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对肝癌的化学预防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Carboxyethylgermanium简称Ge-132)对体外肝癌细胞无明显直接杀伤作用,但能降低肝癌细胞在软琼脂上的集落形成率。在AFB1致大鼠肝癌体内短期实验模型中发现,Ge-132具有抵抗黄曲素(AlfatoxinB1简称AFB1)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简称SOD)活力的作用,Ge-132的摄入时间,剂量可影响SOD活力大小。提示G  相似文献   

2.
应用黄曲霉毒素B_1(AFB_1)致大鼠肝癌作用的短期实验模型,研究绿茶煎剂提取物、水溶性提取物和醇溶性提取物对AFB_1致肝癌作用的影响。结果发现,三种绿茶提取物对  相似文献   

3.
研究广西肝癌(HCC)高发区居民饮用塘水致大鼠HCC作用。实验采用黄曲霉毒素B1(AFB1)致大鼠肝癌模型,Wistar大鼠160只,随机分为4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注射AFB1;C组饲0.2%塘水浓缩物;D组注射AFB1和饲0.2%塘水浓缩物,检测γ-谷氨酰转肽酶阳性肝细胞增灶(GGT阳性灶)和HCC发生情况。GGT阳性灶用电脑图像分析系统统计平面及立体指标。结果:D组GGT阳性灶发生最多,HCC发生率最高(42.1%);C组GGT阳性灶比空白组多且大(P<0.05),但远少于B组(P<0.01);B组HCC发生率为23.8%,A、C两组无HCC发生。提示:广西肝癌高发区饮用塘水中存在与HCC发生相关的致癌或促癌物质,其作用弱于AFB1,暴露于AFB1同时饮用塘水可能增加罹患HCC危险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AFB1致大鼠肝癌作用的短期模型,探讨了广西肝癌高发区饮用塘水的致肝癌作用。结果发现:分别用0.2%塘水浓缩物和塘水富集物喂养的两组大鼠,其γ-谷氨酰转肽酶、三磷酸腺苷酶和葡萄糖-6-磷酸酶等三种癌前酶变灶的数量(灶/cm^2,灶/cm^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显示了明显诱发大鼠肝癌前病变的作用,提示广西肝癌高发区居民饮用的塘水中,可能存在与肝癌相关的致癌物。但本实验未发现塘水与AFB1两因素间  相似文献   

5.
用本室建立的黄曲霉毒素B_1(AFB_1)致肝癌作用短期体内实验模型,研究了12种中药及中药制剂,发现当归、丹参、五味子、联苯双酯、白芨和土茯苓等对AFB_1诱发大鼠肝癌前病变r-谷氨酰转肽酶阳性肝细胞增生灶有显著或较显著的抑制作用,提示它们对阻断AFB_1致肝癌作用有效,在肝癌的化学预防上有试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陆东东 《右江医学》1998,26(4):215-216
为研究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黄曲霉毒素水平与肝癌发生的关系,对604名HBsAg阳性的肝癌高危人群进行5年的队列研究。结果肝癌组血清AFB1-白蛋白加合物阳性检出率为73.5%,平均水平为1.65pmol/mg白蛋白;对照组阳性检出率为50.0%,平均水平为1.45pmol/mg白蛋白,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加合物阳性者肝癌相对危险度估计值(OR)为2.8。显示HBsAg阳性患者中黄曲霉毒素与肝癌的发生呈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在抑制肝癌发生的动物长期实验基础上,建立抑制致肝癌作用的大鼠短期实验模型,筛选研究对黄曲霉毒素(AFB1)和(或)二乙基亚硝胺(DEN)致肝癌有抑制作用的天然物和中药。发现有化学预防作用的抑制物及其抑制率为:绿茶叶(69.07%)及其水醇提取物(59.57%-69.15%),茶多酚(65.73%),咖啡(86.84%).香菇(42.24%),猴头菇(31.06%),菊花(42.12%),银花(41.11%),当归(93.65%)。丹参(84.21%),五味子(95.52%)及其制剂联苯双酯(48.84%),甘草(55.36%)及其制剂甘草甜素(46.74%),柴胡(52.86%),白芨(45.61%),土茯苓(40.82%),番桃叶(40.03%),橘皮提取物(37.12%).绞股蓝总苷(31.87%)和左旋咪唑(54.35%)等。经肝癌高发区高危人群预防试验,绿茶、丹参和左旋咪唑等均可降低肝癌发生率,其保护率分别为67.18%,49.60%和73.34%。  相似文献   

