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膀胱是一个体积可变的器官,膀胱状态对宫颈癌体外放射治疗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比较膀胱充盈与空虚状态对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临床靶体积、计划靶体积、危及器官受照体积剂量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12-01-2015-10-31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自愿接受俯卧位调强放射治疗的21例初治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膀胱充盈及排空状态下调强放射治疗计划临床靶体积(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计划靶体积(planing target volume,PTV)及危及器官受照射体积剂量变化.结果 膀胱不同状态,CTV、PTV及小肠、直肠、股骨头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患者膀胱充盈较空虚状态,小肠平均受照射剂量降低,分别为(2 056.7±364.7)和(2 319.5±451.58)cGy,P<0.001;而直肠平均受照射剂量增加,分别为(4 663.7±68.94)和(4 621.6±54.86) cGy,P=0.039.同一患者膀胱充盈时,小肠各剂量段受照射体积百分比较膀胱排空时低,P<0.001;直肠45 Gy受照射体积的百分比(V45)较膀胱排空时高,P=0.023;有淋巴结转移时,膀胱充盈较排空状态,小肠V45降低(P<0.001)而直肠V45升高(P=0.04),膀胱V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无淋巴结转移时,膀胱充盈较排空状态,小肠和膀胱V45均降低(P值分别为0.002和0.01),直肠V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5.结论 ⅡB~ⅢB宫颈鳞癌患者俯卧位行根治性调强放射治疗,膀胱充盈状态可减少小肠照射剂量,对小肠起一定保护作用.有盆腔淋巴结引流区照射时,膀胱充盈状态虽然可降低小肠受照剂量,但同时增加直肠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膀胱充盈度对宫颈癌术后放疗靶区照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宫颈癌术后需行调强放疗患者30例,在膀胱充盈状态和排空状态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对膀胱不同状态下的临床靶体积(CTV)、计划靶体积(PTV)、膀胱、直肠、小肠及股骨头的体积变化及平均照射剂量进行比较。结果 (1)膀胱处于充盈状态的膀胱体积明显大于处于排空状态的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TV、CPV、直肠、小肠及股骨头的体积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膀胱处于充盈状态时对膀胱及小肠的照射剂量明显低于膀胱排空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TV、CPV、直肠及股骨头照射剂量在膀胱处于充盈状态与排空状态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膀胱处于充盈状态下,对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调强放疗,可明显减少膀胱及小肠的照射剂量,对膀胱及小肠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前列腺癌三维适形放疗中,研究对比膀胱充盈和排空状态下靶区和周边重要器官体积改变以及照射剂量变化。方法临床穿刺细胞学证实的前列腺癌早期(T1~T2NOMO期)病例10例,无严重合并症,行对称6个野三维适形放疗。CT定位前1.0、0.5 h口服稀释造影剂各400 ml。定位时留置导尿,排空膀胱后仰卧位CT全盆腔定位扫描,然后注入稀释造影剂250~300 ml充盈膀胱,再次CT定位扫描。CT影像上勾画前列腺靶区和周围重要器官轮廓,三维计划设计。分别评估CTV、PTV、直肠、膀胱、股骨头和盆腔小肠体积,CTV、PTV、直肠、膀胱、股骨头、盆腔小肠平均照射剂量,以及50 Gy膀胱、直肠,30 Gy股骨头受照体积和盆腔小肠最大照射剂量,对比不同膀胱充盈状态下各器官结构体积变化以及照射剂量差别。结果与膀胱排空相比膀胱充盈使体积增加了499%,分别为(67±9)、(336±48)ml(P=0.000),CTV、PTV、直肠、股骨头、盆腔小肠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153、0.501、0.929、0.771、0.081)。