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初诊食管癌患者生物电阻抗相位角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四川省肿瘤医院的初诊食管癌患者287例,采用生物电阻抗测量人体成分,并分别通过体格测量、主观整体营养评估量表(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和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等进行综合营养评估。根据生物电阻抗相位角 (phase angle,PA)将患者分为正常PA组和低PA组(男性PA<5°、女性PA<4.6°),比较两组患者各营养相关指标,分析PA与营养状况的关系。结果: 食管癌低PA组患者PG-SGA高于正常PA组(P<0.05);低PA组患者PNI、四肢骨骼肌指数、身体质量指数低于正常PA组(P<0.05),两组患者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中PA与PNI、四肢骨骼肌指数、身体质量指数、身体细胞含量成正相关(P<0.05);PA与PG-SGA、浮肿指数、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面积呈负相关(P<0.05)。PG-SGA(OR=0.920,P=0.001)和PA(OR=5.948,P<0.001)与患者发生营养不良显著相关。结论: 初诊食管癌中PA与多项营养指标密切相关,低PA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并可能预测患者的不良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2.
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筛查评估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病率高,尤其多见于消化道肿瘤、头颈部肿瘤和肺癌。门诊患者需要营养治疗建议的比例最低,住院患者较高,家庭护理患者需要营养治疗建议的比例最高。肿瘤相关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可以产生多种负面影响,如治疗风险增加和死亡率提高,早发现、早诊断有利于肿瘤患者的康复和预后。营养不良筛查和评估工具的临床应用有利于肿瘤相关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早发现、早诊断。与人体测量相比,营养不良筛查和评估工具及临盘床预后一致性更好。SGA、MNA和PG-SGA都可以作为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筛查和评估工具,有临床应用前景,其中PG-SGA是最适合肿瘤患者,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因素以及血脂与相位角(PA)、体脂百分比(PBF)的相关性,为肿瘤患者营养管理和研究方向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12月至2022年04月我院收治的159例肿瘤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患者主观整体营养评估量表(PG-SGA)评分、用药史、既往病史、个人史、入院后血脂、人体成分分析结果。通过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血脂水平和PBF的差异,血脂、PG-SGA评分与PA、PBF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肿瘤患者血脂与PA、PBF之间的关联和影响。结果:不同瘤种之间甘油三酯(TG)和PBF存在差异(P<0.05);女性、低龄和行为状况(PS)评分低的患者,总胆固醇(TC)、TG要高于男性、高龄和PS评分高的患者(P<0.05),吸烟患者有更低TG和载脂蛋白A(Apo-A)(P<0.05),饮酒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更低(P<0.05)。中度营养不良患者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最低(P<0.05),TG随着营养状态恶化单调下降。将抗肿瘤治疗措施按血脂异常的风险进行分组比较,各风险组未见血脂水平存在差异。PA与PG-SGA呈显著负相关(r=-0.425,P<0.001),与TC、TG、LDL呈正相关(P<0.05)。PBF与TC、TG、LDL呈正相关(P<0.001)。控制性别后,偏相关检验PBF与TC、TG、LDL仍呈正相关(P<0.05)。结论:肿瘤患者血脂受多种因素影响,TC、TG、LDL与PA、PBF正相关,肿瘤患者应避免血脂过低。脂代谢调节治疗和抗肿瘤药物对于血脂异常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血清中细胞因子Orexin A、ALB、Leptin水平与胃肠道肿瘤营养不良的相关性,为临床营养状况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24例胃肠道肿瘤患者的诊疗数据,采用PG-SGA评分系统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并对其血清中Orexin A、ALB、Leptin、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进行生化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胃肠道肿瘤营养中相关因素。结果:根据PG-SGA评分,A级(营养状况良好)患者43例,B级(中度或可疑营养不良)患者59例,C级(重度营养不良)患者22例。营养不良患者所占比例65.32%。单因素分析中,患者年龄、血清中Orexin A、ALB、TNF-α和Leptin水平与营养状态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患者血清中Orexin A(OR=1.075,95%CI:1.025~1.126)、ALB(OR=0.932,95%CI:0.681~1.276)、Leptin(OR=2.077,95%CI:2.009~2.148)的含量与营养状况有相关性。ROC曲线分析显示Orexin A(AUG=0.708)、ALB(AUG=0.791)、Leptin(AUG=0.592)水平均可用于胃肠道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预测,且可用作联合诊断。结论:血清中Orexin A、ALB、Leptin水平与胃肠道肿瘤营养不良相关,可用于临床营养不良的预测。  相似文献   

5.
