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黄芪养心汤联合二磷酸果糖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二磷酸果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养心汤,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总有效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血沉(ESR)、CK-MB以及CRP水平较之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CK-MB与CRP水平前后的变化较之对照组,差异也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养心汤联合二磷酸果糖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态,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胡静涛  范秀杰  宋松根 《中外医疗》2014,(12):106+108-106
目的:探讨和分析联合应用二磷酸果糖和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接受治疗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10例,将患者按照数字标记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应用二磷酸果糖联合黄芪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上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磷酸果糖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方法:6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1,6-二磷酸果糖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6-二磷酸果糖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运用黄芪注射液联合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在2011年8月—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确诊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儿予以黄芪注射液联合二磷酸果糖进行治疗,对照组予以能量合剂,两组均治疗1~2周。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7.5%,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愈率方面,观察组为63.4%,对照组为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在临床症状、体征方面的平均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在心肌酶、EKG方面亦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针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实施抗氧化剂、抗心律失常以及能量合剂治疗时,应及早加用黄芪注射液以及二磷酸果糖,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及临床指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参麦注射液联合1,6-二磷酸果糖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对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97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及观察组(n=49)。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麦注射液及1,6-二磷酸果糖治疗,15 d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4个疗程。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两组心电图改善情况,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心肌酶谱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5导联ST段下移、V5导联T波改变及Ptf V1负值增大现象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上述症状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仅CK-MB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CK、CK-MB及LDH水平均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1,6-二磷酸果糖可显著改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谱,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 1,6—二磷酸果糖辅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 (5 8例 )给予黄芪注射液联合 1,6—二磷酸果糖 ,疗程 2~ 3周 ,对照组 (6 2例 )采用一般疗法。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6 .6 %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黄芪注射液联合 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临床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联合果糖二磷酸钠。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未见明显副作用。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将72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给予1.6-二磷酸果糖,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注射液.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7.22%,对照组总有效率88.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CK、CK-MB、LDH、cTnI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 参附注射液联合1.6-二磷酸果糖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王子谦 《重庆医学》2013,(22):2603-2604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14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采用磷酸肌酸治疗,对照组72例采用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心电图疗效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7.1%,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666、5.505,P<0.05)。两组治疗后CK-MB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68、6.172,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CK-M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4.451,P<0.05)。观察组治疗后CK-MB恢复正常率为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61,P<0.05)。结论磷酸肌酸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心肌功能,是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一种良好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黄芪注射液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4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加黄芪注射液,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黄芪注射液和果糖二磷酸钠。结果:两组患者病情均得到明显改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6.9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6.0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用果糖二磷酸钠对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发病过程中的治疗及预后均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琼  张艺  李红萍 《四川医学》2012,33(3):513-514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7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给予干扰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比较两组肌钙蛋白和肌酸磷酸激酶的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明显高于对照组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干扰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与黄芪注射液,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在临床疗效上,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为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电图疗效上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4%,对照组则为6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清肌酸磷酸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肌钙蛋白Ⅰ(cTnⅠ)、C反应蛋白(CRP)及脑钠肽(BNP)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K-MB、cTnT、cTnⅠ、CRP及BNP治疗后的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齐冰 《基层医学论坛》2016,(21):2893-2895
目的:观察黄芪、参麦注射液联合用药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参麦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50%和92.50%,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心肌酶、心电图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 CK、CK-MB、LDH 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参麦注射液联合用药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可提高临床综合疗效,改善症状、心电图和心肌酶指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和磷酸肌酸钠静脉滴注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67.4%,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分别为43.5%、76.1%,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肌酶谱CK、CK-MB、LDH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心肌酶谱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心肌酶谱CK、CKMB、LDH等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在病毒性心肌炎致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9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治疗组患者黄芪注射液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阿昔洛韦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在免疫功能、心肌酶学指标、24h动态心电图、中医症候、综合疗效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P〈0.05)。结论在病毒性心肌炎致心律失常的治疗上。黄芪注射液能够改善心肌酶学指标、提高NK细胞活性、改善症候、减少早搏次数,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临床疗效,并阐述其对患儿心肌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病毒性心肌炎患儿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2组患儿就诊后均行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I(cTnI)等检测,同时行抗感染、补充电解质及营养心肌等支持治疗,并均给予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磷酸肌酸钠静滴,疗程均为14d。治疗后比较2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心肌酶及cTnI水平和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42/48),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0.83%(34/4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P=0.04);2组患儿治疗后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磷酸激酶(CP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cTnI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儿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89.58%)高于对照组(72.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P=0.04)。结论:磷酸肌酸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总有效率更高,且能明显降低患儿心肌酶水平,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黄芪汤联合痔上直肠黏膜套扎术(ruiyun procedure for hemorrhoid,RPH)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由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肛肠二科收治住院的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单独应用RPH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黄芪汤联合RPH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3个月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黄芪汤联合RPH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临床疗效显著且稳定。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观察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35(IL-35)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心内科住院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54例,以及健康体检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测定血清IL-35、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结果  54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4.4%。治疗前观察组IL-35[(189.34±25.46)ng/L]与对照组[(398.35±24.27)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cTnI、CK-MB和IL-17水平[(0.45±0.04)μg/L、(34.53±4.37)u/L和(546.57±24.34)pg/ml]与对照组[(0.03±0.01)μg/L、(8.57±1.26)u/L和(183.34±13.26)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IL-35水平[(366.35± 22.43)ng/L]与治疗前[(189.34±25.46)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cTnI、CK-MB和IL-17水平[(0.07±0.02)μg/L、(11.35±1.65)u/L和(276.48±17.46)pg/ml]与治疗前[(0.45±0.04)μg/L、(34.53±4.37)u/L和(546.57±24.35)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后,男性和女性患者血清IL-3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IL-35水平与cTnI、CK-MB、IL-17呈负相关(P <0.05)。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IL-35水平下降,经治疗后血清IL-35水平升高,IL-35可能参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痛、嗳气、恶心呕吐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四联疗法基础上应用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四联疗法。  相似文献   

20.
中药内外兼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并高尿酸血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法兼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数字表法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生活调整、饮食控制及碱化尿液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味四妙散口服及四黄散加味外敷治疗,对照组予口服秋水仙碱及别嘌醇片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UA)、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变化及关节红肿疼痛改善情况,治疗观察2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UA比较,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P<0.05);Scr和BUN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CRP、ESR比较,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中药内外兼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和高尿酸血症安全有效,并在降低UA、ESR、CRP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