充盈时膀胱受照剂量仅为排空时的35%,分别为(1501±201)、(4267±216)cGy(P=0.000);盆腔小肠受照剂量下降了75%,分别为(257±223)、(60±25)cGy(P=0.012);CTV、PTV、直肠、股骨头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423、0.540、0.123、0.704)。照射50 Gy的膀胱体积因膀胱充盈减少了14%(P=0.001),直肠、股骨头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675、1.000),盆腔小肠最大照射剂量仅为排空状态下的10%(P=0.004)。结论前列腺癌三维适形放疗中膀胱充盈状态对膀胱体积有影响,与膀胱排空相比膀胱充盈能减少膀胱、盆腔小肠照射剂量,对膀胱、盆腔小肠起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调强技术在宫颈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应用PubMed检索系统,以"宫颈癌、调强放疗"为关键词,检索2000-01-2009-10相关宫颈癌调强治疗文献.进一步筛选有关调强放疗在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降低胃肠道及骨髓毒性、靶区的勾画原则及调强放疗在后程推量中的应用的文献有26篇.结果:盆腔、盆腔延伸野适形调强放疗可以降低小肠、骨髓、直肠、膀胱和肾脏在高剂量区的受照射体积,降低严重急性毒性的发生率.膀胱、直肠充盈状态及肿瘤体积的变化,导致子宫体、子宫颈位移.每周进行CT或MR定位扫描并进行靶区勾画及计划设计可以减少危及器官在计划靶体积(PTV)中的受照射体积.在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建议使用调强技术与腔内技术结合进行后程推量治疗.结论: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在宫颈癌根治性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治疗结果仍在观察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分段调强放射治疗(IMRT)中的靶区体积及危及器官(OAR)的受照范围和剂量变化。方法 33例宫颈癌患者(FIGO分期Ⅰb~Ⅲb期)行调强放射治疗和同步化疗,放射治疗前和放射治疗3周(30 Gy)后行第二次CT及MRI扫描,重新制定调强治疗后半程计划,采用6MV X线,7野调强照射技术(7f-IMRT);处方剂量均为50.4 Gy/28 F。应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 histogram,DVH)比较分析分段计划时靶区及危及器官体积及剂量变化。结果治疗前、后半程计划处方剂量均较好地覆盖了靶区。平均96.7%的PTV接受处方剂量的照射。PTV平均剂量(5024±65.8)cGy;(4993±111.5)cG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肿瘤靶体积(GTV)分别为(77.39±36.82)cm3、(52.01±30.6)cm3,GTV体积退缩(30.1±8.9)%;临床靶体积(CTV)分别是303.2~718.9 cm3、301.3~630.7cm3,体积退缩(7.7±1.1)%,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肠35 Gy的平均体积是(35.0±15.0)%、(31.0±12.2)%;小肠40 Gy的平均体积是(27.0±12.0)%、(24.0±1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直肠、膀胱40 Gy的平均体积分别是(71.0±13.0)%、(70.0±11.0)%;(74.0±11.0)%、(69.0±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癌患者采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技术能够产生理想的靶区剂量分布,分段计划有助于提高靶区的适形度,减少正常组织受照射的体积和剂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定量注射生理盐水和自主憋尿两种不同膀胱充盈方式对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精确度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医院放射治疗科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宫颈癌术后患者50例,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5例,分别在定量注射生理盐水和定量饮水后自行憋尿1小时两种情况下进行CT定位及靶区勾画。计划靶区(planned target volume,PTV)在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基础上向各个方向外扩6 mm。调强放疗采用7野调强照射,处方剂量为50 Gy/(2 Gy.25)f。