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衰竭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 mRNA的变化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20例正常人和60例肝衰竭患者28天内PBMCs hTERT mRNA水平.结果39例生存患者PBMCs hTERT mRNA水平在入院后依次上调,在入院时、入院后7天、14天、21天和28天分别较正常人升高了2.87、4.27、9.23、23.35和30.50倍,而死亡患者在各时间点依次下降,分别是正常人的3.01、2.08、1.21、0.28和0.06倍;PBMC hTERT mRNA水平对判断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在入院时及治疗后7天、14天、21天和28天分别为0.611±0.075、0.676±0.074、0.786±0.065、0.993±0.008和0.998±0.003.结论 PBMCs hTERT mRNA水平可作为肝衰竭患者的预后判断指标,特别是在治疗14天以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和环氧化酶-2(COX-2)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9年1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73例HBV-ACLF患者和95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分离PBMCs,采用RT-PCR法检测PBMC IP-10和COX-2mRNA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BsAg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FN-γ水平。结果 HBV-ACLF组血清IFN-γ及PBMC IP-10 mRNA和COX-2 mRNA水平分别为(59.3±7.9)ng/L、(0.9±0.1)和(1.6±0.2),显著高于CHB组【分别为(35.8±6.2)ng/L、(0.6±0.1)和(0.5±0.1),P<0.05】;HBV-ACLF患者PBMC IP-10和COX-2水平与血清HBsAg水平呈负相关(r=-0.828,P<0.05;r=-0.795,P<0.05);29例死亡组血清IFN-γ及PBMC IP-10 mRNA和COX-2 mRNA水平分别为(67.5±...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趋化因子受体2(chemokine receptor 2,CCR2)基因表达及其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32例AMI患者和21例健康者CCR2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AMI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CR2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健康者(P<0.05)。结论 CCR2基因表达与AMI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在AMI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研究AMI的发病机制和预防提供了新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套式PCR检测38例急性丙型肝炎和3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CV RNA。结果显示74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 RNA阳性68例,PBMC阳性44例;急性丙型肝炎患者PBMC中HCV RNA阳性15例(39.5%),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BMC中阳性29例(80.5%);3例血清HCV RNA阴性,而PBMC中HCV RNA阳性;8例患者血清抗-HCV阴性,而血清HCV RNA阳性。结果显示,在部分丙型肝炎患者的PBMC中存在HCV RNA,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MBC中HCV RNA检出率显著高于急性丙型肝炎患者(P<0.01)。提示PBMC可能为HCV肝外贮存和复制场所,PBMC中的HCV感染在丙型肝炎慢性化和慢性肝损害中可能起一定作用,血清HCV RNA检测可能有助于抗-HCV阴性丙型肝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 (sICAM 1 )、可溶性血管黏附蛋白 1 (sVAP 1 )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进一步阐明sICAM 1、sVAP 1在脑血管疾病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ELISA法分别检测 2 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及 2 0例健康老年人体内sICAM 1、sVAP 1水平 ,并进行组间比较以分析两组间差异。结果 老年脑梗死组sICAM 1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老年组 (P <0 0 1 ) ;两组间sVAP 1无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sICAM 1、sVAP 1对脑梗死发病有一定的作用。其水平高低可以作为判断脑组织损伤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本研究探讨了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组蛋白乙酰化修饰状态.方法 收集12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2名健康对照者的PBMC,H3/H4乙酰化检测试剂盒提取组蛋白,检测H3/H4乙酰化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2型糖尿病PBMC组蛋白修饰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组PBMC组蛋白H3/H4乙酰化水平升高(H3:0.134±0.035对0.181±0.023,P<0.05;H4:0.266±0.070对0.324 ±0.062,P<0.01).2型糖尿病组PBMC的p300、CREBBP、HDAC2、HDAC7、SIRT1基因表达分别是健康对照组的3.11±0.38、2.78±0.45、3.55±0.30、0.77±0.37、0.40±0.25倍.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PBMC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呈现异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初发现未治疗肝细胞癌(HC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 Foxp3 mRNA水平变化及其与血清AFP水平的关系。方法 在HCC患者60例和健康人20例,采用RT-PCR法检测PBMCs中Foxp3 mRNA水平,常规检测血清AFP水平。结果 HCC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Foxp3 mRNA水平分别为(0.976±0.073)和(0.772±0.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CC患者外周血Foxp3 mRNA水平与AFP水平呈正相关(r=0.226,P=0.025)。结论 HCC患者PBMCs 中Foxp3水平明显升高,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可能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 ( DN)是糖尿病 ( DM)的全身微血管合并症之一 ,肾脏典型的病理改变为渐进性肾小球硬化 ,主要为肾小球基底膜 ( GBM)增厚和系膜基质增生。TGF- β1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 ,在外周血中对多种细胞的增殖、趋化、粘附起作用 ,通过加重全身微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而加剧肾小球硬化的进程[1] 。我们检测了 62例 DN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转化生长因子 ( TGF-β1) m RNA的表达及其与尿白蛋白排泄率 ( UAE)的关系 ,旨在探讨 TGF-β1在肾小球硬化早期进程中的作用。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对照组为 1 7例健康自愿献血…  相似文献   

9.
