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骨形成蛋白复合物在颌骨囊肿术中应用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人骨形成蛋白在颌骨骨腔填塞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颌骨含牙囊肿、根尖囊肿患者8例,手术后用骨形成蛋白填塞骨腔5例,3例不填塞任何材料作对照,术后观察患者局部及全身反应,,并于术后1、3、6月拍X照片观察颌骨愈合情况。结果 所有植入骨形成蛋白的患者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X线照片随访观察所见,相同随访时间内植入骨形成蛋白的患者后颅骨愈合状况要优于没有植入骨形成蛋白的患者。结论 骨形成蛋白作为骨形成诱导因子,应用在由于颌骨囊肿、根尖囊肿导致的颌骨缺损区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促进骨愈合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我科自1979年起对105例纵折牙患者进行了临床保存治疗,并对70例患者计76颗牙3年—6年的随访复查发表了报道。从1986年起笔者对保存的另70颗患牙进行了远期疗效追踪观察,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纵折牙保存时间,70颗患牙中现存为65颗,均保存8年以上。5颗患牙挽救无效分别于6年—7年间拨除,其中保留6年2颗,7年3颗。保存8年2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全涂层股骨假体在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后的X线表现和临床效果。方法自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对15例患者15髋采用全涂层表面微孔股骨柄假体进行全髋关节翻修术。男6例,女9例;年龄58~82岁,平均66岁。翻修原因:无菌性假体松动10例,感染性松动2例,假体松动、股骨骨折2例,股骨假体位置不良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和手术前、术后定期X线评价。结果1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问1~5年,平均2.3年。术前平均Harris评分为42分,最后随访时增加至89分。所有患者均在术后3个月后完全负重,原有髋关节疼痛缓解。在最后随访时,有14例股骨柄假体获得骨长入固定,有1例获得稳定的纤维固定。并发症包括股骨干骨折2例,其中1例为股骨柄尖端处无移位骨裂,1例为股骨假体柄远端穿出股骨皮质,术后脱位1例。本组中无假体固定失败的患者。无一例患者发生感染。结论全涂层非骨水泥股骨假体是髋关节翻修股骨侧的良好选择,近期X线和临床效果满意,对个子矮小的患者选用加长翻修柄应慎重。  相似文献   

4.
人工种植牙耐用坚固,比起其他形式的假牙有着更多优点,被越来越多患者所接受。以往牙种植术前的设计和术后检查主要以颌骨全景片和牙根片、咬合片、颌骨正侧位片等X线片为根据。随着影像技术和牙种植科学的发展,常规X线检查提供的影像资料显得越来越局限,全面准确了解颌骨种牙区的综合情况是临床医生追求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5.
张广峰  齐静  马慧平  王李军 《西南军医》2011,13(6):1059-1061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术一次法治疗隐裂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105例117颗隐裂牙采用带环固定后使用Cortisomol糊剂进行根管治疗术一次法治疗,术后1周复诊无症状全冠修复,随访6~12个月通过临床及X线片检查疗效。结果成功109颗(93.16%);失败8颗(6.84%)。失败的8颗中有4颗原有的根分叉病变扩大,2颗出现根分叉病变,1颗出现牙根纵裂,1颗因异常咬牙合导致松动而拔除。术后有99例轻度疼痛,有16例中度疼痛,2例有重度疼痛,1周左右疼痛消失。结论根管治疗术一次法治疗隐裂牙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3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所有患者术前骨密度检测T值均≤–2.5,术中均于伤椎邻近椎体注射1.5ml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术前和术后均给予抗骨质疏松治疗.观察和记录患者围术期基本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术前、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神经功能情况(ASIA分级),测量术前、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的伤椎前缘压缩率、伤椎后缘压缩率、椎管狭窄率和Cobb角.