利用医科达直线加速器机载影像系统采集两组患者在左右方向、头脚方向及腹背方向上的位移偏差值,对100组图像的靶区受照剂量、适形程度进行分析,并通过随访了解放疗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结果:注水组在三个平移方向的位移偏差分别为(1.92±1.81)mm、(2.61±1.95)mm、(1.85±1.14)mm,憋尿组为(2.27±1.77)mm、(3.12±2.48)mm、(2.81±2.17)mm。两组患者在腹背方向的位移偏差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PTV的最大剂量、靶区覆盖率、适形指数、均匀性指数均有明显差异(P<0.05),但最小剂量和平均剂量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小肠、直肠和膀胱的受照体积和剂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0%、28%,食欲差发生率分别为72%、80%,腹泻发生率分别为52%、68%,便秘发生率分别为4%、4%,尿频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0%、64%,排尿困难发生率分别为0%、24%。注水组患者对于注射生理盐水充盈膀胱的舒适度调查结果显示,比较轻松占60%,轻微涨感占12%,涨感明显仍可接受占20%,无法忍受占8%。结论: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时,相比患者自主憋尿,注射生理盐水充盈膀胱可以使靶区的位移偏差更小,提高靶区剂量的准确度和适形度,降低放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在宫颈癌调强放疗中使用膀胱容积测量仪(BVI 9400)控制术前及术后宫颈癌患者的膀胱充盈度,比较靶区位移误差及其引起的照射剂量变化、膀胱充盈形态变化,研究膀胱充盈度的一致性在宫颈癌调强放疗中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内放疗的45例宫颈癌患者,分成A、B、C组,每组15 例。A组为未手术患者,B组为根治术后患者(两组疗前均使用BVI 9400监测膀胱尿量),C组随机选取患者采取自主憋尿未监测治疗前膀胱尿量。3个组患者疗前均行KV-CBCT扫描进行在线配准分析,计算在左右、头脚,腹背方向的靶区位移误差、处方剂量PTV覆盖体积百分比(V100)及百分比差值(ΔV100)。结果 左右、头脚,腹背方向平均位移误差A组分别为1.67、1.55、1.67 mm,B组分别为1.43、1.58、1.84 mm,C组分别为2.27、2.30、2.08 mm。V100、ΔV100 A组分别为96.96%、1.17%,B组分别为95.9%、1.29%,C组分别为94.02%、2.17%。结论 控制膀胱充盈度的一致性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膀胱充盈程度不一致对误差产生的影响,保证了靶区位置的精度和靶区的照射剂量,对膀胱、小肠、直肠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减轻宫颈癌患者放疗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研究仰、俯卧体位下前列腺癌三维适形放疗对靶区和周边重要器官体积改变和照射剂量变化。方法临床穿刺细胞学证实的分期为T1~T2N0M0期的前列腺癌8例,行对称六野三维适形放疗。定位前1 h排空膀胱,定位前1.0、0.5 h口服造影剂各400 ml,每例病例同一时间分别行前列腺癌仰、俯卧位CT定位扫描,定位后勾画靶区及盆腔重要器官结构,三维计划设计。分别评估CTV、PTV、直肠、膀胱、股骨头和盆腔小肠体积,CTV、PTV、直肠、膀胱、股骨头、盆腔小肠平均照射剂量,50 Gy膀胱、直肠和30 Gy股骨头受照体积及盆腔小肠最大照射剂量,对比仰、俯卧位各器官结构体积变化以及照射剂量差别。结果无论是仰卧位还是俯卧位,靶区均能得到均匀理想的剂量分布。直肠体积在不同体位下变化较大。仰、俯卧位各正常组织的平均体积分别为:膀胱(306±58)、(325±69)cm3,直肠(59±20)(、144±96)cm3,小肠(94±51)、(75±18)cm3。CTV、PTV、股骨头体积变化不明显。CTV、PTV、膀胱、股骨头、小肠平均照射剂量在不同治疗体位下差别不大。仰、俯卧位直肠平均照射剂量分别为(3364±995)(、2221±1176)cGy。DVH分析显示直肠在俯卧位保护最好,仰、俯卧位50 Gy直肠体积分别占总体积的39.5%±19.7%、19.8%±15.7%。俯、仰卧位小肠最大照射剂量分别为(234±143)(、275±220)cGy。结论前列腺癌俯卧位三维适形放疗使直肠体积明显增大,可因减少直肠照射而起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不同放疗技术及膀胱充盈状态对宫颈癌术后放疗靶区剂量的分布及正常组织受照体积的影响,探讨宫颈癌术后放疗的理想模式。   方法  选择1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分别进行膀胱充盈状态及排空状态下模拟CT扫描,处方剂量50 Gy,分别制定双弧快速旋转调强计划(RapidArc)及7野调强适形计划(IMRT)。