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调节及转录因子AP1的作用.方法 80只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组、AS组和阿托伐他汀高低剂量组(40和10 mg/kg·d).用原位TUNEL检测细胞凋亡;用免疫组化检测血管中AP1和α-SM-actin蛋白表达;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血管相关蛋白AP1表达.结果 阿托伐他汀高和低剂量组TG、TC和LDL明显下降(P<0.05).阿托伐他汀抑制AS大鼠VSMC增殖,促进其促凋亡(P<0.05).阿托伐他汀干预后AS大鼠VSMC中AP1和α-SM-actin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通过下调AP1抑制AS大鼠VSMC增殖及促凋亡.  相似文献   

2.
周卿  陈书艳  林强  张琼  颜雪芸  王飞 《中国微循环》2007,11(5):289-292,34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梗大鼠心肌血管新生及心肌eNOS及Rho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急性心肌梗死大鼠60只,随机分为四组,即小剂量阿托伐他汀(3 mg.kg-1.d-1)组、中剂量阿托伐他汀(12 mg.kg-1.d-1)组、大剂量阿托伐他汀(50 mg.kg-1.d-1)组、对照组,每组15只。每只给予连续灌胃2周,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周后处死动物,α-SMA及vWF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心肌血管密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RhoA mRNA的表达。结果大剂量组α-SMA染色阳性血管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中剂量组vWF染色阳性微血管计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有极显著差异(P<0.01)。中剂量组eNOS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剂量组RhoA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血管新生的作用与剂量有关。eNOS、RhoA可能参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梗死心肌血管新生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并阐明槲皮素的抗肝纤维化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EXP-L)、中剂量组(EXP-M)、高剂量组(EXP-H).HE染色检测肝组织病理损伤情况;试剂盒检测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力;羟脯氨酸(...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IgA肾病大鼠的肾保护作用,探讨其介导NLRP3炎性小体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低、高剂量组,每组10只;利用口服牛γ-球蛋白(BGG)联合尾静脉注射BGG方法建立IgA肾病大鼠模型;于造模完成后灌胃给予低、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6周;取血液分离血清检测肌酐(Scr)、尿素氮(BUN)、总蛋白(TP)、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检测大鼠尿液中红细胞数目及24 h尿蛋白(24 h TUP)水平;HE染色检测肾病理组织学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肾组织中IgA沉积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IL-1、Caspase-l及NLRP3的表达.结果 阿托伐他汀显著降低血清中Scr、BUN及尿液中红细胞数目、24hTUP含量;改善IgA的过度沉积和病理损伤,同时阿托伐他汀抑制了IL-1、Caspase-1及NLRP3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改善IgA肾病大鼠肾功能,缓解肾损伤,与抑制NLRP3-(Caspase-l)/IL-l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5.
高脂饮食导致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研究旨在建立SD大鼠胰岛素抵抗模型,观察高脂饲料喂养的SD大鼠肝脏中氧化应激以及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分析胰岛素抵抗状态下活性氧(ROS)的变化,初步探讨ROS的主要来源。方法: 以高脂饲料喂养6只4周龄雄性SD大鼠12周,建立大鼠胰岛素抵抗模型。用优越血糖仪以电子感应法测定血糖,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胰岛素水平。二氢乙啶(D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中的ROS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NADPH氧化酶3(NOX3)的表达。结果: 以高脂饲料喂养12周后,大鼠空腹血糖水平略有上升,但与对照组的大鼠相比无显著差异,而胰岛素敏感指数降低。蒽酮法的检测结果显示高脂饲料喂养大鼠肝组织糖原含量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大鼠肝组织中NOX3的表达显著增加,DHE染色显示肝组织ROS水平显著增加,提示ROS在肝胰岛素抵抗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结论: 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胰岛素敏感指数降低,肝组织中NOX3表达和ROS水平显著增加,糖原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hydrochloride, BBR)对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生化指标、氧化应激状态、炎性水平、Nrf2 m RNA及Nrf2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ormal diet,ND)、模型组(high-fat diet,HFD)、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hydrochloride BBR)组和多烯磷脂酰胆碱(polyene phosphatidylcholine,PPC)组。高脂饲料喂养大鼠12周制备NAFLD模型,油红O染色观察大鼠肝细胞脂肪量。给药12周后取材,HE染色检测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检测肝组织TNF-α、IL-6、IL-1β炎性因子表达水平以及ROS、MDA氧化应激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肝组织Nrf2 m 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核内Nrf2蛋白表达。高速成像流式细胞仪检测NRf2核转位水平。结果盐酸小檗碱能够显著缓解肝组织脂肪变,减少炎性细胞浸润,降低NAS积分;降低ALT、AST、TC及LDL-c水平;降低肝组织TNF-α、IL-6、IL-1β水平;降低ROS、MDA表达;增加大鼠肝组织Nrf2 mRNA表达;增加大鼠肝组织核内Nrf2表达。结论盐酸小檗碱能够缓解NAFLD,减轻炎症状态,可能与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增高Nrf2核内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微循环学杂志》2016,(1):14-17
