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分析。【方法】超声检测98例T2DM患者颈动脉IMT及粥样斑块形成情况,并予血糖、血脂、血尿酸等生化检查,根据有无粥样斑块形成分为无斑块组与斑块组,并分析各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评估。【结果】T2DM患者中斑块发生率为46.94%,有斑块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程、年龄明显高于无斑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IMT与高血压病程、年龄、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等呈正相关。【结论】T2DM患者颈动脉IMT受多种因素影响,控制血压、脂代谢紊乱有助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与心血管主要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19例年龄≥50岁的体检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不同分为3组,正常组93例,单纯增厚组54例及斑块组72例。将IMT及斑块指标与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检验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示单纯增厚组及斑块组在年龄、男性比例、吸烟者比例、收缩压、尿酸、甘油三酯水平方面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斑块组的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单纯增厚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男性比例、收缩压、尿酸、甘油三酯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明显相关性,受累血管段数与年龄、吸烟者比例、血压、尿酸、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低密度脂蛋白均无明显相关性。斑块指数仅与收缩压(r=0.194,P=0.004)和尿酸(r=0.156,P=0.025)显著相关。结论年龄、男性比例、高血压病、高甘油三酯及高尿酸血症不仅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同样也作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超声检查颈动脉无放射性、无痛苦,可以直接反应颈动脉IMT的情况,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老年男性高血压收缩压及舒张压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对220例老年男性高血压病患者根据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分为舒张压≤90 mm Hg而收缩压≥140、舒张压≥90 mm Hg而收缩压≤140 mm Hg和收缩压≥140 mm Hg且舒张压≥90 mm Hg三组,对入选患者测量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结果 随着收缩压增大,颈总动脉IMT及斑块检出率明显增高(P均<0.01).结论 收缩压增高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危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14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颈动脉彩超检查分为有斑块组80例和无斑块组68例。分别检测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IMT)、血糖、血压、血脂、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先进行单因素比较,然后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斑块组年龄、颈动脉IMT、总胆同醇、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水平及高血压、糖尿病比例高于无斑块组(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C反应蛋白(OR=3.546,P=0.035)、纤维蛋白原(OR=1.074,P=-0.012)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最危险因素。结论 在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IMT增厚可反应颈动脉硬化程度;高龄、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纤维蛋白原增高、C-反应蛋白增高可能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患者室间隔增厚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室间隔增厚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5年5月至2008年9月在本院经查冠脉CTA排除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共152例,首先根据心彩超结果将资料分为有无室间隔增厚2组,对其影响因素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再比较2组间各因素均数的大小;最后建立ROC曲线评估IMT及Crouse评分预测室间隔增厚的价值.结果:高血压患者室间隔增厚的发生率在颈动脉IMT>8 mm与≤8 mm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x2=5.544,P=0.019);颈动脉的IMT、斑块的Crouse评分、SBP对高血压患者室间隔增厚有影响(ORIMT=36.349,PIMT=0.022;ORCmuse=1.151,Cmuse=0.043;ORSBP=1.025,PSBP=0.053);高血压患者有无室间隔增厚2组间SBP(P<0.05)、颈动脉的IMT(P<0.11)及斑块的Crouse评分(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以颈动脉IMT及宽块的Crouse评分预测高血压患者室间隔增厚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均为0.669(P<0.05;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是其室间隔增厚的主要危险因素,但颈动脉IMT及斑块的Crouse评分均不是预测其室间隔增厚的很好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石家庄某社区1200例脑卒中高危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均行颈部超声检查,根据结果分为有无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组及有无斑块形成组,记录各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分布情况。结果内膜中层增厚组与内膜中层厚度正常组、斑块形成组与无斑块形成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既往病史、体育锻炼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和斑块形成与年龄、脑卒中病史、高血压病、吸烟、糖尿病、冠心病、体育锻炼等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受教育程度、脑卒中家族史、常吃水果等呈明显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年龄、脑卒中病史、糖尿病及体育锻炼等为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控制高危因素可有效预防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92例高血压患者测量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作为反映动脉弹性的指标。