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高分辨CT影像学检查对良恶性肺GGN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过高分辨CT发现55例具有GGN的患者,经过手术和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21例)、恶性组(34例),收集整理相关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良、恶性GGN不同CT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结果 良、恶性肺GGN在年龄、吸烟指数、恶性肿瘤家族史、GGN病变最大径、毛刺征、空泡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充气征和CT值方面具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年龄偏大、吸烟史、毛刺征、空泡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和增高的CT值是恶性肺GGN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吸烟史、毛刺征、空泡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和增高的CT值对良、恶性肺GGN有诊断价值,而部分良性肺GGN需进一步结合患者情况和其他辅助检查等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肺磨玻璃结节(GGN)的胸部CT征象,分析其在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65例具有GGN的CT影像征象的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26例)、恶性组(39例),收集整理相关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良、恶性GGN不同CT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结果:良、恶性肺GGN在病变直径、形状、边界、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和密度具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胸膜凹陷征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分别为76.92%和73.08%;而粗糙边界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最低,分别为25.64%和26.92%。分叶征、胸膜凹陷征的AUC值分别为0.718、0.75,对恶性GGN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论:肺GGN的胸部CT征象(病变直径、形状、边界、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密度)有助于鉴别诊断良、恶性肺GGN。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99mTc-MIBI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联合血清CEA检测对肺占位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6例疑是肺占位病变的患者行99mTc-MIBI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与血清CEA检查,分别计算出以上两种方法以及联合应用在诊断肺占位病变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结果:两种方法联合使用与单用99mTc-MIBI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相比,灵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联合使用与血清CEA相比,灵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99mTc-MIBI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联合血清CEA在肺占位病变诊断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 探讨肺内良、恶性单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GGN)的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51例肺内pGGN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灶的影像学特点。应用t检验、卡方检验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截断点。[结果] 51个pGGN中,良性19个,恶性32个。良、恶性pGGN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史、病灶的位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形态学征象中分叶、空泡、胸膜凹陷征在良、恶性pGGN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维比例、毛刺、支气管充气征、血管集束征在良、恶性pGGN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的大小、质量在良、恶性pGGN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病灶大小、质量诊断恶性pGGN的最佳截断值分别是为10mm、0.16g。[结论] 结合病灶的大小、质量以及HRCT特征综合评价pGGN,有利于恶性pGGN的检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8F-FDGPET/CT双时相显像鉴别诊断肺良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65例肺病变患者(80个病灶)行18F-FDGPET/CT双时相显像,计算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及早期、延迟显像SUVmax的变化幅度(ΔSUVmax),并与病理及随访结果对比。利用ROC曲线计算SUVmax和ΔSUVmax诊断肺病变的最佳阈值。比较PET/CT与PET及CT的诊断效能。[结果](1)65例共计80个肺内结节中良性结节38个,恶性结节42个。恶性结节组早期相SUVmax值为5.35(4.6),高于良性结节组的1.7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846,P=0.0001)。恶性结节组双时相ΔSUVmax值为30.54(2.0),高于良性结节组的16.8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61,P=0.0042)。(2)ROC分析显示早期显像SUVmax值〉2.45和双时相显像ΔSUVmax值〉24.66%是两者鉴别诊断肺良恶性结节时的最佳阈值。