目的:观察佛手黄酮对高脂血症兔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危险因子的作用及机制。方法:28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模型组、佛手黄酮组和氟伐他汀组,每组各7只。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喂养,模型组高脂饲料喂养,佛手黄酮组及氟伐他汀组在高脂饲料喂养基础上,分别给予佛手黄酮100mg/kg/天灌胃及氟伐他汀10mg/kg/天灌胃。10周后采用ELISA等测量各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肝组织载脂蛋白E(ApoE)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C、LDL-C显著升高(P0.01),佛手黄酮组TC、LDL-C、MDA、IL-1β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NO和肝组织AopE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效果与氟伐他汀组相当(P0.05)。结论:佛手黄酮具有调节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雌性大鼠经高脂高糖喂养8周后与雄性大鼠合笼获得孕鼠,妊娠第6 d腹腔注射STZ制备GDM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罗哌卡因低剂量组(1 mg/kg)、高剂量组(2.0 mg/kg),罗哌卡因高剂量(2.0 mg/kg)+EX-527(1 mg/kg)组,另设对照组,每组15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以及大鼠血清TC、TG、LDL-C、HDL-C含量;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6和IL-1β水平;商品化试剂盒检测肝脏组织MDA、SOD、GSH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Bcl-2、Bax、SIRT1、AMPK蛋白水平。结果 对照组肝组织细胞形态结构正常;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组织有明显脂肪空泡和炎症细胞浸润,血清TG、TC、LDL-C水平、GPT、GOT、ALP水平、TNF-α、IL-6和IL-1β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的病理变化,探讨肝组织胰岛素受体(insulin R)、瘦素受体(leptin R)mRNA表达在糖尿病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2组:正常组与2型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组在以高脂饮食4周后,加小剂量(30 mg/kg)链脲佐菌素(STZ)诱导2型糖尿病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继续给予高脂饮食12周。分别采用HE染色、苏丹Ⅲ染色、Masson染色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肝脏超微结构改变;生化法检测血糖、血甘油三酯(TG)、血总胆固醇(TC)、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放免法检测血清胰岛素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瘦素水平;RT-PCR法检测肝组织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insulin R、leptin R mRNA表达水平。结果:糖尿病大鼠肝细胞明显脂肪变性、碎片状坏死伴炎细胞浸润及肝纤维化病变,电镜下主要表现为肝细胞核固缩,胞浆内含大量脂滴,狄氏间隙胶原纤维增生;血糖、血胰岛素、TG、ALT、AST水平明显升高(P<0.01),TC水平升高(P<0.05),血清瘦素水平明显下降(P<0.01);肝组织insulin R、leptin R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PEPCK、G6Pase mRNA表达无显著变化。结论:2型糖尿病时的胰岛素抵抗是NAFLD发生的根源,由于胰岛素抵抗而致的低血清瘦素水平、肝组织insulin R、leptin R 表达上调参与了NAFL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安化黑茶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载脂蛋白E敲除(ApoE~(-/-))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ApoE-/-小鼠5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和安化黑茶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另选用10只8周龄C57BL/6J雄性野生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ApoE-/-和野生小鼠分别予以等量高脂饲料和普通饲料持续喂养17周,同时用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灌胃干预。实验末取部分肝组织行HE染色,并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RT-qPCR检测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硬脂酰辅酶A脱饱和酶1(SCD-1)的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肝脏体积变大,表面光滑,被膜紧张,边缘变钝,肉眼呈现黄色油腻感,显微镜下可见大小不等的空泡形成,提示模型制备成功。与模型组相比,安化黑茶不同剂量组小鼠的肝脏脂变程度减轻,肝组织中ALT和AST活性、MDA含量及HMGCR、SCD-1和PPAR-γ的mRNA表达显著降低(P0. 