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癌周淋巴管密度(LMVD)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65例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乳腺IDC组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以单克隆抗体D2-40标记淋巴管内皮细胞,光镜下观察癌周LMVD.结果乳腺IDC LMVD为13.17±2.89,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组织(4.21±2.7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LMVD与年龄、组织学分级、绝经状态以及雌激素受体状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肿瘤最大直径、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和pTNM分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LMVD组的5年DFS明显低于低LMVD组,乳腺癌LMVD与患者5年DFS呈负相关.结论MVD在乳腺IDC的扩散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选择乳腺IDC治疗方式及预测其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肿瘤周围淋巴管的新生及结构异常可能在肿瘤的淋巴管转移及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因此新生淋巴管(lymphangiogenesis)已经成为该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但由于血管内皮细胞和淋巴管内皮细胞均表达相同的CD31、CD34、VWF等上皮细胞标志,因此寻找一种特异标记物来明确区分组织中的血管与淋巴管是肿瘤淋巴管研究的关键。20世纪90年代,  相似文献   

3.
 恶性肿瘤的快速生长有赖于充足的血供,而其远处转移是通过随血液和淋巴液。因此,对肿瘤微脉管系统的生成及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研究一直倍受关注,其中对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起步较早,并且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对肿瘤淋巴管生成的研究进展相对缓慢,缺乏可靠的淋巴管内皮标记物是其中重要的原因。此方面的研究将对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逐步摸索,已经发现了几种较为理想的淋巴管内皮特异性标记物,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并比较结直肠癌及结直肠正常组织内淋巴管密度(L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的表达,并计数结直肠癌组织中淋巴管内癌栓(LVI),探讨其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结直肠癌及相应的正常结直肠组织中LVD及VEGF-C的表达,计数结直肠癌组织LVI。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的LVD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P=0.000。结直肠癌的LVD与LVI(P=0.001)及淋巴结转移(P=0.047)密切相关。LVI与TNM分期(P=0.017)及淋巴结转移(P=0.006)密切相关。结直肠癌组织中VEGF-C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P=0.000),且与肿瘤的TNM分期(P=0.029)及淋巴结转移(P=0.023)密切相关。结论:淋巴管的形成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LVI及VEGF-C的表达可预测结直肠癌的侵袭性。  相似文献   

5.
肿瘤的淋巴转移是恶性肿瘤转移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影响患者预后至关重要的因素。以往由于缺乏特异性淋巴管标记物使得肿瘤淋巴转移的研究相对滞后,目前肿瘤淋巴管生成是肿瘤转移播散的研究热点,有关肿瘤中是否存在新生淋巴管以及淋巴管生成在肿瘤转移播散中的作用机制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通过对淋巴管形态特点、淋巴管研究方法、肿瘤淋巴管生成以及抗淋巴管生成治疗的前景与治疗策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淋巴管内皮标记物开辟了肿瘤淋巴管形成及淋巴道转移研究的新领域.研究发现肿瘤淋巴管形成和淋巴结转移、扩散等密切相关.目前常用于肿瘤淋巴管形成研究的淋巴管内皮标记物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肾小球足细胞表面蛋白(podoplanin)、单克隆抗体D2-40、podoplanin相关的同源基因-1(Prox-1)、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和唾液酸粘蛋白(CD34)等.  相似文献   

7.