计划的实施均为Varian公司的TrueBeam直线加速器。利用每个计划的剂量一体积直方图(DVH)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膀胱充盈状态下IMRT及RapidArc的靶区均匀性指数分别为1.05及1.04(P>0.05),膀胱排空状态下IMRT及RapidArc的靶区均匀性指数均为1.04(P>0.05)。膀胱充盈状态下,IMRT及Rapi. dArc的靶区适形度指数分别为0.71及0.73(P>0.05)。膀胱排空状态下,IMRT及RapidArc的靶区适形度指数分别为0.71及0.73(P>0.05)。小肠及膀胱接受30 Gy及40 Gy剂量的体积,膀胱充盈状态下优于膀胱排空状态,两种技术间无显著性差异。直肠及膀胱接受30 Gy剂量的体积IMRT优于RapidArc。RapidArc在治疗时间及机器跳数上明显优于IMRT。   结论   7f-IMRT及双弧RapidArc在靶区适形度及均匀性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无论何种技术,膀胱充盈状态对小肠及膀胱的保护均优于膀胱排空状态;IMRT在直肠及膀胱的保护方面均优于RapidArc,RapidArc在机器跳数及治疗时间上优于IMRT。   相似文献   

10.
宫颈癌术后盆腔三维适形与调强放疗剂量学与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研究宫颈癌术后盆腔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技术建立方法,进行三维剂量学研究,找出适合临床应用的最佳方案.方法 选择宫颈癌根治性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具有术后盆腔放疗指征的10例患者行下列研究:(1)放疗最佳体位(俯卧位或仰卧位)比较;(2)放疗时膀胱充盈状况与正常组织受照体积相关性研究;(3)放疗射野移动误差测定和靶区勾画;(4)3DCRT及IMRT计划设计及优化比较.结果 采用俯卧位固定方式患者治疗中心点的摆位误差在前后、头脚及左右方向的误差均在5 mm以内,而采用仰卧位误差均>5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俯卧位、膀胱充盈状态时膀胱受照体积百分比较之膀胱处于排空状态时为小,且小肠和结肠受照体积百分比较之膀胱处于排空状态时为小.俯卧位、膀胱充盈状态时射野片显示放疗过程中射野移动的总误差为(7.4±1.6)mm.采用95%可信区间,CTV至PTV的外放边界可定为1cm.3DCRT 3、4、5和6个射野下PTV适形指数分别为0.46、0.67、0.68和0.68,4个以上射野数目的增加不再显著改善靶区分布和减少正常组织受照体积百分比.IMRT 5、7、9、11和13个射野下PTV适形指数分别为0.75、0.83、0.84、0.85和0.85,9个以上增加射野数目不再显著改善靶区分布和减少正常组织受照体积百分比.结论 宫颈痛术后盆腔放疗者俯卧位固定方式因摆位误差小而优于仰卧位固定方式,膀胱处于充盈状态因可使膀胱及肠道受照体积百分比减少而优于膀胱排空状态.对宫颈癌术后盆腔3DCRT和IMRT计划的三维剂量学研究表明,3DCRT以4个射野数计划为优,IMRT以9个射野数计划为优.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与目的:调强放射治疗已经被广泛运用于盆腔肿瘤的治疗,由于适形及剂量均匀的高度性,使得靶体积能够较传统"四盒野"获得缩小,降低了膀胱和小肠正常器官剂量-体积的相关毒性。但较小的靶体积另一方面又难以补偿器官移动所造成靶区边缘欠量的风险。本文旨在探讨膀胱不同充盈时态、自然状态及人工干预憋尿对宫体、宫颈变形位移变化的影响,以期对妇科肿瘤放疗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24例宫颈癌患者,通过人工干预使膀胱处于空虚、半充盈及充盈时态下,连续进行3次CT扫描。比较空虚-充盈、空虚-半充盈、半充盈-充盈三组膀胱体积充盈变化间,宫颈、宫体位移的变化。24例患者中选取13例患者进行自然憋尿膀胱充盈,11例患者进行人工干预膀胱充盈的治疗CT扫描,两组分别与当日的计划CT充盈时相的宫颈位移进行比较。结果:宫颈在空虚-充盈组中,在前、上、下方向平均位移最大,为0.7~1.0 cm;在空虚-半充盈组中,6个方位平均最大位移≤0.6 cm;在半充盈-充盈组中,6个方位平均最大位移≤0.8 cm。宫体在空虚-充盈组中,在前、上、下方向平均位移最大,为0.8~0.9 cm;在空虚-半充盈组中,6个方位上平均最大位移≤0.5 cm;在半充盈-充盈组中,6个方位平均最大位移≤0.6 cm。宫颈肿物直径与宫颈在前、左、右、上4个方向上位移变化有明显回归线性相关关系(P=0.000)。人工干预充盈的治疗CT与计划CT扫描在6个方向上的宫颈位移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0);自然憋尿充盈的治疗CT与计划CT扫描在6个方向上的宫颈位移变化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265)。