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耳聋是全球第三大导致老年人残疾障碍的原因,不仅仅影响声音的感知,还会引发一系列日常交流和社交障碍。目前,人工耳蜗植入是重度 极重度感音性聋且助听器效果不佳老年人的听觉和言语康复的最有效方法,但众多原因导致我国老年耳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开展得不够,并且老年人本身耳聋发生及其听力学和听觉康复有其特殊性。本文从老年耳聋的发生率、老年性聋的病因、人工耳蜗植入的适应证及疗效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对老年耳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的未来前景做展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老年性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 对31例行人工耳蜗植入的老年性聋患者进行听力学、言语功能及生活质量评估并比较差异。听力学评估采用助听听阈,言语能力评估采用词表识别率,评估时间为术前、开机后6个月及开机后12个月。生活质量评估采用Nijmegen 人工耳蜗植入量表(NCIQ),评估时间为术前及开机后12个月。结果 共纳入31例患者,31例患者术前、开机后6个月及开机后12个月助听听阈分别为(62.55±3.69)、(46.58±5.14)、(38.68±4.26)dBH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开机后6个月及开机后12个月单音节词识别率分别为(9.55±5.81)%、(54.77±8.90)%、(68.52±7.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开机后6个月及开机后12个月双音节词识别率分别为(19.87±9.72)%、(64.00±6.53)%、(74.26±6.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开机后6个月及开机后12个月短句识别率分别为(28.00±10.58)%、(68.52±7.78)%、(77.61±8.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开机12个月NCIQ总量表得分分别为(35.90±5.80)、(65.16±8.1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耳蜗植入可以改善老年性聋患者的听觉言语能力及生活质量,对于重度以上听力损失且助听器效果不佳的老年性聋患者可以选择人工耳蜗植入。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外周血白细胞端粒相对长度与老年性聋的关系,探讨端粒长度与老年性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CI)效果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选择65例无其他听力损失原因的老年性聋患者设为实验组,52名听力正常的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利用外周血白细胞DNA端粒重复序列拷贝数与内参基因拷贝基因数的比值(t/s比值),比较两组端粒长度,分析端粒长度与年龄的关系。其中28例重度/极重度老年性聋患者行CI,记录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听觉行为分级、言语可懂度分级、安静状态下言语识别率,并分析与端粒长度的关系。结果 老年性聋患者的端粒相对长度较对照组短,且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老年性聋CI患者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听觉行为分级、言语可懂度分级、安静情况下言语识别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1),端粒长度与言语可懂度分级、安静情况下言语识别率显著相关,与听觉行为分级相关性不显著。结论 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可能是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并且对老年性聋患者CI的疗效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推动老年性聋人工耳蜗植入在中国的开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我国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据预测,至2040年,全世界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绝对数将达到1096亿,其中我国为299亿,占世界老年人口总数的25%:占全国人口总数的比例也正在快速增长。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必然带来老年疾患数量的增加,目前世界上60~74岁老龄人中.老年性聋的比例高达30%~50%,在我国听力障碍人群中,有900多万是老年人。北京地区1996年抽样调查发现,北京市区老年人的耳聋患病率为41.84%。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语后聋成年人工耳蜗植入者的言语识别能力和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12例植入手术半年以上的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者,男性5例,女性7例。