Th1/Th2 细胞在宿主抵御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Th1/Th2 免疫应答与乙型肝炎的关系也是近年研究的热点。但由于缺乏特异性高且操作简便的Th1、Th2 细胞标记物 ,这方面的研究仅限于测定其所代表的细胞因子含量。由于细胞因子是以网络形式存在 ,影响其分泌的因素很多 ,所以仅从Th分泌的细胞因子来分析Th1/Th2 功能有一定的局限性。近来发现 ,CCR5、CD30分别为Th1、Th2细胞特异表达 ,且与激活Th1、Th2 密切相关 ,因此可作为其相应的表面标记物[1,2 ] 。为了阐明Th1、Th2 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 mRNA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检测142例UC患者(活动期22例、缓解期20例) 和3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UC患者急性期Foxp3 mRNA水平低于正常人,差异有显著性(1.58±0.31 vs 3.27± 0.40,P<0.05);缓解期Foxp3 mRNA水平与正常人差异无显著性(P=0.104);PBMC中Foxp3 mRNA表达水平与Walmsley评分标准有相关性,且呈负相关.结论:U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其参与了 UC的发病过程并与疾病的活动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单个核细胞黏附并迁移到动脉内膜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第一步。本研究旨在观察降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培养的血管内皮黏附性的影响,同时检测与此黏附性增强有关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E-选择素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是否存在HBV共价闭合环状DNA。方法以20例HBV携带者、75例慢性乙型肝炎和8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分离PBMC,应用增效PCR法检测HBVcccDNA。结果本次未在PBMC中检测到HBVcccDNA;20例HBV携带者血清HBVcccDNA阳性率为10%,75例慢性肝炎轻、中、重度患者分别为32%、52%和76%,肝移植患者为12.5%(P0.01);按血清HBVDNA载量不同分为1×105copies/ml、1×105~108copies/ml和1×108copies/ml三组,其血清HBVcccDNA阳性率分别为15.4%(2/13)、50.0%(16/32)和76.7%(23/30,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外HBVcccDNA的检测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含量严玉兰,吴广利,张树林,陈太平,赵英仁,李义方不同临床类型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均较正常对照明显升高,血清sIL-2R水平与肝损害程度明显相关。但对不同临床类型的...  相似文献   

14.
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在慢性肝病的纤维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对酒精性肝病 (ALD)中TGF β1的作用研究甚少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的TGF β1mRNA检测尚未见有报道。我们通过检测ALD患者PBMC中的TGF β1mRNA表达水平 ,以探讨其临床意义。一、材料与方法1 标本 :男性嗜酒者 10 7例 ,年龄 2 5~ 70岁 ,平均年龄4 3岁。按 199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酒精性肝病及肝纤维化学术研讨会关于酒精性肝病诊断要点[1] 进行诊断分组 ,嗜酒无肝功能损害者 2 2例 ,酒精性脂肪肝 30例 ,酒精性肝炎31例 ,酒精性肝…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CD54)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ICAM-1水平,并与同期健康体检者32例对照。结果对照组血清sICAM-1水平为(287±82)μg/L,MM患者治疗前血清sICAM-1水平为(374±101)μg/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VAD方案化疗后缓解26例,其血清sICAM-1水平为(298±51)μ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缓解的12例患者血清sICAM-1水平为(3344±89)μg/L,与缓解MM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期内有15例患者复发,其血清中sICAM-1水平为(352±113)μg/L,与缓解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MM患者血清sICAM-1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Ⅲ期患者与Ⅰ期、Ⅱ期患者血清sICAM-1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与Ⅱ期患者血清sICAM-1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sICAM—1水平的检测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诊断、疗效判定及预后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6.
