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2004年4月~2005年10月,我科共收治9例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经精心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9例,26~39岁,平均31.3岁;孕35~38周,平均37周;初产妇1例,经产妇8例;血小板15×109/L~79×109/L,平均47×109/L;血红蛋白38~89g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血小板异常患者并发脑卒中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9年1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血小板异常(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发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60例中,10%(6/60)出现脑梗死,年龄为69±11岁.血小板计数为(1112±366)×109/L;1.7e(1/60)出现脑出血,54岁,血小板计数为597×109/L.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696例中,0.6%(4/696)患者出现脑出血,年龄为56±30岁,血小板计数为(29±12)×109/L:ITP患者中0.3%(2/696)出现脑梗死,分别为64岁、73岁,血小板计数分别为49×109/L、166×109/L.结论:ET患者脑梗死发生率高,建议二级预防治疗中强化抗血小板治疗以预防再次脑梗塞;ITP患者并发卒中少见,二级治疗中建议谨慎选择抗血小板方案.  相似文献   

3.
本科采用环孢菌素A(CsA)联合长春新碱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26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26例RITP住院患者,均符合国内诊断标准[1].其中男8例,女18例,年龄16~53岁,平均30.5岁,平均病程11.6个月.治疗前血小板计数(5~32)×109/L,平均15.5×109 /L.  相似文献   

4.
2001年1月-2006年2月,笔者运用参芪五味子片治疗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188例,取得满意效果。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88例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CITP诊断标准。男88例,女100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59岁;病程最短7个月,最长16年;血小板计数均<100×109/L;Hb45~87g/L,平均68g/L;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如皮肤黏膜瘀斑(且下肢病变程度重于上肢),或牙龈出血,或月经量多,或鼻衄等;主要伴随症状有较长时间的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头晕耳鸣、食欲不振等;周围血象:血小板计数<20×109/L13例,20~40×109/L45例,41~6…  相似文献   

5.
刘淑云  宋阳  刘颖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1):2752-2752
2010-02-2010-12共行腹腔镜脾切除术(LS)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6例,通过细致的护理,获得满意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男2例,女4例,年龄10~53(平均32)岁.病程1~12 a.所有患者均符合ITP的诊断标准,均经过激素和(或)免疫抑制等治疗,表现为激素无效或激素依赖型.入院时血小板计数均低于20×109/L,平均10× 109/L,经短暂内科治疗转肝胆外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09年12月该院30例采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脾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56.0±45.0)min,术中出血量为(120.0±65.0)m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2.0±10.8)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9.0±5.6)d,总有效率达到93.3%;术后第1、3、5、7及14天血小板计数分别为(180.6±63.2)×109/L、(232.6±75.8)×109/L、(263.0±83.5)× 109/L、(298.0±93.7)×109/L和(142.0±52.6)×109/L,与术前(31.6±13.0)×109/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并发腹腔脓肿1例,腹壁穿刺孔感染1例,均经非手术治疗治愈,全组无手术死亡.结论 LS治疗ITP安全可行,疗效满意,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初步探讨血液成分单采术在血液病治疗中的应用并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 对524例患者应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进行916次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根据病人情况选择不同细胞收集程序,分析临床效果和实验室指标的改善情况,并分析其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结果 行血细胞单采术后210例高白细胞患者白细胞由(230.1±48.5)×109/L降至(49.3±10.0)×109/L;123例真性红细胞患者血红蛋向由(216.0±23.0)g/L降至(150.0±12.0)g/L,红细胞由(7.1±0.5)×1012/L降至(4.3±O.8)×1012/L;158例高血小板患者血小板由(1 080.0±314.0)×109/L降至(341.0±82.0)×109/L,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2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行血浆置换后,90.6%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均明显改善.少部分患者出现枸橼酸盐中毒(3.0%)、低血容量休克(0.7%)、过敏反应(4.6%)等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得以缓解.结论 利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术和血浆置换术可迅速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疗效肯定且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并对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效果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误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青年女性,1999年底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出血点,查血常规示PLT 5×109/L,血小板抗体阳性(lgG或lgM不详),抗核抗体(+),骨髓象检查示:颗粒性巨核细胞增多,超声示脾稍大,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给予丙种球蛋白以及激素治疗,效果不佳.2000-08行脾脏切除,术后血小板维持在80×109/L左右,至2005年初病情平稳.2005-04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皮肤出血点,月经量大,伴有低热,体温37.8℃.急诊入我院,查血常规示WBC 15×109/L,PLT 6×109/L,Hb 52 g/L,尿蛋白定性试验(+),考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复发,失血造成血红蛋白降低,给予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4d,血小板无明显改变,一般状况恶化,并出现头痛伴癫痫发作,急诊行头颅CT检查未发现出血等异常表现.进一步完善检查,网织红细胞30%,血总胆红素33.4 μmol/L,间接胆红素26.5 μmol/L,乳酸脱氢酶1039 U/L,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酸溶血试验阴性,游离血红蛋白160 mg/L.外周血破损红细胞占15%.骨髓象检查,红系增生极度活跃,巨核系以及粒系无异常,ESR27mm/h.综合分析:患者有血小板减少,溶血,伴发热,以及精神症状,结合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急诊给予血浆置换同时给予潘生丁抗血小板聚集,后缓解出院.  相似文献   