8.
应用二乙基亚硝胺(DEN)致大鼠肝癌作用短期体内实验模型,对甘草甜素的抑癌作用进行了量效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最低有效剂量为216.2mg/kg,最佳效应剂量为432.4mg/kg,而剂量为864.8mg/kg时,虽有预防作用,效果较432.4mg/kg弱(P<0.1);108.1mg/kg,216.2mg/kg和432.4mg/kg显示了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9.
树接种以人乙肝病毒(HBV)后,过半数动物获感染。HBV感染量可低于1CID/ml。HBV阳性树血清能连续传代感染,并可用乙肝疫苗预防。用此动物模型进行HBV及(或)黄曲霉毒素B1(AFB1)诱癌研究。结果,肝癌及癌前病变诱发率在感染HBV并摄入AFB1的树显著高于单暴露MFB1或HBV者;感染者肝组织及(或)肝癌中检出HBVDNA并可整合于宿主肝基因中。提示HBV和AFB1有协同致癌作用并支持HBV与肝癌的病因学联系。  相似文献   

10.
人类环境中,存在许多致癌、致突变物,同时也存在许多能抑制致癌、致突变作用的物质[1、2]。寻找能抑癌、抑致突变作用的物质,用以预防人类癌症,已为许多学者所重视[2、3]。黄曲霉毒素(AFT)是人类食物中最常见的致癌物之一。为寻找能抑制AFT致癌的物质,本文应用我室建立的“黄曲霉毒素B_1(AFB_1)致肝癌作用体内短期实验模型”,研究了绿茶、红茶、猴头菌、香信、灵芝、绿豆等六种食用植物对AFB_1致大鼠肝癌作用的影响。雄性wistar大鼠,8周龄,腹腔注以肝癌启动剂AFB_1(500μg/ml二甲基亚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大鼠BERH-2肝癌细胞与自体激活B细胞的融合细胞作为疫苗抗肿瘤作用的特异性,并观察该肝癌疫苗体内抗肿瘤作用与T细胞亚群的关系。方法:(1)应用聚乙二醇(PEG)融合大鼠BERH-2肝癌细胞与激活B细胞制备细胞融合大鼠肝癌疫苗;(2)事先经该肝癌疫苗免疫的大鼠分别接种肝癌BERH-2细胞和大鼠膀胱癌NBT-Ⅱ细胞,观察该肝癌疫苗抗肿瘤作用的特异性;(3)该肝癌疫苗免疫大鼠之前或之后,以小鼠抗大鼠CD4单抗或抗CD8单抗多次注射,以清除大鼠CD4+或CD8+T细胞,随后观察大鼠的成瘤性。结果:BERH-2细胞不能在经细胞融合大鼠肝癌疫苗免疫的大鼠体内致瘤,而NBT-Ⅱ细胞可致瘤;事先清除CD4+或CD8+T细胞的大鼠经细胞融合大鼠肝癌疫苗免疫后仍能被肝癌BERH-2细胞致瘤;而经该肝癌疫苗免疫的大鼠,清除了CD4+细胞后不能被BERH-2细胞致瘤,清除了CD8+细胞后则可被BERH-2细胞致瘤。结论:细胞融合大鼠肝癌疫苗有特异性抗肿瘤作用,这种作用与CD4+和CD8+T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12.
肝癌发生中乙肝病毒感染与黄曲霉毒素暴露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Lu P  Kuang S  Wang J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5):340-342
目的研究肝癌发生中乙型肝炎病毒(HBV)与黄曲霉毒素(AF)的作用。方法在肝癌高发区,对737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和699例HBsAg阴性人群进行了10年前瞻性研究,同时按1∶5的病例对照模式,随机对队列中30例肝癌和相应的150例非肝癌人群进行血清中黄曲霉毒素B1白蛋白加成物(AFB1Alb)测定。结果(1)HBsAg阳性组平均年肝癌发生率为824.13/10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97/10万,相对危险度(RR)为1161,其他肿瘤发病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2)肝癌组人群血清中AFB1Alb阳性率为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7%,比值比(OR)为347,肝癌组人群血清中AFB1Alb的浓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HBV感染及AF暴露是肝癌发生的重要病因因素,两者可能具有协同致癌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代谢产物.动物实验证明黄曲霉毒素,能引起肝细胞肝癌。人类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黄曲霉毒素与人类肝癌发病率有相关关系,且存在着剂量反应关系。VanRansbany等人于1985年就莫桑比克和南非特兰西斯克地区人群中,黄曲霉毒素摄入量与肝癌发病率的剂量——反应关系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14.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代谢产物.动物实验证明黄曲霉毒素,能引起肝细胞肝癌。人类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黄曲霉毒素与人类肝癌发病率有相关关系,且存在着剂量反应关系。VanRansbany等人于1985年就莫桑比克和南非特兰西斯克地区人群中,黄曲霉毒素摄入量与肝癌发病率的剂量——反应关系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用含5-30ppb黄曲霉毒素B1(AFB1)饲料连续喂养鲫鱼(CarassiusauratusL)诱发鱼肝癌,24周后处死,实验组16尾鲫鱼中有5尾出现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诱发率为31.2%。对照组鲫鱼均未见肝脏组织癌变。AFB1诱发的鱼肝癌为灰白色肿块,癌细胞异型性明显,围绕血管排列成巢状或实质团块状。  相似文献   