05),SOD和GSH-Px活性上升(P0. 05),且黑茶高、中剂量组预防性给药的治疗效果优于低剂量组(P0. 05)。结论:安化黑茶防治高脂饮食诱导的ApoE-/-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HMGCR、SCD-1和PPAR-γ的mRNA表达来减少脂类物质合成,同时通过抗氧化来减少氧化损伤和保护肝细胞。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柴胡疏肝散对高脂饮食建立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脂质代谢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sirtuin 1(SIRT1)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用SPF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NC)组、高脂(HFD)组和柴胡疏肝散(CSP)组,每组8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大鼠16周建立NAFLD大鼠模型,用药组大鼠同时灌服柴胡疏肝散浸膏剂(9.6 g·kg-1·d-1)进行干预,16周后取血和肝组织样本,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和肝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以及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含量;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损伤变化;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脂质蓄积程度,透射电镜观察肝细胞内超微结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AMPK、磷酸化AMPK(pAMPK)、SIRT1和解偶联蛋白2(UCP2)的蛋白水平。结果: 大鼠肝组织HE染色、油红O染色和电镜结果证实肝细胞脂质蓄积严重,提示NAFLD大鼠模型建立成功。与NC组比较,HFD组血清和肝组织匀浆TC、TG含量显著升高(P < 0.01),血清AST含量显著升高(P < 0.01),肝组织pAMPK和SIRT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 < 0.01),UCP2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 < 0.01);与HFD组比较,CSP组大鼠肝组织脂质蓄积程度明显改善,血清和肝匀浆TC和TG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中肝匀浆TC和TG含量下降显著(P < 0.05),血清AST含量显著降低(P < 0.05),肝组织pAMPK和SIRT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UCP2蛋白水平显著下调(P < 0.01),但各组大鼠总AMPK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结论: 柴胡疏肝散能够改善16周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肝脏脂肪代谢紊乱、减轻肝脏脂质蓄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激活AMPK/SIRT1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过程中血管外膜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变化,同时探讨阿托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40只6周龄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阿托伐他汀干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阿托伐他汀干预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kg~(-1)·d~(-1))灌胃,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20只同龄C57BL/6小鼠给予普通饲料喂养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小鼠喂养至10、15周龄,在各个时点处死动物,取升主动脉制备连续切片,通过Movat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测量并计算血管外膜厚度及斑块相对面积;天狼星红染色检测胶原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不同时点血管外膜α-SMA及TGF-β1的表达变化。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胸主动脉外膜中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主动脉外膜中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阿托伐他汀干预组的斑块相对面积明显减小,血管外膜厚度及胶原合成明显下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15周龄模型组血管外膜α-SMA及TGF-β1的表达高于10周龄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阿托伐他汀干预组血管外膜α-SMA及TGF-β1的表达明显下降。各时点模型组的TGF-β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给药干预后TGF-β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15周龄模型组血管外膜TGF-β1 mRNA和蛋白的表达高于10周龄模型组。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下调TGF-β1的表达调控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表型的改变,进而延缓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 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过程中血管平滑肌细胞瞬时受体电位通道5(TRPC5)蛋白的表达变化,以及阿托伐他汀药物干预对TRPC5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6周龄雄性Apo 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他汀干预组,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他汀干预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kg-1·d-1)灌胃,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20只同龄雄性野生型C57BL/6J小鼠给予普通饲料喂养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小鼠分别喂养至20和30周龄,分别取10只取血并处死。