用自行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对术后6~36年(平均11年6个月)、随访时年龄13~40岁的128例188足(其中年龄在18岁以上52例74足)的远期疗效进行评价。总优良率89.4%,骨骼完全成熟患儿的优良率89.2%。手术疗效与足踝部主要肌肉功能、术前足畸形程度和手术时年龄均有明显关系(P<0.05)。手术操作不当也可影响手术疗效。早期矫正畸形并建立动态肌力平衡手术是治疗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有效方法,能取得外观及功能满意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Ponseti技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初步疗效。方法本院自2007年9月至2011年9月,采用Ponseti技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62例(98足),其中男49例(81足),女13例(17足);年龄15d至16个月。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54个月,按Pirani标准评价疗效和随访(0~0.5为正常,≥1.0为畸形复发)。56例(90足)外观畸形纠正,皮下触及跟腱连续有力,踝关节可背屈达10°~20°,跟骨无内翻,高弓消失,无“摇椅足”发生,优良率92%(90/98);6例年龄9个月以上患儿(8足)因不按要求佩戴支具畸形部分复发,复发率8%(8/98)。结论Ponseti技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方法简单,疗效确切,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 Ponseti 方法和足后内侧软组织松解手术治疗儿童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的中期效果。方法对本院2005年4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 Ponseti 方法组和足后内侧软组织松解手术组。按 Pirani 系统进行评分。术后使用 Laaveg 和 Ponseti 功能评分系统(FRS)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共43例(55足)纳入研究,23例(28足)采用 Ponseti 方法治疗,随访时间50~82个月,平均67个月。20例(27足)采用后内侧软组织松解术治疗,随访时间56~90个月,平均75个月。治疗开始时两组 Pirani 评分之间无显著差异(P >0.05)。两组治疗前后 Pirani 评分显著减小(P <0.05)。Ponseti 方法组有更高的 FRS 评分(P <0.01)。Ponseti 方法组的最大被动背伸活动度评分更高(P <0.01)。两组影像学结果相似。但 Ponseti 方法组的复发率较软组织松解手术组的复发率低。结论与后内侧软组织松解术相比,Ponseti 方法治疗儿童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的中期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多发性关节挛缩症的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2年11月至2007年6月本院共收治多发性关节挛缩症的马蹄内翻足21例41足。其中男15例,女6例。平均年龄8.3个月(3d至5岁6个月)。对初次治疗和经治疗复发的病例均采用Ponseti方法治疗。结果20例获随访,1例失访。平均随访时间28个月(2个月至4年7个月)。其中32足复发,16足第2次复发,10足第3次复发,1例2足第3次复发后行手术治疗。随访时Pirani评分:0.1分32足;1.5.3分8足。结论Ponseti方法可作为先天性多发性关节挛缩症的马蹄内翻足的一种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距下完全松解术治疗重度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体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推荐治疗重度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新的手术方法,以提高疗效。方法:距下完全松解术治疗重度先天性马蹄内翻足14例24足。14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22个月,最小年龄6个月,最大4岁。10例为双侧足畸形,4例为单足,其中3例为左侧,1例为右侧。术后平均随访3年9个月,最短为13个月,最长为5年。结果:畸形完全纠正为19足占79.1%,畸形复发4足占16.6%,1足并发足外翻畸形占4.1%,1足局部皮肤坏死占4.1%。结论:距下完全松解术,跟骨与距骨之间得到充分旋转复位,而使畸形得到较好的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