应用噪声下普通话言语测试系统(Mandarin Hearing in Noise Test,MHINT)评估植入者在安静条件下和噪声条件下的言语识识别能力,其噪声条件下测试以每一个体在安静条件下所得言语识别率的50%为标准,获得该标准下的信噪比;应用Nijmegen人工耳蜗植入量表(Nijmegen Cochlear Implantation Questionnaire,NCIQ)评价植入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结果所有植入者术后言语识别率和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①安静条件下平均言语识别率为63.5±26.6%;②噪声条件下的平均信噪比为10.3±3.7dB;③NCIQ总分及基本声音感知、高级声音感知、言语功能、自信心、活动能力和交流能力等六个子维度得分均有改善(P<0.05);④NCIQ总分及各子维度得分与言语测试结果间均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语后聋成年人工耳蜗植入者术后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改善,其自我主观评价明显优于言语识别能力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青少年语前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家庭及个人的生活质量,并比较术前交流方式对其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青少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前交流方式分为非言语组(10例)和言语组(11例),采用听力植入体使用儿童的家庭生活质量(children using hearing implants quality of life,CuHI Qol)及Nijmegen 人工耳蜗植入量表(Nijmegen cochlear implant questionnaire,NCIQ)对两组患者植入人工耳蜗前后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得分差异.结果 21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CuHI Qol平均得分51.71%±8.9%,较术前(42.14%±6.04%)有明显提高(P<0.001),其中言语组对家庭的影响方面术后得分与非言语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的期望及生活质量两方面言语组得分均高于非言语组(P<0.05);术后NCIQ评估言语组平均得分(51.00±0.51%)高于非言语组(31.5%±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高级声音感知、言语能力和社会交流方面言语组得分高于非言语组(P<0.05),在基本声音感知、自信心及活动能力方面两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语前聋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生活质量可获得明显改善,术前的交流方式可影响术后的康复效果,术前使用言语交流的患者术后可以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性聋伴耳鸣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听觉和耳鸣康复效果。方法 分析42例老年性聋患者资料,耳鸣组23例,对照组19例。记录人工耳蜗植入前、后患者听觉行为分级、言语可懂度分级、言语识别率和耳鸣组患者耳鸣残疾量表和视觉模拟评分法得分,分析可能影响耳鸣预后的因素。结果 两组比较,患者听觉行为分级(t =16.47,P <0.01)、言语可懂度分级(t =11.93,P <0.01)和言语识别率WRS均较术前有显著提高(t =25.60,P <0.01)。在相同治疗阶段,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后比较,耳鸣组患者耳鸣残疾量表(t =7.23,P <0.01)和视觉模拟评分法得分(t =5.53,P <0.01)
均较术前显著下降,耳鸣时间、重度耳聋时间及是否佩戴助听器对耳鸣预后无影响(P >0.05)。结论 人工耳蜗植入可有效提高老年性聋患者的听觉言语能力,改善老年性聋伴耳鸣患者的耳鸣症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人工耳蜗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重度聋的婴幼儿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术[1],我科于2010年开展此手术,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3例患儿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1岁9个月、8岁6个月和2岁1个月。1岁左右时发现不会说话,对声响无反应,佩戴助听器行康复训练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9.
目的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听力障碍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老年性聋引起的沟通障碍会给老年人群带来生活及心理上的变化,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目前老年性聋的干预措施较多,其中重度及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老年性聋患者可选择人工耳蜗植入,本文就老年性聋人工耳蜗植入的选择标准、术前评估、术后并发症、术后康复及效果评估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中华耳科学杂志》2019,(2)
目的分析成人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及言语康复效果情况,探讨成人行人工耳蜗植入适应症的选择。方法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18岁以上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患者52例进行测试,分为语前聋无干预组(9例)、语前聋佩戴助听器组(27例)、语后聋(16例)三组。采用声场助听听阈测试、电刺激听觉反应阈值(Threshold,THR)、最大舒适阈值(Maximum comfort level,MCL)评价其声音感知能力;采用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MSTMs中双音节词表评价其言语分辨能力。分别在开机6个月及24个月进行评估。结果开机6个月后三组声场助听阈值、THR、MCL均值无统计学差异。双音节识别率在开机6个月时语前聋无干预组8.78%、语前聋助听器组16.44%、语后聋组53.13%;在开机24个月时各组双音节识别率均上升,语前聋无干预组达18.22%、语前聋助听器组达52.89%、语后聋组达84.31%,语前聋助听器组提高明显。结论成人语前聋患者术后可获得与语后聋相近的听觉感知水平,长期使用人工耳蜗可加强言语识别能力,对术前有听觉言语基础的成人语前聋患者应积极行人工耳蜗植入术。 相似文献
11.