结论:膀胱充盈体积变化会对宫体、宫颈的位置产生影响,并且随着充盈体积变化的增加,平均最大位移改变越明显。同时自然憋尿充盈的差异并不会导致宫颈有意义的位移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比较调强放射治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两种不同照射技术,探讨宫颈癌根治性放射治疗采用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对危及器官的保护。方法10例常规体外和腔内放射治疗的Ⅱ_b~Ⅲ_b宫颈癌患者,放疗前行CT扫描并勾画靶区。临床靶区(CTV)包括子宫、宫颈、阴道等原发肿瘤区域及髂总、髂外、髂内、闭孔、骶前淋巴结等区域和其周围组织,计划靶区(PTV)以CTV为基础外放前向10 mm/余各向5 mm形成PTV,处方剂量分别为95%PTV 45Gy、54Gy和63Gy/1.8Gy×25、30和35次,通过DVH图比较两种治疗技术危及器官受照体积与剂量的变化。结果相同处方剂量不同照射技术比较,膀胱和小肠受照体积与剂量IMRT均小于3DCRT照射(P〈0.05);而直肠处方剂量分别为45GY、54GY及63GY时,直肠接受剂量分别高于30Gy、40Gy及50Gy(P〈0.05)的体积,IMRT明显小于3DCRT。不同处方剂量相同照射技术比较,在3DCRT照射技术方面:当处方剂量为63Gy时,膀胱接受40Gy和50Gy剂量的体积分别为93.10±8.77%和81.00±12.81%,明显高于处方剂量为45Gy和54Gy的体积(P=0.000);对于直肠,随着处方剂量的提高,其受照体积轻微增大(P〉0.05);相对小肠而言,处方剂量为54Gy和63Gy时,受照体积变化不大(P〉0.05),但处方剂量为45Gy时,小肠受照剂量高于30Gy的体积小于处方剂量为54Gy或63Gy时的照射体积(P〈0.05)。在IMRT照射技术方面:随着处方剂量的提高,膀胱和小肠受照体积及剂量随之增加(处方剂量为54Gy与63Gy时的V_(20)比较P〉0.05,其余均P〈0.05);对于直肠接受剂量高于30Gy的体积随处方剂量的提高而增加(处方剂量为54Gy与63Gy时的V_(30)比较P=0.376,其余均P〈0.05)。结论随着计划靶区内照射剂量的提高,膀胱、直肠及小肠接受的剂量和体积均随之增高,对危及器官的保护IMRT均优于3DCRT。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膀胱不同充盈状态下宫颈-宫体内靶区(ITV)在宫颈癌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中的应用,期望获得更精确的宫颈癌调强放疗的计划靶区(PTV)。方法 选取未手术宫颈癌放疗患者6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研究组采用膀胱3种充盈状态下的定位CT获得个体化的ITV、PTV与统一外放PTV进行VMAT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靶区及靶区内危及器官(OARs)的体积差异。比较两组CBCT验证中靶区脱出情况、放疗不良反应及近期疗效。结果 两组靶区及靶区内OARs的体积相近(P>0.05);研究组子宫脱出PTV率、脱出PTV体积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急性放疗不良反应相近(P>0.05);1、2年总生存、无进展生存率相近(P>0.05)。研究组、对照组子宫复发为1、2例。结论 采用膀胱不同充盈状态下宫颈-宫体个体化的ITV、PTV进行宫颈癌根治性VMAT能提高靶区精确性,从而提高局部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宫颈癌根治性调强放疗时膀胱直肠体积与其吸收剂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行根治性调强放疗的50例宫颈癌患者,采集初始放疗计划CT图像前告知患者中等程度充盈膀胱(喝500~800 ml水,30~60 min后采集图像),排空直肠。分析膀胱直肠体积与各自平均吸收剂量及V45之间的关系。结果 膀胱直肠体积变化较大,与其各自平均吸收剂量、V45及D2cm3之间无显著相关性,但膀胱直肠和PTV相交体积与各自体积的比值(Vob/Vb、Vor/Vr)与各自平均剂量和PTV处方剂量的比值(Dmb/Dp、Dmr/Dp)以及V45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并利用matlab软件拟合出二者之间的相关公式。结论 宫颈癌根治性调强放疗期间患者膀胱与直肠体积变化较大,对于个体化的放疗患者,可根据本研究所拟合出的相关公式对放疗前及分次间膀胱与直肠的平均剂量和V45进行预测,及时分析剂量限制超标的患者相关原因并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联合腔内近距离治疗(intracavitary brachytheraPY,ICBT)是宫颈癌标准放疗技术.膀胱状态是影响靶区和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s)剂量分布常见因素.不同膀胱状态下,宫颈癌IMRT联合ICBT放疗融合剂量分布如何,尚不清楚.