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羟考酮及其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在老年胸科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开胸肺癌根治术患者120例,年龄65~75岁,性别不限,BMI 18~25 kg/m2,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Ⅰ~Ⅱ级.无慢性疼痛,无酒精滥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4组:羟考酮组(A组)、羟考酮组联合肋间神经阻滞组(B组)、舒芬太尼组(C组)和舒芬太尼联合肋间神经阻滞组(D组).4组均接受全凭静脉麻醉,术后进行统一管理.A组和B组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配方:羟考酮50 mg稀释至100 mL,无背景剂量,Bolus 4 mL,锁定时间5 min;C组和D组舒芬太尼150 μg,背景剂量2 mL,Bolus 0.5 mL,锁定时间15 min;且B组和D组关胸前行肋间神将阻滞.观察术后4,12,24,48 h静息及咳嗽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镇痛药物使用量、镇痛满意度及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结果:A组静息、咳嗽VAS评分低于C组(P<0.008),毒副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较A组镇痛药物使用更少,较A组和D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P<0.008).结论:羟考酮静脉自控镇痛静息、咳嗽VAS评分低于舒芬太尼且羟考酮静脉自控镇痛联合肋间神经阻滞阿片镇痛药物使用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胸神经II(pectoral nervesⅡ,PecsⅡ)阻滞与胸椎旁神经(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TPVN)阻滞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镇痛效果及对炎性细胞因子、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于江苏省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择期行改良乳腺癌根治...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淋巴结清除术中保留肋问臂神经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可手术的乳腺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7例术时保留肋问臂神经,对照组42例术中切除肋问臂神经。术后对两组患者上臂内侧感觉功能进行随访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上臂感觉障碍发生率为10.8%,而对照组高达61.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23.18,P<0.01)。结论:对乳腺癌需行腋淋巴结清除术患者,术中保留肋问臂神经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PVB)与肋间神经阻滞(ICB)在电视胸腔镜手术术后疼痛控制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在上海长征医院接受电视胸腔镜手术的94例患者,其中男性51例,女性43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53.28岁;体质量指数(22.46±3.08)kg/m2;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级40例,Ⅱ级5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VB组和ICB组,各47例。PVB组采用超声引导椎旁导管持续PVB镇痛,ICB组采用单次注射ICB镇痛。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0~48 h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统计患者0~24 h、25~48 h阿片类药物用量。结果两组手术时间[(108.32±15.74)min vs(110.47±18.74)min]、术中出血量[(123.46±42.37)mL vs(118.43±36.85)mL]、引流时间[(4.63±2.72)d vs(4.58±2.53)d]、住院时间[(9.68±1.63)d vs(9.82±1.32)d]等手术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0~24 h最高VAS评分[(5.72±2.13)分vs(6.13±2.08)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B组25~48 h最高VAS评分[(3.62±2.13)分]低于ICB组[(6.43±1.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0~24 h阿片类药物用量[(28.32±21.03)mg vs(33.74±23.25)m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B组25~48 h阿片类药物用量[(14.39±11.89)mg]低于ICB组[(32.08±19.74)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B组镇痛满意度(80.85%)显著高于ICB组(46.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次ICB相比较,超声引导下PVB具有更好的疼痛控制效果和更高的疼痛控制满意度,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经超声引导下的T7水平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与单纯静脉自控镇痛在胃癌根治术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拟于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EP组)和对照组(P组),各25例。实验组于麻醉诱导开始前行超声引导下双侧T7水平竖脊肌平面阻滞,术后联合PCIA镇痛,对照组单纯行PCIA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6、12、24、48 h VAS评分和BCS评分,记录术后24、48 h内镇痛泵自控给药次数,第一次自控镇痛至手术结束时间,术后24、48 h内患者恶心呕吐、头晕、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①EP组后2、6、12、24、48 h VAS评分与BCS评分均低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EP组第一次自控镇痛至手术结束时间为(12.72±8.60)h,P组第一次自控镇痛至手术结束时间为(0.93±0.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EP组术后24、48 h内自控给药次数分别为(1.20±0.65)次,(2.52±1.45)次,P组术后24、48 h自控给药次数分别为(17.68±3.69)次,(24.56±5.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EP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的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模式可为胃癌根治术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同时可以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进而改善术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及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在肺癌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所收治的94例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术中采取全身麻醉,并于术后给予自控静脉镇痛;实验组患者术中采取硬膜外阻滞与全身麻醉相结合的方式,术后同样给予自控静脉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及术后静脉自控镇痛运用于肺癌手术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患者术后整体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ntercostobrachial nerve,ICBN)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患者184例,其中50例行保留ICBN的SLBN,134例行切除ICBN的SLBN.