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癫痫的治疗以药物为主,近年来随着新型抗癫痫药物的不断涌现,癫痫的治疗目标由强调发作的控制转为强调生活质量提高的个体化治疗,因此抗癫痫药物的选择必须以发作类型为基础,同时考虑药物的疗效、耐受性等特性,本文对传统及新型抗癫痫药物的特性及其在癫痫治疗中的合理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其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血尿等已为人熟知 ,但引起癫发作尚未引起临床重视 ,本文对此作一概述。1 氧氟沙星李永桃等[1 ] 报道 1例男性患者 4 4岁 ,因患化脓性胸膜炎及 型肺结核 ,经青霉素加氨苄西林、苯唑西林及抽胸腔积液治疗4 5天后 ,病情好转 ,改用氧氟沙星 0 .2 g口服 ,2次 / d。 2小时后出现短暂意识不清 ,次日外出突然昏倒 ,口吐白沫 ,抽搐 1分钟 ,未经治疗神志很快恢复正常 ,停药后未见发作。为证实诊断 ,再次口服氧氟沙星 ,3小时后又昏倒 ,上述症状重现 ,脑血流图检查示动脉痉挛 ,大脑组… 相似文献
4.
1病例资料 [例1]男,8岁9个月.因发热伴皮疹1周入院.入院前3周因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诊断为癫癎,给予苯巴比妥4 mg@kg-1@d-1治疗. 相似文献
5.
癫持续状态 (status epilepticus,SE)是儿科临床常见急症 ,不及时控制可造成脑的不可逆损害 ,甚至危及患儿生命。我院 1993年 5月~ 2 0 0 0年 10月对 30例 SE患儿经一线抗惊厥药物应用无效或伴有呼吸衰竭不宜使用镇静剂的情况下选用利多卡因治疗 ,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16例 ,女 14例 ;年龄 3月~ 12岁。 <3岁16例 ;原发性癫 8例 ,继发性癫 2 2例 (颅内感染 10例 ,氟乙酰胺中毒 5例 ,中毒性脑病 3例 ,婴儿闷热综合征 2例 ,低血钙及突然停用抗癫药各 1例 )。均符合 1次惊厥发作持续 30分钟以… 相似文献
6.
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继发癫较为常见 ,且增加病死率。常用抗癫药 ,都有一定的副作用 ,有时因病情变化 ,应用受限。本文就我院 1995~ 2 0 0 0年收治的 40例经“丹奥 (辽宁丹东产冻干粉剂奥扎格雷那 )”治疗的 SAH患者 ,控制及预防癫的疗效做一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住院患者 80例 ,随机分为丹奥治疗组及对照组各 40例。急性期均行头颅 CT及 CSF检查 ,均符合全国第五次脑血管病会议 SAH的诊断标准。既往无癫病史。治疗组 :男 2 8例 ,女 12例 ;年龄 40~ 6 9岁 ,平均 6 0 .4岁。对照… 相似文献
7.
目前 ,应用抗癫药物不能控制的顽固性癫需靠手术治疗 ,而手术的关键在于癫源灶的精确定位。为探讨癫灶的精确定位方法 ,我们将诊治的癫患者 96例 ,进行 CT与MRI检查比较 ,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5 4例 ,女 4 2例 ;年龄 12~ 6 8岁 ,平均年龄 36 .5岁。全部病例符合癫诊断标准 ;其中全面性发作 6 2例 ,部分性发作 34例。1.2 方法 96例中行单纯 CT扫描 4 0例 ,单纯 MRI扫描32例 ,CT与 MRI双重扫描 2 4例 ;采用常规扫描 6 6例 ,增强扫描 30例。1.3 结果 单纯 CT扫描 4 0例 ,阳性 17例 ,占 4 2 .5… 相似文献
8.
