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超声心动图在微创外科室间隔缺损封堵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微创外科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筛选拟行微创外科VSD封堵治疗患者169例,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再次评估,对具备封堵条件者进行实时引导和监控.术后3~5 d及3、6、12个月 TTE随访.结果 术中TEE评估对15例不适宜封堵者直接改行VSD修补术.行微创封堵术154例,成功137例,成功率88.9%;封堵失败改行VSD修补术17例.术中即刻观察10例有微量残余分流,3例主动脉瓣有微量反流,7例三尖瓣反流较术前减轻或消失,11例三尖瓣出现少量反流.术后TTE随访封堵器无移位,4例残余分流消失,1例三尖瓣反流较术前略有加重,左心室重构改善.结论 超声心动图在微创外科VSD封堵的术前诊断、术中监控及术后效果评价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经心导管介入方法治疗室间隔缺损(VSD)是近年来非外科治疗VSD的一种新方法[1 - 2 ] 。本文旨在探讨超声心动图在Amplatzer封堵器封堵VSD术前、术中、术后的作用及手术并发症的原因。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VSD2 9例、ASD VSD2例,均为膜周型,行经导管介入Amplatzer封堵器封堵术。男13例,女18例,年龄2~15岁,平均(8.1±4 .5 )岁。所有病例均经超声心动图确诊,室间隔缺损间距为3~12 mm,不合并有需手术矫正的心血管畸形和严重肺动脉高压导致的右向左分流,选用封堵器型号为4~14mm。使用仪器为东大阿尔派2 0 0 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经心导管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ASD)的应用价值。方法46例ASD患者,缺损口大小6~38 mm。所有患者术前均经TTE检查,术中采用TTE监测指导封堵,并于术后随访。结果45例ASD患者在TTE监测指导下封堵成功,1例术中改用经食道超声监测指导封堵成功。术后45例房间隔穿隔血流消失,1例存在4 mm残余分流束,术后半年复查,残余分流束消失。所有病例封堵器位置固定,无血栓形成,右心有不同程度的缩小。结论TTE对ASD进行封堵术的术前病例筛选,术中实时监测及术后疗效评价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房间隔缺损(ASD)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以往均采用开胸的方法治疗,创伤较大。1966年Rashkind和Miller首先提出应用球囊导管行房间隔造口术姑息治疗大动脉转位,介入治疗开始进入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规范治疗范畴。1997年Amplatz开发了镍钛合金编织的新一代封堵器用于临床,提高了可操作性和安全性,从而大大提高了成功率,使ASD等常见先心病介入治疗进入成熟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于术前、术中,术后2d和2个月对61例房间隔缺损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房间隔缺损的大小和位置,封堵器的位置和形态,右房和右室大小,右心功能和肺动脉内径。结果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2d和2个月,房间隔封堵器的位置和形态正常。术后2d,右心房上下径和左右径、右室前后径、右室的舒张末期容积、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2个月右室的前后径、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较术前进一步改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心动图在封堵术前后及随访过程中不仅能评价封堵器的位置、形态和功能,还能有效地跟踪检测术后右心功能和肺动脉内径的情况,为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效果和预后提供有效的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6.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封堵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例确诊的室间隔缺损患者的其中7例膜部室间隔缺损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并于术后行实时三维超声检查.结果窄角实时三维成像可实时显示室间隔缺损大小、部位以及与各房室瓣的空间关系;全容量实时三维图像进行上下、左右、前后切割后,可显示完整的室间隔缺损以及与各瓣膜的空间毗邻关系.