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膜分离技术及其在中药现代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丛竹凤  高新贞  何伟 《齐鲁药事》2004,23(10):31-33
介绍了膜分离技术的原理及特点、类型,重点介绍了膜分离技术在中药现代研究中的应用,并分析了膜分离技术目前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膜分离技术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膜分离技术以压力为推动力实现溶质与溶剂的分离,在常温下操作、无相变,能耗低,应用于医药工业的多方面,按分离物质的大小,将膜分离技术分为微波、超滤、纳滤和反渗透,微滤可用于空气过滤除菌,淀粉 过滤除菌,溶液的预过滤,发酵液过滤;超滤可用于除草原,除大分子杂质和大分子药物的浓缩;纳滤可用于抗生素溶液的浓缩和从结晶母液中回收产品;反渗透可用于除去无机盐及小分子物质。对膜组件的应用型式及适用范围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李平华  赵汉臣  闫荟 《中国药房》2007,18(24):1918-1920
目的:正确认识和应用膜分离技术。方法:介绍膜分离技术的原理、特点、种类以及膜分离技术在中药现代研究开发中的应用,分析膜分离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结果与结论:膜分离技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4.
涂勃曼  张斌 《黑龙江医药》2000,13(6):354-355
本文主要介绍了膜技术在药物结晶中的应用和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谷大建  徐巍 《中国药业》2008,17(6):58-59
综述膜分离技术的分离机理、特点、种类,介绍国内外膜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现状,同时指出该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选用更佳的膜材料以及多种膜分离技术联用是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刘春亮  李长根 《安徽医药》2007,11(10):934-935
膜分离技术起步于本世纪60年代,至今不过40多年,膜分离技术作为新的分离净化和浓缩技术,过程中大多无相变化,常温下操作,有高效、节能、工艺简便、投资少、污染小等优点,尤其适用于热敏性和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和浓缩[1]。与传统分离操作(如:蒸发、萃取或离子交换等)相比较,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医药领域应用广泛。l1膜分离技术1.1概念膜分离技术是指借助于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的推动,通过特定膜的渗透作用,实现对两组分或多组分混合的气体或液体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的技术。1.2几种常见的膜分离技术1.2.1微滤(M icroporous F …  相似文献   

7.
膜分离技术及其在现代中药制剂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波  王丽萍 《天津药学》2005,17(3):64-67
介绍了膜分离技术参数的优化、膜污染及膜再生,综述了膜分离技术在现代中药制药工业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超滤和纳滤膜分离技术提取螺旋霉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索膜分离技术在螺旋霉素(SPM)生产提取中的适用情况.本文采用超滤、纳滤操作对工业生产的螺旋霉素板框过滤液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操作压力、操作时间及料液流速对超滤过程有很大影响,本实验所选膜件较好去除蛋白等大分子杂质,起到纳滤预处理作用;然后采用纳滤膜对超滤液进行浓缩纯化,操作条件如进料压力、料液pH、浓缩倍数及操作方式对纳滤过程均有很大影响。应用超滤、纳滤技术提取SPM,其收率可达76.3%,大大高于传统溶媒提取收率,产品质量也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9.
罗兰 《海峡药学》2011,23(10):19-22
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制药工业的应用主要包括: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中药制剂生产的精制和浓缩等方面。本文将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制药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得出:同传统的方法相比,膜分离技术存在操作简单。能耗低,效率高等优点.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制药业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膜分离技术在中药提取与制剂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膜分离技术在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制备中药注射剂,中药口服液,中药浸膏等方面的应用。综述还阐述了该技术的优点、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并指出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喷雾干燥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阐述喷雾干燥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及进展。方法根据国内外24篇相关文献,对喷雾干燥技术的原理、应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喷雾干燥技术在中药领域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应用于干燥、制粒、制备微囊和包衣等方面,其存在的粘壁、吸湿和热敏性等问题可以通过相应的方法得到解决。结论喷雾干燥技术将推动中药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在中药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手性是生物分子所具有的一个普遍特征,随着反应停事件的发生,手性在化学药领域的重要性被广泛知晓并不断掀起研究的热潮.中药中也存在着许多含有手性中心的有效成分,但由于成分复杂、含量差异大等原因,并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而这些成分很有可能因手性的不同在药理、药动学上存在很大差异.为了对中药中手性成分有更好地研究,首先需要对...  相似文献   

13.
多模板分子印迹固相萃取不仅具有高选择性、吸附容量大、容易制备、可重复使用以及环境污染小等优点,而且可以实现对多种化合物的富集分离,在中药成分提取分离方面受到广泛的关注.本研究总结归纳了多模板分子印迹固相萃取的最新发展,同时基于中药活性成分的种类(黄酮、生物碱、苯丙素和萜类等)分类综述多模板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在中药多组分分...  相似文献   

14.
中药抗炎在近年来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中药制剂的抗炎临床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具体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明确。斑马鱼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学优势,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抗炎活性的筛选。综合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斑马鱼模型在中药抗炎领域的报道,从已构建的斑马鱼炎症模型、斑马鱼模型中的炎症介质、斑马鱼模型在中药抗炎药物筛选中的应用3个方面对斑马鱼炎症模型及其在中药抗炎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模式生物斑马鱼在中药抗炎领域的研究应用提供新思路,为抗炎中药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5.
传统中药雄黄应用概况及其安全性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雄黄作为传统中药已有2000余年历史,并为1963年至2005年的各版《中国药典》收载。雄黄主要用于治疗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及疟疾。近年研究表明,雄黄有抗菌、镇痛消炎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雄黄制剂能有效治疗白血病。雄黄的剂量为0.05-0.1g/d。实际上,据不完全统计,约有66种雄黄制剂的常用量超过《中国药典》规定。雄黄的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二砷(As2S2)。尽管二硫化二砷的毒性较小,但雄黄大量长期应用可引起急、慢性中毒,这可能与其所含可溶性三氧化二砷(As2O3)有关。雄黄所致严重不良反应有出血、肝肾衰竭、呼吸中枢麻痹,甚至死亡。作者认为,雄黄临床应用的利弊应在对雄黄及其制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再进行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16.
传统中药朱砂应用概况及其安全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朱砂作为传统中药已有2000多年历史,1963年至2005年《中国药典》各版均予收载。朱砂主要用于治疗心悸易惊、失眠多梦、癫痫发狂、小儿惊风、视物昏花、口疮、喉痹和疮疡肿毒等。近年研究证明,朱砂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抗心律失常、抗菌、抗寄生虫等作用。《中国药典》规定朱砂的日用剂量为0.1~0.5g。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约有170多种朱砂制剂中的朱砂用量超过上述剂量。朱砂的主要成分为硫化汞(HgS),其毒性很小;但大剂量或长期服用可引起急、慢性中毒,这可能与朱砂含有游离汞和可溶性汞盐有关。朱砂所致中毒表现为口腔黏膜溃疡、急性胃肠炎、神经和肾功能损害、循环衰竭,甚至死亡。作者认为对朱砂临床应用的利弊有待对朱砂及其制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再作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17.
代谢组学技术的整合运用及其在中药现代化中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谢组学已经成为当今生物与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作为系统生物学的核心组学,与其他组学进行的系统性研究为中药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质谱、核磁共振等现代分析技术作为代谢组学研究的技术平台,它们的整合运用加速了代谢组学的研究进程。本文就代谢组学技术的整合运用及研究现状作了简要的概述,并对代谢组学在中药现代化过程中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从药物的选择、药物剂量、给药时间与药温、煎药方法、服药方法、服药食忌6个方面就小儿的中药使用原则进行分析,以期指导儿科临床对中药的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