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霉茵性副鼻窦炎的CT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霉菌性副鼻窦炎的CT表现。结果单侧副鼻窦发病14例,双侧副鼻窦发病4例,病变主要在上颌窦14例,累及同侧筛窦9例、蝶窦3例、额窦3例,病变侵犯后鼻孔4例。霉茵性副鼻窦炎的CT表现主要为:病变窦腔软组织阴影充填呈铸形改变,病灶内出现点状、条状钙化灶,窦腔骨壁增厚使窭腔缩小。结论霉菌性副鼻窦炎的CT表现具有窦腔缩小,窦腔密度不均增高及点状,条状钙化等特征,CT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侵袭型霉菌性鼻窦炎CT及临床表现,提出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结果 侵袭型霉菌性鼻窦炎主要CT表现有:病变多为单侧性,对侧鼻窦正常;病变多位于上颌窦或以上颌窦为主,可累及其他鼻窦;病变窦腔密度增高,不均匀,内有小团状,砂粒状、条状高密度钙化影;有鼻窦壁骨质破坏。结论 CT检查是诊断侵袭型霉菌性鼻窦炎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CT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真菌性鼻窦炎CT表现。结果:真菌性鼻窦炎主要CT表现有:病变多发生于一侧,以上颌窦最多见,同时累及其他鼻窦;病变鼻窦内呈现软组织刚块影,内可见点状、结节状钙化;部分窦腔增大,骨壁破坏。结论:CT对诊断真菌性鼻窦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霉菌性上颌窦炎的CT影像特征及CT对霉菌性上颌窦炎诊断价值。方法21例霉菌性上颌窦炎患者均行CT检查。结果21例患者中,右侧上颌窦病变11例,左侧上颌窦病变10例。5例上颌窦内壁骨质破坏侵及同侧眼眶壁及筛窦,骨质破坏可见条状高密度影;7例上颌窦窦腔轻度缩小,伴上颌窦外侧壁增生骨壁增厚硬化;9例可见患侧上颌窦软组织呈膨胀性改变。伴鼻中隔及硬腭可见累及破坏。结论霉菌性上颌窦在CT影像中特征明显,病灶显示清晰。CT扫描能准确反映鼻窦霉菌感染的范围及骨质破坏情况,在临床治疗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19例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资料,以提高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收治的19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作鼻窦CT检查和鼻内镜检查,并行相应手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为单侧鼻窦发病,其中病变单纯累及上颌窦者12例、单纯累及筛窦者2例、单纯累及蝶窦者1例,有3例同时累及上颌窦和筛窦,有1例同时累及上颌窦、筛窦和蝶窦。有15例(78.9%)窦腔软组织团块影中可见斑点状钙化灶,5例窦腔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吸收和破坏。术后随访2年,有3例复发。结论:真菌性鼻窦炎好发于上颌窦,多为单侧鼻窦发病,CT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手术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上颌窦霉菌病的CT表现分析(附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上颌窦霉菌病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9例经病理证实的上颌窦霉菌病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级病例均累及一侧上颌窦,1例合并筛窦侵犯。CT显示病变上颌窦腔内均有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影及与窦壁无密切关系的斑点,斑块状钙化,5例上颌窦前外侧壁骨壁硬化,增厚,3例伴上颌窦内侧壁骨质吸收变薄。结论 该病具有特征性CT表现,CT可明确病变部位及范围,是首选景仰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T检查对霉菌性上颌窦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霉菌性上颌窦炎的CT表现。结果 多数病变累及一侧上颌窦,CT显示上颌窦内不均匀高密度影,其间可见斑点、斑块状钙化;骨质改变主要为上颌窦窦壁增厚、上颌窦内侧壁骨质吸收或缺损。结论 CT能准确显示副鼻窦炎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可作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真菌球型鼻-鼻窦炎的MRI特征征象,评估患者鼻窦累及范围,提高真菌球型鼻-鼻窦炎术前诊断的精确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4例真菌球型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及CT、MRI影像资料,重点观察其在MRI上的特征影像表现,结合手术记录评估病灶累及范围。结果①24例病例中,21例行CT扫描,24例均行MRI扫描;②病变单侧发生23例、双侧1例;③病变发生于单侧窦腔17例(单侧上颌窦16例、单侧蝶窦1例),同时发生多个窦腔7例(累及上颌窦、筛窦及额窦2例,累及蝶窦及筛窦2例,累及上颌窦及筛窦2例,累及双侧上颌窦及单侧筛窦1例);④21例CT检查病变窦腔内均充填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影,19例病灶内可见结节状、斑点状、絮状高密度钙化,2例未见钙化。21例中13例伴窦壁骨质硬化;12例伴窦腔扩大,其中9例伴部分骨质吸收、破坏;⑤MRI可见病灶多数位于窦腔中央(15/24),部分位于窦口区(6/24),少数同时累及窦腔和窦口(3/24),T1WI表现为稍低至稍高信号,T2WI均呈现特征性低信号,低信号范围大于CT钙化灶的范围;受累窦腔黏膜增厚,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增厚黏膜明显强化,病灶边界显示更加清晰。