实时三维成像可立体显示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右心室伞、左心室伞以及封堵器随心脏运动的情况,有助于判断封堵效果.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以反映室间隔缺损的立体空间结构,为介入封堵治疗提供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超声心动图在膜周部室缺封堵术中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Echo)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3例VSD.术前Echo明确VSD大小及距主动脉瓣距离(VSD-AV),术中Echo引导监护,术后Echo随访.结果 X线造影与Echo测量VSD大小相符(P>0.05);VSD-AV在无膜部膨出瘤者两种方法检测相符(P>0.05),在有膜部膨出瘤者有差异(P≤0.05).总计19例即刻封堵成功,其中1例术后出现主动脉瓣和三尖瓣轻-中度返流外科手术取出封堵器并修补VSD,余18例短中期随访未见并发症.23例VSD中5例未完成封堵者具体原因与Echo应用无直接关系.结论 Echo在VSD封堵术前病例选择、术中引导和监护、术后随访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行经导管室间隔封堵术的患者45例,超声心动图用于封堵治疗前患者的筛选,封堵术中封堵器放置的引导和监测以及术后的随访。结果44例患者封堵器置入成功,术后即刻超声及造影显示完全封堵40例;微量残余分流4例,但10min后造影显示分流消失;1例嵴内型室间隔缺损(VSD)由于距主动脉较近,封堵未成功。结论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前、术中及术后随访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独立引导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心内操作部分的可行性.方法对28例膜周部VSD患者在X线引导下分别经股动脉和股静脉插入导管及钢丝,导管及钢丝到达心腔后,操作完全脱离X线,采用RT-3DE独立引导导管在心内的操作和封堵器的释放.术后经X线及RT-3DE检测封堵效果.结果 28例患者均一次封堵成功,术后无残余分流、心律失常、心包填塞、封堵器脱落及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术后6 h患者均可自由活动,1~2 d出院.随访1~3个月,超声心动图检查无残余分流,封堵器位置良好.结论采用RT-3DE独立引导VSD封堵术心内部分操作是可行的,且减少了整个手术过程中放射线的使用剂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心动图(彩超)在室间隔膜部缺损(VSD)经导管封堵术中的应用方法和价值。方法:10例患者实施经导管VSD封堵术。封堵器为国产的镍钛合金制成的双盘片结构封堵器。经胸壁彩超获取图像。结果:10例VSD封堵了9例。术中经胸壁彩超能观察到导丝、鞘管和封堵器在心腔内的图像。9例封堵的VSD,术前彩超测量的缺损部位和大小与实际一致。封堵术后即刻观察穿隔血流消失。术后1周彩超复查,9例封器位置良好、稳定,无残余分流。1例因封堵术后即刻引起主动脉瓣返流较多,放弃封堵。结论:彩超在VSD封堵术中对病例选择、术中引导和术后随访随访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室间隔缺损 (VSD)封堵术的选择标准和超声的方法学。方法 :室缺患者 90例 ,其中膜部 (膜周 ) 86例 ,嵴内及肌型各 2例。采用非标准左室长轴、大血管短轴及五腔心切面 ,术前测量 VSD的大小、离主动脉瓣、三尖瓣的距离以及彩色分流的宽度 ,术中指导释放封堵器。结果 :左室长轴、大血管短轴及五腔心切面二维超声测量室缺大小分别为 :(5 .2± 2 .3) mm、 (7.0± 2 .9) mm、 (7.0± 3.2 ) mm;彩色多普勒在上述切面测量的室缺分流宽度分别为 :(5 .3± 2 .0 ) mm、 (7.1± 3.4 ) mm和 (6 .3± 2 .7) mm,相同切面二维与彩色测值无显著性差异。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室间隔缺损距主动脉瓣为 :左室长轴 (2 .3± 0 .7) mm,五腔心切面 (3.0± 1.0 ) mm;大血管短轴切面所测室缺与三尖瓣的距离为 (3.3± 1.3) mm (1.5~ 7mm)。左室造影测室缺为 (7.4± 2 .9) mm ,与二维和彩色超声最大测量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经胸超声心动图可用于选择室缺封堵术适应征、指导封堵器的释放及术中评价封堵疗效。封堵术选择标准为 :1.左室面室缺大小 2 .5~ 15 mm;右室侧为多孔时 ,右室侧最大缺损口应≥2 mm;2 .距主动脉瓣距离≥ 1mm,并无主动脉瓣脱垂 ;3.距三尖瓣距离≥ 1.5 mm,无明显的三尖瓣发育异常及中度以上的三尖瓣返流  相似文献   

12.
