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加强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气单胞菌属败血症的认识,为临床估计病情及治疗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2002年至2009年发生于我院(位于中国华北地区)血液系统疾患的气单胞菌属败血症患者,分析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原微生物学和治疗转归等。结果 8年间共16例,均为急性白血病患者。以男性为主,发病季节以夏秋季(5~10月)为主(87.5%)。所有患者均为院内感染,无聚集、流行性发病趋势。菌种包含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以后者(68.8%)占优势;其中6例(37.5%)伴随其他病原菌败血症,均为温和气单胞菌败血症的患者。所有患者近期或正在接受细胞毒药物化疗,发生败血症时都处于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最常见的是寒战、发热(100%),仅有5例(31.3%)患者之前伴随腹泻,4例(25%)并发休克。常见伴发的感染部位包括皮肤软组织感染/蜂窝组织炎(37.5%)、肛周感染(31.3%)、肺感染(25.0%)等。药敏结果对除外青霉素类的绝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未见碳青霉烯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患者均及时接受了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病死率仍较高(31.3%)。死亡者发生于起病3~4d内,均为温和气单胞菌同时伴随其他病原菌败血症,多并发休克同时伴随其他部位严重感染如蜂窝组织炎、肺部感染或腹膜炎等。结论气单胞菌败血症虽不常见于北方地区,但多于夏秋季发生于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急性白血病患者。除青霉素类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绝大多数气单胞菌敏感。温和气单胞菌的致病力更强,应注意复杂感染的预防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2.
从一种病原性标本中,同时分离出复数菌,是目前细菌变迁引起医院内多数菌感染的新趋势。1996年5月14日,我们从胆囊炎患者的胆汁中分离出一株豚鼠气单胞菌(A·caviae)和液化沙雷氏菌(S·ligue faciens)二种菌,因较少见,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胆汁常规胆汁呈暗绿色,混浊,有絮状  相似文献   

3.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hophilia,SM)属于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为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类皮肤、口咽部等都有该菌寄生。过去由于其致病率低,临床上未引起重视。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使得该菌的感染率不断增加,已成为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加上该菌耐药谱广,有效药物比较少,常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4.
气单胞菌属(Aeromonas)菌感染症,国外报导遍及临床各个领域。1981年国内始有首例报告,迄今已近20篇,其中肠道外感染仅占5%。我们遇到咽炎、败血症、颅外伤头皮感染各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病例:患儿孟姓,男,1周岁(住院号12890),于1964年7月29日入院。患儿近四天来腹泻粘液脓血样便,每日达十余次,并伴有高热,恶心。哺乳少但未吐,尿量亦少,经在门诊口服合霉素治疗无效转而收容住院。既往史:系第四胎足月顺产,一向母乳哺养,乳量足,现已加添辅食。家中无其他人患腹泻,患儿曾患过肺炎。体格检查:体温38.5℃,高热病容,神志清楚。发育中等。呼吸平稳,皮肤无黄染及皮疹,但弹性差。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眼窝稍凹陷,囟门平坦。胸廓对称,郝氏沟(-)。心肺无变化,肝脾未扪及。化验检查:血色蛋白85%,红细胞425万,白细胞  相似文献   

6.
患儿,女,3岁。11—07—03因发热,淋巴结肿大1个月而入院。患儿入院前2个月曾患“肺炎”,抗炎治疗7天治愈。1个月前患儿出现发热,全身浅表现淋巴结肿大,按“结核”治疗无效。入院前1周患儿出现持续高热,体温在40℃以上。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最大约1.5cm×1.5cm,无触痛,活动度可,咽部充血。肝右肋下4.0cm,脾肋下3.0cm。质中等硬。心、肺、神经系统正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6×10~/L。分叶76%,淋巴20%,异淋4%。肝功、血沉、肥达氏反应均正常。OT试验阴性。血培养:香气黄杆菌(+)。X线平片:肺纹理增强,肺门影大。骨髓回报;反应性粒细胞增多。诊断:黄杆菌败血症。治疗:静点先锋霉素VI、氨基苄青霉系、庆大霉素、红霉素,共治疗15天病情无缓解,转院治疗。细菌分离:血培养3天,肉汤出现混浊,转种血平板,经35℃、24h培养,菌落呈圆形、光滑、稍凸,产生脂溶性黄色素,并有水果香味。菌落大小为1.5mm  相似文献   

7.
8.
患婴马×,女,3月,住院号8421,腹泻,吃奶少一周,发热一天,1986年9月6日入院。其母五孕零产,习惯性流产后多年不孕,服用舒经芬以后受孕。分娩前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度),孕37周早产,一胎生五婴(三女,二男)。此患婴属老大,出生体重1350克,Apgar 评分,初评3′,经抗炎,输鲜血及白蛋白,鼻饲喂养,保温,对症支持疗法,住院二十五天,体重达1900克出院。生后人工喂养。  相似文献   

9.
变应性类败血症(Subsepsis allergica),是以发热、皮疹、关节痛为主要特征,而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的疾病。成人变应性类败血症并非罕见,国内已有34例报导,其中成人型13例,儿童型21例。由于本症无特异性诊断方法,早期诊断困难,无特效治疗,病情易于反复,我们所见一例,从发病到确诊历时月余,因此,深感对本症有再认识之必要。  相似文献   