结果 5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0~140min,出血量150~350ml;术中无神经损伤,无硬膜撕裂,无明显骨水泥渗漏和螺钉松动.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患者术后神经功能较术前有明显恢复.末次随访X线片及CT示椎体骨折均愈合,内固定位置良好,未见明显松动迹象,未见明显骨水泥渗漏.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伤椎前缘压缩率、伤椎后缘压缩率、椎管狭窄率、Cobb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能有效强化骨质疏松条件下内固定的初始稳定性,恢复骨折椎体的高度,减轻椎管内压迫,有利于后凸畸形的矫正和神经功能的恢复,并能很好地维持骨质疏松条件下内固定的远期稳定性和骨折椎体的高度,显著降低了远期螺钉松动和椎体塌陷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颌骨牙源性囊性病变的CT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分析颌骨牙源性囊性病变的CT表现,提高对颌骨牙源性囊性病变的CT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5例28个经病理证实的颌骨牙源性囊性病变的CT表现,观察病变的形态和结构特征。结果:病变包括造釉细胞瘤9例,牙源性钙化囊肿1例,牙源性角化囊肿7例10个病灶,非角化囊肿8例。造釉细胞瘤常为多房或单房分叶状,均伴邻近结构侵犯;角化囊肿以单房分叶状为主,侵袭性不如造釉细胞瘤,囊同人密度常不均;非角化囊肿常为类圆形,无侵袭性,囊内密度均一。结论:CT平扫对于显著病变的形态、结构特征优于传统X线检查,通过病变的形态特征可对大部分病变作出鉴别诊断。由于CT对囊内容物的显示缺乏特异性,对于形态近似的颌同有囊性病变的鉴别仍有一定限度。  相似文献   

8.
1985年以来,我们对92颗因外伤冠折的前牙用自体断冠行再接修复,经3年~5年临床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外伤性断牙92颗。男67人断牙81颗;女性8人断牙11颗。上中切牙76颗,上侧切牙14颗,下中切牙2颗。切端2/3以上断牙23颗,颈1/3断牙69颗。92颗断牙牙髓均已暴露,牙根无松动,x线显示无根折,并作根管治疗。患者就诊时均保留了完整的无明显裂纹的断裂部分牙冠。  相似文献   

9.
颌骨曲面及直线断层摄影在种植牙体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颌骨曲面及直线断层摄影在种植牙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种植牙患者术前进行颌骨曲面及直线断层摄影,根据所得图像测出颌骨受植区的深度、宽度及厚度等相关数值,以指导临床选择合适型号的种植体制定种牙计划;种植牙体后立即重复摄影,对种植效果进行评价,及时纠正种植体植入中存在的角度和深度等问题。结果:本组病例种植牙76颗,其中61颗种植体植入效果满意,14颗种植体角度轻度偏离,但未超出正常偏离值范围,1例种植体角度偏离并穿破颌骨皮质,重新植入后效果满意。术后半年随访所有种植牙体形态位置均无异常改变。结论:颌骨曲面及直线断层摄影相结合能清晰显示受植区三维骨质结构和种植体的植入情况,对种植牙手术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提高种植牙体的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颌骨牙源性角化囊肿(odontogenic keratocyst)一般认为来源于牙板及其残余,或口腔上皮基底细胞层的分株[1],属于颌骨发育性囊肿。笔者对几年来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牙源性角化囊肿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进一步增强对本病的特征性认识。1资料与方法本组5例,男3例,女2例,发病年龄20~50岁。2例累及下颌骨体部,2例累及下颌升支,1例累及上颌骨。病变多以颌面部无痛性肿胀为首发症状。采用芬兰PLANMECA ProMax全景机和岛津500 mA X线机对5例患者行X线检查。2结果例1男,46岁,左下颌无痛性肿块30 d,无麻木,触压有乒乓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胸段脊柱结核的外科治疗原则及手术入路选择.方法:近3年我院收治颈胸段脊柱结核患者9例,其中Frankel B级2例,C级2例,D级3例,E级2例.