9.
吴惠平 《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0):749-751
目的探讨急性失血患者单纯大量输注红细胞后凝血功能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9例严重创伤急性大出血接受大量单纯红细胞输注后发生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和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凝血功能障碍者输注红细胞总量平均为3747ml ,其凝血酶原时间比正常对照平均延长3.63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平均延长2.55倍;血小板计数平均44.4×109/L ,其中6例<20×109/L,2例>50×109/L ;纤维蛋白原平均1.15 g/L.补充凝血因子制剂和血小板后17例出血得到满意控制.结论急性失血患者大量单纯输注红细胞发生凝血功能障碍与稀释性凝血因子缺乏和稀释性血小板减少有关.护士密切观察,加强输血护理对早期诊断凝血功能障碍,及早进行针对性治疗和病情的有效控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现将抢救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产后出血1例的护理总结如下。1病历摘要女,22岁,因停经36+4周,发现血小板减少5个月,于2009-10-12由外院转入。患者乙肝病史多年,2009-05-14常规体检查WBC 3.8×109/L,Hb 54 g/L,PLT 11×109/L,于当地医院就诊,复查  相似文献   

11.
1 病例资料 男,9岁.因间断鼻出血、皮肤淤斑5个月,发热伴咳嗽、咯痰20余天入院.患儿5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鼻出血和皮肤淤斑第1次入院.查血白细胞5.11×109/L,红细胞5.57×1012/L,血红蛋白133 g/L,血小板9×109/L;骨髓象示: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54个,以颗粒巨核细胞为主,未见产板巨核细胞,符合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相似文献   

12.
以血浆置换(PE)为主治疗13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3例TTP患者中男8例,女5例;年龄26~73岁,中位年龄56岁.均为急性起病,表现为发热、紫癜、黄疸、贫血、出血、意识障碍及肾功能损害,均有间接胆红素(IBil)和网织红细胞计数增加,可见到破碎红细胞.  相似文献   

13.
徐洲 《临床误诊误治》2005,18(11):832-832
1病例资料女,35岁。因全身皮肤淤斑1个半月,加重伴月经量增多4天入院。1个月前因四肢淤斑半月余,在他院就诊。查血白细胞5·2×109/L,血小板78×109/L,红细胞3·77×1012/L,血红蛋白120 g/L。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给予罗红霉素、利血生、泼尼松口服。1周后复查血白细胞9·1×109/L,中性粒细胞0·836,血小板35×109/L。骨髓细胞学检查示巨核细胞生成减少,轻度感染。治疗第18天患者因病情未见明显好转,自行停服泼尼松,改为服中药治疗。4天后病情恶化,全身皮肤出现大片淤斑,月经量增多,即来我院。查血小板40×109/L。给予黄芪注射液40 m …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小板减少症误诊为Wiskott-Aldrich综合征(Wiskott-Aldrich Syndrom, WAS)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血小板减少症误诊为WAS的临床诊治过程.本例因反复便血、血小板减少43 d入院.当地县医院曾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等,经治疗后患儿血小板升高,出院次日患儿再次出现便中带血并逐渐加重,至市儿童医院就诊,考虑WAS.为求证此诊断入我院,查白细胞6.9×109/L,血红蛋白91.0 g/L,血小板52.0×109/L,血小板平均体积8.7 fl,C反应蛋白1.0 mg/L,网织红细胞0.018;骨髓穿刺检查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骨髓象;心脏超声检查见卵圆孔未闭;经我院遗传实验室为患儿及其母亲行WASP基因检测,排除WAS,诊断为血小板减少症,予相应治疗.结果 现患儿7个月余,血小板稳定于(40.0~50.0)×109/L,便中带血消失,无出血、感染,生长发育良好.结论 当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予相应治疗后,血小板仍反复降低时易误诊为WAS,基因检查可作为二者的主要鉴别手段.  相似文献   