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了解有无动脉粥样硬化[IMT增厚和(或)斑块]。结果:baPWV在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aPWV与颈动脉IMT正相关(r=0.422,P=0.000),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有预测价值的危险因子(OR=1.003,P<0.01)。结论:动脉弹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baPWV可初步预测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老年患者临床资料,颈动脉多普勒检测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有无及性质、管腔狭窄程度。结果:(1)老年人群颈总动脉IMT异常者占50.53%;颈动脉斑块阳性者占78.7%;颈动脉狭窄者占20%,以轻度狭窄为主。(2)颈动脉斑块好发部位依次是左颈总分叉、左颈总动脉、右颈总动脉、右颈总分叉、颈动脉窦、左颈内动脉、右颈内动脉、右颈外动脉、左颈外动脉。(3)颈动脉斑块阳性人群合并高血压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和心脑血管事件率增加。(4)颈动脉IMT异常组较IMT正常组年龄、收缩压、甘油三酯,合并脑血管事件和心脑血管事件明显增加,同时颈总动脉IMT增厚伴颈动脉斑块阳性率、管腔狭窄率及斑块累及部位增加。结论: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高,斑块好发于颈动脉分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并以左侧常见。颈总动脉IMT异常组合并脑血管事件和心脑血管事件率明显增加,颈总动脉IMT增厚增加颈动脉斑块和管腔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评估危险因素对亚临床型靶器官损害,减少心血管病总体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门诊及病房住院的426例患者给予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284例,颈动脉无粥样硬化斑块斑块组142例患者,分别记录年龄、吸烟、体重指数(BMI)、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实验室检测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 ApoA1)、载脂蛋白(ApoB)、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微量白蛋白尿(MAU)、血尿酸(UA)等,将自变量及单变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找出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年龄、饮酒与颈总动脉内中膜(IMT)增厚相关(P<0.001).超重、糖尿病、LP(a)增高、高脂血症、年龄、MAU、HCY可独立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x2 =71.35、38.45、t =3.26、x2=37.23、t=118.51、6.723、3.17,P均<0.05)危险因素个数聚集的多寡与IMT、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独立相关(P =0.0001).结论 年龄、饮酒、超重、糖尿病、LP(a)增高、高脂血症、MAU、HCY是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并具有多重、聚集的特点,危险因素的个数越多,危险性越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超声检测15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0.8 mm≤IMT1.0 mm为内膜正常组;1.0 mm≤IMT1.2 mm为内膜增厚组;IMT≥1.2 mm为斑块形成组。比较三组间多项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水平,并进一步分析颈动脉斑块特点。通过分析各指标与IMT的相关性,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结果三组间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高血压病程、血尿酸(UA)、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酰甘油(TG)在斑块形成组高于内膜正常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在内膜增厚组和斑块形成组均低于内膜正常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HbA1c水平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斑块组三个指标均最高,内膜正常组最低(P0.01);IMT与LDL-C(r=0.57,P0.01)、hs-CRP(r=0.55,P0.01)、HbA1c(r=0.53,P0.01)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r=-0.35,P0.01),与病程、UA、FPG、TC、TG无相关性;hs-CRP、HbA1c、IMT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s-CRP及HbA1c水平不稳定斑块患者明显高于稳定斑块患者(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HbA1c水平升高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张志翔  周全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2):2248-225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与炎症因子及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1例及血压正常者42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情况,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将高血压组分为伴颈动脉硬化组(IMT≥0.9mm)40例和无颈动脉硬化组(IMT〈0.9mm)51例。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脂。【结果】①高血压组收缩压、舒张压、TC、LDL-C及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高血压组hs—CRP、IL—1、TNFa、颈动脉IMT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高血压患者中颈动脉硬化组hs—CRP、IL-1、TNF-α、颈动脉IMT值均明显高于无颈动脉硬化组(P〈O.05),③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与hs—CRP(r=0.426;P〈0.05)、IL-1(r=0.327;P〈0.05)、TNF-α(r=0.284;P〈0.05)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在高血压患者中,收缩压、hsCRP及LDL-C是影响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增厚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形成与血压增高、炎症因子及血脂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Crouse斑块积分法量化评价颈动脉硬化(CAS)的严重程度,并以Crouse斑块积分值分组进行血压、血脂及血尿酸(BUA)水平的比较和相关性分析,探讨血压、血脂及BUA水平与CAS发生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61名城镇居民,年龄35~75岁。