早期相SUVmax值〉2.45诊断肺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10%、63.16%、76.25%、72.55%、82.76%,双时相ΔSUVmax值〉24.66%时,分别为64.29%、71.05%、67.50%、71.05%、64.29%。(3)PET/CT诊断肺病变的准确率优于PET和CT(P〈0.05),诊断灵敏度优于CT(P〈0.05)。[结论]18F-FDGPET/CT诊断肺恶性病变,早期相SUVmax值及双时相ΔSUVmax值的最佳阈值为〉2.45和〉24.66%;并需结合病灶CT形态学特征及临床病史进行综合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微小磨玻璃结节(GGN)的血管征及气管征对良恶性评估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为肺腺癌的单发局灶性GGN 127例的临床资料。将GGN分为3组,良性组36例、浸润前组51例、浸润腺癌组40例。比较不同病理类型GGN大小与血管征及气管征的关系。结果GGN良性组最大径(522±245)mm,浸润前组最大径(816±283)mm,浸润腺癌组最大径(1315±341)mm,3组两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型血管征在3组不同病理分型GGN所占比例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型、Ⅱ型血管征多见于良性组,Ⅲ型、Ⅳ型血管征多见于浸润前组与浸润腺癌组。各类型支气管征在3组不同病理分型GGN所占比例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Ⅱ型、Ⅲ型气管征多见于浸润腺癌组,Ⅳ、Ⅴ型气管征多见于良性组、浸润前组。结论了解GGN与血管、支气管征的关系及其在微小GGN分类中的应用,对GG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磨玻璃结节样肺癌的18F-FDGPET/CT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7例表现为"磨玻璃结节样"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18F-FDGPET/CT影像学资料,其中,肺腺癌12例,细支气管肺泡癌3例,腺癌并支气管肺泡癌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性别构成、吸烟状况、病灶18F-FDG代谢情况及形态学特点。结果:女性明显多于男性,非吸烟者明显多于吸烟者。按病灶大小分为三组(<10mm组,10-15mm组及>15mm组),但本组所有病灶大小均>10mm,且>15mm组明显多于≤15mm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9,P<0.05)。分叶征及空泡征是肺磨玻璃结节中重要的恶性征象。根据病灶18F-FDG摄取值(SUVmax)分为两组,<0.5组(n=6)及≥0.5组(n=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7,P<0.05)。本组17例肺癌,PET/CT正确诊断15例,准确性为88.2%,误诊率11.8%。结论:18F-FDGPET/CT对磨玻璃结节样肺癌有一定的临床诊疗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双层探测器光谱CT对表现为肺纯磨玻璃结节(pure ground-glass nodule, pGGN)的微浸润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 MIA)和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 IA)的鉴别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9年8月至2021年6月术前行双层探测器光谱CT胸部增强扫描,CT上表现为pGGN,且术后病理证实为MIA和IA的101例(103枚pGGN)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将pGGN分为MIA组(n=47)和IA组(n=56)。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两组间定量参数和CT征象的差异,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出独立预测因子,并建立预测IA的模型。以ROC曲线评估预测模型和独立预测因子诊断效能,诊断效能比较采用DeLong检验。  结果  与MIA组相比,IA组形状多表现为不规则(P=0.034),且更易出现胸膜牵拉征(P=0.005)、空气支气管征(P=0.001)及血管异常征(P<0.001)。IA组结节大小(P<0.001)、常规120 kVp图像的CT值(CT120 kVp, P=0.001)及40~200 keV单能量图像的CT值(CT40~200 keV, P≤0.003)均高于MIA组,而有效原子序数(effective atomic number, Eff-Z)低于MIA组(P=0.018)。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结节大小(OR=1.435,95%CI:1.204~1.709,P<0.001)和CT200 keV(OR=1.011,95%CI:1.005~1.016,P<0.001)是预测IA的独立因子。ROC曲线分析显示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最大,达到0.855,灵敏度为0.661,特异度为0.957,且AUC显著高于结节大小(P=0.046)和CT200 keV(P=0.002)。  结论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对鉴别表现为pGGN的MIA和IA具有重要价值,经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的预测模型有较好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单纯针刺定位法对肺亚厘米磨玻璃影结节定位的临床价值。方法2012年7月至2013年4月,19例患者共21枚肺小结节。术前在CT引导下行单纯穿刺定位后行胸腔镜下结节楔形切除术。结果19例患者的21枚磨玻璃影小结节在CT引导下单纯针刺定位成功率100%。定位时间(5.78±4.75)min。所有患者均成功定位后行VATS下肺楔形切除术,无中转开胸和严重并发症。术中快速诊断肺腺癌的3例患者行肺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其他患者均行肺楔形切除术。所有患者术中均未输血,术后无并发症,术后住院(6.01±3.44)天。结论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单纯针刺定位法定位肺部小结节,特别是亚厘米磨玻璃影小结节安全、有效,定位过程简单快捷,能有效缩短VATS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T定量参数对肺混合磨玻璃结节侵袭性的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4例肺混合磨玻璃结节(mixed ground glass nodules,mGGNs)患者的CT图像。