郝勇  缪晓辉  赵克开  李东良  杨德刚 《肝脏》2006,11(3):152-153,169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终末期患者肝移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HBV DNA状态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PCR技术检测乙型肝炎肝硬化终末期肝移植术后30例患者血清及PBMC标本HBV DNA,并用细胞计数法和管家基因β-actin标定PBMC HBV DNA,观察PBMC HBV DNA与血清HBV DNA定量关系;观察患者肝移植术后不同时间PBMC HBV DNA水平.30例对照组为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结果移植后患者19份(63%)PBMC标本HBVDNA阳性,低于对照组(87%,26/30).以Ct值为定量参数,移植后患者PBMC HBV D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2);肝移植术后患者PBMC HBV DNA长期维持于103~104拷贝/106细胞水平,与肝移植后时间无明显关系.移植后患者血清HBV DNA均阴性,而对照组血清阳性率为48%.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终末期患者肝移植术后,经有效预防HBV再感染治疗后,虽然血清中不能测出HBV DNA,但PBMC中HBV DNA阳性,这可能成为肝外"病毒池",导致供肝再感染;对移植后患者监测PBMC HBV DNA,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HBV再感染或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胱抑素(Cys)-C、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水平及意义。方法确诊为心力衰竭患者58例作为观察组,25例经体检证实为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成人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Cys-C、VCAM-1和ICAM-1的表达。结果观察组血清中Cys-C、VCAM-1和ICAM-1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血清中Cys-C、VCAM-1和ICAM-1的表达与心力衰竭的分级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VCAM-1和ICAM-1呈正相关,其他指标间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Cys-C、VCAM-1和ICAM-1高表达对病变的发生和进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VCAM-1和ICAM-1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马清峰  王威  李丽  熊亮  陈青松 《肝脏》2007,12(2):112-114
目的 初步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关系.方法 ELISA法检测HBV感染者(轻、中、重度三组)和正常组的血清与PBMC IL-18水平,同时检测血清AJJT/AST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患者血清和PBMC HBV DNA量,并分成HBV DNA病毒载量低、中、高三组.结果 CHB各组患者间血清和PBMC培养上清IL-18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由高到低依次为: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血清IL-18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PBMC培养上清IL-1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血清病毒载量组,血清IL-18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由高到低依次为:低病毒载量组、中病毒载量组、高病毒载量组;PBMC内HBV DNA阴性组IL-18水平明显高于HBV DNA阳性组(P<0.05);CHB患者血清IL-18水平与血清ALT/AST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IL-18可能参与了CHB的免疫应答,在清除HBV感染同时也造成了肝细胞炎性损伤,其与肝细胞损伤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脂异常对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 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1(VCAM 1)和E 选择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入选 12 0例研究对象 ,其中高胆固醇血症 (Ⅰ组 ) 31例 ;高三酰甘油血症 (Ⅱ组 ) 30例 ;混合性高脂血症 (Ⅲ组 ) 2 9例 ;血脂正常 (Ⅳ组 ) 3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CAM 1、VCAM 1和E 选择素水平 ,比较上述 3个指标在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总胆固醇水平 ,Ⅰ组 [(6 .5 5± 0 .6 7)mmol/L]和Ⅲ组 [(6 .2 7±0 .6 7)mmol/L]显著高于Ⅳ组 [(4.38± 0 .4 9)mmol/L],P <0 .0 1;三酰甘油水平 ,Ⅱ组 [(3.39± 0 .6 0 )mmol/L]和Ⅲ组 [(3.4 4± 0 .6 2 )mmol/L]显著高于Ⅳ组 [(1.39± 0 .4 0 )mmol/L],P <0 .0 1。同时 ,血清ICAM 1水平在Ⅰ组 [(76 4± 71) μg/L]、Ⅱ组 [(74 9± 71) μg/L]和Ⅲ组 [(82 3± 80 ) μg/L]明显高于Ⅳ组 [(6 0 4± 6 7) μg/L],P <0 .0 1;血清VCAM 1水平在Ⅰ组 [(1837± 16 4 ) μg/L]、Ⅱ组 [(1836± 16 0 ) μg/L]和Ⅲ组 [(196 3± 181) μg/L]明显高于Ⅳ组 [(130 7± 14 9) μg/L],P <0 .0 1;血清E 选择素水平在Ⅰ组 [(6 6± 12 ) μg/L]、Ⅱ组 [(70± 14 ) μg/L]和Ⅲ组 [(81± 17) μg/L]明显高于Ⅳ组 [(39± 11) μg/L],P <0 .0 1。结论 :血脂异常可使血清I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趋化因子受体(XCR1)mR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93例确诊的SLE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组,收集PBMC,提取RNA。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研究对象XCR1mRNA表达水平。结果!"XCR1mRNA在PBMC中表达水平,患者组(1.57±0.84)与正常对照组(0.19±0.1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2.09±1.38)与对照组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2,P=0.02);活动期与非活动期(0.31±0.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1,P=0.003);非活动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组XCR1mRNA水平与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关系:SLE患者组PBMC中XCR1mRNA表达水平与SLEDAI作直线相关性分析,XCR1mRNA水平与SLEDAI(r=0.540,t=5.445,P=0.000)呈正相关。"$SLE患者PBMC中XCR1mRNA表达与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相关性:SLE抗SSA抗体阳性患者(17/68,1.4±1.2)比阴性患者(51/68,3.5±4.9),其XCR1mRNA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P=0.007)。结论XCR1mRNA表达水平在PBMC中活动期SLE患者比非活动期及对照组增高,与疾病的活动性(SLEDAI)正相关,非活动期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LE抗SSA抗体阳性患者比阴性患者,其XCR1mRNA表达水平降低,两组均较健康对照组增高。提示XCR1参与疾病的发展,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XCR1可能参与抗SSA抗体的形成过程,造成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