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宁地区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进一步提高成功率及安全性.方法:应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410例,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8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24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4例,心房扑动(Ⅰ型)2例.结果:第一次消融成功率为95.0%,未成功者行第2次消融后总成功率98.1%;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总成功率96.0%,房室旁道折返性心动过速总成功率97.6%,特发性室速总成功率100%,心房扑动(Ⅰ型)总成功率50%,随防(1~5)年,7例复发,复发率1.7%,并发症发生率1.7%.结论: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根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方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
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12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总结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对我科开展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16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对1268例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患者682例,计有旁道691条,其中左侧旁道542例,右侧旁道140例,其中双旁道9例,房室结双径路合并房室旁道12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453例。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早搏62例,房性心动过速18例,心房扑动17例,心房颤动36例。射频消融总成功率为97.5%,其中房室结双径路和左侧房室旁道介导的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成功率高达99.8%。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率为2.4%。并发症发生率为0.79%,其中2例患者并发永久性Ⅲ°房室传导阻滞而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适合于各类人群,以AVRT和AVNRT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报道15例复杂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结果。其中双旁道9例,单旁道并慢快型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5例,并慢快/快慢型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结果:共计消融旁道24条和房室结慢径6例,总成功率100%,随访6-48月无复发,无房室阻滞及其他并发症。结果表明:采用恰当的方法消融复杂室上性心动过速可取得较高的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和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255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射频消融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55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PSVT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19移叶.房室旁道所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22例,房室结双径路合并房室旁道14例。结果:房室结双径路133例(单一房室结双径路119例.合并房室旁道14例),其中慢一快型130例.快一慢型2例.慢一慢型1例;房室旁道122例,其中左侧旁道89例.右侧旁道29例,双旁道4例;房室结双径路合并房室旁道14例,旁道共计140条。成功率98.4%,复发率2.4%,近期并发症2.0%。结论: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根治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方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总结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对我科开展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15a的工作进行总结,对1847例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患者810例,计有旁道869条,其中左侧旁道532例,右侧旁道278例,其中双旁道15例,房室结双径路合并房室旁道21例.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753例.室性心动过速VT和室性早搏(PVT)139例,房性心动过速(AT)29例,心房扑动(AF)32例,心房颤动(A)f84例.射频消融总成功率为97.67%,其中房室结双径路和左侧房室旁道所致的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成功率高达99%.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率为2.22%.并发症发生率为3.14%,其中1例患者并发永久性Ⅲ°房室传导阻滞而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无死亡病例.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适合于各类人群,以AVRT和AVNRT的疗效最佳.并且能够成为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6.
陈旸  贺涛  刘明江  陶剑虹 《西部医学》2012,24(11):2131-2133
目的评估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心内科近两年382例伴不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治疗,对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左侧旁道、右侧旁道及房室结双径路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术后成功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临床数据的差异。结果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174例,其中左侧旁道113例,右侧旁道61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08例。射频消融总成功率为97.4%,其中房室结双径路和左侧房室旁道介导的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成功率达98.4%。射频消融术后总复发率为2.6%,并发症发生率为1.8%。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右侧旁道消融复发率高于左侧旁道及双径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小结射频导管消融治疗96例快速心律失常的经验。方法:对96例快速心律失常行射频消融治疗,其中房室旁道51例53条、房室结双径路23例、室性心动过速16例、房性心动过速4例、心房扑动2例。消融前常规行电生理检查,以确定心律失常的类型和解剖部位。结果:全组首次消融成功率为926%,其中左侧房室旁道为100%,左室室性心动过速为857%,右室室性心动过速为556%,房性心动过速为75%,心房扑动为100%。消融术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复发率为34%,二次消融成功率为100%。本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射频导管消融是治疗某些快速心律失常的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根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例快速性心律失常而全部行射频消融术的病人,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2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6例,室性心动过速1例,房性心动过速伴阵阵发性心房扑动1例。结果:全部20例病人均获得成功,成功率为100%,1例出现并发症,占5%,随访1-24个月,1例复发(5%),而再行射频消融治疗获得成功。结论:射频消融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最好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射频消融术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483例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所有病例均经心内电生理检查,明确诊断AVNRT后,再分为A组:慢快型、B组:快慢型、C组:慢慢型三型,以中下位法结合电解剖法行射频消融术,统计总的和三组的消融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复发率等。 结果:射频消融术治疗AVNRT总的成功率99.4%,并发症发生率2.27% ,复发率1.45%,无死亡病例。慢快型、慢慢型、快慢型三型一次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快慢型、慢慢型较慢快型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总的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但快慢型、慢慢型较慢快型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为高,须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术冶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手术成功率、安全性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回顾分析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612例结果,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71例,房室旁路307例,右房房性心动过速10例,室性心动过速14例,右房房扑12例,旁室旁路合并房室结双径路2例,多旁路6例.