取主动脉根部做石蜡切片行HE染色形态学观察,测量并计算斑块相对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小鼠TRPC5蛋白表达变化。取胸腹段主动脉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主动脉中TRPC5通道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阿托伐他汀干预组的血脂明显下降,斑块总面积明显减小,TRPC5蛋白水平及mRNA含量明显下降;30周龄模型组的TRPC5蛋白表达稍高于20周龄模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周干预组较20周干预组相比,TRPC5水平有降低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下调TRPC5蛋白表达从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D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及叉头框蛋白O1(FoxO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通路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链脲佐霉素腹腔注射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柴胡皂苷D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50、100、150 mg/kg)组、二甲双胍(24.2 mg/kg)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SD大鼠以基础饲料喂养,并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设为对照组。大鼠经药物分组处理后,测定大鼠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空腹血糖(FBG)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计算血糖曲线下面积(AUC);检测大鼠肝糖原及肝脏脂肪合成情况;ELISA检测大鼠血清致炎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组织FoxO1/PGC-1α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糖原显著减少,脂肪合成显著增多,FINS、FBG、IRI、AUC、血清TNF-α、IL-1β、IL-6、IL-18水平、肝组织FoxO1/PGC-1α通路p-FoxO1/FoxO1、PGC-1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ISI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柴胡皂苷D各剂量组与二甲双胍组大鼠肝糖原增多,脂肪合成减少,FINS、FBG、IRI、AUC、血清TNF-α、IL-1β、IL-6、IL-18水平、肝组织FoxO1/PGC-1α通路p-FoxO1/FoxO1、PGC-1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ISI升高,且柴胡皂苷D各剂量组间呈剂量依赖性(P<0.05);柴胡皂苷D高剂量组与二甲双胍组比较,大鼠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柴胡皂苷D可能通过抑制FoxO1/PGC-1α信号通路激活从而降低血糖,抑制炎症,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氧化损伤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SIRT1)/p53通路的影响,探讨小檗碱抗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PF级雄性SD大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与小檗碱组,正常组给予基础饲料喂养,模型组及小檗碱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造模同时小檗碱组给予小檗碱(100 mg·kg~(-1)·d~(-1))灌服。16周后处死大鼠并采集肝脏,检测肝组织中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HE、油红O染色与透射电镜观察肝脏组织学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组织SIRT1、p53及乙酰化p53(Ac-p53)蛋白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小檗碱组大鼠肝组织TC、TG和MDA含量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SOD活力和T-AOC显著升高(P0.01);组织学结果也观察到小檗碱组大鼠肝脏脂质蓄积状态明显减轻;小檗碱组肝组织SIRT1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上调(P0.05),Ac-p53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5)。结论:小檗碱能减轻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肝脏脂肪变性和氧化应激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SIRT1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p53的乙酰化。  相似文献   

16.
