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自制外固定器治疗创伤性连枷胸的临床疗效。方法 局麻后 ,在健康肋骨上缘选 2点进针 ,以大号皮针 10号线沿肋骨表面穿过固定肋骨 ,在软化胸壁中间再以皮针固定软化肋骨 ,下方再依次固定健康肋骨 1~ 2根。穿出 10号线从自制外固定器孔内提起胸壁固定即可纠正软化之胸壁。结果 经上述方法固定胸壁后 ,软化胸壁的反常呼吸均得到到控制 ,术后 1h血气分析示动脉血氧分压 (PaO2 )明显提高 ,术前平均 5 .8kPa上升到 11.2kPa ,患者呼吸困难得到缓解。结论 自治外固定器治疗创伤性连枷胸床旁局麻下即可施术 ,操作简便 ,一般骨科及外科医师即可施术 ,术后可随时变换体位 ,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后期胸廓畸形的发生率降低 ,外表美观。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自制外固定器治疗创伤性连枷胸的临床疗效。方法 局麻后,在健康肋骨上缘选2点进针,以大号皮针10号线沿肋骨表面穿迂固定肋骨,在软化胸壁中间再以皮针固定软化肋骨,下方再依次固定健康肋骨1-2根,穿出10号线从自制外固定器孔内提起胸壁固定即可纠正软化之胸壁,结果 经上述方法固定胸壁后,软化胸壁的反常呼吸均得到控制,术后1h血气分析示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提高,术前平均5.8kPa上升到11.2kPa。患者呼吸困难得到缓解。结论 自治外固定器治疗创伤性连枷胸床旁局麻下即可施术,操作简便。一般骨科及外科医师即可施术,术后可随时变换体位。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后期胸廓畸形的发生率降低。外表美观,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创伤性连枷胸的临床治疗经验,以提高其救治成功率。方法对30例创伤性连枷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28例(93.3%),死亡2例(6.7%)。结论创伤性连枷胸并发的肺挫伤和引发反常呼吸是引起呼吸功能障碍及低氧血症的主要原因,对创伤性连枷胸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防止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和传统开胸在连枷胸手术内固定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2年12月浙江省台州医院路桥院区59例连枷胸患者手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内固定(腔镜组,28例)和传统手术内固定(传统组,31例).比较2种治疗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肺不张发生率及术后生活能力和劳动能力恢复等指标.结果 全组59例均临床愈合.腔镜组2例术中发现胸腔内活动性出血转开胸手术.所有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良好,出院3个月CT复查胸廓无明显畸形,无对内固定材料有排异不适等需取出.手术时间腔镜组(1.6±0.6)h、传统组(2.7±0.5)h,术中出血量腔镜组(166±37)ml、传统组(209±41) ml,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腔镜组(4.8±1.6)d、传统组(8.3±3.4)d,疼痛缓解时间腔镜组(8.5±2.1)d、传统组(12.4±1.8)d,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腔镜组(9±4)h、传统组(65±12)h,腔镜组肺不张发生率16.7% (3/28),传统组35.5%(11/31),腔镜组各项指标均优于传统组(P<0.05或P<0.01).术后1年随访,腔镜组恢复正常劳动能力18例(64.3%)、传统组4例(12.9%);腔镜组恢复生活能力23例(82.1%)、传统组16例(51.6%),腔镜组明显多于传统组(P<0.05).结论 胸腔镜辅助胸膜外内固定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方面改善均优于传统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采用TiNi 环抱式接骨器手术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连枷胸的临床及预后效果.方法 将本院270 例创伤性连枷胸患者分别采取外科内固定治疗( 观察组,146 例) 和保守治疗( 对照组,124 例),治疗后随访3 个月,对全部患者的治疗过程、临床效果及预后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全部患者均治愈.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和随访后胸廓畸形患者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外科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连枷胸可有效的对胸壁产生稳定作用,使呼吸并发症及胸廓畸形的发生率下降,同时可有效对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较保守治疗更能加速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创伤性连枷胸及时正确急救处理的方法,提高治愈率。方法:收治46例创伤性连枷胸患者,结合文献就创伤性连枷胸发病原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讨,结果:本组46例患者治愈36例,本组4例没来得及手术治疗即告死亡,术中术后死亡6例,死亡率占收治总人数的21.7%。结论:创伤性连枷胸及时正确的处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开胸肋骨内固定联合胸腔镜治疗创伤性连枷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创伤性连枷胸患者采用不开胸肋骨内固定,同时联合胸腔镜探查、止血、血胸清除、肺裂伤修补手术,观察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转归等情况。结果全组病例平均手术时间72min,平均术中出血216ml,术后胸痛明显缓解,胸廓畸形纠正,呼吸功能恢复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15d,均痊愈出院。术后1年25例(78.1%)获得随访,23例(92.0%,23/25)恢复正常劳动能力或生活能力。结论不开胸肋骨内固定联合胸腔镜治疗创伤性连枷胸,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微创疗法。  相似文献   

8.
