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1:患者男性, 23岁, 因"发热5 d伴纳差腹泻"于2021年6月13日入住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呼吸科。患者饱食海鲜后出现畏寒发热, 体温最高40 ℃, 伴腹泻, 水样便, 1次/d, 有咽痛、乏力纳差、肌肉酸痛。2021年6月8日门诊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12.19×109/L, 中性粒细胞比例(N%)89.1%, C-反应蛋白(CRP)61.6 mg/L, 呼吸道病原体8项阴性, 胸部CT未见异常, 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 先后予输注头孢呋辛、头孢唑林等共计5 d, 患者体温不退, 仍有稀水便及咽痛。2021年6月13日复查血常规:WBC18.44×109/L, N%为93.0%, CRP 235.01 mg/L, 降钙素原(PCT)3.51 μg/L, 胸部CT:左肺下叶前内基底段少许炎症, 拟诊"社区获得性肺炎"收治入院。初始予以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 同时完善人类巨细胞病毒-DNA、EB病毒-DNA、痰微生物培养、大便微生物培养、尿常规、抗结核抗体、肝炎、梅毒、艾滋病等检查, 2 d后患者仍体温不退, 实验室相关检查未见明显阳性结果。6月15日:患者体温峰值39.2 ...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32岁。1987年12月21日因咳嗽持续发热2周入院。查体:体温38.9℃,脉搏108次/分,神清无紫绀气促,皮肤无黄染,未见皮疹。浅表淋巴结-),两肺呼吸音粗无罗音,心(-),肝脾不大,病理反射(一)。血象:WBC 9.8×100~9/L,N86%,L14%。胸片示右肺中野片状模糊影,痰培养及抗酸杆菌(一),大小便、肝肾功能正常。入院后肌注青、  相似文献   

3.
患者那××,男,1980年6月12日入院,双下肢截瘫半年,间断性发热三个多月。1979年11月29日因车祸致腰椎粉碎性骨折,双下肢截瘫于市立第五医院手术治疗,住院37天,出院后一个月开始发热,体温在38℃~40℃之间,静点四环素一周热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DM)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在DM血管合并症中的作用已引起普遍重视。我院1985年6月~1987年12月对80例DM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观察,现将结果报道于下。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80例均为本院住院或随诊并按WHO标准确诊的Ⅱ型DM患者。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55~64岁,平均58±4.5岁;病程2~18年,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49年以来,收治肠伤寒病人7,096例,并发胆囊穿孔仅此一例,报告如下: 住院号743157,毕××,男,21岁,工人,1974年6月11日入院,主诉发烧,不适一周,平素健康。患者6月5日开始发烧,周身不适、乏力、厌食、恶心、未吐,无腹痛,体温逐渐升高,4—5天后达39℃以上,头晕、耳鸣,以肠伤寒诊断而入院。  相似文献   

6.
我们从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血液中分离到一株松鼠葡萄球菌,报道如下.患者,男,65岁.15个月前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后入院治疗,经化疗病情稳定.1997年3月28日波突然出现高热,体温39℃.查体:咽部无充血,双肺呼吸音粗糙,WBC8.2×109/L,尿常规阴性,连续3次抽血做细菌培养,捡出松鼠葡萄球菌,经用复达欣一日两次推注和对症治疗,3天后体温降至正常,好转后出院.细菌分离鉴定:无菌取血10ml接种血培养瓶中,35℃,72h培养,液体混浊,瓶底有沉淀,转种羊血平板,35℃24h培养后形成灰白色、圆形、凸起、边缘整…  相似文献   

7.
眩晕是患者的一种运动幻觉,其病因较复杂,许多系统病变都可能诱发眩晕,但以迷路前庭器官病损和前庭中枢病损所致的眩晕为多见。本文旨在探讨前庭周围性眩晕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为眩晕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提供一些依据。一、对象与方法本组61例为本院1987年2月至1990年6月门诊或住院患者,均拟诊为前庭周围性眩  相似文献   

8.
病历摘要患者男,19岁。因骨关节疼痛7年,双下肢阵发性不自主抖动7月余,1987年6月第2次入院。患者自1980年始出现双下肢骨关节疼痛,活动时尤甚。曾在外院按“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无好转。于1984年4月第1次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78,呼吸20,血压130/70,身高155cm,体重  相似文献   

9.
患者陈某某,男,20岁,1988年5月15日因颈部患包块一年,伴头晕乏力,发热而入我院。6月22日腹泻、稀水便十余次,体温40℃,白细胞2.0×10~9/L,23及25日在取血做细菌培养后使用氨苄青霉素,24日至7月5日,体温波动在38℃—40℃之间,临床可疑:恶性淋巴瘤Ⅲ期B型。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52岁。因失火全身大部烧伤并有轻度呼吸道灼伤于1987年6月8日住院。烧伤总面积81%,Ⅲ°50%。入院后予抗休克,气管切开等处理,平稳渡过休克。伤后第5天开始早期分批切痂,移植大张异体皮嵌植自体小皮片。病情平稳至伤后10天拔气管套管,创面多次培养均为(-)。伤后第15天创面痂皮及部分异体皮溶解液化,患者体温上升38~39℃,有毒血症表现。查动脉血气氧分压85mmHg,第19天患者呼吸急促达50~60次,两肺听诊有少量哮鸣音及干湿罗音,心率增快150~160次,心电图为窦性心动过速。胸部X 片显示两肺斑片状密度增高阴影。血气氧  相似文献   