我国关于肿瘤化疗患者的症候群研究逐年增多,大量研究表明,大部分肿瘤化疗患者存在恶心、呕吐、食欲下 降的副反应,这些症状导致肿瘤化疗患者整体生活质量较低,且极易造成肿瘤化疗患者体重下降与营养不良。营养状况不 仅直接影响着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好坏,而且与其治疗效果、并发症和临床结局密切相关,因此,肿瘤化疗患者的营 养状况,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与意义。本文针对肿瘤患者化疗期营养不良的发病病因及发病机制、我国肿瘤患者化疗 期患者的营养状况现状、营养不良对肿瘤化疗患者的影响、以及营养筛查与评估工具的临床应用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以期引起临床对于肿瘤化疗期患者营养状况的关注与重视,进而加强此类患者的营养支持与治疗;以期为临床实际工作中, 正确选择及使用营养状况的筛查与评估工具提供参考,预防肿瘤化疗期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达到改善其营养状况的目的, 提高肿瘤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最终改善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6.
我国关于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的研究逐年增多,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的研究在国内外已经引 起越来越多的重视。研究显示,我国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极高,患病率可高达 40%~80%,晚期恶性肿瘤 患者的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发生率则更高。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发生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对手术、放疗 和化疗的耐受性和敏感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生存时间。合理的营养治疗可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 率和住院费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总死亡率,同时增加患者总生存期。由此看出,肿瘤患者的临床营养治疗日 趋重要,对恶性肿瘤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早期干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肿瘤患者临床营 养研究的进展,就国内关于肿瘤患者的临床营养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提出了肿瘤营养治疗和营养研究的新思路,即在恶性 肿瘤发生、发展中尽早使用合适的营养筛查工具如营养风险筛查量表、主观全面评定量表对患者进行营养筛查及营养评估, 在有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患者中给予合理、有效的营养治疗,这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疾病转归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使用生物电阻抗分析对肿瘤患者围治疗期不同阶段进行评估,分析不同时期的体成分特点,寻找有效、早期的营养不良预警指标及预后评估指标。方法: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对患者进行人体成分测定,收集正常人群的体成分数据作为对照组,手术治疗后、短期内不能进食且依赖早期开展肠内/肠外营养治疗的肿瘤患者的体成分数据为手术组,手术组患者恢复出院后并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体成分数据作为化疗组,分析三组体成分的特点及变化趋势,通过相关性分析寻找营养风险患者的早期预警指标,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筛选早期评估预后的指标及寻找最佳临界值。结果:手术治疗组相比对照组相位角降低(P<0.001),生存系数绝对值降低(P<0.001),化疗组相比对照组,蛋白质含量、骨骼肌质量、相位角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02、P=0.001、P<0.001),生存系数绝对值降低(P<0.001);手术组营养前后配对分析发现营养治疗后相位角上升(P=0.004),生存系数绝对值上升(P<0.001);相关性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早期研究表明相位角(phase angle,Ph A)与肿瘤患者预后有关,本研究分析Ph A在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作用。方法:筛选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间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初诊SCLC患者148例,记录患者初诊时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肿瘤分期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采用Inbody(Biospace Co?)测量患者初诊时Ph A。按照性别分层后,根据Ph A第2三分位界值将其分为低值组和高值组。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男性患者Ph A为(5.56±0.71)°,女性患者Ph A为(4.69±0.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h A是小细胞肺癌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HR=0.646,95%CI:0.486~0.860,P=0.003)。低Ph A组患者中位PFS为7.77个...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分析其与临床分期等肿瘤特征因素及外周血炎症指标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区)安徽省肿瘤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食管癌、胃癌及结直肠癌共298例患 者的临床资料,据PG⁃SGA法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分为无或轻度营养不良、中度和重度营养不良三组,比较三组间相关临床特征、血 液学和炎症指标等差异。结果 2 9 8例患者中,无或轻度营养不良占3 4.2%,中度营养不良占2 6.5%,重度营养不良占3 9.3%。三 组间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及血脂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分期Ⅲ~Ⅳ期患者比Ⅰ~Ⅱ期更易发生中重度营养不良;重 度营养不良组中,食管癌、胃癌和结直肠癌比例分别为41.0%、36.8%、22.2%, 差异有显著性(P<0.05);重度营养不良患者体质指 数、血红蛋白、淋巴细胞绝对值、血小板计数、总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更低,更易出现低蛋白血症、高血小板和D二聚体升高。