本研究主要分析不同膀胱状态下局部进展期宫颈癌(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LACC) IMRT联合ICBT的放疗靶区和OARs融合剂量分布.方法 2015-01-01-2015-07 31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治疗符合入选标准的LACC患者中,信封随机法选择20例,膀胱充盈及空虚状态下分别行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计算机断层成像模拟定位(simulation computed tomography,Sim-CT)扫描,在Oncentra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对应融合MRI/CT图像.在MRI勾画大体肿瘤体积(gross tumor volume,GTV),Sim-CT勾画临床靶体积(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和OARs(小肠、膀胱、直肠和左右股骨头).设置7野IMRT计划和三维ICBT计划,放射源分别为6MVX射线和192 Ir.在IMRT和ICBT计划分别单独计算各自计划中靶区(D95%、D90%、D85%和D80%)和OARs(小肠D1cc和2cc膀胱D5%、10%和30%、直肠D1cc、2cc和5cc及股骨头D1%)剂量,相加为几何剂量.利用TPS计划叠加IMRT与ICBT计划形成融合计划,计算靶区和OARs剂量为融合剂量.分析不同膀胱状态下,靶区及OARs几何和融合剂量关系,并计算ICBT对靶区和OARs剂量贡献.结果 膀胱空虚时,D95%(uGTV=3.92,tCTV=11.28,tPTV=10.79)、D90%(uGTV、CTV=3.92,u PTV=3.25)、D85%(u=3.92)、D80%(u=3.92),靶区几何剂量低于融合剂量;膀胱充盈时,D9 5%(uGTV、PTV=3.92,tCTV=15.96)、D90%(uGTV=3.81,uCTV、PTV =3.92)、D85%(u=3.92)、D80%(uGTV=4.70,uCTV、PTV=3.92),靶区几何剂量低于融合剂量;均P值<0.001.膀胱充盈GTV剂量差异率为0.17%~0.93%%,低于空的0.32%~1.07%;CTV和PTV与膀胱空虚相似,分别为1.10%~2.75%和1.22%~3.40%以及0.98%~2.29%%和0.94%~3.17%%.膀胱空虚时,OARs几何剂量(小肠D1.2…膀胱D5%、10%、30%、直肠D1cc、2cc、5cc和股骨头D1%)高于融合剂量,u小肠=3.92,t心1肠 =11.59;u膀胱分别为3.92、3.92和3.36;u直肠=3.92;t股骨头分别为4.77和6.06.膀胱充盈时,OARs几何剂量高于融合剂量,t小肠分别为10.27和8.84;t膀胱分别为10.69、11.77和4.91;u直肠分别为3.36、3.21和3.25,均P值<0.005.膀胱D30%和直肠几何平均剂量差分别为1.90、1.01、0.87和0.86 Gy,均大于融合的1.86、0.95、0.79和0.59 Gy.左右股骨头D1%分别为0.76、0.41 Gy和0.26、0.73 Gy.膀胱空虚时,ICBT对靶区,D95%(uGTV=3.92,tCTV=11.40,tPTV=10.84)、D90% (uGTV=3.92,uCTV=3.29,tPTV=6.00),D85%(uGTV=3.92,tCTV=17.29,tPTV=13.87),D80%(uGTV=3.92,tCTV=16.60,tPTV=15.41),几何剂量贡献率低于融合剂量贡献率;膀胱充盈时,ICBT对靶区,D95%(uGTV=9.87,uCTV=15.78,uPTV=10.65)、D90%(uGTV=3.81,tCTV=20.70,tPTV=17.64)、D85% (tGTV=8.31,tCTV=23.27,tPTV=19.78)、D80% (tGTV=4.68,uCTV=3.92,tPTV=19.90)几何剂量贡献率低于融合剂量贡献率;均P< 0.005.对GTV剂量贡献率最高,膀胱空虚与充盈几何及融合剂量贡献率分别为51.12%~63.89%、48.10%~60.80%和49.52%~63.35%、46.74%~60.52%;对CTV、PTV几何及融合剂量贡献率<10.00%.膀胱空虚时,ICBT对OARs的几何剂量贡献率高于融合剂量贡献率,u小肠=3.92;u膀胱分别为3.92、3.92和3.36;u直肠=3.92;t股骨头=4.67和6.16.膀胱充盈时,ICBT对OARs的几何剂量贡献率高于融合剂量贡献率,t小肠分别为10.14和8.77;t膀胱分别为10.74、11.82和4.93;u直肠分别为3.25、3.21和3.21,均P值<0.005.ICBT对直肠几何及融合剂量贡献率膀胱空虚分别为47.77%~59.45%和40.87%~52.40%,小于充盈的47.82%~58.78%和41.61%~52.00%;ICBT对膀胱几何及融合剂量贡献率膀胱空虚分别为27.60%~45.17%和26.04%~41.80%,大于充盈的23.36%~43.67%和21.89%~40.22%;小肠空虚分别为30.90%~36.90%和28.85%~34.79%,大于充盈的20.68%~25.13%和18.69%~22.88%;左右股骨头均<10%.