对于成人重度以上语后聋患者来说,人工耳蜗植入是重获听力的惟一有效手段,但目前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针对语后聋致病因素,成人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适应证选择,手术安全性和术后效果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让更多医务工作者和从事耳聋康复事业的各界人士,对成人语后聋的人工耳蜗植入有更多的了解,从而积极推动成人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在中国的开展,让更多的耳聋患者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这对于提高耳聋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既往未将双耳非对称性听力损失(asymmetric hearing loss ,AHL )的极端案例 -单侧听力损失(unilateral hearing loss , UHL )或单侧聋(single side deafness ,SSD)纳入人工耳蜗植入的适应症.近年来有人开始尝试为单侧聋伴有严重耳鸣的患者患耳植入人工耳蜗 ,结果发现不但可以有效地减轻甚至消除耳鸣 ,而且还发现适应后可以与健耳听力很好地整合 ,从而达到双耳聆听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语前聋患儿植入诺尔康-晨星人工耳蜗(Nurotron-Venus cochlear implant,Nurotron-Venus CI)后的听觉言语发育情况及其安全性和稳定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Nurotron-Venus CI植入的78例语前聋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植入年龄为13~96月,按植入年龄将患儿分为 A组(13~24月,16 例)、B 组(25~36月,13 例)、C组(37~48月,16 例)、D 组(49~72月,18 例)、 E 组(73~96月,15 例);在患儿术前及开机后1、3、6、12个月采用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MAIS)(C、D、E组)、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nfant-toddler 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IT-MAIS )(A、B组)进行听觉能力评估,开机后1、3、6、12个月使用有意义言语使用量表(meaningful use of speech scale,MUSS)进行言语能力评估.术后行X线耳蜗平片检查明确电极位置及形态,定期随访了解术后相关并发症及佩戴人工耳蜗时间和使用情况.结果 所有患儿术前及开机后1、3、6、12月IT-MAIS或MAIS得分分别为1.67±1.19、6.60±5.12、11.86±5.44、17.41±5.04、22.87±5.46分,术后1、3、6、12月MUSS得分分别为5.01±3.26、8.38±3.58、11.88±3.88、16.58±4.95分,随着植入时间延长得分不断上升(均P<0.05);不同年龄组IT-MAIS或MAIS得分比较:术前A组低于C、D、E组,开机后1、3月A、B组低于E组,开机后6月A组低于C、D、E组,B组低于E组(均为P<0.05);不同年龄组MUSS得分比较:开机后1月B组低于E组,开机后3月A、B、C组低于E组,开机后6月A组低于C、D、E组,B组低于E组,开机后1年A组低于C、D、E组(均为P<0.05).所有患儿在开机后1、3、6、12月MUSS与IT-MAIS或MAIS得分相关系数分别为0.918、0.808、0.881、0.756(均为P<0.05),两者呈正相关.78例患儿术后耳蜗位X线平片均显示电极位置正常,形态良好;2例患儿出现处理器故障,其余CI整体工作状态良好.结论 语前聋患儿国产人工耳蜗植入后1年内,所有患儿的听觉言语能力随时间延长不断提高;小龄组患儿听觉言语得分在术后早期低于大龄患儿;听觉能力在开机后12月时已无差异,但小龄组患儿的言语能力仍低于大龄患儿;听觉整合能力越强,言语使用能力越强;Nurotron-Venus CI安全、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4.
耳蜗骨化与人工耳蜗植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耳蜗骨化状态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经验及分析术后效果.方法 北京同仁医院自1996年开展多道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以来,截止到2006年12月已开展手术600余例,遇到双侧耳蜗骨化患者7例.其中4例有明确的脑膜炎病史,3例耳蜗骨化原因不明.3例为耳蜗完全骨化;1例鼓阶完全骨化,前庭阶未受累;1例耳蜗部分骨化;2例耳蜗部分纤维化.总结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处理原则、方法及术后康复效果.结果 1例术中出现镫井喷,但比其他内耳畸形术中出现镫井喷的程度轻微;4例电极完全插入耳蜗内,2例植入部分电极,1例家属放弃植入;术后无面神经麻痹、脑脊液瘘等并发症;术后开机调试发现部分患者T值、C值比正常形态耳蜗植入偏高(因病例数量少未做统计学分析),但听阈无明显区别.术后语训听力及言语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对于耳蜗部分骨化患者,术中只要将其骨化成分自鼓阶内清除后可顺利植入电极;对于完全骨化患者可以将围绕蜗轴的鼓阶顶壁钻开,将电极嵌入骨槽内即可.脑膜炎后出现重度感音性聋应考虑耳蜗骨化的可能,常规颞骨CT及MRI检查,一旦确诊应尽快手术,以免耳蜗完全骨化.人工耳蜗植入术可以作为伴有耳蜗骨化的深度感音性聋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耳蜗骨化状态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经验及分析术后效果。方法北京同仁医院自1996年开展多道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以来,截止到2006年12月已开展手术600余例,遇到双侧耳蜗骨化患者7例。其中4例有明确的脑膜炎病史,3例耳蜗骨化原因不明。3例为耳蜗完全骨化;1例鼓阶完全骨化,前庭阶未受累;1例耳蜗部分骨化;2例耳蜗部分纤维化。总结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处理原则、方法及术后康复效果。结果1例术中出现镫井喷,但比其他内耳畸形术中出现镫井喷的程度轻微;4例电极完全插入耳蜗内,2例植入部分电极,1例家属放弃植入;术后无面神经麻痹、脑脊液瘘等并发症;术后开机调试发现部分患者T值、C值比正常形态耳蜗植入偏高(因病例数量少未做统计学分析),但听阈无明显区别。