10.
新型隐球菌致败血症较罕见,现报告一例。患者男,46岁。因间断黑便两年余,发热、腹胀20天,于1988年1月9日入院。两年前出现黑便,不伴腹痛、暖气及反酸。在当地按溃疡病治疗无效。1986年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B 超发现脾肿大、肝硬化和门脉高压。1987年10月19日行贲门周围血管断流、脾动脉结扎、脾  相似文献   

11.
四联球菌毒性极低微,为条件致病菌,所致败血症临床上极为罕见。国内文献报告据手头资料仅查得四联球菌败血症一例,心内膜炎三例脑膜炎四例。且病程迁延,常致全血细胞减少,以致临床上开始常疑为血液病,极易延误诊断。我院最近收治一例,为引起同志们注意,特作报导。张××(住院号1727),男性,55岁,  相似文献   

12.
曹达莉 《蚌埠医药》1991,9(4):47-47
患女,38岁。因持续性发热,体温38.5℃~40.5℃,畏寒伴头晕、胸闷、出汗,纳差、乏力、四肢关节酸痛8d,于1991年3月1日入院。无伤寒或外伤史。查体:急性病容,重度贫血貌,体温39.8℃,血压15/8Kpa,肝肋下1.5cm,脾肋下1.0cm。血红蛋白48g/L,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38岁。因持续性发热,体温38.5℃~40.5℃,畏寒伴头晕、胸闷、出汗、纳差、乏力、四肢关节酸痛8d,于1991年3月1日入院。无伤寒或外伤史。查体:急性病容,重度贫血貌,体温39.8℃,血压15/8Kpa,肝肋下1.5cm,脾肋下1.0cm。血红蛋白48g/L,红细胞1.58×10~(12)/L,白细胞3.0×10~9/L,中性0.58,淋巴0.42,血小板50×10~9/L。尿及大便常规(一),肝肾功能及血清电解质均正常。  相似文献   

14.
刘××,男,39岁,农民,住院号:153060患者因四肢关节疼痛4~+月,持续发烧20~+天(体温39~40℃),曾在某医院经注青霉素,庆大霉素等治疗无效,疑诊伤寒于1987年3月15日收住我院传染科病房。病来无咳嗽,咯血、腹泻,尿路刺激征等。发热以昼轻夜重,伴有寒战。入院时查体:体温39.℃,P:132次/分,BP:90/60mmHg,神志清,慢性消瘦病容,表情淡漠,贫血貌。皮肤未见皮诊,右下肢见散在瘀点,除腹股沟可扪及数个黄豆大小淋巴结外,余处未及。巩膜无黄染,眼睑苍白,颈软,心肺无异征。腹平软,肝脾未及,肠音存在,化验检查:血象Hb:5.1g%,RBC:150万/mm~3,MBC:1200/mm~3,N:42%,L:58%,RC0.5%;尿常规:蛋白(—),镜检(—),胸透(—)。入院后测肥  相似文献   

15.
患者:××××,住院号873581,男性,藏族,32岁,西藏拉萨人,职业:商人,患者于18天前在国外探亲期间,因吃不洁食物及肉,感腹部不适,继而拉脓血便4—5次/日,腹痛有里急后重感,未治疗,于8天前开始持续高烧不退,在国外某私人诊所买药服,药名不详,烧仍不退,于6天前回国,服藏药,药名不详,仍不好转,两天前胸部出现红疹不痒,于1987年9月1日来我院就诊,在急诊室观察两天,体温持续在38.5℃-39℃,BP=10.7/8.0kPa,心率80次/分齐,肺(一),胸透:心肺未见异常.查WBC3.9×109/L,中性0.69,淋巴0.31,大便白细…  相似文献   

16.
<正> 患儿6个月,以高烧1周,惊厥两次入院。查T40℃ R56次/分 P160次/分,精神萎靡、嗜睡、全身皮疹呈暗红色出血点,皮肤无明显黄染,肝稍大,血像48000个,以败血症收住院。经抗菌素联合用药和物理退热,体温降至38℃,吮乳尚可。第三天,患儿突然呼吸浅快,呈半卧位,腹胀尿少,且浮肿。第四天,患儿呈张口  相似文献   

17.
气单胞菌广泛分布于水系环境,过去认为是淡水鱼、青蛙和蛇等冷血动物的病原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该菌对人类可引起腹泻、创伤感染、脑膜炎等多种疾病,但大多数菌株来自肠道感染,该菌可致轻度或重症腹泻,是引起胃肠炎和食物中毒的重要病原菌,为此,我产对540例急性腹泻患者粪便使用多种方法进行气单胞菌分离培养.  相似文献   

18.
冯锦屏  阮大宝 《天津医药》1989,17(8):507-509
亲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 hydrophila)早在1937年就从结肠炎病人粪便中分离出来,由于以往被认为是一种低毒力的条件致病菌,致未重视其临床意义。近年来此菌引起传染性腹泻的报告日益增多,且于宿主防御功能减退时可作为一重要致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32岁。因小腿部外伤于1993年7月18日入院,白细胞12.3×10~9/L,中性粒细胞0.72,淋巴细胞0.28,血红蛋白110g/L,红细胞3.8×10~(12)/L。经青霉素800万 u/日静点4天,效果不佳,做细菌培养,取脓血性分泌物纯培养出嗜水气单胞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改用丁胺卡那霉素静脉点滴和局部喷洒治疗痊愈出院。培养特性:嗜水气单胞菌在血平板上生长良好,菌落较大,湿润,灰白色,菌落周围可见透明的溶血环,悬滴法观察细菌运动非常活泼,涂片染色为 G~-杆菌。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