结果还 显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介素-6水平、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升高比例随着营养不良程度增加而增加, 以上三组患者分别为1.9% 比 7.6% 比 14.5%、29.4% 比 51.9% 比 61.5%、15.7% 比 27.8% 比 53.0%和35.3% 比 38.0% 比 70.9%,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重度营养不良PLR升高患者比例超过50%(P<0.05)。IL⁃6、NLR、PLR区分无或轻度营 养不良与中重度营养不良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4.75、2.47、150.5。结论 消化道肿瘤患者易发生中重度营养不良,而临床分期和炎 症指标与营养状况有一定相关性,在临床应用中一定程度具有提示价值,指导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0.
生物电阻抗分析法是一种非侵入性并用于评估人体成分和营养状况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追踪人体成分随时间的 变化。肿瘤患者由于受肿瘤类型、位置、分期和治疗途径的影响,其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不同。营养不良是肿瘤患者常见的 症状,增加了死亡率和治疗并发症,降低了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肿瘤患者通常有发生恶病质的风险,这与进行性体重减轻, 肌肉和脂肪组织丢失,免疫功能受损以及由食物摄入减少,全身炎症和异常代谢的可变组合引起的代谢紊乱有关。生物电 阻抗分析法能够定性、定量分析体内不同组织的构成,准确反映机体组分的改变,是评价肿瘤患者营养状况的良好工具。 研究表明,生物电阻抗分析法和相位角测量的应用使肿瘤患者在预防、诊断和预后多方位的临床管理中受益。通过生物电 阻抗分析法获得的相位角和去脂体重已被用作肿瘤患者营养状态和存活率的预测因子。本综述旨在总结有关生物电阻抗法 测定肿瘤患者人体成分的现有文献,从而更好地为临床营养监测和营养支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相位角(phase angle, PA)对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状况的评估意义。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择 2019 年 4 月至 9 月本院初治并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 60 例。比较术前、术后 1 周、术后 1 月人体成分分析指标变化,包括 PA、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水分比率(extracellular water/total body water, ECW/TBW)、体细胞量(body cell mass,BCM)、去脂体重(fat free mass,FFM)、体脂率(body fat rate, BFT)。比较研究对象手术前后不同时间血液生化指标变化,包括血清白蛋白(albumin, 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 HGB)、超敏 C 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 NEU),同时计算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将 60 名患者根据术前 PA 大小分为低 PA 组和正常 PA 组,分别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液生化指标、PNI、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不同。结果:与术前相比,60 名研究对象术后各时间段 PA 及 ALB、PALB、HGB、PNI 均有明显降低,ECW/TBW、WBC、hs-CRP、NEU 均较术前明显升高。正常 PA 组患者术前及术后 3 日 ALB 水平明显高于低 PA 组(P < 0.001,P = 0.024),正常 PA 组术前 PALB明显高于低 PA 组(P < 0.001)。 正常 PA 组术前和术后 1 周的 hs-CRP 值明显低于低 PA 组(P = 0.001,P = 0.028)。低PA 组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明显高于正常 PA 组患者(P = 0.026,P = 0.005),术前 PNI 明显低于正常 PA 组(P = 0.048)。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明显降低,术前 PA 在预测食管癌手术患者营养变化方面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关注肿瘤病人的营养不良和体重减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相关性,以期探索人体成分中评价营养不良最合适指标。方法 采用前瞻性方法以2014-2015年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48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营养不良诊断共识及患者主观整体评估方法进行营养评估,并采用生物电阻抗法观察同步放化疗期间患者的人体成分变化;采用Pearson法相关分析研究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预测鼻咽癌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同步放化疗期间随时间变化人体成分指标如体重、体重指数、脂肪组织指数、去脂组织指数、体细胞量、骨骼肌量及相位角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患者主观整体评估评分逐渐升高(P=0.00)。根据2015年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营养不良诊断共识检出放疗期间鼻咽癌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1%~39.6%,根据患者主观整体评估评分检出率为12.5%~41.7%,两种方法在放疗第4、6周的一致性较好(Kappa=0.911、0.957)。放疗期间去脂组织指数和体重变化值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值存在相关性(r=0.805,P=0.00)(r=0.777,P=0.00)。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脂肪组织指数、去脂组织指数对营养状况有显著影响(P=0.035、0.013、0.043)。结论 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营养状况下降明显,营养状况与患者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建立营养状况预测模型可更为全面准确地判断患者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4.