低位下颈椎前方入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钛笼植骨钢板内固定术1例;低位下颈椎前方入路联合劈开胸骨柄/胸骨上2/3病灶清除、椎管减压、钛笼植骨钢板内固定术2例;经左侧肩胛骨下胸腔入路病灶清除、椎间钛笼植骨、前路钢板内固定术4例;后方椎弓根内固定、复合经椎弓根侧前方入路病灶清除术2例.术中清除病灶组织送病理检测和结核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术后根据药物敏感试验实行个体化的化疗方案治疗1年.结果:9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随访6个月至2年,平均11个月.术后截瘫或神经损伤全部恢复,Frankel B级-C级平均恢复时间为3个月,D-E级平均恢复时间为1个月,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时间内结核未见复发.所有病例病理检测确诊脊柱结核,6例培养出结核杆菌,3例结核杆菌耐单药,无耐多药病例.结论:对颈胸段脊柱结核,术前应根据X线、MRI和CT等影像学资料,仔细评估受累节段和椎体受累情况,根据发病部位、病灶性质和受累程度,以及患者体型及身体一般状况,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手术入路和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铸造桩核修复后牙残根残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2例40颗患牙,完善的根管治疗后,根管内植入螺纹桩,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做核,再制作铸造冠或烤瓷冠.术后每一年复查一次,观察期为3年.结果:修复患牙40颗,其中成功25例(33颗)占82.5%,X线显示根周无异常影,患者感觉良好,牙龈无萎缩及瘘管.失败5例,失访2例,占17.5%,X线显示根周有阴影,牙槽骨有吸收,患牙有疼痛、松动、牙龈有肿胀.结论:根管螺纹桩、光固化树脂核加全冠修复后牙残根残冠效果良好,临床上需严格掌握适应症,以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刘晔  关艳丽  张琳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7):1198-1199
目的:评价全冠修复粘结再植纵折后牙的疗效。方法:对47例全冠修复的粘结再植纵折后牙进行定期临床随访,对其牙体、牙周、松动度和咀嚼功能等方面进行检查,并保存X线影像学资料,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对纵折后牙粘结再植术后,行全冠修复,术后3年保存率为85.1%。结论:全冠修复粘结再植纵折后牙技术能够保留天然牙齿,有效恢复咀嚼功能,是一种较好的保存纵折后牙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周童辉 《西南军医》2016,(3):230-232
目的:探讨登腾种植系统在牙列缺损缺失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80例牙列缺损缺失的患者采用100枚韩国登腾种植体进行种植修复。种植修复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时随访,通过X线检查对比修复前后的种植体周围骨组织情况和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状态变化等指标作出客观的临床评价。结果100枚种植体均未发生种植体周围炎,无1枚松动脱落,无1例患者基台松动、中央螺丝折断;除有3例牙周炎患者出现轻度水平状食物嵌塞外,其余患者修复效果均较为满意。结论登腾种植系统临床适应证广泛,在牙列缺损缺失修复中的临床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5.
颌骨的牙源性肿瘤及囊肿性病变种类很多。其中几种病变在X线上均显示为囊肿样改变。这样在手术前不作出初步定性诊断,就会对临床处理方法造成困难。我们对我院一九八二年初以前资料较全的颌骨牙源性肿瘤及囊肿中比较常见的几种X线显示囊样病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生物活性陶瓷--颗粒型羟基磷灰石对牙槽嵴严重吸收病例重建,共29例。术后1周、1月,3月,1年复查。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就此种方法及病例效果加以讨论,还对5例拔 牙后预防牙槽嵴萎缩进行牙槽窝充填羟基磷灰石加以讨论。 1 资料及方法 1.1 病例选择:有复诊条件29例牙槽嵴 严重吸收病例。拔牙后牙窝充填5例。 1.2 方法:采用国产的大 小30~40目、椭圆或圆形表面有微孔的颗粒型羟基磷灰石。采用骨膜下隧道法及牙窝充填法。术前常规检查停戴义齿,取石膏记录模,测牙槽嵴高度,萎缩部分应恢复高度分析,拍颌骨全景断层X线片,局麻,消毒切开,分离骨膜,充入颗粒材料,塑形缝合。术后抗感染,7 d拆线,1月复诊,记录模型及X线片,3月及1年随访,查义 齿固位力。  相似文献   

17.
