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卵巢子宫内膜样肿瘤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对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子宫内膜样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显微镜下2例均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子宫内膜样腺癌,免疫组化染色检查子宫内膜样腺体ER、PR均阳性。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虽然是良性,但具有交界性、恶性潜能,约有30%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患者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不典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癌前期病变,是类似于由良性至恶性上皮渐进性移行的过渡形态。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卵巢肿瘤发病有一定的关系,取材时应多注意,尽量减少漏诊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合并子宫颈内膜异位症伴不典型增生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例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合并子宫颈内膜异位症伴不典型增生的组织病理学、免疫表型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左侧附件可见5cm×4cm×3cm大囊状肿物一个,囊内壁附着约直径3cm大实性结节;子宫腔宫底可见3cm×2.5cm×1 cm大菜花状肿物;境下两者均为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伴左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同时,子宫颈局部表面见灰褐色出血点,镜下示子宫颈子宫内膜异位伴腺上皮不典型增生.3处肿瘤细胞ER-α、ER-β、PTEN及Bcl-2表达一致.结论: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合并子宫颈内膜异位症伴不典型增生多发生于绝经前女性,少见肿瘤,一般发现早,预后较好.子宫内膜异位与此类病例发病有一定关系,取材时应考虑到多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的可能,尽量减少漏诊率.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6年4月收治的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复习文献。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3例占同期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例的1.82%;常见症候为盆腔包块、腹部不适或疼痛和痛经;手术切除病灶经病理检查才能确诊;3例中1例失访、1例已生存42个月、另1例已生存55个月。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罕见;术前难以诊断、切除病检才能确诊;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综合化疗、放疗及激素治疗;早期病例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重癌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肌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患者 5 7岁 ,G2 P2 + 1绝经 6年 ,因“发现盆腔占位性病变 8年 ,绝经后阴道不规则流血 2月”于 2 0 0 3年 12月入院。 8年前患者体检时发现盆腔囊性占位性病变 ,未诊治。 2个月前患者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 ,B超示左附件 8.5cm× 10 .2cm× 10 .3cm囊性占位性病变。诊刮示子宫内膜高分化宫内膜样腺癌。 15年前行阑尾、右附件切除。妇科检查见子宫前位正常大小 ,左附件区 10cm左右囊性占位病变与盆侧壁及子宫粘连。肿瘤标记物CA 12 5 ,CA 199等均正常 ,入院后考虑为子宫内膜癌 ,附件占位性病变(卵巢癌 ?) ,行剖腹探查术。术中… 相似文献
5.
卵巢透明细胞癌并不少见,但发生在39岁妇女者较少见。兹将我院收治l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子宫内膜病理特征。方法选取10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对患者内膜的病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5例患者同时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45例患者同时患有子宫肌瘤。临床症状表现为痛经44例,表现为月经量过多46例,表现为子宫发生增大现象10例。100例患者中33例患者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病变,43例患者为子宫内膜息肉病变,2例患者为子宫内膜癌,其他22例患者为正常子宫内膜。结论子宫腺肌症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变和子宫内膜病理特征的改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卵巢透明细胞癌并不少见,但发生在39岁妇女者较少见.兹将我院收治1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与盆腹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6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分析临床病理资料,探讨盆腹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16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9例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7例发生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非内膜样腺癌、FIGO Ⅲ 期、脉管浸润、治疗前CA125高于正常水平的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GO Ⅲ 期、脉管浸润、肿瘤直径>2 cm、治疗前CA125水平高于正常及盆腔淋巴结阳性的患者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回归分析:FIGO分期、病理类型、脉管浸润为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结论:非子宫内膜样腺癌、FIGO分期、脉管浸润、治疗前CA125高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FIGO分期、脉管浸润、肿瘤直径、治疗前CA125水平、盆腔淋巴结与子宫内膜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47岁。因下腹隐痛伴尿频5个月,B超检查发现盆腔肿物半月,于1994年12月23日入院。妇科检查:子宫增大如孕3个月大小,质硬,活动,有压病。右侧附件区可触及8cm×7cm×7cm肿物,质中等硬,活动差,有压痛。其他体征阴性。B超显示:宫体右侧12.4cm×10.3cm的多房性囊实性包块,轮廓欠现则。化验检查:乳酸脱氢酶146u/L,其余均正常。宫内膜诊刮病检为分泌期。术前诊断:子宫肌瘤变性?右侧卵巢囊肿;盆腔炎。剖腹探查,术中见少量粉红色腹水了子宫增大如孕40”天大小,表面散在灰白色小结节,与周围有粘连。右侧卵巢肿物紫蓝色… 相似文献
11.