许多上皮标志物既表达血管内皮细胞又表达淋巴管内皮细胞,使淋巴管与微血管很难区分。随着一些特异淋巴管内皮标志物的出现,这些标志物被广泛的应用于肿瘤研究。现将几种较为特异的淋巴管内皮标志物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特异的淋巴管内皮标志podoplanin检测肾细胞癌(RCC)组织中淋巴管,用淋巴管密度(LVD)表示淋巴管生成情况, 探讨RCC 内VEGF-C表达与淋巴管生成和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45例RCC和10例肾外伤致肾切除的正常肾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检测VEGF-C、podoplanin 的表达,计算VEGF-C阳性表达率及淋巴管密度值,分析两者的关系.结果:RCC 组织内VEGF-C 阳性表达率(71.1%) 显著高于正常肾组织(10.0%),P<0.01,高中分化(70.6%) 和低分化(72.7%) 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阳性组中VEGF-C阳性率(81.3 %)显著高于淋巴结阴性组(65.5%),P<0.05.RCC组织内LVD(6.8±1.3) 显著高于正常肾组织(1.2±0.3),P<0.01;VEGF-C阳性组LVD(7.6±1.5)显著高于VEGF-C 阴性组(4.7±0.9),P<0.05, 淋巴结阳性组LVD (8.3±1.4) 显著高于淋巴结阴性组(5.1±1.1),P<0.05.结论:淋巴管生成可能是RCC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VEGF-C参与RCC淋巴管生成,从而促进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 联合肿瘤芽殖与淋巴管浸润预估大肠癌淋巴结转移,旨在确立一组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的指标.方法 回顾性调查施行根治手术并具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大肠癌病例168例,评价芽殖或与淋巴管浸润联合预估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结果 肿瘤芽殖与淋巴结转移程度、数目、浸润深度、临床分期等病理生物学指标密切相关;肿瘤芽殖单独预测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45%、49%、84%;而联合淋巴管的预测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44%、49%、85%.结论 术前通过超声纤维结肠镜和螺旋CT的准确判断,结合肿瘤芽殖这一病理生物学指标预估伴发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对选择个体化的合理治疗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淋巴管内皮细胞抗体D2-40单克隆抗体(mab)检测乳腺导管癌演变中淋巴管密度(LVD)变化.方法:选取乳腺不典型导管增生(ADH)、导管内癌(DCIS)和微浸润癌(MDC)各20倒,浸润性导管癌(IDC) 5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各组的D2-40表达,光镜下选择3个淋巴管丰富区域,并在200倍视野下进行LVD计数.结果:D2-40标记的LVD在乳腺ADH 、DCIS、MDC及IDC瘤周中分别为5.00±1.78、5.35±1.98、5.80±2.71和14.62±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LSD检验发现,ADH、DCIS和MDC 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直至MDC阶段,乳腺癌通过淋巴管转移的风险低;但IDC阶段,D2-40标记的LVD显著增加、转移风险增加以及LVD的多少可能成为鉴别乳腺癌微浸润还是浸润的参考指标,为乳腺癌脉管转移的预防和治疗时机选择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淋巴管的发现已有30 0多年的历史了,但对淋巴管尤其是肿瘤淋巴管形成的研究只是在近几年来才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随着对淋巴管的一些特异性标记物如flt 4、LYVE 1、podoplanin、PROX 1及淋巴管生成因子如VEGF C、VEGF D的发现与鉴定,使得这一领域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本文试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意义及对淋巴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应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测定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病理标本中COX-2蛋白表达,并进行评分,同时用D2-40显色淋巴管进行淋巴管密度(LVD)计数.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COX-2较正常组织表达明显增高,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COX-2的阳性率高于无转移组(P<0.05),LVD计数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1);COX-2与LVD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71,P<0.01).结论 COX-2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淋巴管形成起重要作用,促进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的转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安体优I对615小鼠HCa—F肝癌淋巴道转移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生理盐水、干扰素和安体优1分别作用于动物模型,3周后检测转移淋巴结计数及转移率;免疫组化检测VEGF—C和Flt-4,5’-Nase—ALP双重组织化学法检测淋巴管微密度。结果:模型组、0l—IFN组和中药组转移淋巴结计数分别为5.88±2.30、4.13zl:1.64和3.50±1.91个;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78.6%、61.1%和57.4%;微淋巴管密度分别为25.25±4.59、22.384-4.41和21.75±4.71;VEGF—c的阳性率分别为87.5%、25.0%和25.0%,Fit-4阳性率分别为100.O%、37.5%和50.0%,中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安体优I具有抑制615小鼠HCa—F肝癌淋巴道转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淋巴管生成信号通路VEGF—c及其受体Fit-4的表达,抑制肿瘤淋巴管生成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安体优I对615小鼠HCa-F肝癌淋巴道转移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生理盐水、干扰素和安体优I分别作用于动物模型,3周后检测转移淋巴结计数及转移率;免疫组化检测VEGF-C和Flt-4,5′-Nase-ALP双重组织化学法检测淋巴管微密度.