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3.
彭静武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3,15(3):41-41
厥证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单用针刺补泻之法,调理阴阳之气,治疗多例厥证获效,兹介绍于下,供同道参考。 阳亢厥逆 李某某,女,36岁,工人。1989年8月14日初诊。患者于当日和人争吵后突然昏倒在地,被人抬入我院。就诊时,患者不省人事,面赤唇紫,口噤握拳,双目微闭,呼吸气粗,脉沉弦,血压180/120mmHg。患者原有高血 相似文献
4.
5.
陆淑玲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3,15(2):57-58
凡小儿脏腑功能及阴阳气血逆乱而产生的手足厥冷,或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手足厥冷等均可称之为厥证。厥证并非一种疾病,而是多种疾病都可能出现的一类证候。小儿因其“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神气怯弱,抗病力差,故厥证的发生率较成人高。但是,如果临证时对引起厥证的病因认识不清,总以阳虚寒盛统之,投以温阳救逆之品,则后果不堪设想。导致厥证的原因甚多,如阳气衰 相似文献
6.
7.
8.
气厥证因暴怒伤肝。导致肝气不舒,气机逆乱,上逆之气阻塞清窍.从而使经气厥逆,阴阳失调所致。笔者近年来,采用点刺十宣穴放血治疗气厥症82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男,46岁,藏族,1994年10月31日下午入院,住院号3744。代述:饮大量白酒(58°~60°)4天,昏迷20小时。患者于入院前4天饮白酒约1500ml左右,期间滴水未沾,米粒未进;入院前一日下午起酩酊大醉,表情淡漠,呈昏睡状态,晚8时昏睡不醒,呼吸气粗,呼之不应,凌晨5时发现已全身肌肉瘫软无力,呼吸深长,喉中痰声漉漉,昏迷,口吐白沫,急送我院诊治。入院查T35.6℃,呈深昏迷状态,皮肤粘膜冰冷略发青,喉中痰声漉漉,呼吸深快,(27~30)次/分,睫毛反射及对光反射消失,双瞳孔小如米粟,口唇紫绀,牙关紧闭,颈欠柔软但无强直;双肺呼吸音粗,布满大量密集湿罗音及痰鸣音,… 相似文献
10.
张云洲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9,12(1):19-20
小儿肢厥,是指小儿四末清冷,甚或冷至肘膝,故称“厥逆”、“四逆“。临床上小儿肢厥并不少见。虽然肢厥只是许多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症候,但是,如果临证时对引起肢厥的病因认识不清,总以阳虚寒盛统之,投予温阳救逆之品,则后果不堪设想。在此,仅将临床常见的引起肢厥的病证加以浅述,以求同道明辨。东汉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指出:“厥者,手足逆冷是也”,又曰:“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说明了“厥”以手足发冷为特点,其病机是由于阴阳二气不相顺接,阳气不能达于四肢,不能温运四末造成。导致阳气不达于四末的原因很多,仲景总结出十余种。如阴寒极盛,阻遏阳气之“脏厥”,阳气衰微的“寒厥”,痰湿内阻之“痰厥”,热邪郁遏之“热厥”,血虚寒 相似文献
11.
12.
厥证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轻者多在短时间内逐渐苏醒,严重者则会一厥不醒而导致死亡。故《类经·厥逆》指出:“厥者,逆也,气逆则乱,故忽为眩仆脱绝,是名为厥……轻则渐苏,重则即死,最为急候。”笔者在临床中经常遇到此类病人,下面就此谈一下最常见的气血两厥的辨证施护,有不当之处,敬请同道给予以斧正。 相似文献
13.
14.
厥心痛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近年来,随着本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尤其是中医学对本病的研究有了长足进展。目前对厥心痛病机的认识已基本趋于一致。认为厥心痛的发生是脏腑功能虚损,阴阳气血失调,加之七情六淫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气滞血瘀,胸阳不振,痰浊内生,使心脉痹阻而发病。现将厥心痛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崔景春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1,(1)
王某,女,44岁,1986年10月4日诊。患者素体虚弱,一月前于夜间12时突然昏仆,约10min后苏醒,醒后如常。此后每天夜间12时左右复发。发时不省人事,四肢厥冷,全身僵硬,呼吸微弱,犹如死状。曾往某精神医院求治,效果不显。脑电图、脑血流图、心电图及其它检查均未发现异常。面色无华,精神萎靡,全身乏力,头晕头痛,失眠多梦,不思饮食,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拟诊为厥证。先针刺百会、神庭,用捻转手法,平补平泻;然后接通G6805型针灸治疗仪,选用疏密波,电流频率120~200次/min,以病人舒适为宜,通 相似文献
16.
18.
厥症为古代四大症之一,其病证表现为寒厥和热厥两大类。其病机为气机升降出入的严重障碍或虚极欲脱或邪实闭极,为疾病发展至极之变,常表现为闭证、脱证或内闭外脱之证。其病理变化复杂,涉及多个脏器,以心、肾为重心而夹痰夹瘀夹秽浊。中医以手足逆冷或神昏占语或痉厥并见为主症。 相似文献
19.
《内经》厥证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明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2(5):332-334
系统归纳整理《内经》有关厥证的论述,将其分为病因病机与临床症状两类,并与现代临床病证加以比较,以揭示《内经》所论厥证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经典文献的分析及对当前厥证证型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的综述,提出厥证中医证型的研究思路与设想如下:(1)规范厥、脱概念;(2)寻找能指导厥证辨证分型的特异指标,将之定量化、标准化;(3)摒弃一些不太常见的厥证证型使之更具实用性;(4)在统一证型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的协作攻关,适时吸纳现代科学成果,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