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男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清性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男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发光免疫检测技术,检测20例男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清中泌乳素(PRL)、雌二醇(E2)、睾酮(T)、生长激素(GH)、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的水平,并与健康男性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组PRL、E2、SHBG水平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水平下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H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肝硬化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性激素紊乱,肝功能受损可能是导致性激素异常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脂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蜀红 《临床荟萃》2001,16(4):148-148
目的 :探讨肝硬化对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观察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脂水平 ,包括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h)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h) ,并以肝功能正常者作对照。结果 :肝硬化患者T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0 .76± 0 .3 6)mmol/L比 (1.3 1± 0 .41)mmol/L ,P <0 .0 0 1] ,Tch和LDL ch明显低于对照组 [Tch(2 .80± 0 .94)mmol/L比 (3 .95± 1.90 )mmol/L ;LDL ch(1.83± 0 .62 )mmol/L比 (2 .60± 1.2 5 )mmol/L ,P值分别 <0 .0 5 ] ,而HDL ch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0 .64± 0 .3 9)mmol/L比 (0 .78± 0 .2 7)mmol/L ,P >0 .0 5 ]。结论 :血甘油三酯降低比胆固醇降低更能反映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受损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血清胆碱酸酶 (ChE)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笔者对 4 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了ChE的检测 ,发现ChE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病情判定和预后有一定价值 ,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4 2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并经实验室检查和B超确诊。男 33例 ,女 9例 ,年龄为 2 8~ 79岁 ,平均 4 9 3岁。1 2 检测方法 患者均在入院后第 2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进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ChE检测 ,操作及结果判定均由专业人员进行。2 结果结果见表 1,2。ALT高于 38单位为升高。表 1  4 2例患者入院时血清A…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不同血清Na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62例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患者,根据其入院时血清钠水平分为低钠血症轻、中、重度组,比较3组child—pugh评分、主要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患者低钠血症程度与child-push评分、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具有相关性(P〈0.05),即患者低钠血症程度越重,病情越重,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越高。结论低钠血症是肝硬化常见并发症,血钠浓度的测定对判断肝硬化严重程度、诊治效果、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电解质紊乱是肝硬化患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死亡的原因之一,其中以低钠血症最为常见。对我院1996-01~2005—12失代偿期肝硬化69例钠代谢变化及预后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肠黏膜通透性的变化。方法将6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分为Child-pugh B组(28例)和Child-pugh C组(36例)。测定治疗前、治疗后7d的尿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血浆内毒素(ET)水平和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结果治疗前Child-pugh C组尿L/M比值、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Child-pugh B组(P〈0.01),但血浆DAO水平低于Child-pugh B组(P〈0.01)。治疗后7d,两组尿L/M比值、血浆ET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 C组DAO水平出现上升趋势而Child-pugh B组则出现下降趋势,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L/M比值、血浆ET水平和DAO活性作为肠黏膜通透性的检测指标,能够准确反映肠黏膜通透性的变化。肠黏膜通透性升高可能是肝硬化患者病情恶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可并发动脉低氧血症及过度通气综合征,并与腹水存在有关[1,2].本文对36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无腹水患者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并与正常对照组相对比,以探讨其机理及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不同类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胆囊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胆囊壁变化异同。方法 按发病原因的不同将78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分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组48例,丙型肝炎后肝硬化组15例,酒精性肝硬化组10例,自身免疫性肝硬化组2例,药物性肝硬化组3例。采用二维超声结合彩超对78例肝硬化患者的胆囊壁厚度、胆囊壁分型、门静脉内径(Dpv)、门静脉血流速度(Vpv)进行检测。结果 各组间在以上各检测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门静脉高压症比肝功能减退与胆囊壁变化的关系密切;肝功能减退时血清胆红素、转氨酶的增高可能与胆囊壁变化呈并行关系;雌激素可能参与胆囊壁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硬化(alcoholic liver cirrhosis,ALC) 失代偿期患者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hepatitis B cirrhosis,HBC)失代偿期患者间临床相关因素的异同点,协助两者间的鉴别及诊治.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资料完整的ALC失代偿期患者72例(ALC组)和HBC失代偿期患者359例(HBC组)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间的年龄分布、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发症、合并症及预后等因素.结果:年龄小于30岁及女性HBC患者明显多于ALC患者(P < 0.05).ALC组乏力、食欲减退、黄疸、右上腹痛、肝掌、蜘蛛痣、肝肿大患者明显多于HBC组(P < 0.05),HBC组腹胀患者明显多于ALC组.ALC组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γ-谷氨酰转肽酶、血小板及平均红细胞容积均明显高于HBC组,HBC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明显高于ALC组.ALC组肝性脑病、胆囊炎或胆石症、急性胰腺炎及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均明显比HBC组多(P < 0.05).ALC组好转率明显高于HBC组(χ2=5.517,P < 0.05).结论:ALC失代偿期患者主要分布于中年男性,而HBC失代偿期患者分布较平均.ALC失代偿期患者肝硬化相关的临床表现(如乏力、纳差等)、实验室检查(如γ-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等)及合并症(如肝源性糖尿病等)较HBC失代偿期患者突出.ALC失代偿期患者的整体预后虽较HBC失代偿期患者好,但两组患者后期预后及病死率相当.  相似文献   