术后语训听力及言语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对于耳蜗部分骨化患者,术中只要将其骨化成分自鼓阶内清除后可顺利植入电极;对于完全骨化患者可以将围绕蜗轴的鼓阶顶壁钻开,将电极嵌入骨槽内即可。脑膜炎后出现重度感音性聋应考虑耳蜗骨化的可能,常规颞骨CT及MRI检查,一旦确诊应尽快手术,以免耳蜗完全骨化。人工耳蜗植入术可以作为伴有耳蜗骨化的深度感音性聋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语后聋长期全聋耳的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方法 双侧听力下降时间不同步、双侧耳聋程度不一致的语后聋患者4例,对重度聋时间较长(均>10年)、耳聋程度较重侧进行植入人工耳蜗,分别在开机后6个月、12个月,使用心理物理学测试(T/C值),术后声场内最佳助听条件下言语频率平均听阈(pure-tonethreshold average,PTA).安静及噪声环境巾的言语识别率(HINT句表),单音节词识别率(HOPE词表),汉语声调识别(MESP),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P),成人生活质量调奁问卷等评价指标,评价其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结果 4例受试者在开机半年至一年内均达到了较为理想的康复效果,PTA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安静环境中的言语识别率平均达到90%以上,噪声环境中平均达到70%;植入者可以很好地识别汉语声调;人工耳蜗为植入者带来了较高的社会效益.患者对人工耳蜗的植入效果均表示满意.结论 4例受试者都选择重度聋时间较长侧作为人工耳蜗植入侧,开机后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了良好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充分发挥了人工耳蜗的功能和优势的同时.听力相对较好侧耳还町继续佩戴助听器,保留了患者双耳聆听和日后接收其它治疗的机会,最大限度地为患者创造了最佳聆听条件. 相似文献
17.
成人语后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适应证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语后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的手术适应证及人工耳蜗在语后聋患者言语康复和社会活动中的作用.方法:5例语后聋患者手术年龄为19~58岁(中位年龄26岁).5例患者均手术植入Cochlear 24R人工耳蜗.术后4周开机,随访1年,调查采用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P)和言语识别率分级标准(SIR),由1名研究者完成随访,随访涉及听力水平、言语交流能力2个方面的内容.结果:5例患者术后1年0.5、1.0、2.0、4.0 kHz助听听阈均在25~45 dB;CAP平均3.4,SIR平均2.4.2例患者言语分辨能力及情感交流能力无明显提高,其余3例患者交流能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对于不同原因所致的语后聋患者,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均能使之从人工耳蜗植入术中不同程度获益,提高其独立生活能力及自信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单侧聋(single-sided deafness,SSD)成人患者人工耳蜗植入远期效果。以为单侧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适应症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选择一例单侧聋20年成人进行人工耳蜗植入,随访其残余听力、言语识别率、声源定位能力、以及言语空间和听觉质量主观量表(SQQ)。结果 该患者术后残余听力早期保持良好,但五年后残余听力未能保留。言语识别率随术后随访时间延长而有所提升,但没达到较高水平。声源定位能力随时间有所改善。随访SQQ量表可以看出SSD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后对于言语理解、空间听觉、声音聆听能力都有所帮助,尤其对于空间听觉帮助较大。结论 SSD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后,可以改善患者噪声下的言语识别率与声源定位能力及生活质量。建议进一步大样本研究,为SSD患者人工耳蜗植入适应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语后聋成年人工耳蜗植入者术后生活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方法 对28例语后聋成年人工耳蜗植入者(男16例,女12例,年龄39.82±16.38岁)分别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开机后1、3、6、12个月时,采用Nij megen人工耳蜗植入量表(NCIQ中文版,包括基本声音感知、高级声音感知、言语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GJB2基因突变致聋患儿与非GJB2基因突变且内耳结构正常聋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方法 对37例经C下及MRI检查排除内耳畸形的聋儿术前行GJB2基因检查,根据结果 分成A组(GJB2基因突变10例)和B组(非GJB2基因突变27例),术后随访0.5~2年,进行术后的听阈、言语识别率及言语能力评估.结果 37例聋儿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全部成功,均建立了主观听性反应.A组的声场听阈水平平均为34.41±6.12 dB HL.言语识别率平均为76%; B组的声场听阈水平平均为36.23±4.16 dB HL.言语识别率平均为79%,两组均达到平均言语康复级别二级;两组听觉及言语能力测试结果 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耳蜗患者中GJB2基因突变率高,可能是内耳结构正常的人工耳蜗植入人群耳聋的主要致聋原因;GJB2基因突变致聋患儿与非GJB2基因突变且内耳结构正常聋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基本一致.人工耳蜗植入可作为GJB2基因突变致聋患儿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