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及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估微浸润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和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IAC)的CT定量参数(肺窗最大径、肺窗最大径的最大垂直径、肺窗病灶体积、平均CT值、纵隔窗最大径、纵隔窗最大径的最大垂直径、纵隔窗病灶体积以及肿瘤影消失率(tumor disappearance rate,TDR)差异。  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肺窗最大径(OR=3.080,95%CI:1.135~8.355,P=0.027)及纵隔窗最大径(OR=5.881,95%CI:1.634~21.166,P=0.007)可独立预测mGGNs的侵袭性;两者联合应用所对应的曲线下面积为0.855,灵敏度为77.61%,特异度为86.67%,其截断点对应的肺窗最大径和纵隔窗最大径分别为1.902 cm和1.273 cm。  结论  CT定量参数有助于预测评估肺混合磨玻璃结节的侵袭性,病灶肺窗最大径及纵隔窗最大径是其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与目的肺磨玻璃样微小结节(ground glass opacity, GGO)病灶的定位是微创手术切除的技术难点。各种定位方法均有报道,但每一种方法均有其不足。本研究拟通过评价术中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对GGO微创切除的价值,初步探索肺部<10 mm的GGO积极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2009年10月-2013年10月共32例GGO患者,41个GGO,行胸腔镜微创切除术,麻醉插管后皆在手术体位下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CT引导Hook-wire定位。记录术中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技术的失败率、并发症、胸腔镜手术转为开胸手术的几率、住院时间等,计算病灶组织学分型中的恶性几率,讨论肺部<10 mm的GGO积极手术治疗的必要性。结果共32例患者(男性15例,女性17例)行41个GGO胸腔镜微创切除术,其中2个病灶、3个病灶和5个病灶同时微创切除患者数量分别是3例、1例、1例。病灶直径2 mm-10 mm(平均5 mm),病灶距离胸膜垂直距离5 mm-24 mm(平均12.5 mm)。术中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成功率100%,严重并发症发生率0,转化为开胸手术比率为0,CT定位时间平均8.4 min(4 min-18 min),微创切除病灶所需时间平均32 min(14 min-98 min),中位住院时间为8 d(5 d-14 d)。GGOs术后组织学诊断结果为:原位腺癌(肺泡癌)19例,约46.3%,腺癌8例,约19.5%,大细胞癌1例,约2.4%,不典型腺瘤样增生9例,约22%,炎性病灶4例,约9.8%。结论肺部GGO是恶性病灶的几率很大,对典型GGO患者积极微创手术治疗是非常必要的;术中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技术极大提高GGO微创切除可行性、并发症发生率低,对于GGO的鉴别诊断及治疗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99mTc-MIBI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联合血清CEA检测对肺占位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6例疑是肺占位病变的患者行99mTc-MIBI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与血清CEA检查,分别计算出以上两种方法以及联合应用在诊断肺占位病变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结果:两种方法联合使用与单用99mTc-MIBI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相比,灵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联合使用与血清CEA相比,灵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99mTc-MIBI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联合血清CEA在肺占位病变诊断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医用胶定位及穿刺针定位在胸腔镜肺磨玻璃结节切除术前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行胸腔镜下肺磨玻璃结节切除术前进行定位的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前定位方法分为穿刺针组(52例)和医用胶组(40例)。对比两组定位成功率、定位用时、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定位成功率均为100%, 穿刺针组导丝脱出1例(1.9%), 但未影响手术切除。穿刺针组和医用胶组定位用时分别为(18±6)min和(14±5)mi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 P=0.003)。医用胶组出血及气胸发生率均低于穿刺针组[12.5%(5/40)比38.5%(20/52), χ2=7.70, P=0.009;35.0%(14/40)比71.2%(37/52), χ2=11.96, P=0.001], 刺激性咳嗽发生率高于穿刺针组[50.0%(20/40)比11.5%(6/52), χ2=16.50, P<0.05]。结论 CT引导下医用胶定位和穿刺针定位在胸腔镜肺磨玻璃结节切除术前定位中均能达到满意效果, 有助于提高手术切除的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重建算法、辐射剂量和对比剂3种参数对纯磨玻璃密度肺结节影像组学特征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就诊的35例肺结节患者(50枚纯磨玻璃密度肺结节), 对同一患者肺结节的原始图像重建后共获得6种不同参数的序列, 使用ITK-SNAP软件分别对不同序列的纯磨玻璃密度肺结节进行分割, 将所有扫描数据通过美国GE公司的A.K.软件进行肺结节影像组学特征提取, 通过组内相关系数选取复测信度好的影像组学特征, 使用R语言统计学软件对特征参数进行分析, 将不同序列的所有特征值配对比较, 分别统计改变采集和重建参数导致变化的影像组学特征的数量, 比较不同采集和重建参数对纯磨玻璃密度肺结节影像组学特征稳定性的影响。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Wilcoxon检验比较不同序列特征值分布的差异, 采用χ2检验比较改变不同参数后发生变化的影像组学特征数量的差异。结果 50枚纯磨玻璃密度肺结节共提取391个影像组学特征, 组内相关系数>0.75的特征为320个。同时改变CT重建算法、辐射剂量和对比剂3种参数时, 发生变化的纯磨玻璃密度肺结节影像组学特征达到60.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