颌骨囊状膨胀性病变的CT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颌骨囊状膨胀性病变的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22例23个经病理证实的颌骨囊状膨胀性病变的CT表现,观察病变的形态和结构特征。结果牙源性囊肿11例(其中包括根尖囊肿3例,含牙囊肿4例及角化囊肿4例5个病灶),造釉细胞瘤6例,牙源性腺样瘤1例,骨化性纤维瘤2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2例。牙源性囊肿主要表现为单房型,边缘清楚伴硬化,多含有牙齿;造釉细胞瘤表现为多房型或单房分叶状,膨胀性生长伴邻近骨壁破坏;骨化性纤维瘤、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以实性病灶为主,其中骨化纤维瘤伴钙化。结论CT平扫对颌骨囊状膨胀性病变术前正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作者观察组织细胞增多症81例,病程10年以下20例,11~20年31例,21~30年以上30例。局限于颌骨损害(嗜酸性肉芽肿)23例:男20例,女3例。年龄15~50岁。曾误诊为囊肿、骨髓瘤病、肉瘤和慢性骨髓炎。病变常位于前磨牙和磨牙区,龈易出血,牙不适感,龈萎缩、糜烂、疼痛,牙根裸露、松动,拔牙后创口不愈合。常同时损害双侧上下颌骨并呈对称性。X线表现初为水平型牙槽突吸收,以后扩展到深部,呈多样性溶骨性改变,颌骨弥漫性破坏灶互相融合,无骨膜反应。出现下颌骨病理性骨折9例,合并炎症10例(从牙周袋和瘘管流脓9例,蜂窝织炎1例)。病变进行缓慢(1~3年),但逐渐发展扩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颌骨囊肿术前应用锥形术CT(CBCT)检查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诊治的颌骨囊肿患者70例,术前予以CBCT检查,分析患者囊肿的临近解剖结构、囊肿的大小、形态、部位等,分析颌骨囊肿CBCT影像学特征。结果 CBCT检查发现鼻腭囊肿14例,含牙囊肿20例,根尖残余囊肿或根尖囊肿36例,均经病理、手术检查证实;上颌骨含牙囊肿的影像学特征大部分为单囊病变,可见清晰边界,呈类圆形、圆形低密度区,周围包绕密线白线,在牙齿的不同发育阶段出现囊腔,牙冠呈向心性分布在囊肿腔内的中心部位,病变范围越大,则颌骨膨胀、邻牙移位现象越显著。残余根尖囊肿或根尖囊肿的影像学特征为低密度区圆形,具有清晰的边界,在根尖周围出现囊肿,部分位于根侧,出现骨硬板和局部根周膜消失,边界位置包绕线条状致密度影。结论 颌骨囊肿进行CBCT检查可准确显示病变和临近硬组织的关系、囊肿的大小、形态、部位。  相似文献   

20.
孙勇  赵承初  陈红亮  钟科 《西南国防医药》2009,19(12):1232-1234
目的:应用引导骨再生(GBR)技术治疗牙周病,并引导牙槽骨重建,初步探讨干扰临床疗效的因素.方法:选择重度牙周病患者30例、46颗患牙,测定患牙牙周各项指标,经基础治疗后,手术翻瓣刮治骨吸收病灶区,植入Bio-oss人工骨粉,覆盖海奥胶原生物膜,术后第5~6、11~12个月X线检查和牙周指标测量.结果:术后平均复查6.12个月,46颗患牙中,无效2颗,其余44颗患牙牙周各项指标明显优于术前,X线片显示吸收的牙槽骨重建理想.结论:GBR技术应用于牙周病的后期治疗,特别是对牙槽骨吸收的骨重建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