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及术后切口合并症;记录SLNB后术侧上臂和腋窝疼痛及感觉异常情况及转归.结果:保留ICBN组与非保留组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切口合并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保留组及非保留组术侧上臂、腋窝的疼痛及感觉情况发生率近3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腋窝及上臂内侧区皮肤感觉异常术后0.5~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术后3个月非保留组的患侧腋窝及上臂内侧区皮肤感觉异常的缓解率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SLNB中保留ICBN的术式不增加手术难度,可减少患者术后术侧腋窝及上臂疼痛、感觉异常的发生率,能保持患者术后高质量的生活,保留ICBN的乳腺癌SLNB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照研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腋淋巴结清扫术中对肋间臂神经的保留与否,探讨该术式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在以往对I期、Il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乳腺癌根治术Anchincloss术式的基础上进行保留肋间臂神经改良,随机选取了 150例Ⅰ、Ⅱ期女性乳腺癌患者 ,随机均分为保留组和切除组。 结果 保留组的上臂后内侧感觉异常和疼痛等不良主诉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随访期内两者的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I期、Il期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减少了患者术后疼痛综合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临床应用具有可行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乳腺癌手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时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对感觉障碍影响的研究.方法 对146例Ⅰ、Ⅱ、Ⅲa期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保留组(67例)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时保留ICBN,对照组(79例)行腋窝清扫时常规切除ICBN.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腋窝淋巴结清扫数量及术后上臂内侧感觉异常等情况.结果 保留组及对照组术后1、3、6个月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发生率分别为17.9%、74.9%,11.9%、60.7%,7.4%、5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6.78,P<0.001;x2=36.54,P<0.001;x2=42.80,P<0.001).手术时间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个月到5年期间随访无局部复发.结论 对Ⅰ、Ⅱ、Ⅲa期乳腺癌患者在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时保留ICBN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不影响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苏晓 《医学信息》2019,(15):111-112
目的 观察肋骨内固定联合肋间神经阻滞治疗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肋骨内固定联合肋间神经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术后12、24、48 h VAS评分、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12、24、48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65±1.03)分vs(4.02±1.08)分]、[(1.79±0.68)分vs(2.91±0.74)分]、[(1.25±0.27)分vs(1.67±0.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26%,低于对照组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肋骨内固定联合肋间神经阻滞治疗肋骨骨折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1.
腋淋巴结清扫术是乳腺癌手术的重要部分,若术中忽视对肋间臂神经的保护,患者术后常出现患侧上臂及腋窝的感觉障碍。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行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9例,现将治疗情况及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布托啡诺用于剖宫产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以及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择期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初产妇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术后行PCIA,给予布托啡诺10 mg;实验组:胎儿娩出夹闭脐带后即刻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术后行PCIA,给予右美托咪啶200μg+布托啡诺10 mg。监测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术后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和不良反应观察记录;术后对24 h镇痛泵总按压次数以及追加补救镇痛药种类、次数记录。采用QoR-40量表(QoR-40)和FSS疲劳量表(FSS)评估产妇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各时间点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术后FSS疲劳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镇痛泵按压次数显著减少(P<0.05);术后第3天QoR-40量表评分显著增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布托啡诺用于剖宫产术后PCIA可以减少布托啡诺的使用量,并且能够缓解患者术后疲劳,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宏辉  费慧娟 《解剖与临床》2006,11(3):190-190,194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在11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施行保留肋间臂神经技术,其中完整保留肋间臂神经79例,切除肋间臂神经33例.术后对病人进行观察并随访.结果:保留肋间臂神经79例中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71例(占89.9%),感觉异常8例(占10.1%);而切除肋间臂神经33例患者中30例(占90.9%)有感觉异常.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访1~9a,112例均未见局部复发.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是可行的,它保存了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的感觉功能,有利于改善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I、II期乳腺癌患者76例,术中清扫时保留肋间臂神经42例(实验组),切除肋间臂神经34例(对照组)。