超声心动图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术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2例膜部VSD的患者,超声检查符合条件而准备行经导管VSD封堵术。术前超声心动图用不同切面测量VSD的大小。术中监视封堵器所在的位置,是否牢固夹闭室间隔。观察封堵器周周有无分流。结果:超声心动图术前检测VSD的大小与临床所选封堵器的大小相匹配。彩色血流图示封堵器腰部与室间隔边缘处无分流。所有封堵器封堵牢固,无脱落。结论:超声心动图用于VSD术前检查及术中指导VSD封堵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超声心动图指导Amplatzer封堵器在房间隔缺损封堵中的价值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3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指导Amplatzer封堵器在不同大小及不同性质周缘房间隔缺损封堵中的意义。方法53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在经食管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或联合球囊充盈测量房缺大小后行Amplatzer封堵器封堵。结果20例较硬周缘房缺在超声检测房缺大小(16.8±8.8)mm后直接选择封堵器进行封堵,31例缘较软、摆动的房缺球囊充盈测量房缺伸展径(22.4±6.9)mm后选择封堵器封堵。超声所测房缺大小与所用封堵器大小、球囊实测值及球囊在X线下所测量房缺伸展径值相关良好,分别为r=0.930(P<0.01),r=0.921(P<0.001)及r=0.876(P<0.001)。剔除软缘房缺,则上述相关性更佳,分别为r=0.984(P<0.001),r=0.959(P<0.001)及r=0.948(P<0.001)。结论对于周缘较硬的房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可直接指导封堵器大小的选择和封堵。而对于房缺缘较软者,应在球囊充盈情况下测量房缺伸展径后选择封堵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特殊形状室间隔缺损显像中的价值.方法 从269例单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中选出形态较特殊的室缺31例,将术前超声心动图的表现与手术发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超声心动图显像与手术发现完全符合27例,部分符合4例.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特殊形状的室间隔缺损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为选择更为合理的手术方法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超声检查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并发症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导管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封堵术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原因,提高手术的疗效。 方法使用HP Sonos 1500及5500型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对571例成功行VSD封堵术患者术前、术后即刻行超声心动图检测,术后5d、1、3、6、12个月随访。 结果封堵即刻微量或少量残余分流31例,72h后7例,其中2例行外科手术,余随访除1例仍有少量分流外均消失。封堵术后即刻及3d18例、11例分别出现三尖瓣微量和少量反流,随访观察反流消失17例。3例最短术后4d、最长1个月三尖瓣前叶腱索断裂,出现中或大量反流。主动脉瓣微量及少量反流6例。术中及术后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者12例。1例因先天性脑血管畸形出现脑出血于封堵术后死亡。结论VSD封堵术并发症的原因与室间隔缺损形态及分流口多少、缺损残端距主动脉右冠瓣距离和封堵器移位有关。导管、输送杆传输不当及封堵器磨损可损伤腱索,封堵器刺激、压迫可导致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探讨膜周部室缺合并三尖瓣反流的机制以及室缺封堵术对于治疗合并三尖瓣反流的膜周部室缺的意义。 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43例膜周部室缺合并三尖瓣反流病例,测量三尖瓣反流量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前后的长度、面积、容积的变化。 结果膜周部室缺合并的三尖瓣反流具有4种不同的机制,三尖瓣反流量各指标在封堵术后显著性减少。 结论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可显著减少膜周部室缺合并的三尖瓣反流量,超声心动图是观测这一变化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TTE)对室间隔膜部瘤的检出比例及不同形态的膜部瘤对于经导管堵闭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术技术成功率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行经导管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的患者162例,TTE结合左心室造影,评价TTE对室间隔膜部瘤的检出比例及分型在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结果 术前TTE显示162例膜周部VSD患者中有127例有膜部瘤形成,与左心室造影显示126例存在膜部瘤相比,检出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TTE表现将室间隔膜部瘤分为漏斗型(Ⅰ)、隧道型(Ⅱ)、瘤型(ⅢA、ⅢB)和蕈伞型(ⅣA、ⅣB)4种类型。Ⅰ、Ⅱ、ⅢA和ⅣA型膜部瘤的VSD堵闭成功率为100%;ⅢB和ⅣB型的堵闭成功率分别为77.8%和81.9%。 结论TTE有利于术前VSD患者室间隔膜部瘤的检出,I、Ⅱ、ⅢA、ⅣA型膜部瘤的VSD堵闭成功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室间隔修补术前后超声心动图(UCG)的变化。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室间隔缺损患儿手术前后测量左心室内径、右心室内径、左心室容积、心搏出量等参数。结果室间隔缺损术后UCG显示,术后左心室容积及心搏出量减少(P<0.05)。结论室间隔修补手术后左心室负荷减轻,左心室容积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9.
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实时三维超声诊断仪获取28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患者的三维数据库,并利用三维数据工作站对缺损大小进行测量分析,其中18例患者的三维测量值与二维超声及手术结果对照。结果:实时三维成像能从多个视角、甚至模拟手术路径立体显示室间隔缺损的全貌,包括缺损的整体形态、部位、大小以及毗邻关系;同二维超声所测直径相比,三维超声所测室缺最大长轴径与手术结果具有更好的相关性(r=0.92 vs r=0.84)。结论:与二维超声心动图比较,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反映了室间隔缺损的立体空间结构,可对缺损大小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与以往三维重建超声相比,实时三维超声可迅速得到室间隔缺损的三维图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0.
胎儿室间隔缺损的产前超声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胎儿左心长轴、四腔心切面重点观察室间隔有无中断 ,应用多普勒超声观察有无穿隔彩色血流和分流频谱 ,并多切面观察有无其他心内畸形。结果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 2 7例 (单纯性 8例 ,伴其他畸形 18例 ,宫内自然闭合 1例 ) ,经引产尸体解剖证实 12例 ,产后超声检查证实 14例。结论 :二维超声是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的重要方法 ,彩色与频谱多普勒超声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