11.
病历摘要:魏××,男性,30岁。因间歇性高热伴粘液脓血便17个月于1975年1月18日入院。患者于1973年8月开始腹泻,一般大便6—7次/日,多达20次/日,初为水样或粘液稀糊状,逐渐加重为脓血便,伴有脐周痛和里急后重。一月后开始间歇性发热,隔4~10~20天发热一次,呈弛张热,体温波动于37.5~40℃。曾先后检出“疟原虫”,“丝虫”而进行了治疗,但体温与腹泻情况依旧,于1974年6月住某院。当时查大便有大量红细  相似文献   

12.
胡佳 《中国药业》2012,(22):106-106
患者,女,27岁,因尿频、尿急2 d于2012年4月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示体温38.1℃,呼吸20次/min,心率70次/min,血压110/75 mmHg。血常规检查示血液白细胞计数11.0×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7.9×10^9/L;尿常规示红细胞15~20个/HP,白细胞满视野/HP。诊断为单纯性尿路感染。否认既往有药物过敏史。  相似文献   

13.
<正>重症细菌感染属于常见的临床疾病,该病通常因为患者免疫力及抗病毒能力低下而引起[1]。我院为研究美罗培南治疗重症细菌感染患者后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的60例重症细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重症细菌感染的判断标准:1患者的体温>39℃或者<36℃。2白细胞的计数>12×109/L或者<3×109/L,并且中性粒细  相似文献   

14.
国内人感染猪霍乱沙门氏菌的病例很少,不超过200例,多为个案报道[1],大部分是从血液内培养出致病菌,同时从血液及骨髓培养出猪霍乱沙门氏菌少见。我院2013年6月以“肺炎”接诊1例青年女性患者,同时从血液及骨髓培养出猪霍乱沙门氏菌,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与探讨伊曲康唑注射液在防治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继发真菌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本文选择了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来我院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继发真菌感染疾病患者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36岁~61岁。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观察组中确诊或拟诊的真菌感染病例使用伊曲康唑进行治疗,使用剂量为:1次200mg,每次使用间隔12h;治疗2天后,1次200mg,每次使用间隔24h,7天为一疗程。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疗程为7~32天。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采用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58.9%,清除真菌有效率为72.1%。不良反应中没有发生用药时出现体温升高,寒战或胃肠道不适等反应。7.6%的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2.1%的患者出现肾功能异常。结论伊曲康唑注射液具有广泛的抗菌作用,对治疗深部真菌感染十分有效,安全性高,总体不良反应较轻,是经验性治疗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但使用时应注意观测肝、肾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45岁,重庆市汽车制造厂工人。 1987年1月发现肝炎,同年6月出现腹水,曾住重庆市某医院确诊肝硬化失代偿期。1988年9月13日转上海市传染病医院。入院后抽胸水化验为均匀鲜红血性液体,红细胞3.405×10~(10)/L,白细胞1.08×10~9/L,中性70%,淋巴29%,李凡他阳性,涂片未检出结核杆菌。腹水为淡红色,红细胞1.4×10~9/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入院确诊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8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86例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且对其进行血及赘生物培养、药物敏感性试验,观察病原体种类、心动图表现等。结果 86例患者共行97例血液培养,致病菌种类最多的为草绿色链球菌,其次为口腔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治疗后,86例患者显效24例(27.91%),好转48例(55.81%),无效14例(16.28%),总有效率为83.72%,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后,均恢复正常工作学习,心功能恢复到Ⅰ~Ⅱ级。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治疗前相比均有很大提高。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通过超声诊断及血液培养可以诊断;在治疗中先采取抗生素治疗,效果不良的情况下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涂逸君 《医药导报》1999,18(5):341-341
我院从1987年6月以来用庆大霉素与呋喃唑酮联合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腹泻,经系统观察,疗效较显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诊断方法 根据有关规定,即起病急,有发热、腹痛、腹泻,有(或无)里急后重,有粘液便或脓血便等症状;体检有脐周或左下腹压痛。周围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10.0×109/L,粪便镜检平均每视野白细胞>10个,粪便培养有致病菌生长。1.2 病例选择 1987年6月~1996年10月我院门诊患儿143例,男76例,女67例,年龄9个月~13岁,其中4~11岁113例(79.0%)。病程6~24小时,条件为大便次数12小时内少于8次,无脱水、抽搐,神志清,治…  相似文献   

19.
伏杭江  施毅 《东南国防医药》2006,8(2):156-156,160
1病案摘要患者男,66岁,因受凉后发热、全身无力2天于2005年6月19入院。体温37.2~38.5℃,有轻度咳嗽,无痰。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门诊检查:W BC 9.0×109/L、N 0.72、L 0.28,初诊为病毒性感冒,给予三九感冒胶囊2粒、抗病毒冲剂1包和头孢他啶胶囊0.5g,均每日3次口服,体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针对血液透析患者,讨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导管感染的治疗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入选年份,均集中在2013年6月~2016年6月,血液透析患者总计79例.在79例患者当中,出现导管感染的患者为20例.在分组研究中,根据血液透析导管感染患者自身是否患有糖尿病进行分组处理,其中,糖尿病组患者11例,非糖尿病组9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干预,观察导管感染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临床统计,糖尿病组患者经过治疗后,48h内体温恢复正常患者8例,占比72.7%;72h内体温恢复正常患者3例,占比27.3%.非糖尿病组患者经过治疗后,48h内体温恢复正常患者8例,占比88.9%;72h内体温恢复正常患者1例,占比11.1%.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完成干预,能够将血液透析患者的导管感染更好的治疗,少数患者在72h内体温恢复正常,针对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患者,均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建议在日后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