大豆异黄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对高脂饮食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组,模型组,大豆异黄酮低剂量组(30mg/kg/d),大豆异黄酮中剂量组(100mg/kg/d),大豆异黄酮高剂量组(300mg/kg/d)。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以高脂饮食诱导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测定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计算肝指数,对肝脏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大豆异黄酮对该模型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SI高剂量组及中剂量组大鼠血清中TG、TC水平和肝指数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SI高剂量组及中剂量组大鼠肝组织的病理损伤明显改善。结论大豆异黄酮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脂肪肝有明显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肝脏脂质储积的影响。方法利用不同程度的高脂饮食建立正常体重和超重的小鼠NAFLD模型,阿托伐他汀每天20 mg/kg灌胃10天,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学形态,脂质定量试剂盒检测肝脏脂质含量,血生化检测小鼠肝脏功能变化。收集临床数据,回顾性分析101例NAFLD患者,按体重指数分为正常体重(18.5≤BMI24,n=48)和超重组(BMI≥24,n=53),分别检测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血浆脂肪指标,并通过肝脏常规超声检查评估脂肪肝严重程度的变化。结果 35%高脂饮食的小鼠体重和正常饮食的小鼠体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58%高脂饮食小鼠体重较正常饮食小鼠体重显著增加。阿托伐他汀每天20 mg/kg灌胃10天后,HE染色显示58%高脂饮食小鼠脂肪肝程度较35%高脂饮食小鼠减轻更为显著。肝脏脂肪含量检测显示35%高脂饮食小鼠及58%高脂饮食小鼠肝脏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均较前下降,且58%高脂饮食小鼠比35%高脂饮食小鼠下降更为明显。临床治疗数据分析显示,患者每天服用20 mg阿托伐他汀钙治疗6个月后,正常体重组和超重组患者血浆TC、TG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超重组血中TC和TG下降较正常组更为明显。肝脏常规超声结果也显示阿托伐他汀钙能够明显降低患者肝脂肪变程度,且超重组患者受益更为明显。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可用于NAFLD的治疗,且对超重患者脂肪肝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大黄酚(chrysophanol,CP)对幼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Ctrl)组、CP组,高脂(high-fat,HF)组和HF+CP组。HF组和HF+CP组用高脂饲料喂养,其余2组以正常饲料喂养,CP组和HF+CP组同时腹腔注射CP(30 mg/kg)。4周后收集各组大鼠血清及肝脏组织,HE染色检测肝脏病理情况、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脂质合成和分解代谢基因的表达、ELISA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与Ctrl组比较,HF组大鼠肝脏组织出现明显的肝脂肪变性及炎性细胞浸润,凋亡小体明显增多;与HF组比较,HF+CP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及炎性细胞浸润显著减轻,凋亡小体数明显减少;同时,与Ctrl组比较,HF组大鼠脂质合成代谢基因ACC和SPEBP-1c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分解代谢基因PPARα和CPT-1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CP能显著减弱HP对ACC、SPEBP-1c、PPARα和CPT-1表达的影响。此外,HF能显著升高大鼠血清IL-1β和IL-6水平,CP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清IL-1β和IL-6水平。结论 CP能通过调控脂质的合成代谢及炎症反应减轻幼龄大鼠NAFLD。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KLF2在咪喹莫特诱导小鼠银屑病模型中的作用机制及治疗意义。方法 取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和健康正常皮肤组织石蜡切片各10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皮肤中KLF2的表达。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在小鼠背部皮肤涂抹5%咪喹莫特乳膏诱导银屑病样皮炎,药物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5 mg/kg、10 mg/kg或20 mg/kg)。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和HE染色评价小鼠背部皮损严重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小鼠皮肤中KLF2、CD3和Ki67的表达;免疫印迹分析KLF2、NF-κB及其磷酸化蛋白水平;qPCR检测小鼠皮肤中白细胞介素(IL)-6、IL-23、IL-17A、IL-1β和TNF-α mRNA的水平。结果 KLF2在银屑病患者和银屑病小鼠皮肤中的表达明显下降。与模型组相比,阿托伐他汀各剂量组KLF2表达上调,p-NF-κB蛋白含量减少,IL-6、IL-23、IL-17A、IL-1β和TNF-α mRNA水平降低,CD3、Ki67表达下降,银屑病样皮损减轻。结论 KLF2在银屑病患者中表达下降可能是银屑病炎症放大的重要环节,阿托伐他汀激活KL...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余甘子提取物对高脂饮食诱导幼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防治作用。方法 48只3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造模组、二甲双胍组和余甘子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对照组进食普通饲料,其余组进食高脂饲料,每日定时灌胃:二甲双胍组予二甲双胍混悬液250 mg/kg,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余甘子提取物250、500和1 000 mg/kg,对照组、造模组予等量生理盐水,饲养及给药6周。检测:①体质量、肝重,计算肝指数;②测血清AST、ALT、TG、LDL、GLU、CHO、INS含量,计算HOMA-IR指数;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进行NAS评分。结果造模组体质量、肝重、ALT、AST、CHO高于对照组,中、高剂量组体质量低于造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ALT、AST、CHO低于造模组(P0.05),中剂量组ALT、AST、CHO、LDL低于造模组(P0.05),高剂量组ALT、AST、CHO低于造模组(P0.01)。各剂量组NAS分值较造模组下降(P0.05),肝细胞脂肪变有改善。结论余甘子提取物可减轻高脂饲料诱导的幼鼠肝脂肪变病变程度,改善肝功能,起到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