王东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548-549
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与非手术外固定保守治疗连枷胸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0名连枷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非手术外固定治疗,n=25),实验组(手术内固定治疗,n=25)。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者的内固定治疗)患者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0)、最大肺活量(FVC)、呼气高峰流量(PEFR)、肺总容量(TLC)、最大用力呼气中段流速(MMEF)均高于对照组(非手术组的外固定治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连枷胸患者行手术内固定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肺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创伤性连枷胸合并肺挫伤的治疗方案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接受治疗的67例创伤性连枷胸合并肺挫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4例作为观察组接受手术治疗,另外33例作为对照组接受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4.1%,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8.8%。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创伤性连枷胸合并肺挫伤患者中,实施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创伤性连枷胸的临床特点及抢救治疗体会。方法对救治的40例创伤性连枷胸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除1例因肺脏损伤严重合并感染,入院1周内死于ARDS外,39例治愈,住院时间7~28d,平均18.7d。结论连枷胸临床抢救注重固定的同时,积极治疗肺挫伤,可防止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生,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我院收治的49例创伤性连枷胸患者治疗中取得满意疗效,现就救治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9例,男38例,女11例;年龄17~75岁,伤后20min至20h入院。致伤原因:交通伤34例,坠落伤8例,撞砸伤7例。肋骨骨折3~17根,单侧肋骨骨折17例,双侧肋骨骨折32例。全并血、气胸41例、心脏挫伤20例、纵隔气肿5例、肝损伤6例、脾损伤5例、膀胱损伤2例、颅脑损伤5例、脊柱、骨盆及四肢骨折28例。1.2治疗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供氧,积极抢救休克,适当给予止痛剂,肋骨断端及肋间神经封闭止痛,协助排痰,必要时吸痰。即时行巾钳肋骨悬吊单侧牵引15例,双侧3…  相似文献   

12.