结果:模型组、α-IFN组和中药组转移淋巴结计数分别为5.88±2.30、4.13±1.64和3.50±1.91个;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78.6%、 61.1%和57.4%;微淋巴管密度分别为25.25±4.59、22.38±4.41和21.75±4.71 ;VEGF-C的阳性率分别为 87.5%、25.0%和25.0%,Flt-4阳性率分别为100.0%、37.5%和50.0%,中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安体优Ⅰ具有抑制615小鼠HCa-F肝癌淋巴道转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淋巴管生成信号通路VEGF-C及其受体Flt-4的表达,抑制肿瘤淋巴管生成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多种常见肿瘤组织芯片在观察癌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在病理档案材料中选取10种常见恶性肿瘤及其癌旁或正常组织的石蜡包埋标本,HE染色切片定位穿刺部位,每一蜡块穿取直径0.6mm大小组织柱,排布成196点列阵的芯片;用ki-67、p53、rasp21、bcl-2和bax单抗SP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对各切片阳性细胞进行计数观察。结果:组织芯片经染色后结构完整,在肿瘤组织中ki-67、p53和rasp21标记的阳性细胞比癌旁和正常组织明显增高;而大多数肿瘤中bcl-2和bax表达呈负相关,即bcl-2阴性或低表达者,则bax呈不同程度阳性表达,反之则相反。结论:组织芯片技术可以同时用于评价多种不同类型肿瘤样本的增殖活性和凋亡状态,为临床预后判断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分析经手术治疗的136例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有无包膜侵犯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相关;CD 44v6的表达接近显著性水平。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包膜侵犯是影响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结论对肿瘤〉0.5 cm侵犯包膜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可同时行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而对不具有上述高危因素的患者可以行腺叶切除,辅以术后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黏着斑激酶(FAK)和Src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检测FAK和Src在10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利用Western blot以及qRT-PCR检测FAK和Src在甲状腺癌细胞株中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的相关性。结果:FAK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年龄(P=0.000)、T分期(P=0.176)、N分期(P=0.000)、M分期(P=0.000)、临床分期(P=0.038)、局部复发(P=0.000)、淋巴结侵袭(P=0.014)以及与患者较低生存期(P<0.0001)密切相关;Src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N分期(P=0.000)、M分期(P=0.002)、淋巴结侵袭(P=0.000)、包膜侵袭(P=0.029)以及患者的较低生存期(P<0.0001)密切相关。并且高表达FAK与Src的细胞其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增高,而E-cadherin的表达降低。结论:FAK以及Src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并可能通过EMT的方式促进其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8.
人肝细胞癌静脉癌栓形成与CD44V6 和PCNA 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捷  周晓军  张泰和  孙桂勤  孟奎 《肿瘤防治研究》2001,28(2):92-93,114,F002
 目的 主要探讨人肝细胞癌中静脉栓形成与 CD44V6和 PCNA表达的关系。方法 对 30例人原发性肝细胞癌、其癌旁组织 ,及 6例正常肝组织中 CD44V6和 PCNA的表达进行免疫组化检测 ,并行半定量计数 ,并结合肝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CD44V6仅在部分肝癌组织显示膜阳性表达 ,阳性率为 1 2 / 30 ,6例门静脉癌栓形成组 5/ 6例有 CD44V6表达 ,并显示PCNA高表达 ,两者与无静脉癌栓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P<0 .0 5)。CD44V6表达亦与组织学分级及与 PCNA表达程度密切相关。结论 提示 CD44V6的表达与肝细胞癌的血管浸润潜能密切相关 ,CD44V6可作为判断肝癌转移倾向和预后的一个新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多种常见肿瘤组织芯片在观察癌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在病理档案材料中选取 10种常见恶性肿瘤及其癌旁或正常组织的石蜡包埋标本 ,HE染色切片定位穿刺部位 ,每一蜡块穿取直径 0 6mm大小组织柱 ,排布成 196点列阵的芯片 ;用ki 67、p5 3、rasp2 1、bcl 2和bax单抗SP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对各切片阳性细胞进行计数观察。结果 :组织芯片经染色后结构完整 ,在肿瘤组织中ki 67、p5 3和rasp2 1标记的阳性细胞比癌旁和正常组织明显增高 ;而大多数肿瘤中bcl 2和bax表达呈负相关 ,即bcl 2阴性或低表达者 ,则bax呈不同程度阳性表达 ,反之则相反。结论 :组织芯片技术可以同时用于评价多种不同类型肿瘤样本的增殖活性和凋亡状态 ,为临床预后判断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42岁,发现右侧乳房肿物6d于2013—03—03收入山东省肿瘤医院。查体:双侧乳房对称,皮肤无橘皮征及酒窝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