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手术中使用氯氨酮、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80例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氯氨酮联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患儿采用氯氨酮、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并对两组患儿HR、MAP、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R、MAP、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手术中使用氯氨酮、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可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患儿血流动力学较稳定,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全麻在五官科小儿手术中为首选麻醉方法之一,我院患儿全麻手术多使用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因个体差异,患儿大脑高级中枢的功能恢复时间不一,除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外,术后观察及护理是提高手术麻醉的安全性、预防并发症、促进患儿术后恢复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喉罩复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眼科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将60例眼科小手术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麻醉时研究组患儿使用喉罩,对照组患儿使用面罩,均复合七氟醚吸入麻醉.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面罩或喉罩拔除时间、苏醒时间;比较麻醉诱导前、面罩或喉罩置入即刻、置入5 min后、面罩或喉罩拔...  相似文献   

4.
患儿手术时会因不配合或麻醉而产生躁动,所以须将患儿固定好,避免影响手术进程。但目前使用的成人手术床较宽,无法有效的固定。为此,我们设计制作了患儿固定架。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患儿手术时会因不配合或麻醉而产生躁动,所以须将患儿固定好,避免影响手术进程。但目前使用的成人手术床较宽,无法有效的固定。为此,我们设计制作了患儿固定架。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氯胺酮麻醉又称分离麻醉,因其诱导迅速。作用时间短暂,临床常用于儿童骨折手术的麻醉。现将我科三年来氯胺酮麻醉用于儿童骨折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麻醉前护理 1.1 呼吸道准备麻醉前必须检查患儿全身情况 心肺功能.如有咽喉炎症、支气管疾患的患儿应予抗炎、祛痰等治疗;对于喉头水肿的患儿经雾化吸入地塞米松。以上疾患治愈后方可进行麻醉。  相似文献   

6.
王跃琴  高文红  陈友霞  马春英 《现代护理》2006,12(26):2505-2506
目的总结基础麻醉下小儿斜视显微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376例基础麻醉下斜视患儿在手术期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进行护理,术前充分准备,术中配合麻醉,严密观察病情,与术者密切配合,给予患儿安全、舒适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376例患儿手术麻醉过程均得到良好的护理,手术顺利,达到预期效果。结论显微手术创伤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充分的术前准备,全面细致的术中配合对顺利完成该手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术中护理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新生儿由于在解剖、生理上的特殊性,在手术及麻醉配合上有其特殊性及难点,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确保患儿安全度过麻醉期和手术期[1].需要手术治疗的新生儿,常伴有呼吸循环障碍或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营养不良、脱水及其他并发症.如治疗、护理及观察病情不当易发生并发症或死亡.因此术中护理得当是渡过手术难关、预防并发症的重要环节[2].本文就新生儿术中护理难点分析及护理对策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氯胺酮、异丙酚麻醉在小儿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进行泌尿外科手术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的患儿在麻醉诱导时,注射舒芬太尼,联合使用氯胺酮和异丙酚,对照组的患儿在麻醉诱导时注射芬太尼,联合使用氯胺酮和异丙酚.记录和比较两组患儿在入室时(T0)、麻醉诱导后5 min(T1)、手术切皮时(T2)和手术结束时(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手术中氯胺酮的追加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在T1和T2时的HR、MA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氯胺酮追加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氯胺酮、异丙酚麻醉在小儿泌尿外科手术中具有更稳定的心血管效应,更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儿童手术患者的影响,提高儿童手术的满意度和成功率.方法 通过术前访视、使用表麻药、PPIP、PPRP、玩具等方面对患儿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护理干预后的患儿焦虑、抑郁明显降低,减少了麻醉药物的使用和吸痰次数,提高了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结论 护理干预对儿童手术患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选择2010年8月~2012年3月在我院接受小儿短小手术的36例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应用七氟醚吸入麻醉方式实现全麻,探讨其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临床效果。结果本组36例患儿的全麻效果较为理想,在麻醉诱导时血压稍有下降,心率也稍微增快,无任何并发症出现。在小儿短小手术中,使用七氟醚吸入麻醉效果显著,并发症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基础麻醉下小儿斜视显微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对376例基础麻醉下斜视患儿在手术期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进行护理,术前充分准备,术中配合麻醉,严密观察病情,与术者密切配合,给予患儿安全、舒适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376例患儿手术麻醉过程均得到良好的护理,手术顺利,达到预期效果.结论 显微手术创伤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充分的术前准备,全面细致的术中配合对顺利完成该手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探讨早产低体重患儿手术护理要点及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32例早产低体重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麻醉手术过程及回访情况,对术前准备,麻醉配合,术中手术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进行探讨。32例早产低体重手术患儿手术过程顺利,其中1例发生术中误吸,1例术后突发高热,术中配合均满意,术后恢复良好。认为早产低体重手术患儿麻醉与手术风险极大,充分的术前准备,全面的麻醉配合,精心的手术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小儿施行手术和麻醉多不能合作 ,以氯胺酮为基础麻醉 ,在完善的骶管阻滞下 ,减轻了内脏牵拉和神经刺激反应 ,增强了麻醉效果 ,减少了麻醉药物使用剂量 ,术后患儿苏醒快 ,因此 ,在我院常用于小儿下腹部、下肢手术 ,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兴趣诱导在儿童腹腔镜疝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疝气手术患儿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兴趣诱导,包括通过设备及环境的兴趣化来分散患儿注意力等方案,根据患儿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心理疏导措施。观察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焦虑程度、麻醉配合度、术后并发症及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前30 min两组患儿焦虑评分无统计学差异,麻醉前3 min,观察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麻醉配合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92.11%高于对照组73.68%(P0.05)。结论兴趣诱导能够降低腹腔镜疝气手术患儿术前焦虑,提高麻醉配合度,降低并发症,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以来收治的92例手术中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进行麻醉的小儿扁桃体手术患儿,从手术中血压以及心率的变化情况等方面加以分析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在小儿扁桃体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用。结果手术麻醉过程中,诱导时患儿血压明显降低,与麻醉前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儿的心率在手术麻醉诱导时、气管插管时、手术开始时以及手术开始后的30min与手术前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用于小儿扁桃体手术麻醉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小儿手术"投降式"上肢约束带的制作与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仰卧位手术时,患儿上肢一般多采用托手架托垫呈"一"字型固定,或用约束带将双手约束固定在身体两侧的床边.由于小儿体形短小,手术操作空间较小,托手架向两边伸出,既妨碍手术医生操作,又易使小儿上肢过度外展,引起肌肉拉伤,而且不便于麻醉医生进行血氧饱和度监测.  相似文献   