16.
黄曲霉素素B1诱发鲫鱼肝细胞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用含5-30ppb黄曲霉毒素B1(AFB1)饲料连续喂养鲫鱼(Carassius auratus L)诱发鱼肝癌,24周后处死,实验组16尾鲫鱼中有5尾出现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诱发率为31.2%。对照组鲫鱼均未见肝脏组织癌变。AFB1诱发的鱼肝癌为灰白色肿块,癌细胞异型性明显,围绕血管排列成巢状或实质团块状。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用动物体内短期实验模型,研究左旅咪唑、番石榴叶、绞股兰、维酶素及葫芦素等5种药物影响黄曲霉毒素B_1(AFB_1)致大鼠肝癌的作用。结果发现左旋咪唑对AFB_1诱发大鼠肝组织γ-GT酶变灶平面和立体的5个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001),表明左旋咪唑对AFB_1致肝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番石榴叶也有较强的抑制效果;绞股兰和维酶素则无显著影响;葫芦素对AFB_1诱发肝γ-GT酶变灶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实验结果提示,左旋咪唑对人类肝癌的化学预防将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大鼠短期实验模型进行Ge-132对黄曲霉毒素B1(AFB1)诱癌的化学预防研究。方法:实验大鼠按不同处理方法分为5组:A组高剂量Ge-132;B组:低剂量Ge-132;C组:给AFB1前高剂量Ge-132;D组:给AFB1后志斟量Ge-132;E组:正常对照。在第九周动物处死后肝组织作低温石蜡连续切片,分别染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血清和肝组织测定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Ge-132具有抵抗AFB1降低SOD活力的作用,Ge-132的摄入时间、剂量可影响大鼠体内SOD活力和γ-GT灶的大小。结论:实验结果提示Ge-132的抗氧化作用与抑癌作用有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肝癌化学预防剂。  相似文献   

19.
细胞融合肝癌疫苗体人抗肿瘤特性及T细胞作用的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大鼠BERH-2肝癌细胞与自体激活B细胞的融合细胞作为疫苗抗肿瘤作用的特异性,并观察该肝癌疫苗体内抗肿瘤作用与T细胞亚群的关系。方法:(1)应用聚乙二醇(PEG)融合大鼠BERH-2肝癌细胞与激活B细胞制备细胞融合大鼠肝癌疫苗;92)事先经该肝癌商苗免疫的大鼠分别接种肝癌BERH-2细胞和在鼠膀胱癌NBT-Ⅱ细胞,观察该肝癌疫苗抗肿瘤作用的特异性:(3)该肝癌疫苗免疫大鼠之前或之后,以小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肝癌的化学预防,应用抑制二乙基亚硝胺(DEN)致大鼠癌前病变肝细胞增生酶异常灶(GGT灶)发生短期实验模型,研究对肝炎有一定疗效的逍遥散加减加基础组成的复方当归,柴胡提取液(954合剂)对DEN致肝癌作用的影响,并与已知抑制物甘草甜素(GL)相比较,结果显示954合剂和GL对DEN诱发肝癌前病变GGT灶的数量及大小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与单给DEN的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5~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