结果: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总的成功率为97.1%,19例复发再次消融18例获得成功,并发症为0.65%.结论:射频消融术根治快速性心律失常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1993年3月至2002年7月射频消融治疗的833例快速心律失常。左房室旁道消融二尖瓣环侧,右房室旁道消融三尖瓣环房侧;房室结双径路通过下位能量递增消融法,改良房室结慢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采用心内膜激动时间及起搏标测相结合方法,标测起源点消融;心房扑动采用三尖瓣与下腔静脉之间的峡部行线性消融的方法;房性心动过速采用双大头电极顺序标测法。结果: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523例,成功516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40例,全部成功;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42例,成功35例;房性心动过速21例,成功17例;房扑7例,成功5例。消融成功率97.4%,总复发率3.8%,并发症发生率1.8%,无死亡病例。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各类心动过速安全有效,复发率低,可重复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总结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特别是阵发性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疗效,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回顾性分析418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房室结内折反性心动过速(AVNRT)130例,左侧旁道230,右侧旁道45例,室性心动过速(IVT)10例,房性心动过速3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结果 总成功率97.9%,其中房室结双径路和左侧房室旁道介导的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成功率高达98%以上。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率2.9%,其中AVNRT复发3例,AVRT复发8例。IVT复发1例,12例再次RFEA均获成功。3例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2例植入心脏起搏器,1例损伤主动脉瓣,引起反流。2例出现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无死亡病例。结论 经导管射频消融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安全有效的方法,适合于各类人群,以AVNRT和AVRT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罗秀锋  郑萍  李静  梁月香  邹莲英 《广西医学》2009,31(8):1130-1131
目的分析经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并发症,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492例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及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消融总成功率95.73%(471/492)。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99例,成功率为95.32%(285/299);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93例,成功率为96.37%(186/193);并发症发生率为2.24%(11/492)。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评价临床应用射频导管消融技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216例。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75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8例;房性心动过速1例;室性心动过速12例。结果成功198例,总成功率为91.7%。有5例出现并发症,占2.3%。随访1~36月,8例复发,5例再次消融成功。结论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根治快速心律失常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106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1061例,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621例,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411例,两种均有者15例,双旁道14例。消融成功率为99.2%,15例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25例复发再次消融成功。认为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根治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方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导管射频消融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2例病人进行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结果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7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35例(右侧旁路8例,左侧旁路27例,其中1例合并房室结析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总成功率98%,复发率2%,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射频消融术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1 000例的疗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1*!000 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术,术后平均随访25±19月(1~110月). 结果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总成功率为98.9%(989/1 000),其中旁道参与的心动速度590例(598条旁道),阻断588条,成功率98.3%;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410例,慢径消融成功率为99.8%.14例(1.4%)患者出现并发症.随访期间,16例(1.6%)患者复发,再次接受射频消融术均获成功. 结论射频消融术是目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最为有效的手段,其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经导管冷冻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沈阳市某三甲医院收治心律失常患者52例均采用冷冻消融治疗。结果:52例患者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消融成功率为88.24%(15/17),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消融成功率为90.00%(18/20),室性心动过速消融成功率为100%(5/5),心房扑动消融成功率为100%(1/1),阵发性房颤消融成功率为77.78%(7/9)。结论:经导管冷冻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佳,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1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德超  王荧  曹文斋 《四川医学》2010,31(8):1119-1120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10例阵发性室上速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旁路在心室最早激动点(EVA)或心房最早激动点(EAA)消融,双径路则采用慢径改良。结果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总成功率为97.1%(204/210),其中旁道参与的心动过速119例,成功率95.0%;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91例,消融成功率为100%。4例(1.9%)患者出现并发症。随访期间,3例(1.4%)患者复发,再次接受射频消融术获成功。结论射频消融术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安全及有效的治疗手段,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预防射频消融术后永久性房室传导阻滞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l025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邻近希氏束和房室结旁道患者射频消融的临床资料.结果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首次消融成功率97.5%(829/850),邻近希氏束和房室结旁道首次消融成功率97.1%(170/175);总复发率2.5%(26/1025),均再次消融成功,无永久性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结论积累经验,熟练心电生理和心脏解剖知识,及时处理手术中的房室传导阻滞,可有效地避免射频消融并发永久性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