17.
手术患儿约束带应用不当会影响手术,引起血液循环障碍等问题。我科对传统约束带进行改良,其结构包括主部、6对尼龙粘扣和2个膝部绷带。通过临床80例手术患儿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梁志群 《全科护理》2013,11(9):803-804
[目的]探讨小儿全身麻醉手术术中呼吸道的护理。[方法]对220例全身麻醉手术患儿导致呼吸道并发症的潜在因素进行分析,加强患儿术前、术中的呼吸道护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果]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加强呼吸道的护理,确保患儿的手术安全,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小儿全身麻醉手术最易岀现呼吸道并发症,术中加强呼吸道的护理是手术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选取78例行眼科短小手术的患儿进行分组,按照手术顺序随机均分的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采用氯胺酮加咪唑安定对照组患儿术中进行麻醉,观察组患儿术中采用七氟烷进行麻醉的麻醉效果,对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以及不良反应等临床反应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从诱导、术中以及术后的血氧饱和度及心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方面的问题,调查表明观察组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七氟烷在小儿眼科短小手术的麻醉当中具有起效快、吸收与清除情况较好,苏醒恢复时间快,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兴趣游戏干预对学龄前患儿心理及麻醉配合程度的影响。方法将59例择期手术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29)和对照组(n=30)。术前15~20min,试验组患儿与1名家长进入童趣化麻醉诱导间等候,患儿进行游戏;麻醉诱导时,手术室护士采用鼓励、分散注意力等方法使患儿配合麻醉诱导。对照组患儿与1名家长在普通术前等候室等候,护士将其带入麻醉诱导间进行一般麻醉诱导。患儿进入手术室时、等待手术时、麻醉诱导时,采用改良耶鲁围手术期焦虑量表(ModifiedYale Preoperative Anxiety Scale,mYPAS)进行评价;麻醉合作量表(Induction Compliance Checklist,ICC)用于评价患儿麻醉诱导时的行为表现。结果两组mYPAS得分比较,进入手术室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等待手术时、麻醉诱导时,试验组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C得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儿童兴趣游戏进行术前干预,能有效减轻患儿术前焦虑、恐惧,提高麻醉诱导配合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