自制外固定器治疗创伤性连枷胸68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自制外固定器治疗创伤性连枷胸的临床疗效。方法局部麻醉后,在健康肋骨上缘选2点进针,以大号皮针10号线沿肋骨表面穿过固定肋骨,在软化胸壁中间再以皮针固定软化肋骨。下方再依次固定健康肋骨1~2根。穿出10号线从自制外固定器孔内提起胸壁固定即可纠正软化之胸壁。结果经上述方法固定胸壁后,软化胸壁的反常呼吸均得到有效控制,术后1h血气分析示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提高,由术前平均5.54kPa上升到12.56kPa,患者呼吸困难得到有效缓解。结论自治外固定器治疗创伤性连枷胸操作简便,一般外科医师即可施术。术后可随时变换体位,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后期胸廓畸形的发生率降低,外表美观,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连枷胸肋骨固定对预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3例胸外伤-连枷胸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本组83例,治愈67例,显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18%。ARDS发生率为14.45%。结论连枷胸可引起反常呼吸和纵隔扑动,严重时可导致ARDS。及早行肋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恢复胸廓稳定性,可以降低ARDS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创伤性连枷胸33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枷胸(flailchest,浮动胸壁)是由严重胸外伤造成,其病死率超过10%[1].重症连枷胸合并肺挫伤可产生肺实质内的动静脉分流,而引起严重的低氧血症及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本院采用浮动胸壁固定结合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肋骨内固定联合机械通气和外固定胸廓治疗创伤性连枷胸合并肺挫伤的临床疗效,探讨创伤性连枷胸合并肺挫伤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14例以创伤性连枷胸合并肺挫伤为主的患者临床资料,分为组Ⅰ(肋骨内固定结合机械通气法73例)组和Ⅱ(外固定组,包括牵引法,加压包扎法41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组Ⅰ患者胸壁畸形均消失,组Ⅱ患者18例遗留胸壁畸形;组Ⅰ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组Ⅱ患者[(13.1±177;1.8) d 与(23.9±177;3.8) d, t =-14.734;(3.7±177;3.1) d 与(14.4±177;2.3) d, t =-17.721;(2.9±177;2.1)d与(17.5±177;3.2)d, t =-18.312;P均<0.01],组Ⅰ患者的肺部炎症,肺不张,呼吸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低于组Ⅱ(32.9%与73.2%,χ2=11.732;P <0.01)。出院6个月后,肺功能指标包括肺总量,用力肺活量,1 s用力呼气量,呼气峰流量,组Ⅰ均高于组Ⅱ[(90±177;3)%与(77±177;5) d, t =12.214;(85.2±177;1.7)%与(68.9±177;2.9)%, t =15.101;(77±177;5)%与(70.8±177;4.1)%, t =3.411;(85±177;3)%(78±177;4)%, t =2.985;P均<0.01]。结论肋骨内固定结合机械通气治疗创伤性连枷胸合并肺挫伤,能快速纠正畸形,稳定胸廓,去除反常呼吸,减少住院天数、住ICU时间、呼吸系统并发症、胸壁畸形,减轻连枷胸对患者远期肺功能的影响。应用镍钛记忆合金肋骨接骨板作为内固定材料可以减少手术时间,且固定可靠,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相似文献   

16.
创伤性连枷胸是一种严重的胸部损伤,易造成胸壁反常呼吸运动,常伴有肺挫伤及其他脏器的损伤,病死率高达30%~36%[1]。我院1994年10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此类病例48例,治疗效果较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机械通气在创伤性连枷胸合并肺挫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创伤性连枷胸合并肺挫伤的疗效。方法对20例创伤性连枷胸合并肺挫伤的患者行机械通气后分析血气分析等各种参数的变化。结果机械通气治疗后心率(HR)、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和指数(PaO2/FIO2)均较前明显改善。结论机械通气治疗创伤性连枷胸合并肺挫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手术治疗连枷胸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连枷胸肋骨内固定的手术时机及内固定部位.方法 对26例连枷胸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全部治愈出院,无死亡,无明显胸部畸形.结论 对于连枷胸患者适时采取肋骨内固定手术治疗,恢复胸壁的整体性,可降低死亡率,并使患者胸部形态接近正常,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可吸收肋骨固定钉用于手术治疗连枷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4例胸外伤伴有胸壁不稳定形成连枷胸的患者采用可吸收肋骨固定钉手术治疗。结果:14例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情况均良好,无发生其他并发症。疗效评定,优良率93%。结论:应用可吸收肋骨固定钉手术是一种治疗连枷胸理想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李鹏  李东风  孙振康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6):2220-2222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创伤性连枷胸的疗效。方法对20例创伤性连枷胸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使用压力控制通气(PCV)+压力支持通气(PSV)+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通气模式。同时进行胸带外固定、纠正休克、脱水、利尿等辅助综合治疗。结果机械通气时间为5~18d,平均10d;本组20例患者治愈18例,2例因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而死亡,治愈率为90%。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正确地应用机械通气是成功救治创伤性连枷胸患者的关键,同时配合以胸带外固定等等其它综合辅助治疗,可有效提高成功救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