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并发症体验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并发症体验干预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方法。比较出院后第1、3个月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结果不同干预方式患者血糖监测行为、足部护理行为及自我管理能力总体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饮食行为、运动行为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并发症体验可以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对血糖监测、足部护理行为的改善效果较好,可以尝试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患者家庭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家庭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16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干预组85例和对照组80例,出院前对两组患者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并进行健康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糖尿病相关知识培训、饮食指导、运动训练、用药指导等家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管理能力、血糖控制效果。结果干预组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管理能力、血糖控制效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家庭护理干预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纽曼系统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疾病能力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2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糖尿病相关知识指导;观察组同时应用纽曼系统模式对患者进行三级预防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对糖尿病及相关知识知晓率、糖尿病患者遵医情况调查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评估量表及血糖、血脂代谢指标比较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评定。结果:干预1年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应用纽曼系统模式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和遵医行为,可发掘其自我管理疾病能力,进而使血糖、血脂代谢指标降低,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8例,按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在用药依从性、自我监测血糖、合理膳食及坚持运动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GQOL和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患者控制血糖,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卢丽琼  谢小兰 《护理研究》2013,27(2):104-106
[目的]探索生命力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40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即常规糖尿病健康宣教,包括血糖自我监测、饮食指导、用药指导、运动方式及运动量自我管理、复查时间等内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的、连贯的生命力护理干预(营养、心理、运动、康复指导等)。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饮食、用药、检查、运动依从性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血糖控制较对照组理想(P<0.01)。[结论]生命力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糖尿病病人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家庭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梅 《中国康复》2011,26(5):393-394
目的:观察家庭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抽样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血糖控制后均出院,按常规回家服用控制血糖的药。干预组则给予家庭护理干预,包括糖尿病基础知识教育、按医嘱服药、饮食、运动及相关技能操作指导。2组均定期进行追踪随访。结果:经过3个月的家庭护理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2组血糖各项指标均有下降(P〈0.05,0.01),但干预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且餐前、餐后2h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指数均较对照组更稳定(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控能力,保持血糖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护理管理模式对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86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护理管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表评分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5.35%(41/43)高于对照组76.74%(33/43)(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控制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血糖水平,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后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发展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9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干预组妇女进行糖尿病教育、膳食指导、制定运动方案、电话随访个性指导等产后管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期糖尿病发展情况。结果干预组干预12周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妊娠期糖尿病健康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糖尿病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BMI的差值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产后干预有利于提高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减少发展为糖尿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中药组方山药参芪丸治疗老年人2型糖尿病的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56例使用山药参芪丸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8例,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P〈0.01,P〈0.05),干预组下降更为显著(P〈均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自我保健意识和治疗的依从性,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评价基于医院-社区慢病防控网络的体验式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择宿迁市黄河社区7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试验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医院-社区教育干预,建立医院和社区之间的糖尿病管理小组团队,由内分泌专科医生、营养师、内分泌科护士长、糖尿病专科护士、社区医生、社区护士组成一个管理团队,按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的要求对社区患者给予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及治疗管理[1]。试验组在对照组管理基础上优化教育手段,将运用“医院-社区慢病防控网络的体验式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的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的HbA1c、空腹血糖水平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HbA1c、空腹血糖水平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bA1c、空腹血糖水平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的HbA1c、空腹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医院-社区慢病防控网络的体验式教育模式在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血糖的控制水平优于常规的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在离退休干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整群抽取2014年4月—2015年7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离退休干部2型糖尿病患者146例,根据住院序号的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常规健康教育和护理,观察组给予以动机性访谈为基础的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时2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离退休干部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血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监测、遵医嘱用药、饮食、运动、足部护理、吸烟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离退休干部2型糖尿病患者中实施动机性访谈,可以有效的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基于移动APP的同伴支持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2月收治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4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干预组和常规对照组各72例。常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基于移动APP(糖糖圈APP)的同伴支持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联合干预组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表(AHSMSRS)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评分高于常规对照组(P<0.05);联合干预组依从性高于常规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移动APP的同伴支持可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提高其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的影响。方法:对12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糖尿病各检测指标。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自我管理能力及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在出院后3、6、12个月,干预组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2 h 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运动次数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在出院后3、6、12个月FPG和2 h BG、Hb A1c、运动次数与入院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疾病认知度,较好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而使其获得更长的临床缓解期,有效防止了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在糖尿病患者饮食指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自我管理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饮食行为以及血糖的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在饮食结构合理、每日摄取适量能力及餐次合理等方面的饮食行为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前的FBG、P2hBG和HbA1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管理教育有利于帮助糖尿病患者形成良好的饮食行为,增强自我管理的能力,有效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效果。方法按照病区将内分泌病房患者分为2组,每组76例,1个病区为试验组,对其进行个案管理;1个病区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管理。在干预前后用自我管理能力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并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干预后,试验组自我管理中饮食控制、足部护理、高低血糖处理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运动管理和药物监测维度得分及自我管理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空腹和餐后2h血糖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个案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足部护理和高低血糖处理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控制其糖代谢指标。  相似文献   

16.
护理干预对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包括配备糖尿病专科护士、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面对面的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制定食谱普由营养食堂统一配餐、指导运动、严密的血糖监测等。常规组:护理措施包括责任护士的护理,运动和饮食指导以及常规血糖监测等。观察2组患者低血糖反应发生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低血糖反应的发生明显减少(P〈0.05),干预组的血糖控制水平优于常规组(P〈0.05)。与无并发症糖尿病患者相比,出现低血糖反应时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更低(P〈0.05),且更多表现为无症状性低血糖(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低血糖尤其是严重低血糖的发生,使患者得到更好、更安全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综合护理干预对门诊初始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和血糖代谢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将门诊210例进行初始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05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105例)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低血糖发生率和糖代谢的情况。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优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改善明显(P0.01或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减少低血糖发生率,改善血糖控制情况。  相似文献   

18.
江小艳 《全科护理》2016,(21):2164-2166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病人自我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46例糖尿病病人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全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的血糖、血脂控制情况,采用糖尿病病人知识量表、自我管理量表评估自我管理水平。[结果]试验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自我管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糖尿病知识掌握率(98.6%)明显高于对照组(82.2%)(P0.05)。[结论]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病人的血糖,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卢靖  孙秀敏  曲晶 《山西护理杂志》2014,(10):3512-3514
[目的]探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44例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病人进行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健康教育,干预时间6个月。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 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自我管理行为的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病人血糖控制情况及自我管理行为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 FBG、2hPBG、HbA1 c、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得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健康教育能有效帮助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控制血糖,提高自我管理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接受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41例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停用胰岛素泵治疗后首次测得的餐后2 h血糖、转日空腹血糖、带泵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平均住院时间及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的情况。结果:干预组带泵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餐后2 h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更好的控制空腹血糖,减少带泵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