结论真菌球型鼻-鼻窦炎T2WI呈现特征性低信号,范围大于CT所显示钙化灶范围,结合增强扫描MRI能更准确地判断病灶范围、邻近组织受累情况,有助于提高真菌球型鼻-鼻窦炎术前诊断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T在真菌性鼻窦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表现、CT特征及术中所见。结果 CT征象:病变的窦腔内为不均匀的密度增高影,其中17例病变窦腔内呈不规则点状或片状钙化影,5例上颌窦内壁骨质吸收破坏,上颌窦口扩大11例,上颌窦骨壁增生硬化16例。CT诊断鼻窦炎27例,其中真菌性鼻窦炎23例,上颌窦占位性病变3例。结论 窦腔内散在点状、片状钙化的软组织充填是真菌性鼻窦炎CT诊断的主要征象。CT在真菌性鼻窦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霉菌性和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CT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在霉菌性和慢性化脓性鼻窦炎鉴别诊断.方法:对52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霉菌性和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的影像学、临床及手术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霉菌性和慢性化脓性鼻窦炎CT表现的差异主要在以下3个方面:(1)病变范围:霉茵性鼻窦炎受累情况以单窭病变为主,66.7%的病例病变累及单侧上颌窦;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多为双侧多鼻窦受累.79.4%病例病变累及双侧多个鼻窦.(2)病变密度: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窦腔黏膜增厚、软组织团块影的密度均匀、无钙化灶;78.9%的霉菌性鼻窦炎的窦腔病变中有条带状、斑点状或团块状的高密度钙化影.(3)窦壁骨质的受累状况:化脓性鼻寞炎病例中未见窦腔骨质破坏;而霉菌性鼻窦炎病例中,44.4%的病例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吸收和破坏,位于上颌窦内侧壁.结论:CT扫描对霉菌性和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霉菌性鼻窦炎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归性分析2000年至2010年在我院诊治、有完整资料的2例霉菌性鼻窦炎,均行螺旋CT检查。结果:2例霉菌性鼻窦炎中,男女各1例,2例均为单侧上颌窦,年龄分别为31岁和61岁,病史2年至11年余。其特征性表现为2例均上颌窦窦腔充满较高密度、中央部斑片、棉絮状钙化,窦壁骨质未受侵袭,伴有狼疮性肾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结论:CT诊断和鉴别霉菌性鼻窦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曲菌性鼻窦炎的CT表现(附5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旨在认识曲菌性鼻窦炎的影像表现。材料与方法:本文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曲菌性鼻窦炎5例,均行CT检查,轴位加冠状位扫描。结果:病变常为单侧,起源于上颌窦。典型的CT表现为病变窦腔密度增高并有中央形态不一的钙化灶和周围环形低密度带以及窦腔内网格状阴影,还可伴有非侵入性骨改变。结论:曲菌性鼻窦炎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鼻窦的CT评估对手术很有帮助,因而CT检查具有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上颌窦鼻腔出血坏死性息肉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颌窦鼻腔出血坏死性息肉的CT表现。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上颌窦鼻腔出血坏死性息肉,术前采用鼻窦轴位和冠状位,平扫和?蛐或增强后CT薄层扫描。结果:病变密度不均匀,为低高混杂密度(26/31),边界清楚,增强扫描有轻度强化;上颌窦和/或鼻腔呈膨胀性扩大,骨质压迫性吸收破坏以上颌窦内侧壁多见(15/31);近一半病例既有骨质破坏,又伴有硬化增厚(15/31)。结论:CT对出血坏死性息肉可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型流感病毒肺炎的高分辨率CT 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甲型流感病毒肺炎患者10例CT图像,分析CT表现形态(实变、磨玻璃影、结节、网格状改变)、病变分布、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病变转归等.[结果]10例患者均为双侧肺部受累,其中周围型8例(80%)、周围+中央型2例(20%);双侧对称性分布7例(70%),双侧不对称分布3例(30%);磨玻璃影10例(100%),同时合并实变影5例(50%),合并网格状改变3例(30%),4 例(40%)病人出现胸腔积液;本组病例均未见明显肿大的淋巴结;10例患者经治疗8例(80%)病变范围缩小,2例(20%)病变范围进展.[结论]与既往流感相关的病毒性肺炎对比,本组甲型流感病毒肺炎起病急、病程进展迅速和严重,首发CT表现以双肺弥漫分布的磨玻璃影为主,恢复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对抗病毒药物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有较好反应.  相似文献   

15.