应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并记录双侧颈动脉内各个独立斑块的厚度并将所测得的所有独立斑块厚度相加后作为Crouse积分。同时检测记录血压值和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BUA水平。依据颈动脉超声Crouse积分结果将261例受试者分为正常对照组140例(n=140),内-中膜厚度(IMT)增厚组44例(n=44)和斑块形成组77例(n=77)。并分别对3组的血压、TC、TG、HDL-C、LDL-C、BUA进行组间两两比较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IMT增厚组、斑块形成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TC、LDL-C及BUA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而TG、HDL-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形成组的SBP、LDL-C及BUA水平显著高于IMT增厚组(均P0.05),而两组间TG、TC和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斑块形成组中,受试者的SBP、LDL-C和BUA水平与Crouse积分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均P0.05),而性别、吸烟史、糖尿病史、DBP、TG、TC、HDL-C水平与Crouse积分均没有相关关系(均P0.05)。进一步通过比较标准化回归系数值发现:上述三者对Crouse积分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LDL-C(b=0.397,P0.01)、SBP(b=0.376,P0.01)和BUA(b=0.220,P0.05)。结论应用颈动脉超声Crouse积分法在颈动脉斑块定量评价上可靠性相对较高;SBP、TC、LDL-C及BUA水平均与CAS的发生有较密切关系,而HDL-C、TG和DBP水平与CAS关系不确切。BUA是影响CAS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贫血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82名病情稳定的非糖尿病肾病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红蛋白(Hb)浓度分组,A组,Hb浓度〈100g/L,45例;B组,Hb浓度≥100g/L,37例。应用高分辨二维超声测量透析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记录各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透前采血测定患者循环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其他生化指标,评估两组患者的Kt/V值,进行相关及多元回归分析以判断相应指标之间的关系,筛选颈动脉IMT的影响因素。结果A组患者颈动脉IMT、收缩压、脉压及MDA水平高于B组(P〈0.01),A组SOD及白蛋白水平低于B组(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DA(r=-0.567,P=0.000)及SOD水平(r=0.482,P=0.000)与Hb浓度显著相关;颈动脉IMT与年龄(r=0.658,P=0.000)、收缩压(r=0.441,P=0.000)、Hb浓度(r=-0.398,P=0.000)、白蛋白(r=-0.483,P=0.000)及MDA(r=0.278,P=0.011)水平显著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b浓度、年龄、收缩压、白蛋白水平是影响颈动脉IMT的危险因素(R2=0.646,P〈0.001)。结论贫血与颈动脉IMT增厚密切相关,贫血是MHD患者颈动脉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贫血可能通过氧化应激加重动脉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的内皮功能的变化并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71例,同期选取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者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以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FMD)和硝酸甘油引起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作为内皮功能的检测指标。另外检测入选人群的内中膜厚度(IMT)、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肌肝(Cr)、尿酸(UA)、血糖(Glu)、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生化指标,并计算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 )、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 )。结果(1)两组间 FMD、NMD、IMT、收缩压( SBP )、舒张压(DBP)、Cr、UA、Glu、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hs-CRP、UAER的对数(LgUAE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FMD%与 SBP ( r =-0.442, P =0.000)、IMT ( r =-0.217, P =0.040)、Glu ( r =-0.356,P=0.001)、TC ( r=-0.381, P=0.000)、LDL ( r=-0.267, P=0.011)、hs-CRP ( r=-0.234, P=0.026)、LgUAER(r=-0.596,P =0.000)呈负相关;△NMD%与年龄(r =-0.207,P =0.049)、SBP(r =-0.271,P=0.009)、IMT(r=-0.296,P=0.004)、Glu(r=-0.220,P=0.036)、LgUAER(r=-0.311,P=0.003)呈负相关。(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FMD 的主要危险因素是 UAER、TC (调整的 R2=0.329, P =0.027);NMD的主要危险因素是UAER、年龄(调整的R2=0.076,P=0.044)。结论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的内皮功能减低,UAER、TC、年龄是其内皮功能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刘红  林小红 《医学临床研究》2014,(12):2430-2432