10.
收集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1~6月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52例及慢性乙型肝炎无肝硬化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果乙肝肝硬化组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共40例,占76.9%,慢性肝炎组有营养风险患者7例,占17.9%,两组间营养风险的比例存在显著差异(P0.05),BMI、TSF、AMC存在显著差异(P0.05),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钙和钠存在显著差异(均PO.05),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高比例的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状态,存在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素及钠、钙等微量元素的缺乏,临床治疗时应注意补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IGF-Ⅱ)和血钠的变化,对肝硬化失代偿患者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放射检测60例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及6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IGF-Ⅰ、IGF-Ⅱ的水平,同时应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同步检测肝硬化患者血电解质和肝功能,比较在正常人与肝硬化以及肝功能不同Child-pugh级别中的变化;并进行6个月的随访,记录存活情况。结果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血清IGF-Ⅰ、IGF-Ⅱ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301),血清IGF-Ⅰ、IGF-Ⅱ和血钠的水平与肝功能状态有一定的相关性,其测定值随肝功能的减退而降低,三者在Child-push分级A、C二组间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短期随访显示肝硬化病死组的血清IGF-Ⅰ、IGF-Ⅱ和血钠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其中血清IGF-Ⅰ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GF-Ⅰ、IGF-Ⅱ和血钠的测定可作为肝功能评估的重要检测指标,其中血清IGF-Ⅰ的敏感性高于IGF-Ⅱ和血钠,联合测定有协同评估肝功能状态及提示近期预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肝硬化失代偿期的高钾血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血尿酸(UA)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酶法测定81例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和32例健康对照者血UA值,并计算其肾小球率过滤(GFR)。结果肝硬化失代偿组、肝功能各分级组、腹水组的UA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肝硬化失代偿患者GFR水平分组的UA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无明显关系,尿酸水平不能作为判断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腹水程度的指标,UA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肾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失代偿期的钾代谢紊乱,主要为低钾血症。但高钾血症亦非罕见,且可危及病人生命,我科自1985年以来,共收治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08例,并低钾血症11例(10.18%),无1例死亡。而并发高钾血症6例(5.55%),有2例死亡。笔者认为应引起高度重视。现对其发病机理与处理进行初步探讨。例1:男,64岁,主因腹泻、腹胀4个月伴鼻衄于1988年7月8日入院。体检:黄疸、腹水、脾大,化验肝功能异常,确诊为肝硬化失代偿期,除给保肝治疗外,每天口服安体舒通80mg,间断腹腔内注射速尿,多巴胺,腹水明显减少,曾一度出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118-119
肝硬化失代偿期性激素变化情况及药物干预后观察。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男性肝硬化失偿期患者64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性激素情况及肝硬化失偿期患者药物干预1年后性激素变化情况。失代偿期组患者T、PROG、LH、FSH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失代偿期组E2、PRL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药物干预后肝功能Child-Pugh评分A组较Child-Pugh评分B、C组T显著升高、E2及RPL显著降低(P0.05)。男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存在性激素紊乱现象,经治疗好转后性激素紊乱可有改善,T、E2、PRL含量对评估肝硬化严重程度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肝硬化时由于肝功能减退,对激素的转化、灭活作用减弱,尤其是对性激素的转化灭活作用障碍更为突出。尽管许多学者对肝硬化时血液中的性激素含量变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于男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性激素变化,特别是其与肝癌关系研究资料较少。为此,本文对40例男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了血清睾丸酮(T)、雌二醇(EZ)、催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的测定,并将其含量变化与正常对照组20例及4O例中并发肝癌者进行了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1对象和方法1.1对象男性肝硬化失代偿期(失代偿)住院患者4O例…  相似文献   

17.
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慧英 《临床医学》2001,21(9):22-23
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系指心、肝、脑、肺、肾、消化道和凝血等两个以上的生命器官或系统,同时或在短时间内发生功能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我院自1994年1月至1998年12月收治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30例,并发MOF46例,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MOF诊断标准:我们采用Fry, Eissman及日本医科大学结合实践提出的诊断标准:①心脏:出现心源性或感染性休克,或心肌梗塞,一过性心脏停搏或心律不齐,心功能不全及低血压。②肺:呼吸障碍,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酸碱、电解质、血气监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颖才  熊元治  周翠萍 《临床荟萃》2002,17(21):1282-1282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常合并多种并发症 ,易引起严重的酸碱失衡、血气改变及电解质紊乱 ,常危及生命。为此 ,我们对本地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了酸碱、血气、电解质监测和分析 ,并提出了一些粗浅认识 ,以供同道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31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 ,其中男 18例 ,女 13例 ;年龄 15~ 6 4岁 ,平均 (47.5 4± 11.91)岁。按《实用内科学》第 9版肝硬化失代偿期诊断标准[1] 。经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B超检查 ,其中 17例经CT检查 ,均诊断为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伴腹水者 2 4例 ,自发性腹膜炎 (SBP) 9例 ,食管静…  相似文献   

19.
20.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胃肠动力学改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于海生 《新医学》1999,30(2):116-117
1引言临床上,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腹胀、纳差等症状,导致进食减少,营养不良,加重病情;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发生率较高[1,2],严重者导致自发性腹膜炎。近年来,国外学者研究发现,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