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巩膜瓣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在减少术后浅前房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对施行该术式的130例(184只眼)青光眼患者进行术后眼压测量、前房深度观察。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发生浅前房12只眼,浅前房的发生率仅为6.52%,明显少于传统小梁切除术。结论 巩膜瓣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可以减少术后浅前房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巩膜瓣可拆除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在巩膜瓣两侧切口中央作一对可拆除式缝线,线结位于角膜缘前透明角膜1mm处。结果:30例(30眼)术后3天无一例发生浅前房,术后3天3眼拆除调整缝线后出现Ⅰ级浅前房,经保守治疗后恢复正常,无一眼发生持续性浅前房,术后5~14天通过拆除调整缝线及按摩眼球眼压均控制于14mmHg左右,术后随访眼压均控制在14mmHg左右,10-21mmHg28眼占93.3%,〉21mmHg2眼占6.6%。结论:巩膜瓣可拆除缝线的应用,可有效地控制术后滤过水平,人人的降低了小梁切除术后,由于滤过过甚所导致的浅前房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能理想的控制眼压。  相似文献   

3.
吴晓云  朱敏  郑霄 《广东医学》2002,23(7):717-718
目的 评价高位结膜瓣联合外置可拆除巩膜瓣缝线小梁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18例(22眼)行以角膜缘为基底的高位结膜瓣联合外置可拆除巩膜瓣缝线小梁切除术。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至半年,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形成功能性滤过泡者18例(22眼),占100%。术后1例发生短暂Ⅰ度浅前房,占5%,经处理恢复正常前房。拆除外置巩膜瓣缝线后1周视力较术前提高1行或以上者13例(14眼),占64%;维持原来水平者5例(8眼),占36%。结论 以角膜缘为基底的高位结膜瓣联合外置可拆除巩膜瓣缝线小梁切除术,可有效降低眼压,减少术后浅前房及滤过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巩膜瓣可调整缝线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对80眼青光眼患者,做常规的梯形巩膜瓣与小梁切除术.在巩膜瓣两侧做可调整缝线.术后观察眼压、前房深度、结膜滤过泡.当手术后前房形成稳定或眼压回升大于10mmHg时,拆除巩膜瓣调整缝线.结果:术后第1天全部前房形成良好,术后巩膜瓣可调整缝线2周内拆除,平均7天,缝线拆除后,结膜滤过泡明显增大.结论:巩膜瓣可调整缝线能促进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前房的形成,能有效预防术后浅前房发生,术后2周内拆线对眼压具有调节作用,提高青光眼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的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浅前房发生情况,以期找出降低术后浅前房发生率最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 对54例69眼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浅前房进行比较分析,术后浅前房按Spaeth分类:小梁切除术采用传统的手术方式,小梁切除合并术中牢固的巩膜瓣缝合加可拆除缝线术(Cohen法)。结果 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发生率为30.9%,小梁切除合并术中牢固的巩膜瓣缝合加可拆除缝线术后浅前房发生率为11.1%。结论 牢固的巩膜瓣缝合加可拆除缝线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的应用弥补了术后早期滤过过量与滤过不足之间的缺陷,大大降低了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及由浅前房导致的一系列眼部病理性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中采用可拆巩膜瓣调整缝线以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在小梁切除术中作巩膜瓣可拆式调整缝线。术后根据眼压、前房和滤过泡情况拆除调整缝线。结果:术后浅前房发生率:对照组为36.36%(8/22),实验组为20%(5/25);出字时眼压控制在1.33-2kPa之间的:对照组为31.8%(7/22),实验组为40%(10/25)。结论:小梁切除术中采用可拆巩膜瓣调整缝线较常规小梁切除术在防止术后浅前房、提高治疗效果方面具有显著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发生原因及外置可拆除巩膜瓣缝线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青光眼手术患者72例76眼发生浅前房的比率、发生时间、类型,分析不同青光眼类型和不同手术方式对术后浅前房的影响。并分析6例6眼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并外置可拆除缝线手术后前房、滤过泡及眼压情况。结果: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高,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房水滤过过强。可拆巩膜瓣缝线可减少并发症,控制滤过,操作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青光眼小梁切除联合可松解巩膜瓣缝线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36眼,均行小梁切除联合可松解巩膜瓣缝线术。结果:同手术前1日比,术后3眼远视力提高,28眼远视力无变化,5眼远视力下降。术后36眼前房立即形成,其中Ⅰ度浅前房5眼,正常深前房31眼。术后早期6眼眼压>15 mmHg,30眼眼压6~14 mmHg。术后第1天、第3天分别拆除单侧可松解巩膜瓣缝线30眼;第6~9天及第12天,同时拆除两根可松解巩膜瓣缝线30眼。结论:同单纯小梁切除术报道情况比,小梁切除联合可松解巩膜瓣缝线术具有术后并发症少、疗效佳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青光眼小梁切除联合可松解巩膜瓣缝线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36例,均行小梁切除联合可松解巩膜瓣缝线术。结果:同手术前1日比,术后3眼远视力提高,28眼远视力无变化,5眼远视力下降。术后36眼前房立即成,其中Ⅰ度浅前房5眼,正常深前房31眼,术后早期6眼眼压>15mmHg,30眼眼压6-14mmHg。术后第1天、第3天分别拆除单侧可松解巩膜瓣缝线30眼;第6-9天及第12天,同时拆除两根可松解巩膜瓣缝线30眼。结论:同单纯小梁切除术报道情况比,小梁切除联合可松解巩膜瓣缝线术具有术后并发症少,疗效佳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巩膜瓣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对56例(63眼)青光眼患者施行巩膜瓣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同时术中应用丝裂霉素,观察术后前房深度,眼内压及视力情况。结果术前平均眼压34.15±7.21mmHg,术后一周内平均眼压10.9±5.4mmHg。术后有3眼出现浅前房,经保守治疗好前房恢复正常,有4眼术后一周内眼压>20mmHg,经及时拆除调整缝线及按摩眼球后,眼压均下降,随访6个月,有2眼眼压高,其中1眼经药物降压可控制眼压,1眼需再次手术。所有患者视力均在一周内恢复至术前水平或更好。结论巩膜瓣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降低眼压的手术方式,降压效果确切并且减少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