目的观察高尿酸血症(HUA)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大血管病变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关系。方法将249例T2DM患者分为T2DM合并HUA(n=98)及血尿酸正常(NUA)组(n=151)。全部对象记录病程、大血管病变史(大血管病变诊断标准:具有高血压、冠心病、脑动脉硬化3项任1项以上),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腰围(WL)、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测空腹血糖(FPG)、空腹C肽(FCP)、血尿酸、血脂谱: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 C)、血清hs-CRP水平;彩色超声仪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情况,血管多普勒检测肱踝指数(ABI)。结果①T2DM合并 HUA组患者BMI、WL、SBP、DBP、TCH、TG、LDL-C及hs-CRP均高于NUA组(P< 0.05);②与NUA组比较,T2DM合并 HUA组患者IMT增厚,颈动脉斑块、大血管病变发生率增加(P均< 0.05),而ABI明显降低(P< 0.05)。结论 T2DM合并 HUA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及大血管病变发生率增加;代谢紊乱及炎性反应参与了颈动脉斑块及大血管病变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101例老年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测定其空腹、餐后1 h、2 h血糖及HbA1c。颈动脉测定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双侧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厚度、直径,同时记录斑块数量、性质和部位。结果 (1)餐后2h血糖达标者55例,颈动脉斑块3分以上12例,占21.8%,未达标者46例,颈动脉斑块3分以上21例,占45.7%,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69,P<0.05);(2)HbA1c达标者54例,颈动脉斑块3分以上11例,占20.4%,未达标者35例,颈动脉斑块3分以上16例,占45.7%,两者相比有差异(χ2=6.454,P<0.05);(3)Logistic多元回归方程分析,餐后2 h血糖及HbA1c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关系密切相关(P<0.05)。结论餐后2 h血糖和HbA1c升高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对颈动脉硬化、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尿微量白蛋白(UmAlb)的影响,探讨Hcy和UmAlb在晨峰血压所致颈动脉硬化中的作用。方法 ①应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仪器对197例原发性高血压且LVEF正常的患者行24 h血压监测,按晨峰血压的高低分为两组:A组:晨峰血压正常组,共90例;B组:晨峰血压增高组,共107例。②应用多普勒超声仪对每例患者均行左、右两侧颈总动脉内径(LCCAd、RCCAd)、颈内动脉内径(LICAd、RICAd)、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LCA‐IM T、RCA‐IM T )及确定左侧、右侧颈动脉有无斑块,计算双侧颈总动脉内径均值(CCAdM)、双侧颈内动脉内径均值(ICAdM)、双侧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值(CCA‐IMTM)以及两组患者存在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患者例数。③入院24 h内对以上患者均留取空腹静脉血,利用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Hcy、UmAlb及血脂等观察指标。结果 ①A组与B组患者在24 h、日间、夜间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的血压平均值,24 h平均动脉压(MAP)等方面均无显著性意义( P>0.01)。②B组在颈动脉硬化各参数、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例数方面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③B组在Hcy和UmAlb水平方面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1)。④晨峰血压与颈动脉硬化各参数、Hcy和UmAlb均显著相关( P<0.01),其中晨峰血压与CCA‐IMTM相关性最强( r =0.623,P =0.000)。结论 晨峰血压在LVEF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所致早期颈动脉硬化方面有重要的意义,且与Hcy、UmAlb密切相关,提示晨峰血压的控制是高血压诊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与血压水平高低、脉压差大小、平均血压值之间的关系。方法以1461例因动脉硬化所致慢性疾病住院的老年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选对象通过血管超声检查,根据有无颈动脉斑块分为两组(颈动脉斑块组1012例和无颈动脉斑块组449例),通过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记录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分别计算每个患者的脉压差(PP)、平均动脉压(MBP),并分析这些数据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系。结果颈动脉斑块组患者的年龄明显高于非颈动脉斑块组[(80.5±5.4)岁与(77.3±5.9)岁,t=-4.233,P〈0.01];颈动脉斑块组和无颈动脉斑块组比较,24h的SBP[(132.2±17.0)mmHg与(127.5±16.0)mmHg,t=-4.893,P〈0.001]、PP[(60.8±13.4)mmHg与(55.9±12.5)mmHg,t=-5.021,P〈0.001]、MBP[(92.6±10.3)mmHg与(91.0±9.9)mmHg,t=-3.987,P〈0.01]明显高于无颈动脉斑块组。颈动脉斑块组的发病率与年龄(OR=1.061,P=0.0001)、心肌梗死(OR=1.896,P=0.0135)、高血压分级(OR=1.177,P=0.0019)、高血脂(OR=1.353,P=0.0335)、心脏收缩功能降低(OR=2.466,P=0.0001)、下肢动脉斑块(OR=5.453,P=0.0001)密切相关。结论在老年男性人群中,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与SBP升高、PP增大、MBP的升高密切相关,而与舒张压的水平关系不甚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及硬化程度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病例60例,正常健康体检对照40名,对其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等进行对照分析,同时将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与脑梗死病人临床表现进行对照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糖、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H-C)、纤维蛋白原(FIB)含量以及高血压、吸烟、饮酒者比率均明显增高(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内膜厚度、斑块形成及狭窄发生率,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管腔狭窄〈50%与≥50%脑梗死病人的临床症状不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吸烟、饮酒是急性脑梗死的易患因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管腔狭窄的程度与患者的病情轻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