李世煜  李威  张伟  赵立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0):1868-1871
[目的]通过分析Churg-Strauss综合征 (CSS)患者的肺CT表现,探讨准确诊断血管炎的放射学和临床的综合途径,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CSS 12例,男8例,女4例,所有患者均行高分辨胸部CT扫描.[结果]CT表现有:纵隔小淋巴结11例,磨玻璃影9例,局部胸膜肥厚9例,纤维条索影9例,支...  相似文献   

16.
贺中云  方向军  田强  朱利 《医学临床研究》2012,(7):1302-1304,1309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的CT和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XGC患者的CT影像学和病理学资料。【结果】13例XGC均表现为胆囊壁不同程度增厚,增强扫描增厚的胆囊壁轻一中度强化,n例增厚的胆囊壁内见条片状、结节状低密度影,增强扫描低密度影均无明显强化;7例囊内壁光整,黏膜线连续;6例黏膜面毛糙,不完整;13例胆囊内见均见结石,4例累及肝脏,5例与周围肠管粘连、分界不清;13例病理特点均表现为胆囊壁特征性的黄色肉芽肿结构,主要为泡沫样组织细胞,大量纤维组织增生,伴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6例黏膜糜烂、渍疡形成。【结论】XGC的CT表现及病理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检查有助于XGC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真菌性上颌窦炎鼻内镜下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通过对110例真菌性上颌窦炎鼻内镜下手术的分析,寻找清除上颌窦病灶的好方法.结果 随访6~12个月,一次性治愈107例,一次性治愈率97.3%,复发3例,占2.7%.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是上颌窦腔内病灶清除的彻底性.结论 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尽量扩大上颌窦开口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易正湘  贺李毅  郭一清  毛志群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7):1295-1297,1300
【目的】分析早期胃间质瘤(GIST)的16层螺旋CT表现,提高对GIST的早期影像诊断率。【方法】对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径小于5cm的GIST多排螺旋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肿瘤部位、形态、增强特点与病理诊断对照总结(所有病例均行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和最大密度投影等)。【结果】17例GIST患者中,局限于胃壁1例;向胃腔外生长5例;向胃腔内生长11例。肿块呈类圆形或分叶状,密度多不均匀,恶性程度较高肿瘤强化不规则,边缘强化更明显。【结论】多排螺旋CT对早期GIST有较高检出率,特别是多排螺旋CT多方位重建图像能更详尽展现病变形态、密度、累及范围及与周围器官关系;动态增强扫描反映肿瘤血供情况和强化规律,对病变定性诊断提供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9.
鼻咽癌侵犯副鼻窦的CT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鼻咽癌(NPC)侵犯副鼻突的CT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54例经病理证实NPC,其中69例侵犯副鼻窦。CT轴位平扫鼻咽部及副鼻窦,层厚及层距为5mm。结论:254例NPC侵犯副鼻窦69例(27%)。侵犯蝶窦、筛窦、上颌窦124例次,其中蝶窦52例次,筛窦46例次,上颌窦26例次,额窦未见。侵犯蝶窦有2个途径,侵犯筛窦有3个途径,侵犯上颌窦有4个途径。CT表现为窦腔内软组织肿块影并窦壁骨质破坏。结论:CT可明确NPC侵犯副鼻窦的表现、范围及途径,对指导治疗及分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