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很高,营养不良降低患者临床疗效和生存率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营养不良与肿瘤转移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越高,肿瘤浸润和转移率越高,营养不良程度越重,浸润和转移程度越重,同时随着肿瘤的转移,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也增大,最终使患者病死率增加。肿瘤患者营养不良根本原因是营养摄入减少和消耗增加。瘤体本身导致的各种并发症,肿瘤造成的代谢紊乱,瘤细胞分泌的多种炎症因子,在治疗过程中会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和手术并发症及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因素都与患者营养不良有关。而营养不良促进肿瘤转移,其具体机制可能与肿瘤患者存在的免疫功能受损、炎性反应、瘦素水平下降、血管生成素样蛋白、肿瘤细胞自噬等有关。对患者营养不良的治疗可降低肿瘤转移的风险,防止肿瘤转移可提高患者的营养状态,而对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和浸润转移相关机制的研究,可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MUST)对胃癌术前营养风险进行评分,观察其评估特点及其对胃癌手术治疗的影响.方法:收集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4-2007年手术治疗的314例胃癌患者,依照中国体质指数正常值的MUST评估标准进行术前营养风险评分,观察其对术后并发症和住院天数的影响.结果:经MUST标准筛查,低、中和重度营养风险人数分别为147例(46.8%),65例(20.7%)和102例(32.4%).低、中和重营养风险胃癌患者出现围手术并发症人数分别为14例(9.5%)、9例(13.8%)和26例(25.4%),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和重营养风险胃癌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14.38±8.19)、(15.68±8.87)和(18.17±11.34)d,重营养风险胃癌患者平均住院天数高于低营养风险胃癌患者(P<0.05).利用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术前营养评分发生术后并发症的OR值为-0.418(P<0.05).结论:术前营养评估为重营养风险预示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更易发生并发症和住院时间长,此类患者术前需加强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6.
17.