结论 膀胱状态会影响靶区和OARs剂量,单纯几何计算靶区和OARs剂量,有一定局限性,最好进行融合剂量学分析.膀胱充盈有利于OARs的保护,特别是小肠和膀胱,建议IMRT联合ICBT时,膀胱应保持一定容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保乳术后部分乳腺外照射(EB-PBI)自主呼吸控制(ABC)不同呼吸状态体积重合度及其差异,从靶区体积重合的角度,表述ABC辅助呼吸运动对EB-PBI分次内靶区位移的影响.方法 对术腔放置银夹拟行EB-PBI的患者行乳腺托架固定ABC辅助CT模拟定位,同时采集适度深吸气呼吸控制(mDIBH)状态、自由呼吸(FB)状态、深吸气呼吸控制(DEBH)状态各2套CT图像.应用Pinnacle3治疗计划系统,进行2套mDIBH图像间、2套FB图像间、2套DEBH图像间及mDIBH与DEBH图像间自动融合,计算融合图像.选定进行融合的2套图像的大体肿瘤体积(GTV)、临床靶区体积(CTV)、计划靶区体积(PTV)的重合度,比较同一配准中3种靶区各自重合度间及不同配准中同一种靶区重合度间的差异.结果 mDIBH/mDIBH配准中,GTV/GTV、CTV/CTV和PTV/PTV重合度分别为(83.54±11.41)%、(93.00±6.49)%和(95.26±4.90)%,GTV/GTV与CTV/CTV、GTV/GTV与PTV/PTV重合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TV/CTV与PTV/PTV重合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B/FB配准中,GTV/GTV、CTV/CTV、PTV/PTV重合度分别为(72.55±29.10)%、(89.36±9.53)%和(92.47±7.25)%,GTV/GTV与CTV/CTV、CTV/CTV与PTV/PTV重合度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GTV/GTV与PTV/PTV重合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BH/DEBH配准中,GTV/GTV、CTV/CTV、PTV/PTV重合度分别为(79.48±22.31)%、(92.83±6.77)%和(95.05±4.81)%,3组靶区两两间重合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DIBH/mDIBH与DEBH/DEBH间、mDIBH/mDIBH与FB/FB间、FB/FB与DEBH/DEBH间的GTV、CTV和PTV重合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mDIBH/mDIBH与mDIBH/DEBH间、FB/FB与mDIBH/DEBH间的GTV、CTV和PTV重合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BC辅助实施EB-PBI,两次mDIBH间、两次FB间和两次DEBH间各靶区体积重合度差异不明显,且三者的PTV/PTV重合度均达到较高水平.因此,从靶区重合度的角度,若施照前进行在线摆位误差校正,EB-PBI实施进行呼吸控制的必要性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7.
宫颈癌术后盆腔调强放疗计划方法的剂量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比较两种调强放疗(IMRT)方法 (对骨髓进行单独限最的BMS-IMRT,未对骨髓进行单独限量的IMRT)在宫颁癌靶体积剂量覆盖及危及器官保护方面的差异,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后盆腔外照射骨髓保护的合理方法 .方法 对1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模拟CT增强扫描,在计划系统内勾画临床靶体积(CTV),CTV均匀外扩1.0 cm生成计划靶体积(PTV),同时勾画小肠、直肠、膀胱、骨髓.进而设计出BMS-IMRT和IMRT的2种治疗计划,处方剂量为45 Gy分25次,1.8 Gy/次.所有计划都使95%靶区体积达到处方剂量要求.并用ADAC Pinnacle~3计划系统提供的卷积或迭加算法对两种放疗技术的治疗计划进行剂量计算,比较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分布、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结果 BMS-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均匀性不如IMRT,但其适形度优于IMRT计划,BMS-IMRT放疗计划中骨髓的V_5、V_(10)、V_(20)、V_(30)、V_(40)分别比IMRT降低1.81%、8.61%、31.81%、29.50%、28.29%,而小肠、膀胱、直肠等危及器官的受量差别不大.