吴冬科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08,9(9):87-87
抗癫癎药物过敏综合征(antiepilepticdrughypersensi—tivesyndrome,AHS)是一种由抗癫癎药所致的与药物剂量无关的不良反应综合征,多见于服用芳香族抗癫癎药(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的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和内脏损害,发病早期临床表现变化较大,易延误诊断。一旦出现严重肝损害或中毒性表皮松解症,病死率可高达5%~50%,因此,及时识别、正确处理是避免出现致命损害的关键。本院2004年7月~2007年12月收治7例因对芳香族抗癫癎药过敏而住院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小儿睡眠中发作的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儿睡眠中发作的癫发作时临床表现、癫分型、神经影象学及其与遗传的相互关系.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及录像脑电图监测观察分析临床和脑电图特点,并与26例随机选择,年龄相当的健康志愿儿童作对照.结果 50例中中央-颞区放电的小儿良性癫24例(48%),额叶癫(24%),其余还有颞叶癫,以及零散出现的顶、枕叶癫等其他类型.家系调查显示患者热性惊厥家族史与夜间发生的额叶癫的癫家族史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智力发育二者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小儿睡眠中发作的癫绝大多数为与放电部位有关的部分性癫,以中央-颞区放电的小儿良性癫为多.其与热性惊厥有相关性,夜间发生的额叶癫可能与遗传有关.二者对智力影响均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氟桂嗪辅助治疗儿童癫的疗效及其对癫患儿脑脊液钙含量的影响。方法 64例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及对照组各 3 2例。两组均按不同发作类型应用抗癫药物治疗 ,治疗组加用氟桂嗪口服 ,5 mg/次 ,每晚 1次 ,连服 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并测定癫发作后 3、72小时脑脊液钙含量 ,同时与 3 0例健康儿童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 3 2例中 14例发作减少≥ 75 %(4 3 .8% ) ,10例发作减少≥ 5 0 % (3 1.2 % ) ;对照组 3 2例中 8例发作减少≥ 75 % (2 5 % ) ,8例发作减少≥ 5 0 % (2 5 %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 75 %、5 0 %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64例患儿癫发作后 3小时和 72小时脑脊液 Ca2 + 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P<0 .0 1) ;而加用氟桂嗪的治疗组已恢复到健康组水平 (P>0 .0 5 )。结论氟桂嗪联合抗癫药物治疗儿童癫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2.
迟兆富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9,4(3)
病毒性脑炎是症状性癫癎的常见原因,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引起癫癎最常见也最为严重。此外,非感染性脑炎逐渐被临床工作者认识和重视,如抗N-甲基-D-门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本文简要论述常见脑炎导致癫癎发作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3.
14.
1病例资料【例1】男,5个月。因口服苯巴比妥后发热9天入院。患儿21天前在本院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有癫样发作,予苯巴比妥15 mg,1日2次(3~5 mg·k-1g-1)口服治疗,12天后出现发热,体温38~39·5℃,收入院。查体:体温39·5℃。全身皮肤潮红,有散在点状红斑及斑丘疹,部分融合,压之褪色,不伴卡他症状,口腔柯氏斑(-),浅表淋巴结不大。肝剑突下3·0 cm,肋缘下4·5 cm,质中等,无压痛;脾轻度增大,质韧。实验室检查:天冬氨酸转氨酶389 U/L,丙氨酸转氨酶284 U/L,γ-谷氨酰转移酶580 U/L。血培养阴性,肺炎支原体抗体、EB病毒抗体、抗HIV抗体均阴性,甲… 相似文献
15.
16.
Eplerenone是由法玛西亚公司开发的新型抗高血压药,为一选择性醛固酮阻滞剂,可特异性阻断醛固酮的作用。醛固酮是体内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RAAS)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在人体心血管系统的调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醛固酮与上皮的(如肾脏)和非上皮(如心脏、血管和大脑)组织中的盐皮质激素受体结合,通过诱导产生钠的重吸 相似文献
17.
1 病例资料
女,12岁。因发作性抽搐4年,昏睡2小时急诊入院。于4年前出现发作性抽搐、意识丧失、四肢强直阵挛,查脑电图中度异常,头颅CT正常,诊断为癫癎。先予苯巴比妥、中药治疗,效果欠佳。5个月前改为苯巴比妥70 mg每日2次,卡马西平0.2 g每日2次,未再发作。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左乙拉西坦(LEV)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2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LEV添加治疗的开放性自身对照研究,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3~12个月。结果:LEV添加治疗3月时总有效率达62.5%,无发作比例为18.75%,与基线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4~12月疗效与近期相仿。特发性癫痫和症状性癫痫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1年保留率为66.67%。3例出现体重增加、性格改变等不良反应,停药后消失。结论:LEV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有良好疗效,且不良反应轻,保留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癫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分析脑出血继发癫 1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出血后癫的发生率为 7.77% ,脑出血后 2周内发生癫者占 5 .71% ,2周后占 2 .0 6 % ;发作类型以强直 阵挛性发作为主 ,占 6 8.38%。脑出血后癫的发生与病灶部位 (脑叶 )密切相关 (P <0 .0 1) ,病死率为 2 7.35 % ,均在发病 2周内死亡 ,明显高于无继发癫的脑出血病死率 (12 .81% )。抗癫治疗大多数能有效控制。结论脑出血后癫预后不佳 ,必须尽早控制癫发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