术后对两组患者上臂内侧感觉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上臂感觉障碍率术后1月时分别为19.1%和73.5%,术后3月时分别为7.1%和61.8%,术后12个月分别为2.4%和50.0%,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清除淋巴结数目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肋间臂神经在I、II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是安全可行的,能有效保留患者上臂内侧皮肤感觉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行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430名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连续股神经阻滞组视觉模拟评分低于静脉自控镇痛组。舒芬太尼和吗啡静脉自控镇痛效果类似,但舒芬太尼组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吗啡组。结论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术后疼痛评分高,单一的镇痛模式不能满足术后镇痛需求,应采用多模式镇痛方式,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不同联合神经阻滞方式应用于老年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20年3月至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南京江北医院行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老年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A组患者给予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TAPB(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中采用溶脂法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50例Ⅰ~Ⅲa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保留组26例患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时,采用溶脂方法完整保留肋间臂神经,切除组24例按照常规方法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未保留肋间臂神经,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淋巴结清扫数量及患者上臂感觉功能情况。结果保留组手术时间为(102.3±15.6) min,淋巴结清扫数量为(19.5±8.8)枚;切除组手术时间为(95.6±12.4) min,淋巴结清扫数量为(19.2±9.5)枚,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组与切除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1.2±11.5) mL与(98.5 ±13.4) mL,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观察患者上臂感觉功能情况,保留组患者中3例患者出现皮肤麻木、疼痛,占11.5%;切除组患者中2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感觉异常,占83.3%,主要表现为感觉减退、麻木、疼痛及烧灼感,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半年后,保留组患者感觉异常症状均恢复,而切除组恢复不明显,仍表现不同程度的感觉异常,所有患者均未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乳腺癌术中溶脂辅助保留肋间臂神经是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做了改进,操作方便,简单可行,腋窝血管神经更加清晰,保留肋间臂神经更加容易,且并未影响腋窝淋巴结清扫及手术时间。该方法降低了术后患侧上臂感觉异常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胸科术后24 h内非计划停止使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影响因素,优化围术期镇痛方案,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04-01至2019-03-31在北京协和医院行胸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PCIA开始启用至结束时间将患者分为A组(≤24 h)及B组(>24 h)。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麻醉/手术类型、PCIA配置方案及不良反应。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71例患者。单因素分析中发现女性较男性患者24 h内停止术后PCIA比例更高(16.8%/39.4%);胸腔镜手术较开胸术后的患者24 h内停止术后PCIA的比例更高(31.4%/19.7%);PCIA中使用吗啡较羟考酮和舒芬太尼的患者更容易24 h内停止使用术后PCIA,而使用羟考酮较使用舒芬太尼的患者更容易24 h内停止使用PCIA(60%/40.5%/25.3%);PCIA中加入5-HT3受体阻断剂比未加入的患者24 h内停止使用术后PCIA的比例低(14.9%/30.6%);随访时患者呈镇静状态的患者比未存在镇静状态的24 h内停止使用PCIA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丙泊酚全麻对肺癌手术及术后急慢性疼痛发生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102例肺癌患者为受试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实施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丙泊酚静脉全麻,对照组给予七氟醚吸入复合静脉药物全麻。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如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观察术中两组患者阿片药物使用量,观察两组术后安静、主动咳嗽状态下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VAS)评分和48 h内PCA泵总用量及按压次数,随访患者出院后慢性疼痛发生状况。结果:两组患者T0时SBP、DBP、HR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1、T2时,两组患者SBP、DBP均较T0时显著下降(P<0.05),且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T1时两组患者HR较T0时无明显变化(P>0.05),T2时两组HR均较T0时显著下降(P<0.05),且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而对照组T2时HR较T1时显著降低(P<0.05);术中对照组阿片药物使用量高于观察组(P<0.05);术后48 h内,观察组镇痛泵按压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毕拔管时,术后2 h、24 h,观察组患者安静、主动咳嗽状态下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观察组安静、主动咳嗽状态下VAS评分均较术后2 h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安静状态下VAS评分较术后2 h显著升高(P<0.05),主动咳嗽状态下较术后2 h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随访期间,观察组慢性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丙泊酚全麻可有效降低肺癌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不仅有利于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减少术中麻醉药物用量和降低术后疼痛发生率,更有利于肺癌患者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硬膜外吗啡术后镇痛与静脉曲马多复合芬太尼术后镇痛这两种镇痛方式对妇科术后病人镇痛效果比较。方法将80例心功能(ASA)Ⅰ-Ⅱ级的妇科手术病人随机分成A、B组,每组各40例。A组病人采用硬膜外持续微量注射镇痛泵(PCEA)泵入吗啡术后镇痛,B组病人采用静脉自控微量注射镇痛泵(PCIA)泵入曲马多复合芬太尼术后镇痛。观察并记录病人术后的疼痛情况、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术后排气、拔除尿管后的第一次排尿时间以及意外脱管等。结果两组间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比较、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总发生率、术后排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拔除尿管后的第一次排尿时间较B组短(P〈0.05)。结论静脉联合应用曲马多和芬太尼镇痛安全有效,有利于术后病人充分配合治疗和早期活动,促进早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