结论 对于宫颈癌术后患者BMS-IMRT降低了骨髓低剂量受照体积,从而有助于降低急性骨髓抑制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靶区设计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宫颈癌盆腔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计划靶区变化对危险器官受照容积百分比的影响。方法常规体外和腔内放射治疗的10例IIb~Ⅲb宫颈癌患者,放疗前行CT扫描并勾画靶区,临床靶区(CTV)包括子宫、宫颈、阴道等原发肿瘤区域及髂总、髂外、髂内、闭孔、骶前淋巴结等区域及其周围组织,计划靶区(PTV)以CTV为基础向外放不同距离形成PTVA、PTVB、PTVC和PTVD,通过DVH图与传统前后两野等中心照射技术对比,了解随着计划靶区的变化,危险器官受照容积的变化。结果膀胱和小肠接受30GY、40GY、45GY剂量的容积采用IMRT技术均小于前后两野照射技术,随着靶区的扩大,受照容积随之增加(P=0.000)。但是,与前后两野对比,IMRT计划并非均能很好地保护直肠,靶区向后扩大≤10mm,直肠受照容积的变化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靶区扩大至15mm时,直肠受照容积无论是低剂量或是高剂量IMRT计划均大于前后两野照射。结论采用IMRT技术代替常规体外放疗能减少膀胱、小肠和直肠受照容积,其优势随着计划靶区的扩大而减少,靶区的精确勾画和定位的高度重复性,以及对内在器官运动的了解,是IMRT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IMRT(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和CRT(conventional ra-diotherapy,常规放疗)在宫颈癌术后放疗中,对危及器官保护方面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30例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均行CT模拟定位扫描并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临床靶区(CTV)包括子宫、宫颈、阴道等原发肿瘤区域及髂总、髂外、髂内、闭孔、骶前淋巴结等区域和其周围组织,计划靶区(PTV)为CTV外放1cm,处方剂量为45Gy/1.8Gy/25次,95%PTV达到处方剂量要求。30例患者均做IMRT及CRT两种计划设计,对比两种照射方式下骨髓、小肠、直肠及膀胱的剂量分布、剂量、体积直方图(ova)中的多个指标。随后按患者自主意愿选取15例入IMRT组,另15例入CRT组进行放疗,对比两组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CRT相比,IMRT降低了30-40Gy范围内骨盆骨髓、小肠、膀胱、直肠的受照体积,有显著统计学意义。IM-RT组膀胱、肠道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CRT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在骨髓抑制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宫颈癌术后放疗的患者,IMRT较CRT能明显降低危及器官的受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子宫颈癌术后盆腔不同体外照射方法的剂量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比较常规放疗(CRT)、三维适形放疗(3DCRT)及调强放疗(IMRT)方法在子宫颈癌靶体积剂量覆盖及危及器官(OAR)保护方面的差异,探讨子宫颈癌患者术后盆腔体外照射的合理方法.方法 对10例子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模拟CT增强扫描,在计划系统内勾画临床靶体积(CTV),CTV均匀外扩1.0 cm生成计划靶体积(PTV),同时勾画小肠、直肠、膀胱、骨髓、卵巢及股骨头作为OAR.进而设计出CRT、3DCRT及IMRT的3种治疗计划,对CRT要求参考点达到处方剂量45 Gy,对3DCRT及IMRT要求95%的PTV达45 Gy.应用等剂量曲线及剂量体积直方图对3种计划的CTV及OAR的剂量分布进行比较.结果 CRT计划中CTV达45 Gy的平均体积显著低于3DCRT、IMRT计划(Q=8.27、8.37,P值均<0.01),而3DCRT和IMRT计划之间相似(Q=0.10,P>0.05).3DCRT和IMRT计划中小肠达30、45 Gy的体积明显低于CRT.IMRT计划中直肠、膀胱达30、45 Gy的体积均显著低于CRT,而3DCRT中仅直肠、膀胱达45 Gy的体积显著低于CRT.3DCRT和IMRT使骨髓达30、45 Gy剂量的体积明显低于CRT.4例卵巢移位者中2例在3DCRT及IMRT计划中,另2例在3种计划中卵巢平均受量全部超过300 cGy.结论 IMRT和3DCRT在提高靶体积内剂量及其均匀度,以及保护小肠、直肠和膀胱方面较CRT具备明显优势,以IMRT为最佳.在高剂量范围内,IMRT和3DCRT对骨髓的保护优势确定.对于移位悬吊的卵巢,IMRT、3DCRT及CRT均不能对其形成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