15.
苏孙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7):4810-4811
2007-01-2011-10我院收治20例Evans综合征患者,我科护理人员经过精心治疗、细心护理,取得满意护理效果,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例Evans综合征患者中男7例,女13例,年龄18~65岁.诊断主要依据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标准[1].本组均出现进行性面色苍白伴不同程度的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悸、气促等贫血症状;均因血小板减少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症状,包括皮肤紫癜瘀斑、鼻出血、牙龈渗血;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9例,尿色改变15例,其中尿色深黄6例、浓茶色4例、酱油色5例;嗜睡、情绪低落、表情淡漠4例;食欲不振、肝肿大5例;脾轻度肿大8例;出现发热16例.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25~83 g/L,PLT (12~68)×109/L.  相似文献   

16.
<正>病例摘要患者,女性,15岁,主因"双下肢水肿1个月,加重伴抽搐1天",于2013年12月6日收住北京协和医院。现病史2013年11月初患者无诱因出现双下肢水肿,外院查血白细胞9.6×109/L,淋巴细胞0.83×109/L,血红蛋白63 g/L,血小板73×109/L,白蛋白21 g/L,肌酐52μmol/L;尿红细胞(++++),24 h尿蛋白9.5 g;补体C3 0.43 g/L↓(0.79~1.52 g/L),C4  相似文献   

17.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51岁,干部.以"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M5"于2001年11月入我科.入院时表情淡漠,面色苍白,颜面部肿胀,皮肤、黏膜紫癜,全身有散在出血点,口腔溃疡,齿衄,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化验检查:WBC 1.1×109/L,RBC 2.0×1012/L,Pt 51×109/L.入院第2天晚7时患者突然出现高热,体温39~40 ℃,持续不退,伴有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化验检查:WBC 0.6×109/L,RBC 2.25×1012/L,Hb 72 g/L,血小板2.0×109/L.救治措施:中药滋阴清热,益气补血;少量多次输入新鲜全血,输血小板;西药抗炎、抗真菌感染、止血等以及整体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复查血常规:WBC 8.6×109/L,RBC 3.66×1012/L,Hb 126 g/L,Pt 197×109/L.患者住院70 d出院.  相似文献   

18.
徐静  仇惠英 《临床荟萃》2007,22(15):1122-1123
患者,女,43岁,26年前因脸部磕碰后出现血肿,查血常规示:血小板(PLT)20×109/L,骨髓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经正规激素治疗无效,1979年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脾脏切除术,术后血小板恢复正常,停止药物治疗,于2006年再因腰痛,皮肤瘀斑查血常规发现PLT 30×109/L,予泼尼松(商品名:强的松)1 mg/kg,长春地辛2 mg/周等治疗无效,血小板呈渐进下降,2006年11月查血常规示PLT10×109/L骨髓示ITP,甲功全套检查(-),狼疮全套检查(-),予大剂量激素4日疗法(地塞米松40 mg/d,连用4天)冲击后血小板仍持续低下,PLT维持在5~8×109/L,尿常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口服来氟米特治疗,20 mg/d×3 d,以后10 mg/d,至血小板正常后4~12周停服来氟米特;记录治疗前后血小板变化、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3例血小板正常,5例血小板升高数>20×109/L。完成观察治疗12周4例,2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例轻微缓解。1例出现轻微恶心症状,1例因白细胞减少退出,1例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因肺部感染死亡。结论来氟米特适用于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单县地区健康孕妇静脉血细胞分析相关参数参考值范围。方法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CLSI)C28-A2文件推荐的间接抽样法,选取2013年4~11月的健康孕妇516例,采集孕妇静脉血,采用日本Sysmex XS-800i型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进行全血细胞分析参数检测。确定相关参数参考值范围,并比较不同孕期主要血细胞分析参数水平。结果单县地区健康孕妇静脉血细胞分析主要参数参考值范围为:白细胞(4.12~12.58)×109/L;中性粒细胞数(2.30~9.78)×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56.59%~85.41%;淋巴细胞数(0.82~2.74)×109/L;淋巴细胞比率9.00%~34.96%;单核细胞数(0.21~0.75)×109/L;单核细胞比率2.97%~8.69%;嗜酸性粒细胞数(0.01~0.25)×109/L;嗜酸性粒细胞比率0.15%~2.95%;嗜碱性粒细胞数(0.00~0.04)×109/L;嗜碱性粒细胞比率0.00%~0.49%;红细胞(3.40~4.88)×1012/L;血红蛋白101~143g/L;血细胞比容31.6%~43.8%;平均红细胞体积80.7~101.5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25.6~33.4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301~349g/L;血小板计数(127~327)×109/L。结论成功建立了单县地区健康孕妇静脉血细胞分析参数参考值范围,为临床孕妇保健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室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