肿瘤营养不良会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降低生活质量、增加死亡率,根据肿瘤产生部位不同其发生率在40%~80%,改善肿瘤患者营养不良至关重要。肿瘤营养不良与肿瘤自身高代谢、肿瘤相关厌食症以及肿瘤治疗产生的不良反应密切相关。目前肿瘤专用肠内营养制剂并没有完全消除患者的营养不良风险。人体肠道菌群可通过多种机制维持人体健康,健康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高、结构复杂稳定、具有抵抗外部环境压力的能力,在有限的外部干扰时仍能保持菌群结构稳定;而非健康人体则表现为菌群多样性降低,丧失对外部环境压力的抵抗力,发生肠道微生态紊乱等不良状况,如肿瘤患者在疾病进程中往往会伴随肠道菌群总数下降、多样性降低、有益菌比例减少等现象发生,严重影响了机体免疫能力和患者的食欲。益生菌作为一种重要的微生态制剂对人的健康产生有益影响,可预测其调节肿瘤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及组成,细胞因子、胃肠肽等介质分泌改善食物摄入和小肠营养吸收对肿瘤患者发生的营养不良将会产生积极影响。本文就营养不良肿瘤患者的肠道菌群特征及益生菌的潜在作用进行系统论述,并提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评估全球营养不良领导倡议(GLIM)标准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 GLIM 定义的营养不良与胃癌患 者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择 2017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在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肿瘤科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 174 例胃癌患 者为研究对象,根据 GLIM 标准采用体质指数(BMI)和第三腰椎旁肌肉指数(SMI)作为表现型指标,对所有参与者进行营养状 况评估和营养不良诊断。 通过 Kaplan-Meier 生存曲线和单、多因素 Cox 回归分析,评估 GLIM 定义的营养不良对胃癌患者预 后的影响。 结果 入院营养筛查显示,174 例胃癌患者中有 80 例(46. 0%)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营养风险筛查 2002 (NRS 2002)≥3 分]。 使用 GLIM 标准进一步诊断,结果发现有 57 例(32. 8%)患者存在术前营养不良,其中 24 例(13. 8%)有 BMI 减低,51 例(29. 3%)有肌肉质量减少。 与非营养不良者相比,GLIM 定义的营养不良患者 BMI[ (20. 4 ± 2. 5)kg / m 2比(23. 5 ± 3. 4)kg / m 2 , t = 6. 093, P<0. 001)]、SMI [(37. 9 ± 4. 2)cm 2 / m 2比(46. 2 ± 7. 9) cm 2 / m 2 , t = 7. 424, P<0. 001]、血红蛋白浓度 [(125. 0 ± 18. 0)g / L 比(136. 0 ± 20. 0)g / L, t = 3. 333, P= 0. 001]与血清白蛋白水平[(36. 7 ± 4. 6)比(39. 0 ± 3. 9)g / L, t = 2. 470, P= 0. 014]明显更低。 生存分析表明,GLIM 定义的营养不良组与非营养不良患者的 5 年无病生存(DFS) 率分别为 49. 8%和 75. 6% (χ 2 = 7. 502, P= 0. 006)。 亚组分析展示,GLIM 定义的营养不良与Ⅲ期胃癌患者低 DFS 明显相关,5 年 DFS 率分别为 31. 7%和 69.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 12. 523, P<0. 001)。 此外,单、多因素 Cox 回归分析表明,GLIM 定义的营 养不良(HR= 2. 180, 95%CI = 1. 288~ 3. 687, P = 0. 004)、TNM 分期(HR = 2. 216, 95%CI = 1. 245 ~ 3. 947,P = 0. 007)以及 Borrmann 分型(HR= 2. 171, 95%CI = 1. 019~ 4. 624,P= 0. 044)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 GLIM 标准不仅可以反映胃癌 患者的营养状况,还可作为患者预后评价的一项有效预测工具。  相似文献   

19.
摘 要: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极高,降低患者治疗耐受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其内科治疗思路与非营养不良患者有很大区别。准确理解肿瘤患者能量营养素代谢紊乱机制,做出正确的营养诊断至关重要。营养不良肿瘤患者的内科治疗要兼顾抗肿瘤治疗、营养支持、代谢调节、修复维持胃肠功能、减少消耗及对症治疗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肿瘤营养不良患者肠外营养治疗中胰岛素实际所起的营养支持作用.方法 选取178例肿瘤营养不良患者,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分为全肠外营养组和部分肠外营养组.全肠外营养组共98例,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49例,治疗组1胰岛素直接加入全肠外营养液中输注;对照组1全肠外营养液中不加胰岛素输注.部分肠外营养组共80例,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40例,治疗组2胰岛素加入葡萄糖溶液中输注;对照组2肠外营养中不加入胰岛素,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进行血白蛋白(ALB)、实际体质量/理想体质量百分比(%IBW)、转铁蛋白(TF)、前白蛋白(PA)、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的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 各组患者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IBW、TF、PA、TSF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治疗组1和治疗组2的患者%IBW、TF、PA、TSF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其对应的对照组1和对照组2(P<0.05).结论 肠外营养治疗中加入胰岛素不仅仅起到调节血糖的效果,其实际所起的营养治疗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