分析19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诊治情况。结果临床表现月经异常及绝经后阴道流血者占47.3%(9/19),高于其它类型上应性卵巢癌的14.5%(P<0.01)。手术治疗后采取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I期病例全部存活,II期和巩期患者大部分死于肿瘤复发/转移,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7.5年、4年和2.7年。合并子宫内膜腺癌/及子官内膜异位症对预后无影响。作者还就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临床表现特征,与子宫内膜癌的鉴别(原发抑或继发),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及治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liver,PLC)是肝细胞和(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发达国家也在升高。因受肝脏解剖和生理因素影响,其发生肝内肝外转移较早,侵犯部位较多,转移机制复杂,一经发现约80%的患者便失去手术机会,且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差,受到世界广泛关注。大多数肝癌以血行转移为主(如肺、骨、肾上腺等),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肝癌并不多见,且多是首先出现在腹腔淋巴结(肝门、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而出现纵隔、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临床少见。笔者经治1例肝癌纵隔、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结合文献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腺肌瘤是由子宫内膜样腺体、特化子宫内膜样间质和形态良好的平滑肌束组成的良性肿瘤,常起源于子宫.子宫外腺肌瘤非常罕见,缺乏特异性症状体征和影像学表现,容易导致误诊.国内外子宫外腺肌瘤的相关病例报告较少,诊治经验相对缺乏.本文报道了1 例以经期下腹痛30年为主诉入院、有剖宫产史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家族史、术后病理诊断为卵巢腺肌...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47 岁,因发热 3 周,查体见盆腔包块 1 个周,于 2016-08-29 入 山 东 大 学 附 属 山 东 省 肿 瘤 医 院.4 年前因子宫腺肌病行次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符合子宫腺肌病(图 1).于 2016-08 无诱因出现午后发热,最高 38.5℃C,无咳嗽咳痰,无咯血,无胸闷心悸,无恶心呕吐,伴下腹坠胀痛,有右下肢疼痛,无水肿,无腰骶痛.于当地卫生所行退热治疗,效果差.前往平阴县某医院就诊,门诊行腹盆腔 B 超示,子宫部分切除术后,双卵巢下方囊实性包块,建议进一步检查.未行任何治疗.患者于 2016-08-24 至济南市某医院就诊,门诊行腹盆腔 B 超检查示,子宫次全切除术后,双侧卵巢可见;双侧盆腔囊实性包块,假性黏液腺瘤可能性大,术后包裹性积液感染不完全除外.行 CT 检查示,(1)双侧肺多发结节,考虑多发转移瘤可能;(2)右肺尖磨玻璃样密度影;(3)双肺下叶纤维灶;(4)盆腔多发占位,建议穿刺活检;(5)腹膜后淋巴结肿大;(6)肝多发小囊肿;结合病史:子宫次全切术后所见. 相似文献
15.
卵巢腺纤维瘤合并子宫内膜样腺癌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例:女性,78岁绝经25年,无明显诱因阴道持续出血三月余,量时多时少,不伴阴道溢液、腹痛及其它不适.绝经前曾有不规则阴道出血史,余无其它特殊.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通过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同阶段血清CA125水平、组织P53和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预测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患者12例(癌变组),卵巢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16例(增生组)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5例(内异症组),检测3组患者血清中CA125的水平及组织中P53、Bcl-2蛋白表达.结果 癌变组和增生组的血清CA125水平比内异症组各期均显著增高,且癌变组显著高于增生组,内异症组随着严重程度的增加,血清CA125水平逐渐升高;癌变组P53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增生组和内异症组,增生组与内异症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Bcl-2蛋白在癌变组和增生组中的阳性表达率较高,与内异症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癌变组和增生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癌变组中P53蛋白在癌变区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移行区和内异区,Bcl-2蛋白在不同区域中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血清CA125水平过高、组织中P53、Bcl-2蛋白的高阳性表达率均是提示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癌变的指标,可用于早期预测和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 相似文献
18.
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因其主要发病人群为30岁-50岁之间妇女,不孕尚不是子宫腺肌病的主要症状,但随着妇女首次妊娠年龄的推迟,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的患者相应增加。我国1998年报道子宫腺肌病合并原发不孕占子宫腺肌病2.91%,合并继发不孕占14.1%。因此,为有生育要求的子宫腺肌病患者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本文就单纯子宫腺肌病患者(不含子宫内膜异位症者)目前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与目的:正常情况下的子宫内膜干/祖细胞有助于子宫内膜的生理性修复,而子宫内膜干/祖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异常分化则会导致子宫内膜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内膜癌)。Importin 13(IPO13)是importinβ家族新成员的一个核质双向的转运受体蛋白,是角膜上皮干细胞的一个标记,在维持干细胞的性状、高增殖潜力、低分化状态,调节细胞分化以及小鼠生殖细胞减数分裂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成体干细胞标记IPO1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手术取正常子宫内膜组织40例(对照组),其中增生期和分泌期各20例,异位子宫内膜组织20例(异位症组)和子宫内膜癌病灶组织20例(内膜癌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IPO13蛋白在细胞内的定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quantitativ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IPO13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IPO13蛋白的表达。结果:IPO13蛋白在内膜癌、异位症及正常对照组中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有表达。IPO13蛋白在对照组增生期表达量(0.52±0.30)明显高于分泌期(0.25±0.04,P<0.05);IPO13蛋白在异位症组表达量(0.81±0.12)明显高于对照组增生期及分泌期(P<0.05);IPO13蛋白在内膜癌组表达量(1.21±0.11)明显高于异位症组(P<0.05)。IPO13 mRNA在对照组增生期表达量是分泌期的3倍(P<0.05);IPO13 mRNA在异位症组中表达量是对照组分泌期的6倍(P<0.05),增生期的2.5倍(P<0.05);IPO13 mRNA在内膜癌组表达量是异位症组的2倍(P<0.05)。结论:IPO13在子宫内膜癌中及异位症组中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推测其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